跳转至内容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本周要点
    26
    0 赞同
    26 帖子
    77 浏览

    第一次见到竖版地图,意识到这个可以增强我们的海权意识。在横版地图上,由于篇幅限制,南海诸岛等海域往往被缩小为附图放在一角,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我国的海域面积很小。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和国家利益,这也可能是南海问题上国家为什么一直坚持立场,也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下这一块的问题

  • 12月作文

    奇文共赏
    27
    0 赞同
    27 帖子
    208 浏览
    史艺菲

    在这学期的时文讨论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林小英的访谈。因此我后来又看了完整的访谈节目。在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中,我看到了县中的缩影,得以了解这个群体。
    县中和上海的高中是很不一样的,仅仅是从教学楼的硬件环境来看,县中就不及城市里的中学,桌上堆满课本、走廊贴满标语,环境处处告诉他们,学习、高考是生活唯一的中心,甚至吃饭时,桌上也贴着单词表;军训要引入日常生活。这种绝对高压,最终导致了生命力的枯萎。
    最为可悲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倾斜,连县中的孩子自己都自认差劲,与城市里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份无奈。
    但,县中和上海的高中相比全无相似之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卷”不是县中的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现状。如林小英的发问:“为什么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卷”是一种无休止的比较,而它的永无止境来源于评价体系单一。人永无止境地追求应试成绩使这一单一的评价,只导致分数绩点越高,学历一再贬值。于是继续“卷”,继续循环。县中的孩子除分数外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是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面临选择,如选科、选专业时,何尝不是一样功利,一样价值单一,而忽略放弃个人的价值?
    在面对如此现状时,个体或许无奈,但绝非束手无策。个人的改变,或许可以推动时代改变,重构单一的价值体系,使更多人无需通过暗无天日的“卷”成就自我。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本周要点
    39
    0 赞同
    39 帖子
    98 浏览

    这次薛学姐的讲座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原来不是大家所评价的“情绪稳定”的人。我只是习惯性忽略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已。因为我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所以就习惯性的压抑它们。因此当学姐问我“伤心”这种情绪到底对我有什么帮助没有,我有点被问懵了,干巴巴地答了一句:“‘伤心’可以让我反思自己,争取以后不再因为同样的原因伤心。”说白了,当时的我还是害怕这种情绪,也想不出来“伤心”能有什么用。下一页幻灯片揭晓了答案,原来,“伤心”是在提醒我:应该停下来休息休息了。
    那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没必要一有负面情绪就着急着要调整状态,正相反,静下心来察觉到自己负面情绪才是解决它们的第一步。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仔细回想了之前情绪比较失控的时候,并尝试分离出其中的各种情绪。我一边分析一边感叹自己不愧是好沉思的黏液质人格。这个思考的过程真是让人身心舒畅,我的情绪小怪兽们不再纠缠不清,而是并排站着依次呈现在我面前。
    我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所以接下来给各样情绪归因的工作进行得格外顺利。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校车司机,开辆明黄色的大巴士,轻轻松松地把每一个情绪小怪兽送回他们各自的家。现在我知道了,情绪只有先觉察到了才可以归因。不过我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合理的归因。
    联系到之前的时文讨论,我发现,很多无差别伤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罪犯没能将他们自己的愤怒合理归因。其中有的开着车子冲进广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痛苦都源自于社会,而他所作的一切恶都只是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报复。他们只感受到了自己的愤怒,却胡乱归因,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这可能是他们个人狭隘的眼界导致的;可能是社会单一的价值体系造成的,也可能是逻辑教育的缺失引发的。不论如何,这么恶劣的后果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再回到校车司机的比喻上,当司机师傅开错了路,情绪小怪兽们就会争着抢着去握方向盘,导致车子失控。而我们也会被情绪吞噬,不再是控制情绪的司机,反成了小怪兽们的傀儡。
    总之,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意识到了察觉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给情绪归因的重要性。并且我发觉,薛老师的心理讲座也让我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时事,真是收获颇丰。

  • 11月行走作文

    奇文共赏
    33
    0 赞同
    33 帖子
    354 浏览
    张文景
    方塔园行走作文

    首先,我想先谈谈“与古为新”和“古为今用”的区别,与古为新强调我们以古文化为基础实现突破与创造,达到古今融合新境界。而古为今用则是从古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益部分,更注重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起初我认为这两点没什么区别,但在这次行走之后,我对这两者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顺着甬道向前,我低着头,数着脚下凹凸不平的石块。他们不像是特意被摆放在这里的,更像是自然契合而成的。与其他园林不同,在踏入这个园林时,映入眼帘的不是开阔的大路,不是由入口像外散开的一条条支路,而是一条曲折的,向远处不断延伸的蜿蜒小道。我想起最初的门棚,樊老师说这呈学术帽的样子,最开始我不能把这两样物品联想到一起,但现在仔细一想,最顶部的瓦片高高翘起,两边的瓦片略微像内倾斜,不就是把游客“装”入了这个内凹的学术帽里面吗?我记得老师曾提到过,园林的建造是秉持着“旷”和“奥”相结合的理念,很显然,从门棚到甬道,是奥。踏在石块上,感受历史在现代留下的痕迹,向前的过程不止是走向园林深处的过程,更是走向历史深处的过程。这是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游人的思绪在不断变得狭窄的小道上逐渐凝聚在某一个点,但这个点似乎蒙上了一层薄纱,无论怎样我都无法看清,但我知道,这个点里凝聚了太多太多,有古人的智慧,有自然的神迹,有现代的创新和融合。为了探清所谓的真相,我只好不断加快速度,朝那个点走去。一路上,枝叶交互错杂,虚掩在眼前,却将“点”完全遮掩住,随着越来越强烈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我的脚下,我抬眼,却被眼前的“真相”完全怔住了:密集的树叶围成一个圆,像是一个相框,把高大的方塔顶映在了这张永恒的相片上,任何人看到那场面的一瞬间,恐怕都会折服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我不禁感叹,瞬间即是永恒。再向前,整个方塔园便呈现在眼前。我的心中涌出一句诗:“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最开始黯淡的墨绿,逐渐过渡到明亮的黄绿,最后绿色完全消逝,开阔的广场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我似乎理解了诗人在古文中所提到的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的情感。我曾看到一句话:“旷”的景色能给人以豪迈奔放、悠然遐想的感触。“奥”的景色给人以深邃奥秘、变化莫测的感觉。旷”与“奥”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对立面,没有旷也就无所谓奥,没有奥也就无所谓旷,两者不可缺一。确实,这与柳宗元所说的一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这是与古为新在园林中的呈现。
    跟随老师继续向前,走到方塔底。在这,其实我有一个很神奇的发现:古建筑似乎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形态。这句话可能有点抽象,就以方塔为例。抬头望这座塔,他很高耸,且塔身在底部时最宽大,到最高处时已经成尖顶。他出檐深远,像是鸟翘起的翅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势,让人感觉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而塔身最中间的部分宽度相近,就比如把一个个矩形物体垒在一起,让人有一种很稳定的感觉。最底部的梁插入地基,更是固定了结构。木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好,能抵御自然灾害,使建筑以及其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向上和向下的两股力相互抵消,最终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我认为这和中华文化属性中的稳定性相关,中国人的处世原则讲究温和谦让,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温和、稳定、谦虚内守的追求被视为人生最高智慧。对于稳定、安静、谦虚等状态的追求在中国思想以及哲学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这个特性在之后的何陋轩中也有体现。除了名字之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建筑者把毛竹刷成白色,却把节点刷成黑色。在行走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设计,像是快递盒上缠绕的黑色胶带,真成“陋室”了。但在听了讲解和看了资料之后,我似乎有些理解了:黑色是向下沉的,而白色是向上浮的,黑色节点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被隐去,这使整个建筑就像飘在空中,(准确来说不是漂,更像是悬浮,即静止在自己原本的位置上)不再那么沉重压抑。压低的屋檐模糊了水潭的边界,使人的视野在水平方向上被延伸,然后随着潺潺的溪水不断向前,然后流向湖心。就像是历史与文明在时间的年轮中不断延续发展,顺着时间的脉络循环往复。
    以上我提到的两个建筑都是与古为新的典型代表,设计者都以文化中“稳定”为基础,融入了现代文明,并将两者相融合,最终共同流向人类的文明的中心。与古为新是传承文化的过程,他是逐渐向上叠加,而非剔除和利用。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行走的感悟。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

    书讯微博
    88
    0 赞同
    88 帖子
    909 浏览

    很遗憾没有来参加这次讲座,当金钱和艺术挂钩,一切都会朝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去发展。我个人认为艺术还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

    本周要点
    50
    0 赞同
    50 帖子
    413 浏览

    这节课樊老师重点讲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贬到黄州,一片荒无人烟之地。他却没有放弃。在《前赤壁赋》中,有一段情节让我特别难忘。苏轼的客人感叹说,连曹操这样曾经无比强大的大人物如今在哪里呢?更何况你我这种无名之辈,人生岂不是没有意义?苏轼却说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免费的东西,像清风,明月这些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苏轼的想法虽然想的特别高尚,但是有可能是被迫的。在当时苏轼没有势力或钱财,这样想有可能只是一种个人安慰。有可能是他没有势力,为了调整心态被迫这么想的。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本周要点
    55
    0 赞同
    55 帖子
    463 浏览

    在讲座的开头我们先对叶嘉莹先生进行了缅怀。 虽然我对她不熟悉,但是樊老师让我意识到她是多么伟大的人。 她用一生传播了古文,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的江城子。我觉得这两首词写的都非常好。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让我感触特别深, 因为在古代有三妻四妾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在诗歌里提起自己的妻子已经很罕见,更何况写的这么细致。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梦见只是他与他的妻子平凡的一个早晨,但就是这么普通的细节深深反应出他对他的妻子的爱。

  • 《艺术的故事》2024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汉文书院)

    书讯微博
    49
    0 赞同
    49 帖子
    412 浏览

    这次的讨论我们讨论了像镜子一样真实的17世纪绘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伦勃朗的自画像,我知道了伦勃朗的自画像画的比较真实的原因是为了推销自己,让更多人知道画家伦勃朗。这幅画像眼神在凝视着看画的人,好似与其对话,画的十分真实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

    本周要点
    38
    1 赞同
    38 帖子
    159 浏览

    这次讲座我们讲了婉约词,我们主要讲的人物是秦观,他被称为词心,他是婉约词的主流。这次学习让我本来对于秦观的认识改变了,我认识到了她的女性化只是表象,他想要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命运,和哲思。他的仕途生涯也不是非常顺利,他后来遭到了许多的贬谪,甚至最后向南贬至了雷州海峡一带,最后我们讨论了苏轼和他的感情,在秦观去世后,苏轼还是要不远万里的来到雷州半岛来看望秦观。这次讲座让我对秦观的印象发生了巨大改观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

    书讯微博
    72
    1 赞同
    72 帖子
    637 浏览

    很遗憾没有参加最后一次读书小组,从同学们的反馈中看到苏轼一次一次被贬,心情反而更好,关注于为百姓做事。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

    书讯微博
    43
    0 赞同
    43 帖子
    338 浏览

    本次读书小组是最后一次讨论,我们主要讨论了苏轼被贬岭南后心态和行为的变与不变。变在于他的内心更加平静,开始尝试享受生活,不变在于即使他的身份地位不同,他依然心系百姓,是一个“有为大众服务意志的公民”。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

    文化行走
    29
    0 赞同
    29 帖子
    275 浏览

    2、我认为苏轼是将杭州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的。一是因为杭州的山水秀丽,“故乡无此好河山”。二是他自请外放到杭州,他在杭州其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其他外放的地方相比,这一点是显然的)。三是他在杭州为政的期间与百姓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3、西湖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城市与自然的相处关系,文化意境如何不断的延续、传承。西湖的申遗成功也会让人们更加重视西湖的保护与发展,让这份文化意境更有在现代传承的可能。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

    本周要点
    46
    0 赞同
    46 帖子
    368 浏览

    一开始我们讨论到姜萍事件。其实在万事娱乐化的网络上,姜萍包括她的一些言论早已成为网络热梗,或是调侃嘲讽的对象。所以我认为我们能在这里不带任何偏见和滤镜的讨论一下这件事其实是很好的。我仍会感觉到普通人在网络舆论下的无力,是姜萍,或她的老师,或者某一个渴望获得新闻的记者,他们都有错,他们也都没错,可能他们的做法只是将人都会有的欲望放大,从而被众人审判。很难说,但是作为一个刻板印象下职业学校的女生遇到这种事情确实无法脱身。
    后来是苏轼行走的行前讲座。很惊喜地发现苏轼和水有脱不开的联系,上次讲座反馈我也将他比作了水。关于苏堤的设计还挺有意思的,本来是堆积的土石,堆积成道路后反而能增加人和湖的联系,这样的设计也被很多公园沿用了。(下次去杨浦公园找找能不能看到这一点的影子。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

    文化行走
    35
    0 赞同
    35 帖子
    227 浏览
    史艺菲

    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建立医院。他对杭州有归属感,视杭州为心灵归宿,也喜爱杭州的风土人情。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底蕴,在整体上保持完整,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

    我思故我在
    34
    0 赞同
    34 帖子
    225 浏览
    史艺菲

    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焦点是姜萍作为“中专职校”的“女生”,是否确实具备在数学竞赛中取得12名的实力。我认为今后她的人生一定会受到这件事的负面影响,毕竟网络舆论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幸运的话,人们会渐渐淡忘这个事件,她可以也继续学习、找工作的人生轨迹吧。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是更着眼于职业技术学习,而轻文化课学习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是为了让他们通过选拔性考试,而是拥有职业技能。我觉得这种教育对于专工作技术方面的培养是足够的,但是对于一个人在学业方面的培养还不够。

  • 12月22日 杭州苏东坡行走报名

    文化行走
    21
    0 赞同
    21 帖子
    195 浏览

    汉文书院林斌泽报名此次行走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

    本周要点
    49
    0 赞同
    49 帖子
    427 浏览

    讲座反馈:
    我选择的文物是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一开始选择纯粹是看到的第一眼颜色吸引了我,接着在大家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又去查了一下他的相关知识发现他的烧制技术很特殊以及颜色的形成还是别有一番乐趣。在讲座时,我们先看到了很多塔的样子,一开始我只知道密檐式,后来看到暑假大型行走拍的视频感觉还是很震撼的。在看到大家发的瓷器都出现在同一张图里,虽然他们的颜色都略微统一,但体现出一种端庄的感觉,包括在与别的时期的文物相比时,他的那份内敛也是脱颖而出的。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

    书讯微博
    60
    -1 赞同
    60 帖子
    586 浏览

    11月9日反馈
    很遗憾由于樊老师的访谈任务,未能参加这次讨论。但根据此前的预习,苏轼在被贬谪的路上精神状态不停的在改变,但主旋律主要都是乐观向上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

  • 11月30日时文讨论

    我思故我在
    35
    0 赞同
    35 帖子
    233 浏览

    1.这件事情的主旨是在于通过两地的大学生的频繁交流,可以拉动内需,且通过网红的方式再次得到全国关注,为当地的旅游业增添收益。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他原本以大学生作为拉动对象就非常的离谱,11月份照理来说应该是考试季节,至少不是游玩的时期,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暑假,那是非常合理的,假期原本就是让学生们放松身心的时节。但这个点大学生的注意力应该聚焦在学业上,而不是如何去开封跟风。这一定程度证明了学生内部有组织力的存在,因为10万毕竟不是小规模(两地交通的崩溃也说明了这一点)它是自发性的组织,也就是口口相传,或者通过社交软件的方式来拉拢更多的人吗?这个问题有待斟酌。
    2.我其实认为第一组事件中对于大学的封校管控是近乎合理的。虽然说这可能有一定程度上有损人权,但是毕竟这次夜骑事件已经影响到了两地的交通和其他市民的正常生活,所以进行一定的管控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交通就瘫痪了。但是和第一组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第二组都是过度的管控。虽然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存在炒作的嫌疑(因为夜骑事件就在最近发生,也许有可能是相关人士在表达不满),但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现代高校管理制度上的一些缺陷:如何有人性的来决定高校的管理。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

    文化行走
    31
    0 赞同
    31 帖子
    243 浏览

    1.桥梁:高大的桥梁数量很多
    亭馆:数量相当少,废弃的也没有恢复,名称也多次改变
    寺观:历史十分悠久,经过了几次改名,并且还接受过皇帝赐予的经书,有着相当地位
    祠庙:经过位置的迁移,并保留了很多地方消失的对城隍的祭祀
    2.我觉得不好。把不同的时代的建筑放在一起,就是将不同时期的中国建筑内核放在了一起。倘若是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地方,这种多样性无疑是好的,但园林不是展览,明清的建筑,出现在以宋的精神为内核建设的园林中,既容易让人感到突兀,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园林本身的协调。
    3.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是以古代赏园、建园的精神与宋代文人精神为内核主体,尊重中国古建筑的内核,但却并不只是一味模仿古代,在精神上也饱含着冯纪忠先生自己的一份“意”,与宋的精神共鸣;在材质上不以古来重现古,而是以“新”的方式来实现“古”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