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作文:
很遗憾这次没有前往杭州进行关于苏东坡的行走,这学期我们开始走进北宋,了解到了周邦彦 秦观 柳永等北宋诗人,看到了他们诗歌中所展示出的市民情调。
本月的作文内容跟讲坛的学习生活有关,来讲坛一年多了,感觉讲坛每次带来的行走活动都很惊艳。讲坛每次所选择的地点都比较不同寻常,都算那种很少有人去的遗址,但好像这总能反映出人们在越来越远离走进文人的内心这一事实。在参加讲坛前,我也很少会去这些地方参观。
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寒假行走,这次大型行走也是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城遗址,它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时我们在车上用手机的地图都查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下车后也是一片荒凉,但是我们一起往深处走,在深处才发现了那块碑,虽然鞋子上已经到处充满了泥泞,但是看着眼前的碑,很是欣喜,永远都忘不了那一路上的环境,探索和最后大家的满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花山岩画,我们看到了壮族人对生殖的崇拜,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游船上,我们也模仿了画上的动作,体验了他们笔下的生命感。
每次的行走活动都很美好,都充满了收获和回忆,在这里我们能走进文人的内心,能踏遍每一寸土地,很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我能探索到许多被埋藏起来的文化和历史。
杨沁彦
-
12月作文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本节课我们继续讨论了苏轼,感觉苏轼的诗最大的特色并不是主要在于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观察。苏轼的诗歌,例如《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更多表现得是一种精神的永存和对生命的思考,他的一生虽然很坎坷,但是他豁达,实现了内心和精神的超越。
-
11月行走作文11月行走作文:
本次行走我们前往了松江方塔园,我们集合的地方在松江二中的对面,在车上,妈妈就指着这个校门,当时觉得这也太气派了吧,在樊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校门是“云间第一楼”。
向方塔园的北门走去,樊老师又让我们回忆起了上次宝山寺行走的一个问题:需不需要让古建筑得到复原,要以当时的建筑技术吗?虽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毕竟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能让世人更好的感受到古人的想法,但是材料的缺失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缺失好像都不再允许让过去的技术得到木刻。
坐在方塔园门口的树前,望着冯纪忠设计的方塔园的大门的顶,他强调“与古为新”,但是樊老师告诉我们,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他,反对他作用钢管来设计这个顶,但真正欣赏时,好像钢管并不是特别明显,外观像木制的,也许他的与古为新的思想在还没进园就体现了出来。
一直向前走去,台阶一级一级的往下,好像带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走进了古人的世界,走进了古人的内心,走进了冯纪忠的内心。映入眼帘的便是方塔了,但这座塔好像有点特别,他是歪的,也许是因为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摧残吧。樊老师让我们运用暑假行走汇报时同学们汇报的方法来测量塔的高度。我和小伙伴牵着手一起丈量这片土地,一开始,我算出来只有7米,这一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又重新探究。运用三角比的知识不断运算,得出了较为接近的数字。离开方塔,在他的前方是照壁,在行走前,我们绘制了自己设置的园林的路线,但是我把照壁放在了离塔较远的地方,行走时才知道它算中轴线建筑。
一路向前,我们来到方塔的后方,这里有一条河,可以让大家划船,这里也出现了一些欢声笑语声。虽然船的造型和方塔并不能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也许就是这样的特别,让我们和古往今来的圣贤进行一次隔空的对话。
最后,我们来到了何陋轩,那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地方,但他是20世纪世界遗产,他的结构十分特别,密密麻麻的结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却又不失美观,也许这就是冯纪忠所倡导的“与古为新”的观点吧。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时文反馈:
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了夜骑的新闻和关于学生在校管理这样的事情。万总问了我们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是大学生,会不会也参加这样的夜骑活动?如果我们是宿管,会不会破规则放学生出去?在讨论完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的,我还是会参加夜骑活动。每个人都向往着一种自由,虽然流传着“青春没有售价”这样的流行语,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现实的一种写照,我们需要自由,其实不算自身原因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活动(但同时还是不能影响到交通管理)。如果我是宿管的话,我也会放事件中的学生出去,医护人员已经来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不可能会造假,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就算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但我仍然选择放行,毕竟也是救了一个学生的命,如果不救,后果可能不可想象。
讲座反馈: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苏轼,苏轼的身份有很多,这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很强,同时他的豪放在我们所学习过的诗歌中也是很能体现出来的。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从做官到外放到贬谪,就这样无限的循环,但他有开阔的胸襟。同时他和他的妻子二人之间是很有爱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虽然两人不说话,但好像心连心,都特别能理解对方,他们感情的真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平常的画面,相比其他的诗人来说,拥有了这一点我觉得会让人更加能有同感。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
我选择的文物是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一开始选择纯粹是看到的第一眼颜色吸引了我,接着在大家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又去查了一下他的相关知识发现他的烧制技术很特殊以及颜色的形成还是别有一番乐趣。在讲座时,我们先看到了很多塔的样子,一开始我只知道密檐式,后来看到暑假大型行走拍的视频感觉还是很震撼的。在看到大家发的瓷器都出现在同一张图里,虽然他们的颜色都略微统一,但体现出一种端庄的感觉,包括在与别的时期的文物相比时,他的那份内敛也是脱颖而出的。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问题一: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我觉得一开始的大学生只是因为景区门票免费的吸引,但是考虑到自己的经费,在身体的允许下选择骑车,这样能帮他们省钱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很多自由。我觉得这次夜骑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还是旅游业的免费门票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玩是大家很想做的事,所以他们会选择夜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事情被报道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夜骑可能就是一种跟风的行为了。
问题二: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我觉得高校采取“封校管理”无非就是想让学生在校,不想让他们在外造成一些麻烦。但我觉得第二组的事件实在是太离谱了,可是说宿管很不会灵活贯通,甚至可以说没有同情心(如果他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会怎么办),校方也会扭曲事实开证明并不是学校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1、选择一件你认为能代表宋韵的文物(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尽量不要选哦,考虑一下,你真的讲得清嘛?),并说明选择这件文物的原因。图片需要发在书院群,课前书院交流后,推举2位同学分享。
我选择的是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它的碗口微敛、深腹、纯厚坚密,能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它是青灰色釉,由于发生窑变,外壁为玫瑰紫色像晚霞,碗口处有一大片玫瑰紫斑像玫瑰,是宋代钧瓷窑变技艺的典型代表。
2、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
文中提到: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里提到北宋已经普遍欣赏石头,还提到有一堆铁看上去有点象狮子,又有点象别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可以在园林中,对石头进行一些设计,做出一些形状。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本次讲座我们主要讲了北宋的诗文,北宋的诗人题材感觉都偏美好一点,应该是跟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稳定这样的社会背景有关。接着我们走进了欧阳修的诗歌,之前在学校我们学习了他的《醉翁亭记》,只知道是与民同乐的中心思想,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又分析了他的《泷冈阡表》,在他成为国家栋梁后仍去给他的父亲立碑文,以表达自己的敬意,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文哲书院杨沁彦及一位家长报名本次行走
-
10月26日 时文讨论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谈谈你认为在林小英看来,教育和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
不能一直听着旁人的选择盲目跟从,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跟着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努力实现这些事情,学会自己探索未来。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谈谈你认为反对林小英的人他们提出的理由有哪些,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合理?
1)首先是人们认为他是一位教育家,却在批判教育事业,这样会产生矛盾。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毕竟她是教育家,突然说出这样的言论肯定会引发群众的质疑和不解。2)是根据社会情况而定的。其实这个也很合理,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卷,但是有些人看到别人在她身边卷,他也会受到影响,有时认为自己格格不入便加入,这样的情况多了,社会就卷了,不能有效的控制。
问题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你认为个体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不能被外界所干扰,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能因为周围的人在干嘛自己就要跟着干。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吧… -
10月19日 词的兴起与李煜(下)&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这节讲座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温庭筠,李煜等词人。先从词开始讲起,在我们朗读温庭筠的词时,樊老师在下方配了意境差不多的故事,二者本身都很美,但放在一起,我认为词既不输画面感的同时,又蕴含了比诗歌更丰富一层的感情,在温庭筠的词中,虽然有些意思略微开放,但是我认为这样更能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最后我们讲了李煜,一开始对李煜的了解和大家一样,他是一位亡国之君,但在《乌夜啼》中,流露出一种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对生命繁华幻灭间的感悟,他是拥有艺术追求的,在真正理解后,我认为李煜是清醒的,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值得世人尊敬的。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哲书院)反馈:这节课我们讨论了艺术复兴之后艺术家们面临的危机。在课上我们聊了图231,这是一个窗户,在预习时我并没有仔细观察过他。分析时注意到这像一个怪兽张着嘴,外加神庙版的屋顶组成的窗户,有冲击力但也很抽象,但我觉得这样的创新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着我们聊到了宗教改革对艺术家产生的危机,许多题材被限制,他们画什么?如何生存?艺术家们便开始画插图,肖像画等等,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危机也许也是促进艺术发展的一条道路吧。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哲书院)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我选择的是帕尔米贾尼诺的《长颈圣母》,我觉得他的艺术之危机是空间和比例的变化。书中提到这幅作品中一群天使画在了同一边,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很难注意到的是艺术家给这位圣母的手指,脖子这样的部位做了一个拉长的感觉。我认为他改变比例这样的努力是有效的,因为他打破了之前那种对于人体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另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