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奇文共赏

每月习作交流

4 主题 100 帖子
  • 12月作文

    27
    0 赞同
    27 帖子
    204 浏览
    史艺菲

    在这学期的时文讨论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林小英的访谈。因此我后来又看了完整的访谈节目。在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中,我看到了县中的缩影,得以了解这个群体。
    县中和上海的高中是很不一样的,仅仅是从教学楼的硬件环境来看,县中就不及城市里的中学,桌上堆满课本、走廊贴满标语,环境处处告诉他们,学习、高考是生活唯一的中心,甚至吃饭时,桌上也贴着单词表;军训要引入日常生活。这种绝对高压,最终导致了生命力的枯萎。
    最为可悲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倾斜,连县中的孩子自己都自认差劲,与城市里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份无奈。
    但,县中和上海的高中相比全无相似之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卷”不是县中的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现状。如林小英的发问:“为什么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卷”是一种无休止的比较,而它的永无止境来源于评价体系单一。人永无止境地追求应试成绩使这一单一的评价,只导致分数绩点越高,学历一再贬值。于是继续“卷”,继续循环。县中的孩子除分数外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是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面临选择,如选科、选专业时,何尝不是一样功利,一样价值单一,而忽略放弃个人的价值?
    在面对如此现状时,个体或许无奈,但绝非束手无策。个人的改变,或许可以推动时代改变,重构单一的价值体系,使更多人无需通过暗无天日的“卷”成就自我。

  • 11月行走作文

    33
    0 赞同
    33 帖子
    354 浏览
    张文景
    方塔园行走作文

    首先,我想先谈谈“与古为新”和“古为今用”的区别,与古为新强调我们以古文化为基础实现突破与创造,达到古今融合新境界。而古为今用则是从古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益部分,更注重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起初我认为这两点没什么区别,但在这次行走之后,我对这两者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顺着甬道向前,我低着头,数着脚下凹凸不平的石块。他们不像是特意被摆放在这里的,更像是自然契合而成的。与其他园林不同,在踏入这个园林时,映入眼帘的不是开阔的大路,不是由入口像外散开的一条条支路,而是一条曲折的,向远处不断延伸的蜿蜒小道。我想起最初的门棚,樊老师说这呈学术帽的样子,最开始我不能把这两样物品联想到一起,但现在仔细一想,最顶部的瓦片高高翘起,两边的瓦片略微像内倾斜,不就是把游客“装”入了这个内凹的学术帽里面吗?我记得老师曾提到过,园林的建造是秉持着“旷”和“奥”相结合的理念,很显然,从门棚到甬道,是奥。踏在石块上,感受历史在现代留下的痕迹,向前的过程不止是走向园林深处的过程,更是走向历史深处的过程。这是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游人的思绪在不断变得狭窄的小道上逐渐凝聚在某一个点,但这个点似乎蒙上了一层薄纱,无论怎样我都无法看清,但我知道,这个点里凝聚了太多太多,有古人的智慧,有自然的神迹,有现代的创新和融合。为了探清所谓的真相,我只好不断加快速度,朝那个点走去。一路上,枝叶交互错杂,虚掩在眼前,却将“点”完全遮掩住,随着越来越强烈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我的脚下,我抬眼,却被眼前的“真相”完全怔住了:密集的树叶围成一个圆,像是一个相框,把高大的方塔顶映在了这张永恒的相片上,任何人看到那场面的一瞬间,恐怕都会折服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我不禁感叹,瞬间即是永恒。再向前,整个方塔园便呈现在眼前。我的心中涌出一句诗:“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最开始黯淡的墨绿,逐渐过渡到明亮的黄绿,最后绿色完全消逝,开阔的广场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我似乎理解了诗人在古文中所提到的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的情感。我曾看到一句话:“旷”的景色能给人以豪迈奔放、悠然遐想的感触。“奥”的景色给人以深邃奥秘、变化莫测的感觉。旷”与“奥”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对立面,没有旷也就无所谓奥,没有奥也就无所谓旷,两者不可缺一。确实,这与柳宗元所说的一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这是与古为新在园林中的呈现。
    跟随老师继续向前,走到方塔底。在这,其实我有一个很神奇的发现:古建筑似乎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形态。这句话可能有点抽象,就以方塔为例。抬头望这座塔,他很高耸,且塔身在底部时最宽大,到最高处时已经成尖顶。他出檐深远,像是鸟翘起的翅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势,让人感觉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而塔身最中间的部分宽度相近,就比如把一个个矩形物体垒在一起,让人有一种很稳定的感觉。最底部的梁插入地基,更是固定了结构。木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好,能抵御自然灾害,使建筑以及其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向上和向下的两股力相互抵消,最终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我认为这和中华文化属性中的稳定性相关,中国人的处世原则讲究温和谦让,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温和、稳定、谦虚内守的追求被视为人生最高智慧。对于稳定、安静、谦虚等状态的追求在中国思想以及哲学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这个特性在之后的何陋轩中也有体现。除了名字之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建筑者把毛竹刷成白色,却把节点刷成黑色。在行走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设计,像是快递盒上缠绕的黑色胶带,真成“陋室”了。但在听了讲解和看了资料之后,我似乎有些理解了:黑色是向下沉的,而白色是向上浮的,黑色节点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被隐去,这使整个建筑就像飘在空中,(准确来说不是漂,更像是悬浮,即静止在自己原本的位置上)不再那么沉重压抑。压低的屋檐模糊了水潭的边界,使人的视野在水平方向上被延伸,然后随着潺潺的溪水不断向前,然后流向湖心。就像是历史与文明在时间的年轮中不断延续发展,顺着时间的脉络循环往复。
    以上我提到的两个建筑都是与古为新的典型代表,设计者都以文化中“稳定”为基础,融入了现代文明,并将两者相融合,最终共同流向人类的文明的中心。与古为新是传承文化的过程,他是逐渐向上叠加,而非剔除和利用。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行走的感悟。

  • 10月项目任务和作文

    43
    0 赞同
    43 帖子
    882 浏览
    史艺菲

    为何当代人在“上进”和“上班”中选择了“上香”?
    ——龙华寺行走后的思考与探究

    (在去年的龙华寺行走中,我们发现参观寺院、许愿的年轻人数量和中老年人持平甚至略多了一些,但由于当时行走采访的问题设计,我们没有深入地探究年轻人似乎热衷于“上香”的原因,因此这次选择了这个切入点进行探究。)

    根据上观新闻的报道,2023年以来,寺庙游迎来空前火热。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从2月起,预订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一开始只是网络上的一句调侃,但年轻人主动涌入寺庙逐渐变成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个探究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同学
    Q: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用“上香”替代“上进”的经历吗?你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A1:有的,比如说中考前去龙华寺,朋友圈转发逢考必过,可能大家都经历过吧。我认为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人会调侃说是以“上香”替代“上进”,但是没有谁会真的会只“上香”不“上进”,希望现状变好才会愿意去“上香”,至少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A2:就我个人而言主要还是考试前会有一些“迷信”。我认为这种行为是迫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之举。

    另外,从网络上相关文章的评论区里可以分析出公众对于此现象的反应。有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从中也能读出一些无奈,比如“不是不努力,是即使再努力也斗不过躺赢的人,还不如求神”,“上香比上进更容易吧?”。也有人对此持批判态度,如“说这些的人,没明白佛说的是什么,炒佛珠,炒头香,这些都不是佛说的,都是商家或(假僧人)抄的。”,“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价值观混乱,缺乏导向!”可见网络上人们对这一现象贬褒不一。有意思的是确实年轻人大多支持,认可这一现象,而较年长一些的人大多持批判态度。
    这也引出了关于“为什么”的部分,在和一位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她提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快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网络上与“年轻人”相对的人群更传统,可能对佛教更加敬重,并且在他们年轻时,环境是向好的,因此他们认为“上进”是理所应当的,而不应寄希望于“上香”。如今的环境却愈发让人感到无力、无奈,努力“上进”甚至比不上“上香”带来的一时好运,从而导致了这种现象。
    分析到这里,关于“怎么办”的部分看来有些模糊了。或许这种现象作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应对方式,并不需要被解决,而是需要结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吧。
    (反思:这次结构化思维分析的时间实在是有些仓促,采访也只是在校内进行,覆盖人群太少,只能用网络留言分析其他人群的观点,并不能展现事件全貌)

  • Mark Down语法使用技巧

    已移动
    1
    0 赞同
    1 帖子
    47 浏览
    尚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