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
皮肤
  • Light
  • Cerulean
  • Cosmo
  • Flatly
  • Journal
  • Litera
  • Lumen
  • Lux
  • Materia
  • Minty
  • Morph
  • Pulse
  • Sandstone
  • Simplex
  • Sketchy
  • Spacelab
  • United
  • Yeti
  • Zephyr
  • Dark
  • Cyborg
  • Darkly
  • Quartz
  • Slate
  • Solar
  • Superhero
  • Vapor

  • 默认(Cerulean)
  • 不使用皮肤
折叠

我的精神家园

杨

杨沁彦

@杨沁彦
关于
帖子
17
主题
0
分享
0
群组
0
粉丝
0
关注
0

帖子

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

  • 2025年暑假读书《上海的金枝玉叶》
    杨 杨沁彦

    《上海的金枝玉叶》读后感:
    戴西原来是郭家的四小姐。书中写到在她年轻的时候,很精致也经常出入上海的繁华场所,在我看来就是富家大小姐的形象。但当日军侵华直至上海沦陷后,家族产业不再复兴,她也跟着坠落,失去了曾经富裕且自由的生活。但是最让我震惊以及敬佩的就是。她能欣然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变化,当战争袭来,危险不断,物资匮乏的时候。她没有退缩,她不甘堕落,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为自己谋生路。她做过粗活,也在工厂做工;还会自己亲手做出美味饭菜……
    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戴西当时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每天都要做十分繁重的农活,即使这样,还是没有足够的食物。有一次,她在田埂边发现了一些野生的薄荷,就挖出来种在自己住的小土屋窗前的破盆里。每次从农场回到家后,她会摘下几片薄荷叶,泡在白开水中,那一刻,黑暗的生活好像被她亲手点亮了一束光,让我在压抑中感受到了一点温馨和幸福。她还会用节省下来的一点面粉,做成面条,最后再摆上一小撮薄荷碎,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她乐观的精神以及如此朴素的生活方式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想起上官云珠,她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在出名后,面对周围的环境,陷入迷茫。由于当时社会社会以及政治不断的变化,让她的事业一直不稳定,以及自身的原因,在我看来她过的并不幸福反而有些痛苦。
    戴西的特别我认为是她本身拥有清醒独立的大脑,虽然她的出生很好,在经历各种变故后,她不会抱怨,反而自己去适应并改善。当她居住的弄堂遭遇火灾后,她家变得一片狼藉,但是她没有气馁,而是用乐观的角度来寻找可以使用的物品。她靠着自己让本身破破烂烂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在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总会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过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生活,我认为我们要向戴西一样拥有乐观的精神,坚持下去。到底是选择被命运击败,还是主动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戴西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她的豁达也将继续指引着我…

    书讯微博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
    杨 杨沁彦

    这次讲座我们走进了云南,在画地图的时候,就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云南有很多自治州,感觉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云南的海拔高度差大约为6600多米,还是很震撼的。樊老师还提到了他年轻时在虎跳峡的经历,很危险但是眼前的景象十分壮观,让我对这一处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大家还在课上跳起了不同民族的舞蹈,在云南这样的地方,生活着26个民族,说明大家之间有着十分和谐的关系。在预习时,我提出“新移民”的文化理念是否会影响当地本拥有的文化理念。我现在认为应该不会,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比如在课上我们看到女士在脸上刺刺青这种文化会消失,但是许多“新移民”还是会主动延续当地的文化,共同守护云南。这次讲座也让我对云南有了很深的理解,有机会一定会去欣赏探索这座神奇又充满未知的地方。

    本周要点

  • 6月28日 云南行走行前讲座预习
    杨 杨沁彦

    预习问题1:你对于云南的印象和了解有哪些?至少写出5条你所知道的“云南”(任何方面都可以)。
    1.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边境线比较长
    2.地形地貌险峻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4.环境好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5.民族文化有趣且多元化
    预习问题2:阅读下面提供的行走主题和分主题的题解,结合视频《什么是云南》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3个有价值的问题。
    1.云南的地貌较为复杂,那它会对云南中的民族或是居民的迁移产生什么影响?
    2.云南的民族文化如果运用“民族走廊”实现文化创新?
    3.大理所吸引而来的“新移民”所拥有的文化理念是否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影响或是产生冲突?
    预习问题3:将以下发生在云南的著名历史事件的朝代(时期,近代史具体时间)和牵涉到的著名人物查阅写出。
    1、古滇国 战国至西汉 庄蹻
    2、庄蹻入滇 战国 庄蹻
    3、五尺道 秦朝 秦始皇
    4、设立云南县 公园前109年
    5、七擒孟获 三国蜀汉时期 诸葛亮 孟获
    6、南诏国、天宝战争 唐朝 阁罗凤
    7、大理国 宋朝 段思平
    8、革囊渡江与设立云南省 元朝 忽必烈
    9、明远征云南 明朝 傅友德 蓝玉
    10、南明最后皇帝被害 明末清初 吴三桂
    11、中法战争滇越铁路 1883-1885年 清朝官员 法国殖民者
    12、护国战争 1915-1916年 李烈钧 蔡锷
    13、西南联大 1937-1946年 闻一多 朱自清
    14、中缅边界协议 1960年 周恩来 陈毅
    15、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 许世友 杨得志

    文化行走

  • 6月21日 如何做访谈
    杨 杨沁彦

    这是长假后再一次返回讲坛参加的第一次讲座。在这次讲座上我们了解到了关于访谈的一些内容,知识和技巧。在讲座开始,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在他与视障人士对话后得到的回答,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才发现视障人士与我们平时了解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经常会用刻板形象来面对这些有着缺陷的人们,所以访谈可以让我们站在他们的视角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后来,我们又用杭州西湖为例,两组同学用着他们认为访谈的形式展开讨论,这也让我发现采访与访谈有着很大的区别。两组同学在演示时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且受访者会跟随采访者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回答,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一种官方回答。而老师和一位同学的对话可以明显的听出采访者在引导受访者一步一步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问题上层层深入,得到了受访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这让我了解到真正的访谈也许受访者才是真正的主角。同时,在以后遇到需要访谈时,需要从一个好的问题入手,了解到受访者的背景和基础动机,要让受访者可以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下去,说出自己真实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

    本周要点

  • 12月作文
    杨 杨沁彦

    12月作文:
    很遗憾这次没有前往杭州进行关于苏东坡的行走,这学期我们开始走进北宋,了解到了周邦彦 秦观 柳永等北宋诗人,看到了他们诗歌中所展示出的市民情调。
    本月的作文内容跟讲坛的学习生活有关,来讲坛一年多了,感觉讲坛每次带来的行走活动都很惊艳。讲坛每次所选择的地点都比较不同寻常,都算那种很少有人去的遗址,但好像这总能反映出人们在越来越远离走进文人的内心这一事实。在参加讲坛前,我也很少会去这些地方参观。
    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寒假行走,这次大型行走也是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城遗址,它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时我们在车上用手机的地图都查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下车后也是一片荒凉,但是我们一起往深处走,在深处才发现了那块碑,虽然鞋子上已经到处充满了泥泞,但是看着眼前的碑,很是欣喜,永远都忘不了那一路上的环境,探索和最后大家的满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花山岩画,我们看到了壮族人对生殖的崇拜,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游船上,我们也模仿了画上的动作,体验了他们笔下的生命感。
    每次的行走活动都很美好,都充满了收获和回忆,在这里我们能走进文人的内心,能踏遍每一寸土地,很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我能探索到许多被埋藏起来的文化和历史。

    奇文共赏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
    杨 杨沁彦

    本节课我们继续讨论了苏轼,感觉苏轼的诗最大的特色并不是主要在于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观察。苏轼的诗歌,例如《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更多表现得是一种精神的永存和对生命的思考,他的一生虽然很坎坷,但是他豁达,实现了内心和精神的超越。

    本周要点

  • 11月行走作文
    杨 杨沁彦

    11月行走作文:
    本次行走我们前往了松江方塔园,我们集合的地方在松江二中的对面,在车上,妈妈就指着这个校门,当时觉得这也太气派了吧,在樊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校门是“云间第一楼”。
    向方塔园的北门走去,樊老师又让我们回忆起了上次宝山寺行走的一个问题:需不需要让古建筑得到复原,要以当时的建筑技术吗?虽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毕竟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能让世人更好的感受到古人的想法,但是材料的缺失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缺失好像都不再允许让过去的技术得到木刻。
    坐在方塔园门口的树前,望着冯纪忠设计的方塔园的大门的顶,他强调“与古为新”,但是樊老师告诉我们,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他,反对他作用钢管来设计这个顶,但真正欣赏时,好像钢管并不是特别明显,外观像木制的,也许他的与古为新的思想在还没进园就体现了出来。
    一直向前走去,台阶一级一级的往下,好像带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走进了古人的世界,走进了古人的内心,走进了冯纪忠的内心。映入眼帘的便是方塔了,但这座塔好像有点特别,他是歪的,也许是因为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摧残吧。樊老师让我们运用暑假行走汇报时同学们汇报的方法来测量塔的高度。我和小伙伴牵着手一起丈量这片土地,一开始,我算出来只有7米,这一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又重新探究。运用三角比的知识不断运算,得出了较为接近的数字。离开方塔,在他的前方是照壁,在行走前,我们绘制了自己设置的园林的路线,但是我把照壁放在了离塔较远的地方,行走时才知道它算中轴线建筑。
    一路向前,我们来到方塔的后方,这里有一条河,可以让大家划船,这里也出现了一些欢声笑语声。虽然船的造型和方塔并不能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也许就是这样的特别,让我们和古往今来的圣贤进行一次隔空的对话。
    最后,我们来到了何陋轩,那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地方,但他是20世纪世界遗产,他的结构十分特别,密密麻麻的结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却又不失美观,也许这就是冯纪忠所倡导的“与古为新”的观点吧。

    奇文共赏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杨 杨沁彦

    时文反馈:
    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了夜骑的新闻和关于学生在校管理这样的事情。万总问了我们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是大学生,会不会也参加这样的夜骑活动?如果我们是宿管,会不会破规则放学生出去?在讨论完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的,我还是会参加夜骑活动。每个人都向往着一种自由,虽然流传着“青春没有售价”这样的流行语,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现实的一种写照,我们需要自由,其实不算自身原因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活动(但同时还是不能影响到交通管理)。如果我是宿管的话,我也会放事件中的学生出去,医护人员已经来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不可能会造假,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就算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但我仍然选择放行,毕竟也是救了一个学生的命,如果不救,后果可能不可想象。
    讲座反馈: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苏轼,苏轼的身份有很多,这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很强,同时他的豪放在我们所学习过的诗歌中也是很能体现出来的。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从做官到外放到贬谪,就这样无限的循环,但他有开阔的胸襟。同时他和他的妻子二人之间是很有爱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虽然两人不说话,但好像心连心,都特别能理解对方,他们感情的真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平常的画面,相比其他的诗人来说,拥有了这一点我觉得会让人更加能有同感。

    本周要点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
    杨 杨沁彦

    讲座反馈:
    我选择的文物是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一开始选择纯粹是看到的第一眼颜色吸引了我,接着在大家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又去查了一下他的相关知识发现他的烧制技术很特殊以及颜色的形成还是别有一番乐趣。在讲座时,我们先看到了很多塔的样子,一开始我只知道密檐式,后来看到暑假大型行走拍的视频感觉还是很震撼的。在看到大家发的瓷器都出现在同一张图里,虽然他们的颜色都略微统一,但体现出一种端庄的感觉,包括在与别的时期的文物相比时,他的那份内敛也是脱颖而出的。

    本周要点

  • 11月30日时文讨论
    杨 杨沁彦

    问题一: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我觉得一开始的大学生只是因为景区门票免费的吸引,但是考虑到自己的经费,在身体的允许下选择骑车,这样能帮他们省钱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很多自由。我觉得这次夜骑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还是旅游业的免费门票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玩是大家很想做的事,所以他们会选择夜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事情被报道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夜骑可能就是一种跟风的行为了。
    问题二: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我觉得高校采取“封校管理”无非就是想让学生在校,不想让他们在外造成一些麻烦。但我觉得第二组的事件实在是太离谱了,可是说宿管很不会灵活贯通,甚至可以说没有同情心(如果他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会怎么办),校方也会扭曲事实开证明并不是学校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我思故我在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
    杨 杨沁彦

    1、选择一件你认为能代表宋韵的文物(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尽量不要选哦,考虑一下,你真的讲得清嘛?),并说明选择这件文物的原因。图片需要发在书院群,课前书院交流后,推举2位同学分享。
    我选择的是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它的碗口微敛、深腹、纯厚坚密,能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它是青灰色釉,由于发生窑变,外壁为玫瑰紫色像晚霞,碗口处有一大片玫瑰紫斑像玫瑰,是宋代钧瓷窑变技艺的典型代表。
    2、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
    文中提到: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里提到北宋已经普遍欣赏石头,还提到有一堆铁看上去有点象狮子,又有点象别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可以在园林中,对石头进行一些设计,做出一些形状。

    文化行走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杨 杨沁彦

    本次讲座我们主要讲了北宋的诗文,北宋的诗人题材感觉都偏美好一点,应该是跟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稳定这样的社会背景有关。接着我们走进了欧阳修的诗歌,之前在学校我们学习了他的《醉翁亭记》,只知道是与民同乐的中心思想,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又分析了他的《泷冈阡表》,在他成为国家栋梁后仍去给他的父亲立碑文,以表达自己的敬意,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本周要点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
    杨 杨沁彦

    文哲书院杨沁彦及一位家长报名本次行走

    文化行走

  • 10月26日 时文讨论
    杨 杨沁彦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谈谈你认为在林小英看来,教育和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
    不能一直听着旁人的选择盲目跟从,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跟着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努力实现这些事情,学会自己探索未来。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谈谈你认为反对林小英的人他们提出的理由有哪些,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合理?
    1)首先是人们认为他是一位教育家,却在批判教育事业,这样会产生矛盾。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毕竟她是教育家,突然说出这样的言论肯定会引发群众的质疑和不解。2)是根据社会情况而定的。其实这个也很合理,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卷,但是有些人看到别人在她身边卷,他也会受到影响,有时认为自己格格不入便加入,这样的情况多了,社会就卷了,不能有效的控制。
    问题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你认为个体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不能被外界所干扰,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能因为周围的人在干嘛自己就要跟着干。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吧…

    我思故我在

  • 10月19日 词的兴起与李煜(下)& 读书小组
    杨 杨沁彦

    讲座反馈:这节讲座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温庭筠,李煜等词人。先从词开始讲起,在我们朗读温庭筠的词时,樊老师在下方配了意境差不多的故事,二者本身都很美,但放在一起,我认为词既不输画面感的同时,又蕴含了比诗歌更丰富一层的感情,在温庭筠的词中,虽然有些意思略微开放,但是我认为这样更能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最后我们讲了李煜,一开始对李煜的了解和大家一样,他是一位亡国之君,但在《乌夜啼》中,流露出一种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对生命繁华幻灭间的感悟,他是拥有艺术追求的,在真正理解后,我认为李煜是清醒的,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值得世人尊敬的。

    本周要点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哲书院)
    杨 杨沁彦

    反馈:这节课我们讨论了艺术复兴之后艺术家们面临的危机。在课上我们聊了图231,这是一个窗户,在预习时我并没有仔细观察过他。分析时注意到这像一个怪兽张着嘴,外加神庙版的屋顶组成的窗户,有冲击力但也很抽象,但我觉得这样的创新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着我们聊到了宗教改革对艺术家产生的危机,许多题材被限制,他们画什么?如何生存?艺术家们便开始画插图,肖像画等等,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危机也许也是促进艺术发展的一条道路吧。

    书讯微博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哲书院)
    杨 杨沁彦

    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我选择的是帕尔米贾尼诺的《长颈圣母》,我觉得他的艺术之危机是空间和比例的变化。书中提到这幅作品中一群天使画在了同一边,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很难注意到的是艺术家给这位圣母的手指,脖子这样的部位做了一个拉长的感觉。我认为他改变比例这样的努力是有效的,因为他打破了之前那种对于人体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另一种美。

    书讯微博
  • 登录

  • 没有帐号? 注册

  •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
Powered by NodeBB Contributors
  • 第一个帖子
    最后一个帖子
0
  • 版块
  • 最新
  • 标签
  • 热门
  • 用户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