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竖版地图,意识到这个可以增强我们的海权意识。在横版地图上,由于篇幅限制,南海诸岛等海域往往被缩小为附图放在一角,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我国的海域面积很小。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和国家利益,这也可能是南海问题上国家为什么一直坚持立场,也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下这一块的问题
文史院张诺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2月作文姜萍事件的启发:打破中专教育的偏见
在今年的新闻报道中,一则新闻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关于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涉嫌作弊的争议。姜萍因为这事儿备受争议,很多人都在议论她。这件事清楚地揭示了社会对中专教育的陈旧偏见和错误理解。
姜萍,一位拥有中专学历的年轻学生,在全球瞩目的阿里巴巴数学竞赛中,以惊人的成绩脱颖而出。她的名字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成就被广泛报道,似乎预示着一个崭新且光明的未来。然而,这份荣耀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被质疑的阴云所笼罩。随着作弊行为的曝光,姜萍的名字似乎成了“不诚信”和“中专生能力不足”的代名词,这不仅对她个人造成了沉重打击,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中专教育的固有偏见。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中专生往往与“成绩差”、“没前途”等负面标签紧密相连。甚至我的父母和长辈也认为考进中专职校就是一辈子都毁了的想法。这种偏见是由来已久,并且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姜萍事件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中专教育的意义。中专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专业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挺适合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社会的教育应该更加多元化才能适应这个发展节奏极快的社会。
媒体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公众看到中职教育的偏见和社会长久以来对于一个群体的问题。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唯分数论。所以在中职教育这一块,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很遗憾没有来参加这次讲座,当金钱和艺术挂钩,一切都会朝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去发展。我个人认为艺术还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很遗憾,没能来参加讲座。秦观的《望海潮》一词,其内涵远非单一的悲秋或感叹时间飞逝所能概括。秦观的词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景象的描绘上,他更善于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东风暗换年华”也会让我联想到自己,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初二的我,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初三生活,心中充满了茫然与不安。就像秦观词中所表达的那样,东风暗换年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力量,在悄然改变着我的生活轨迹。秦观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能够引发读者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阅读范围:第20章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
阅读作业:1、在荷兰,画专门化题材的画家为什么会出现?你觉得画家们面临的局面和之前几章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2、看完本章,你对“风景如画”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一副具体的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1.17世纪由于实在是没有钱维持生计,所以他们开始向市场兜售,竞争激烈,那么就开始画专门的一种画,画战争、月夜等等。我觉得画家和前几章面临的最大区别是他们的地位直线下降,很多都不受尊重了。所以他们开始只能走一些猎奇的路线。
2.我选择271这幅画,这幅画用简单而平实的奇妙手法去表达海上的气氛,画面简单,却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带着观众去欣赏天空大海之美。西蒙笔下的“风景如画”可以说比照片还更能引人遐想。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艺术作品没有给人带来美的感觉,那为什么还要画出来?我的看法是艺术的价值远远不只是美和丑这么简单的判断。毕竟,每个人看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感受,这些太多元、太复杂了、有很多主观因素会影响。不能用“美”或“丑”来一概而论。我理解的艺术家的想法可能更多的是留白,是想赢得欣赏的人们可以思考可以遐想,这个就是艺术家在创造一些不符合大众审美的画作时的想法吧。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 于江南的感情?
苏轼在杭州的日子,过得特别惬意,他写过:“感觉我前世就来过杭州,每次来都像是在逛自家的后花园。”。江南水乡的美景,连他在梦里都忘不那美景。他还感慨地说:“江南的春天过去了,水面就像天空一样广阔,看着西湖上的船,真是让人心碎。”这里的西湖春日美景,不仅画出了湖上的风光,也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苏轼在杭州住了五年,感觉就像本地人一样,他说:“在杭州住了五年,感觉自己就是这里的人了。”他甚至想把自己的家安在西湖边,因为对他来说,故乡已经没有家的感觉了。苏轼爱杭州,不只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美,更因为这里给了他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使得苏轼在此留下非常多的诗作。
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原来觉得西湖不过就是人造景观,景色秀丽而已。后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了解苏轼与杭州与西湖的联系才知道原来西湖有那么多人文背景。他在杭州任职期间,不仅对西湖进行了治理,更以诗人的身份,为西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为西湖增添了文化的厚度。文人墨客再此留下许多佳作,西湖后续可以申遗成功也是有他们的功劳的。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时文反馈:姜萍作弊这事不管怎么解释都是不道德的,材料中也提到她已经转学了,以后的路我觉得是非常难走的,至于指挥姜萍作弊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反而却是一个小女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个也是值得深思的,可能更多的是舆论的需求,是人们更想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杭州苏轼行前讲座:我去过好几次杭州,每次去肯定要去西湖,不过小时候的我也只是单纯欣赏风景。在这次讲座中,老师展示了很多苏轼的书法作品。看得出来苏轼的草书,能够完美的表现苏轼的豪放和随性,也是把他心中的苦闷能够完美抒发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的是252号作品,我觉得视觉指的是第一眼的东西,可能更多的是他的技法和艺术表现能力。而视像更多的是对艺术家对这幅作品的深刻理解,在这里也关乎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卡拉瓦乔的作品圣多马,其实是让很多虔诚的信徒感到大不敬的,但卡拉瓦乔他想要的是忠实地描绘自然,他不管当时的人认为美不美,他要的更多的是想让人更真实、更可感。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改善公共设施。他清理运河,整治西湖,还写了不少词,记录了他在杭州的日子,也表达了他对这个城市的深厚感情。记得他在《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里,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对杭州的感情和对西湖的关心。他提出了治理西湖的方案,直到现在都造福一方。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江浙一直是很富庶的,文人墨客也喜欢来到这里,它的文化底蕴和景色我觉得是使他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原因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我认为姜萍成绩公布后一部分人们对于一个中专女生通过自己对数学的热爱获得如此成就,肯定是值得大力宣传的。但是更多的就是对于这个成绩的质疑。这件事情其实我一直有关注,结局其实隐隐约约有猜到,所以我对这个女孩的未来感到很担忧,我觉得她的诚信遭到了质疑,这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会有很多问题产生的,她其实被当作了一个工具人被利用了。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其实我眼中的职业教育的观点来自于我的父母和长辈,从他们的口中得知的都是比较负面的话,一般是差生才会去那里,普遍认为那里是不会好好读书的,是早早要出社会打工的,做一些蓝领的手工工作。材料里看出来“学习的热情终归还是要靠考试的压力来驱动。”这句话是挺讽刺的,可能还是需要一些规则才能改变大家的观点,长久以来的观点已经养成,在课程和师资力量的还有社会的普遍认识上还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苏轼是真正的豁达吗?我觉得不是,我认为是一种无奈,看苏轼前半生和他的诗词,他一定是有许多未施展的理想和抱负的。他一生跌宕起伏,被贬到了黄州,生活变得特别艰难,不得不自己种地谋生。也就是那时候,他开始搞自己的庄园,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自称“东坡居士”,在田园间找点心灵的慰藉。不过,这真的能算豁达吗?我觉得,这更像是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在他的诗词里,也能感受到他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是单纯回忆历史,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透露出苏轼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所谓的“豁达”,可能并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接受,在痛苦中寻求平衡的苏东坡居士。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阿楠老师的话引发我的思考,就是艺术家们的自由到底是不是因为无奈?前人的作品太出色了,后人可能就觉得自己创新不了,只能去追求那种所谓的自由。艺术创作的自由,难道真的就是没办法的办法吗?是不是前人的作品太完美了,后人觉得跟不上,就只能选了这条看着自由、实际上挺难走的路。
以前的时候,创作可能更简单直接一些,就像我们写命题作文比开放式题目容易把握,不容易跑题。但现在,艺术家们得自己去找创作的方向和灵感,因为时代的改变,他们不再被固定的主题限制了。搞一些看起来“丑陋”的、抽象的、天马行空的概念。他们不满意传统的美学,开始去找新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当时可能有人觉得他的画“丑”,但他其实是在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影响了很多人。艺术家们不是无奈,而是他们想要挑战传统,追求创新。他们不断探索,想在艺术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创作出能代表自己时代的作品,其实是对艺术的勇敢追求。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我选的丁托列托,236号发现圣马可遗体,这幅画看上去有点怪异,对于当时的人们老说,这幅画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奇异的光线和不和谐的姿势在当时来讲可能是离经叛道的。确实有一位伟大的弗罗伦萨批评家和传记作家评论丁托利托:“如果他不是打破常规,而是遵循前辈们的优美风格,他就会成为威尼斯所见的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们认为他的作品没有技法而是信笔而出。而实际上丁托利托却并不满足通常理解的技术完美,而是想以新的观点表现事物,探索表现古老传说和神话的新方式。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很遗憾因病没能来参加讲座,苏轼的一生真的可谓是跌宕起伏,从科举考试开始到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以及接二连三的贬谪。苏轼的人生真的非常辛苦,但他却表现出了不凡的心态。
在“乌台诗案”的之后,苏轼经历让他几乎奔溃。但在他的诗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他并没有屈服于困境,即使在简陋的驿站中,他也保持着乐观和豁达。他带领家人一起努力克服生活的困难,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主持人采访马斯克问中国是否会出现下一个马斯克,马斯克的回答让人深思:他认为创新来源于对以往经验的质疑,如果在教育体系中不鼓励你这么做,那么这会妨碍创新。我看到有同学写了平庸之恶。查了资料发现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我目前接受的教育确实如此,我们几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老师的安排。现在的语文答题也是套路化,背诵作文直接去套。几乎丧失了自己去思考,长久的安排下来,每个同学也越来越麻木。我想这些一线管理者和我们是一样的,只要听命令办事,力求不犯错,这就是社会的答卷。
-
11月行走作文阳光明媚的11月24日,我们跟随讲坛来到方塔园开展这次的主题“与古为新”。而站在北门入口,樊老师就引导我们观察门口的一个牌坊是否是冯先生的设计?大部分人都说不是,确实如此,和真正的北门入口的风格大相径庭。入院后我们首先看到一块大石头,拦住主干道,有些四合院的味道,会让游人不能马上一睹古塔的风采,更让人更加心生期待。
从整个园内古迹保护的角度来看,迁建异地的方式确实存在风险。譬如迁建过程中可能会对古迹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它的价值。此外,古迹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迁建后可能会使得整个历史有一种割裂感,使古迹失去原有的内涵。
在园中,冯纪忠先生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体现“宋的精神”,而迁建的明清建筑虽然与宋代风格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园林中并不显得突兀,照壁在方塔的前面显得熠熠生辉,和后面的方塔似乎并不让人感觉突兀,在冯先生的巧妙设计中反而与整个园林的景观和氛围相协调。冯先生与古为新的设计也不得不使人叹服,我们走上草坪,看着游人与方塔融为一体的景色,也不得不佩服整个园林绿化的设计。
从我们行走的整个过程中来看,现代人对于这个园子的了解似乎并不多,当天我们一行人参观古塔和但更多的人是选择去游乐园玩耍和在草坪上野餐划船,对这个方塔园的了解自己很少,大家都只是“路过”方塔园,甚至最后的何陋轩也变成了一处打牌胜地。我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在园区里。很多孩子和家长完全没有去了解古塔和整个方塔园设计的兴趣。而方塔似乎就变成了一处远处的风景,仅此而已。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去介绍每一处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有一些互动的小游戏,也可以让家长们更好的带着孩子们来了解历史和文化。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1)请结合丢勒的《耶稣诞生图》和《亚当和夏娃》,谈谈来自南北方的新旧艺术知识是如何得到调和的?
丢勒的《耶稣诞生图》利用铜版画技术,展示了北方文艺复兴时期对细节的追求。而亚当和夏娃这幅画中,尤其是夏娃的体态优美,色彩丰富,作品中又有南方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元素,如对称构图和理想化的人体比例。
(2)请在以下作品中任选其一(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丢勒《圣米迦勒大战恶龙》,格吕内瓦尔德《磔刑图》,施博《天堂与地狱》,谈谈作品中对于黑暗、邪恶或恐怖元素的想象和描绘反映出何种艺术旨趣和理念?你是否欣赏这一风格?
我喜欢施博在《天堂与地狱》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暗黑的地狱,人物体态很丰富用光影来创造出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恐怖或者说黑暗的想象,对地狱的恐惧,对天堂的向往,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于自己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我挺喜欢暗黑元素的风格,这个风格让人觉得神秘又危险,很想让人去探索解答。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参与夜骑可能是想追求健康、参与团体活动(可能是一个宿舍或者一个班级同学一起约好的)、也有可能是追求自由的表现。我觉得各地政府是出于促进经济的角度为出发,希望年轻人来消费。但是后续我觉得事情可能变得有点不太可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城市的管理就暴露了问题。更多的大学生或者非大学生参与其中,是有一种实现青春热血和梦想的动力。
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我认为高校采取“封校管理”制度是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封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线管理者面对的是更多的突发情况和学生需求,应该更加人性化和弹性化,但是实施情况可能很不尽如人意,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而是守死规矩,从材料二中就可见其中种种问题,守规矩变成了一种荒诞的笑话。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阅读《云间志》所节选的四个片段,请你分别谈一下南宋时华亭(松江)的桥梁、亭馆、寺观、祠庙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
南宋时候的华亭桥梁多,说明交通发达。华亭的亭馆建得既好看又实用。这些建筑一般都建在风景很好的地方,也是人们休息看风景的地方。据我所查华亭那时候的寺观很多,规模很大,建筑风格也很独特,当时不仅是朝拜的地方,也是艺术的集合体。南宋时期,华亭的祠庙很有特色,数量也很多,可见当时人们对信仰的需求。阅读“方塔园涉及到的景观诗文”,了解相关人物的基本情况。方塔园也被称为“露天博物馆”,你觉得,这样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古建筑聚集在一处的保护方式好吗?
方塔园的这个保护办法,我个人觉得是不错的。他们不仅保留了古代建筑,还把它们都放在一起,让大家能一次性浏览,感受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在方塔园里,可以看到宋代的方塔,明代的古桥,清代的园林。也方便很多参观者进行学习。从冯纪忠先生所选择的造园意向和他自己表述的造园理念中,你觉得他的造园理念有怎样的特点?
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强调“与古为新”,他提出要尊重古人的东西,要存真,要保留原来的东西。在如何烘托古塔的思考中,充分体现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先生的造园理念还体现在他不拘泥于传统园林的固定模式,用了大水面大草坪来传达自然精神。让整个园林以“宋”为主要基调,搭配他自己的设计使得整个空间都活了起来。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万老师身着古装,拿着香插簪子等许多“宋”味道具,给我们引入这次的行前讲座。万老师说到园林这一块,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对园林的欣赏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现在能从大局到细节比如布局、景点、小角落,还有那些匾额。万老师简单明了地给我们讲了园林的美学原理和历史。她说原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城隍庙,这真让我吃了一惊。我之前去朱家角,看到那里的城隍庙,还以为它是上海的一个分庙呢。但万老师详细分析了不同地方的城隍庙,让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宗教的地方,还是文化和历史的宝库。
万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不同地方城隍庙的图片,按规模和风格分了类。她告诉我们,城隍庙的建筑风格和大小能反映出那个地方的历史和经济情况,居然还有等级之分,这些都是我不曾了解过的知识,对下周去行走就更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