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
时文讨论:
本次时文讨论是我的一个自我突破,能够在短短半个多小时时间内发言三次是我前所未有的。
一开始看这两则事件时是极度气愤的,似乎已经说不出来到底为何如此之愤怒。可是在跟着老师分析事件的时候怒气却一点一点消减、褪去了。
就第二则事件,从三个方面来讲:学生被剥夺了自由与责任,是一种被环境默认“我没有能力承担后果”的消极感受;校方则是会觉得管理更轻松,结果却不然——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更像是生活在监狱,而促使校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因为他们对于事实的夸大以及对想象中的事态发展进行的过激判断,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对结果没有准确的把握;而一线管理者本来能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看上去已经丧失人性的方式来处理材料中的三个应急事件,他们的潜意识告诉他们——“我在服从命令。”这样就属于一种“平庸之恶”。
或许这则事件在每个人那里有不同的看法,事件本身也具有多面性。但老师希望我们不要去怪这些人,在失业率大大提高的背景下,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弹性,更别说对别人留出足够的空间了。 -
时文反馈:
从材料本身来看,万老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次时文会选这两则材料,材料之中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是因果闭环的,首先因为封校管制,所以学生们想要自由前去夜骑,而又因为夜骑,学校封闭的就更死,学生就更想要一个发泄的“自由的”口,学校从而管的更严厉…
这次讨论主要围绕从众心理来看,在两则材料中都有这样的从众角色,分别是夜骑者和一线管理者,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较成熟的独立思考方式。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和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因他人的所作所为而影响到自己,而这样的依靠也同时肯定是错误的。
讲座反馈:
苏轼的生平使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古迹,而这些古迹也更好的让我们后人去了解前人的所作所为。可樊老师提到“如果没有苏轼这样一位到处游走的名人,那这些古迹是否就不会被人铭记被人保留?”我觉得一些没有游玩性的古迹就很可能是的,这些古迹留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苏轼在几千年前或许身处在此,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文人的话,或许这些古迹也不会被人重视了。
在我读《苏东坡传》时,我并没有按照书本全文的内容来读,而是跳着读的,这就导致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一概不知。在读书讨论时狄老师问到“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或许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因为我仅读了其中几章,就以为苏轼被贬是十分悠闲自在的。但听了这次讲座后却发现,苏轼当时几乎是在绝望的边界,他仅剩的就是那一个房子和一些田地,并且还要和一家子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虽然被流放了,但还要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里的事物来养家糊口,这就肯定不会是清闲的心情了。 -
讲座前我们共同缅怀了叶嘉莹女士,内容又恰好是苏轼。我想起来去年读书小组读她的学生黄晓丹写的《诗人十四个》里说,谁不喜欢苏轼呢?——这确实是我在此之前对他的印象。这次讲座毫无疑问是对印象的深化与拓宽。
上一次读《江城子》已经是小学了,那时候根本读不懂,像背口诀一样把它全背下来之后就完了。这次讲座时再读,终于明白了“不思量,自难忘”中隐藏着的无尽情感。梦中的妻子正对镜梳妆,正如他们曾经共度的每一天一样。即使不会特地想起,但或许哪天低头恰巧看见那面镜子反射出的阳光,点点滴滴的回忆便会涌上心头。
《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写“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尽管人生看似像飞鸿踏雪一样缥缈,我们却还在不断走下去。这有点让我想起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我们通过行动与抉择塑造自己的本质。虽然生命充满偶然与不确定因素,但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走着,并留下了脚印,用选择与行为面对虚无与随机的未来。
苏轼一直在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选择的原则。面对王安石把民众当成资源使用的法令,他坚定地表达反对。我们总对他被贬后的乐观连连称赞,而我觉得这种对原则与道德的坚守才是苏轼最值得喜爱的一点。 -
首先我们讨论了时文,大学生夜骑的问题,一开始,政府对这一行为是保持支持的态度的,而到后期,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控制不住了的时候,政府才开始对大学生开始管控。后面两个跟规矩有关的问题,我认为这些墨守成规的人也不是有意的,因为他如果犯了什么事,他的工作就没了,饭碗也就保不住了。但我们还是要学会灵活的变通,遇到那些生死攸关的大事,纵然面对自己的事业,也要做出对的事情。接下去我们几年了以叶佳英先生,他的一生默默无闻,就算是采访他也不全部接收,就连他死得消息,也是在他死后才传出的。最后我们讲了苏轼,讲了苏轼从乌台事案之前到乌台事案的经过。苏轼的心态一直很好,他也对当时的朝廷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所以才导致他一直遭受贬谪,虽然他还是没有放弃希望。
-
苏轼(上)反馈:
这次讲座,樊老师带我们梳理了苏轼的前半生。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苏轼不只是一个人生不顺屡遭贬谪的豁达“美食家”而已,而是一个贯通诗词、书画的人。从这次讲座我总结出来了,苏轼的韧劲、豪放和潇洒是他性格底色。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他从飞鸿留的爪印里他看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是他的思考没有止步于这种无力感和虚无感。他在最后写道:“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他转而说我们该因为人生的这种虚无感而更把握经历的困境中的感觉。这个想法让我很被触动。时文反馈:
这次万老师带我们讨论了夜骑事件和许多与应急状况管理相关的事件。万老师引导我们,让我们在这几件事件间建立联系,我们就逐渐发现这些事件背后都有个“一根筋”的一线管理者。我们接下来讨论到大学和公司越来越“高中化管理”和不懂得变通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也许,正是这样的管理方式让被教育出来的学生们变得不懂变通。再联系到之前时文讨论中提到的价值观单一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现在急需一些新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