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

    文化行走
    35
    0 赞同
    35 帖子
    248 浏览

    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方面入手呢?
    宋代人们已经对山水之理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没有形成一种体系。人们认为园林建筑要有奇趣,也要合乎道,有了一定的准则但没有公式化。我觉得要体现“宋代精神”可以从对景物的安排上入手,既要精致也不能丢失自然风味,与自然景物有部分关联,让即使不懂得园林艺术的人也能体会到它的美。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本周要点
    49
    0 赞同
    49 帖子
    420 浏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写的两篇文章。《泷冈阡表》讲的是欧阳修在晚年回忆父亲的事。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母亲一身守寡,就为了让欧阳修继承他父亲的血脉。有一句话然我记忆深刻:“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说之前没有足够的钱,现在有了,却怎么能跟以前比!我还意识到在欧阳修的时代,这些文章已经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体现出他诗文革兴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的另一篇文章是《朋党论》。这篇文章在当时很成功,但有一点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利”。我个人觉得欧阳修举的例子也不是特别清楚。商朝都是小人,结果这个国家灭亡了,并不能直接推出君子能不让一个国家灭亡。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我觉得照这个逻辑,大部分人都算是“小人”。真正没有私心,为了”道”而相聚的人是很少的。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

    文化行走
    32
    0 赞同
    32 帖子
    187 浏览

    文史书院周子淇报名参加行走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第一轮(汉文书院)

    书讯微博
    30
    -1 赞同
    30 帖子
    311 浏览

    我认为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他可能也是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仕途,开始培养人才,并且在他又被再次贬谪到其他地方之后,他还让新人照顾好人民,可见。他的眼里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和天下的太平。他又被贬谪后,心态还是很好,继续做着新的事业。

  • 10月26日 北宋婉约词(上) & 时文讨论

    本周要点
    50
    0 赞同
    50 帖子
    481 浏览

    今天的课上,我们学习了北宋的词。我一直以为豪放派是在词里面占主流的,这节课以后我才发现,词大多数都是婉约的。樊老师给我们看了宋朝最著名的三十位词人,我却连一半都没认识!这就说明了课本里内容的不准确性。我觉得北宋时期词开始繁盛起的原因有几点:第一是北宋时期的时代非常安稳,经济极度繁荣。这时候,文化教育变得普及,宗教也变得世俗化起来。人们吃的,饱穿得暖后,就有时间发展文化了。另外,北宋之前的南唐后主把词的地位从低俗提升到士大夫的层次,于是词就变得普及起来。柳永的慢词也是关键性的转折。他以一己之力把满次的数量提高不少倍,增加了词的体式。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哲书院)

    书讯微博
    39
    0 赞同
    39 帖子
    396 浏览

    西方风景画发展得很晚,在宗教的影响下,绘画是从宗教题材到肖像画,再到风景画的。我认为这其实是关于人在艺术中的影响愈发强烈,艺术有了“人”的意识,肖像画已经把人作为主题,那么风景画就是进一步渲染了人的情感对画面风格的影响,我一直认为风景画更能体现创作者的情感,并且这种开心或悲伤的情感能传达给每一位欣赏者。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西文书院)

    书讯微博
    48
    0 赞同
    48 帖子
    452 浏览

    在读书小组中,除了对知识点的梳理,沈阳学姐联系古今中外的讲解方式让我深有感触。
    杨·凡·格因创作的《河畔风车》乍一看好像仅仅是一幅普通的风景画,但是他做出了一个创新——风车值得入画。从宗教画,到肖像画,现在有画家去为这些稀松平常的风景作画。当我们凝望这张画的时候,我们仿佛来到了荷兰的草地,看到辽远的天地,感受到扫过原野的风,听到风车吱呀转动的声音。我们的灵魂似乎也驰骋在这片原野上,自由,无拘无束。沈阳学姐提到,这样的画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锚点,通过画这一媒介,将人与世界连接在一起,构造人希望中的精神世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向”也有类似的作用,杜甫看到摇落的枯叶便“深知宋玉悲”,我们看到香草美人,便想到屈原,想到他们象征的美好品德。日本的浮世绘风格也是希望让从未出过门的人看到远方的世界,体会到不一样的情境。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人们在闹市之中,寻找归隐山林的精神家园的一条途径。绘画的方式似乎比“意向”少了一点深刻的意蕴,但是画家的情感向观众扑面而来。不像我要读很多的古诗,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在读到芳草美人时我才能联系到屈原,而我不需要真正去过荷兰的草原,我也能体会这份旷远与宁静。我认为这是它独特的价值所在。
    而讲到伦勃朗的自画像时,我们凝视着他的眼睛,坚毅而带点愁苦,我们好像感受到伦勃朗真正将他的灵魂寄予了画作,他以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的又一重突破。从为教堂服务的“画匠”,到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画家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再到宗教改革的背景下,艺术家们面临的困境与突破,艺术的发展来的如此之快。
    到最后维米尔的“不被市场欢迎的画”,他是如此乐衷,甚至痴迷于这样的画作,不惜使用大量极其昂贵的青金石。我想这样的执着也是他精神的体现,他通过绘画简朴的人物,展现这样简单而平时的意境,这是他所期望的精神世界的样子。

  • 10月19日 词的兴起与李煜(下)& 读书小组

    本周要点
    48
    1 赞同
    48 帖子
    513 浏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李煜背后的故事。我小时候学习他的词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女性,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写出这么委婉的词来。我一直以来对词的认识就是字数不一样的诗,但现在我发现,有很多细腻的感情是只有词能表达出来的,像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见证自己的王朝灭亡的滋味。说起李煜,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只是亡国之君,但上完这节课我才意识到,白纸黑字的史书关心的只是一个皇帝成就,但没有人关心,李煜他自己愿不愿意当这个皇帝。南唐这个国家军事力量本来就弱,到了后期,更是注定要灭亡。李煜被硬推上这个宝座,却任然坚守十余年。这让我想起了三国的刘禅。虽然他在人们的眼中是“乐不思蜀”的代名词,但我认为,他让蜀地的百姓免于战争之苦,对百姓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回到李煜,他本身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可是,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每一个末代皇帝似乎一个都没有落得好名声。李煜被囚时写的《虞美人》,恐怕只有他自己懂的背后的真正意思。

  • 10月26日 时文讨论

    我思故我在
    41
    0 赞同
    41 帖子
    347 浏览

    1.探索并认识世界和自己,然后才能看清未来道路的可能性。
    2.“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谁都能坐着说话就把钱挣了的”“应试教育的成功者没有资格说这些”,概括一下就是林小英拥有很好的资源,不懂得民间疾苦,太有优越感了。我是觉得这些话真的是没什么道理的。或许这些反对者还是没有跳脱出自己的视角,一个是对于成功的定义局限于“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一个是他们认同除非有先天资源优势 不然要获得完美人生就只有认可并顺从应试路线这个底层逻辑。可能是因为如果不反对她的观点就证明他们曾经吃过的苦都是非必要的了吧,这会给他们带来痛苦。
    3.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个体能够真正地与这种教育思想切割开来肯定是最理想的答案,但是这太难做到了。退一步来讲,再做每一个选择与决定之前都停下来想一想“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对我的帮助是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跟从,在“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之外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就是一种进

  • 10月项目任务和作文

    奇文共赏
    43
    0 赞同
    43 帖子
    882 浏览
    史艺菲

    为何当代人在“上进”和“上班”中选择了“上香”?
    ——龙华寺行走后的思考与探究

    (在去年的龙华寺行走中,我们发现参观寺院、许愿的年轻人数量和中老年人持平甚至略多了一些,但由于当时行走采访的问题设计,我们没有深入地探究年轻人似乎热衷于“上香”的原因,因此这次选择了这个切入点进行探究。)

    根据上观新闻的报道,2023年以来,寺庙游迎来空前火热。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从2月起,预订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一开始只是网络上的一句调侃,但年轻人主动涌入寺庙逐渐变成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个探究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同学
    Q: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用“上香”替代“上进”的经历吗?你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A1:有的,比如说中考前去龙华寺,朋友圈转发逢考必过,可能大家都经历过吧。我认为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人会调侃说是以“上香”替代“上进”,但是没有谁会真的会只“上香”不“上进”,希望现状变好才会愿意去“上香”,至少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A2:就我个人而言主要还是考试前会有一些“迷信”。我认为这种行为是迫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之举。

    另外,从网络上相关文章的评论区里可以分析出公众对于此现象的反应。有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从中也能读出一些无奈,比如“不是不努力,是即使再努力也斗不过躺赢的人,还不如求神”,“上香比上进更容易吧?”。也有人对此持批判态度,如“说这些的人,没明白佛说的是什么,炒佛珠,炒头香,这些都不是佛说的,都是商家或(假僧人)抄的。”,“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价值观混乱,缺乏导向!”可见网络上人们对这一现象贬褒不一。有意思的是确实年轻人大多支持,认可这一现象,而较年长一些的人大多持批判态度。
    这也引出了关于“为什么”的部分,在和一位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她提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快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网络上与“年轻人”相对的人群更传统,可能对佛教更加敬重,并且在他们年轻时,环境是向好的,因此他们认为“上进”是理所应当的,而不应寄希望于“上香”。如今的环境却愈发让人感到无力、无奈,努力“上进”甚至比不上“上香”带来的一时好运,从而导致了这种现象。
    分析到这里,关于“怎么办”的部分看来有些模糊了。或许这种现象作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应对方式,并不需要被解决,而是需要结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吧。
    (反思:这次结构化思维分析的时间实在是有些仓促,采访也只是在校内进行,覆盖人群太少,只能用网络留言分析其他人群的观点,并不能展现事件全貌)

  • Mark Down语法使用技巧

    已移动 奇文共赏
    1
    0 赞同
    1 帖子
    47 浏览
    尚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