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为行前讲座,所有同学都需要参加。
没有预习要求,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所提供的基础材料
skyblue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2月作文请在1月5日22点20分前,提交12月作文。
参加杭州苏轼行走的,提交行走作文或行走项目任务。
没参加行走的,可提交一篇和讲坛学习有关的作文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本周回到婉约词,大家可以复习一下之前婉约词上的笔记哦!
本周也是第二轮读书小组的最后一次讨论了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前生我已到杭州:苏东坡行走 行走预习材料
集合时间:2024年12月22日9点
集合地点:杭州苏轼纪念馆前(苏东坡像)行走分组:
文哲书院(朱泽楠、郑炜):过铭辰、贺心语、霍佳慧、任禛好+杨子墨
汉文书院(刘尧、田婍锦):吕翰林、胡艾洁、李心皓、刘翌童、林斌泽
西文书院(沈阳、柳昀清、刘勇):张轩齐、茹轶哲、张雨芎、方萱沂、刘子锐
文史书院(狄鹏、孟昕域):姜子麒、王伟龙、吴若邻、庄仁涵、周子淇预习问题:
1、手绘西湖地图,注意一下周围的山水城市的格局(可以参考我提供行前讲座ppt中的地图),标注西湖十景。
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行读项目:
结合行走学习和现场采访,写一份西湖导览词(公号文字版),着重关注本次行走的两景:苏堤春晓和三潭映月,改变传统导游罗列基本常识或者编排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本次行走课程学习所凸显的苏轼对于西湖景观营造的影响,突出宋代“文人生活化”和“生活文人化”对西湖作为“名胜古迹”的作用。分组活动:行走中品读亭名、对联,并进行采访
探究问题:结合亭名、对联,探究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出苏轼及宋代文人所开创的“生活文人化,文人生活化”?
(小瀛洲是否还有“苏轼痕迹”?根据“名胜古迹”的概念,应不应该有?景观如何融合景观,个人际遇和精神境界?儒释道的融合等……)文哲:四方亭;汉文:盈翠轩和花鸟厅;西文:亭亭亭和卍字亭;文史:开网亭和九狮石
个人创意任务:通过摄影的方式,最能展现文人所追求的自然山水精神的照片。
采访问题:游客通过自己的游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拆分问题:- 游客对于西湖名胜景观的了解、景观感受;
- 对苏轼和杭州、和西湖关系的了解;
- 通过导游或者游览牌了解了哪些,还希望知道什么
……
行走诗词:
苏东坡纪念馆
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苏轼的“江南梦”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熙宁四年(1071)镇江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熙宁五年(1072)杭州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日游。——初到杭州的熙宁年间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元祐二年(1087)开封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元祐五年(1090)杭州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元祐八年(1093)开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节选)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
“西湖天下景”亭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苏堤的诗: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
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注释:
苏轼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调知颍州(安徽阜阳),时年五十六岁,当时赵德麟(名令畴)为州判。二人决定浚治颍州西湖。未及竣工,苏轼于次年调知扬州。苏轼知扬州时,湖功告成,赵写诗寄怀苏轼,苏轼次韵写下这首诗奉答。
[1]渌(lù):水清。
[2]葑(fēng):指菰的根。
[3]朅(qiè):语助词。
[4]昭灵宫:州祀张路斯之庙,相传张有灵异,自称为龙。
[5]月斧:引自《酉阳杂俎》有关修月者以斧修月的传说。
[6]艟(chōng)胧:月亮刚出时不太明亮的样子。
诗文大意:
泰山高大,但不是最大的;秋毫细微,但不是最小的。事物的大和小只存在于相互比较之中。大千世界里,生成和毁灭总是从微小开始的,杭州与颍州的两个西湖没有优劣之分。我在钱塘时疏浚西湖,使湖水清澈,男男女女在十里长堤上游乐。横跨湖面的六桥看上去如同跨越在天上的银河上,北山和南屏山因为有了长堤才开始相连。当初人们惊讶于遮覆湖面二十五万丈的葑田如乌云密布般,不知如何处置;现都被用来筑堤,这样的废物利用,变成了西湖的一道景观。前些天我在颍州西湖欣赏秋色,湖水犹如一条绿色的锦带环绕着昭灵官。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杭州的西湖,可惜我不可能再去杭州看看西湖了。现在借你的手疏浚颖州西湖,使得湖水清澈,即使要我用扬州二十四桥来换颍州西湖的绿水清风,我觉得也是值得的。雷塘水已干涸并长满了禾黍,种田人在淤泥中挖出了隋炀帝宫人的金钗。如果明年你来扬州凭吊,我会和秋虫--起在凉夜里陪伴你。
《苏堤》[南宋] 叶茵
南北山围悲翠堤,堤边绿涨软琉璃。
参差台榭无余地,杂沓轮蹄了四时。
杨柳又多前日树,梅花祗少近人诗。
停篙不看春风而,閒伴渔翁理钓丝。《苏堤春晓》[明]李攀龙
桃红柳绿竞春天,澹点烟波倚岸妍。
画舫停挠观翠袖,长堤勒马踏晴烟。
花朝曾问西怜渡,谷雨重登锦坞岭。
纵目楼台穷眺望,万山争列酒杯前。《西湖》(其二)[明]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石篑:一个人的号
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张功甫:人名
恋:迷住
去:离开
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粉:指女子
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设色:绘画时敷色,是运用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
夕舂:夕阳
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受用:享受.《湖心亭看雪》[明]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康熙:题“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御碑亭对联:山色云深夹道莺声乱;湖光烟接连天柳絮飞。《苏堤春晓》[清] 乾隆
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
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民国] 郁达夫
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
江山也要文人捧,苏堤而今尚姓苏。小瀛洲的对联、诗词:
《三潭印月》[南宋] 王镃
草满咸平古屋基,梅花几度换横枝。
黄昏若看一潭月,不出林逋两句诗。《题西湖十景 其七 三潭印月》 [清] 乾隆
湛净空潭印满轮,分明三塔是三身。
禅宗漫许添公案,万劫优昙现圣因。《木兰花慢 其六 三潭印月》[清] 杨玉衔
写空潭人影,有名曰,在中湫。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
横舟。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
中流。击汰吟秋。尊易泣,笛方愁。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我心相印亭
此亭建于康熙年间,我心相印取自佛教禅语毋须言,彼此意会之意。
东面半亭有匾额“倚红枕碧”四字,亭柱有王漱居撰书联:欲赌一轮潭底白;正移三岛海中青。
亭北面通九曲桥,有匾额“我心相印亭”,两边有许盛撰,李松书联:波上平临三塔影;湖中倒浸一轮秋。
亭南面有匾额“我心相印”,亭柱楹联: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涵水月间。
西面半亭有匾额“醒亦诗魂”,亭柱有王其煌撰写,宋涛书联:曲岸烟笼,正飞花入户;寒潭影息,仍落月窥窗。御碑亭
亭内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三潭印月”景名而立,现碑为1979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迹摹刻重立。碑身阴、阳两面均刻“三潭印月”楷书四字。
亭柱上有王成瑞撰,唐云书联:明月自来去;空潭无古今。
秦咢生书联:潭月澄心印;湖光豁性灵。
四方亭
“东朗西清南舒北畅亭”
东朗:亭与湖心相掩映;月从波面鉴空明。(许盛撰写,董正贺书)
南舒:潭月澄心印;湖光豁性灵。(刘江书)
西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陈承鋆撰写,朱昆明书)
北畅:三面湖光,四围山色;一帘松翠,十里荷香。(张沄卿撰写,孙盛年书)盈翠轩
彭玉麟集句,沈儒书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
上联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下联出自王勃的滕王阁。花鸟厅
石祖芬集句,吴震启书联:
荷风送香气;潭影空人心。
上联出自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下联集自唐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禅院》,卍字亭
春和夏凉秋爽冬净亭亭亭
明聂大年《三潭印月》诗中云:“纤云扫迹浪花收,塔影亭亭引碧流”,亭名便是由此而来。
亭联是彭玉麟所题:两岸凉生菰叶雨;一亭香透藕花风。
《西湖景十首 其五 三潭印月》[明] 聂大年
纤云扫迹浪花收,塔影亭亭引碧流。
半夜冰轮初出海,一湖金水欲溶秋。
龙宫献璧神光吐,鲛室遗珠瑞气浮。
浪说影娥池上景,不知此地有仙舟。开网亭
罗榘联:一檐虚待山光补;片席平分潭影清。
为何三角:
典出《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 祝曰:‘自天下四方一皆入吾网。’汤曰:‘嘻, 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祝曰:‘欲左, 左; 欲右,右。不用命, 乃入吾网。小瀛洲轩
亭子上方挂着的“三潭印月”匾额,两边抱柱有康有为当年变法失败,卜居杭州,游湖有感而撰的七十六字长楹联: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销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1954年毛主席游岛时修改为五十八字长联: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销烟,禅心止水,历尽千年陈迹,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欲何之。内部对联:潭影湖光浑萬象,山容水意自天然。
乐事与人同,坐来水面层轩,鱼跃鸢飞观道妙;
胜情因地远,悟澈印潭秋月,天光云影豁诗心。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相关材料: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文版,2021)
47.《公约》第 1 条指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属于文化遗产,代表着“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文化景观选择的依据包括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在特定地理文化区域中的代表性,以及体现这些地区核心和独特文化元素的能力。
“文化景观”一词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动的多种表现。
考虑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局限性和特点,文化景观通常能够反映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特殊技术,以及反映了与大自然特定的精神关系。保护文化景观有利于将可持续性土地使用技术现代化,保持或提升景观的自然价值。传统土地使用形式的持续存在支持了世界大多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对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也有益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文化景观主要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
(i) 最易识别的一类是明确定义的人类刻意设计及创造的景观。其中包含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相结合。
(ii) 第二类是有机演进的景观。它们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这种景观反映了其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的进化过程。它们又可分为两类:
a) 残遗(或化石)景观,它代表过去某一时间内已经完成的进化过程,它的结束或为突发性的和渐进式的。然而,它的显著特点在实物上仍清晰可见。
b) 另外一类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社会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密切交融中持续扮演着一种积极的社会角色,演变过程仍在其中,而同时,它又是历史演变发展的重要物证。
(iii) 最后一类景观是关联性文化景观。将这一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因为这类景观体现了强烈的与自然因素、宗教、艺术或文化的关联,而不仅是实体的文化物证,后者对它来说并不重要,甚至是可以缺失的。
77.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委员会将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所申报遗产因而必须是:
(i) 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力的杰作;
(ii) 展示一段时间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人类价值观在建筑或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发展方面的重要交流;
(iii) 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是一种建筑、建筑或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v) 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它面临不可逆变化的影响而变得脆弱;
(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它标准一起使用);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下简称“西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中心区以西地带,分布范围4235.76公顷。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文化史迹闻名世界,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也是享誉中外的“人间天堂”。作为价值独特的文化景观,它具有文化景观的三类特征“设计的景观”“有机演进的景观”“关联性景观”。
“西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它由西湖水域和湖西群山共同构成了旖旎秀美的湖光山色,其间分布了上百处的各类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唐、宋大文豪白居易与苏轼所组织的西湖疏浚工程的景观产物“白堤”、“苏堤”,以及中国原创的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手法“题名景观”的最经典作品“西湖十景”。它们与历史悠久的、极富文化含义的西湖特色植物“四季花卉”和“龙井茶园”等相得益彰,使西湖山水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典型审美特性——朦胧、含蓄与诗意,产生了东方美学的最经典审美理念“诗情画意”。因此,“西湖景观”以其湖山皆备、四季分明、文化特别丰富、历史特别悠久的特色,承载了历朝历代各阶层人士的各种审美需求;并在中国“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国山水美学文化传统背景下,拥有了突出的精神栖居功能,对唐宋以降的中国历代文化精英、包括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学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作用,成为他们持续不断地创造和营建的精神栖居地。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第77条“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标准(iii)、(iv)、(v)、(vi):
标准(iii):“西湖景观”为中国传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忠孝、隐逸、藏书、茶禅与印学等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特殊的见证:作为长期演变而成的文化景观,它以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吸附和融汇了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赋予了西湖景观极为深厚的文化含量。
标准(iv):“西湖景观”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国山水美学理论下景观设计的杰出典范,具有显著的持续性和关联性:它创始了“两堤三岛”景观格局,拥有现存东方题名景观中最经典、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杰出范例“西湖十景”,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鼎盛时期文人士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精神;对18世纪的清代皇家园林和9世纪以来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景观设计和造园艺术均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在世界景观设计史上独树一帜,拥有重要地位。
标准(v):“西湖景观”是利用古泻湖创造优雅景观、显著改善人居环境的杰出范例:它维系至今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见证了人们在西湖的自然沼泽化与人工反沼泽化的持续互动过程,以有机演变的方式将古泻湖改造成了风光秀丽的文化名湖,成为人们对水资源开展上千年持续不断地合理保护与利用的典范;在当代杭州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下,承担了城市发展的生态、文化与旅游功能,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享誉世界的城市风景名胜区沿用至今。
标准(vi):“西湖景观”是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 “人间天堂”:它以“寄情山水”的文化特性引发了数量特别巨大、雅俗共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典爱情传说中《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场所,与《马可·波罗游记》以及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若干传世作品直接关联,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前生我已到杭州:苏东坡行走行前讲座
预习:
1、 根据《苏东坡传》及讲座内容,如果不清楚,则自行查找苏东坡年表,画“苏轼人生历程图”,展现苏轼人生历程的起伏。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的正负可以体现在朝-外放-贬居状态。图上,可以标识其他的你认为关键的信息,比如哪个皇帝当政,对苏轼而言重要的人生事件(亲人离世)。图拍照发在会员群和书院群。
苏轼走的15座城市:眉州、开封、凤翔、高密、徐州、杭州、湖州、黄州(黄冈)、颖州(阜阳)、登州(蓬莱)、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注释:
熙宁四年(1071),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途经镇江,他曾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苏轼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诗。
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
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
谢:告诉。
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小隐:谓隐居山林。《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注释:
写于初到杭州的熙宁年间《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注释
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 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作,苏轼时官杭州通判。
顽云:犹浓云。
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连貌。凸:高出。
敲铿(kēng):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
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
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卜算子·感旧》
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注释: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三月,苏轼在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创作了此词,寄给在杭州的同僚和诗友陈襄。
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吴山:在杭州。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书皇亲画扇》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
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
注释:
元祐二年(1087年),作于开封《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注释: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三月,苏轼以龙图学士除知杭州军州事,七月到达杭州上任。莫同年指莫君陈,字和中,时任两浙提刑官。两人早有交游,此次在杭州相遇,同在雨中观赏西湖,作此诗。
华颠:指头发花白。
跳珠:形容雨点落在湖面上的样子。《寄蔡子华》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注释:
这首诗即苏轼写于元祐五年(1090年)杭州任上。
青衣江:大渡河支流,在乐山草鞋渡与大渡河汇合。
三老:指蔡子华、杨君素、王庆源三位故乡老友。蔡子华向苏轼求诗,苏轼写了这首诗,并要蔡转杨、王二人看,故诗中提到他们。
唐举:战国时看相的人。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手指像鸟爪。东汉人蔡经说,背痒时用麻姑的手搔背,一定很好。这里连用两个姓蔡的人的故事,是告诉子蔡子华,自己不求高官,只想过闲适生活。《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
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注释:
苏轼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调知颍州(安徽阜阳),时年五十六岁,当时赵德麟(名令畴)为州判。二人决定浚治颍州西湖。未及竣工,苏轼于次年调知扬州。苏轼知扬州时,湖功告成,赵写诗寄怀苏轼,苏轼次韵写下这首诗奉答。
[1]渌(lù):水清。
[2]葑(fēng):指菰的根。
[3]朅(qiè):语助词。
[4]昭灵宫:州祀张路斯之庙,相传张有灵异,自称为龙。
[5]月斧:引自《酉阳杂俎》有关修月者以斧修月的传说。
[6]艟(chōng)胧:月亮刚出时不太明亮的样子。《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节选)
写于:元祐五年(1090)四月二十九日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合,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臣愚无知,窃谓西湖有不可废者五。天禧中,故相王钦若始奏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自是以来,每岁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活放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万岁寿。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洞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也。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二也。白居易作《西湖石函记》云:“放水溉田,每减寸,可溉十五顷;每一伏时,可溉五十顷。若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岁。”今岁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赞。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三也。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江潮。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余万工开浚,而河行市井中盖十余里,吏卒搔扰,泥水狼籍,为居民莫大之患。此西湖之不可废者,四也。天下酒税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余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水不应沟,则当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十万工。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五也。译文:
杭州拥有西湖,就如同人拥有眉毛眼睛,是不可以堙废的。唐穆宗长庆年间,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在那时,西湖能灌溉农田千余顷。及至钱镠割据、建立吴越国,安排整治西湖的士兵千余人,日夜开挖疏浚。自本朝建立初期以来,略为荒疏不加治理,结果湖水干涸,杂草丛生,日渐有沼泽化的倾向。熙宁年间,臣到杭州任通判,当时西湖沼泽化的程度不过十分之二三。距臣这次来杭任知州,不过十六七年时间,不想西湖已经堙塞了大半。本地的父老乡亲都说这十年以来,湖水浅涸葑草横生,一如乌云遮蔽天空,顷刻便充满了整个西湖,再过二十年,就没有西湖了。假使杭州没有西湖,就如同人失去了眉毛眼睛,那还成其为人吗?
臣愚昧无知,私自以为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有五点:先帝真宗天禧年间,时为杭州通判的已故宰相王钦若,曾经上奏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止捕猎鱼鸟,为君主祈福。从那以后,每年四月八日,杭州数万民众,聚集于西湖,所放生的数以百万计的各种鸟兽鱼虫,无不向着西北方跪拜敬祝君主万寿无疆。如果有一日西湖堙废,使得湖中的蛟龙鱼鳖,都成为干涸的车辙中垂死挣扎的鲫鱼。而臣在一旁坐观,则是何等居心啊。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一。杭州作为一个州府,原先乃是由潮水冲积淤沙而成的江海之地,地下水咸苦难饮,因此居民稀少,市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自唐德宗时李泌来到杭州任刺史,决定引西湖水入城,发动民众开凿了六口大井,此后居民因解决了深受其苦的饮水问题,这才赖其水土资源之利,市井日渐繁荣,城区人口日渐增长,西湖实为奠定这一切的基础。如今湖窄水浅,六井日渐损毁,只怕再过二十年后,水涸葑腐,则尽成沼泽了,如此,全杭州城的百姓,又得再喝咸苦的地下水,那势必会四散而去,城市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二。当年白居易在他所写的《西湖石函记》中说:“开闸放水灌溉农田,湖水每下降一寸,可灌溉农田十五顷;每十二个时辰,可灌溉农田五十顷,如果蓄存与泄放及时,则沿河千顷农田旱涝保收,可免凶年饥岁。”如今湖水所灌溉的农田虽然不及千顷,但毗邻下湖数十里的地方,种植出产的茭菱稻谷等农作物,其所收获仍然无从计量。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三。如果西湖深而广阔,则运河可以通过湖水加以补给。如果湖水不足,则势必以钱塘江潮加以补给。江潮所过,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一石水五斗沙。用不了三个年头,就得调集士兵民工花费十余万个工时对湮塞的河道加以疏浚,而运河流经杭州市区大约有十余里,届时官吏士兵四处骚扰,污泥浊水满目狼藉,实为城中居民最大的祸患。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四。天下官营酿酒业的兴盛,没有哪里比得上杭州的,每年所征收的赋税高达二十余万缗(一缗千钱)。而酿酒所需之水,主要依靠西湖,如果西湖日渐浅狭,酿酒之水供不应求,则必然要劳动人力远取山泉,往来奔劳,一年下来所花费的人工当不下二十万个。这是西湖不可堙废的理由之五。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12/14 时文讨论 预习作业
材料一
2024年06月12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年度全球数学竞赛成绩公布,阿里巴巴达摩院年度全球数学竞赛是数学爱好者的民间赛事,前五名奖金20万美金,总奖金100万美金。报名者不限资格,初赛采用开卷形式,决赛采用闭卷形式。
中专生姜萍在初赛中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进入决赛。阿里巴巴达摩院的数学竞赛姜萍就读于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除姜萍外,前20名学生均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这消息的发酵最初来自于阿里巴巴达摩院派人到涟水中专对姜萍拍摄视频,该视频中指出,姜萍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余靠数学老师王闰秋的辅导和自学学习高数,数分和偏微,并依此取得本次竞赛的成绩。这一消息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和传播。
清华大学劳东燕教授在微博上发表:这两天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成为话题人物,她因为在阿里爸爸全球数学竞赛中获得第12名而广受关注。在我看来,人们不吝啬对她的褒奖,不单纯是由于她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更多地或许是基于她活成了自由生命的样子:有勇气,有热爱,有蓬勃的生命力,愿意为热爱的东西不及所得地付出与坚持,突破社会所施加的各种无形的枷锁。谁说女生学不好数学?谁说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大梦想?
复旦数学系教授姚一隽老师称姜萍是一颗璀璨的新星,95%的复旦数学系学生都做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
但也有人发现姜萍在月考中150分得分83分,并且在板书和采访中有几处关于数学符号运用的错误,于是质疑她成绩的真实性随即在网络上发酵。有人认为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是无法靠自学获得数学竞赛能力的。
质疑者和支持者在网络上有激烈的冲突,有人说质疑姜萍的声音往往都从平台和学历出发,而在有些人看来,只要出现质疑的声音,就被一味地嘲讽为是不是有红眼病。
但是,事情的发展渐渐出乎寻常。6月27日江苏涟水县政府证实姜萍月考83分成绩属实。
8月举行的阿里数学竞赛决赛本来可以成为终结争议的“试金石”,但结果迟迟没有公布,姜萍本人又从不对外发声,争议遂一直持续到了11月。11月3日阿里达摩院和涟水中专发布通告,宣布王润秋在预选赛阶段对姜萍提供了帮助,违反了竞赛规则,姜萍被取消成绩,证实作弊。涟水中专给予王润秋诫勉谈话处理,并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姜萍现已不在原学校就读。材料二:
材料二:
姜萍的新闻,让俞永达的心情稍稍有些复杂。
同样是数学科班出身,同样因为考博失利选择就业,更重要的是,同样都是在中专当老师。王闰秋的经历与俞永达简直如出一辙。但是,如今在“中专数学老师”的身份之外,王闰秋是“天才少女的伯乐”,而俞永达则依旧只是一名普通的“中专数学老师”。
“说实话,羡慕是肯定羡慕的。毕竟,有哪个老师不想要这样的学生呢?”俞永达顿了顿说,“不过这终归是极端个案,甚至可以说是个奇迹,所以羡慕也没意义。”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是因为难以复制。姜萍一夜成名,成了“被看见”的那个中专生,而普通的中专数学老师俞永达每天要面对的,则是一群长期以来“不被看见”的普通中专学生。然而,对于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与刻板印象,却让“不被看见”的他们偏偏要被大众戴着有色眼镜审视。
6月22日,阿里数赛决赛收官。姜萍是否是货真价实的“天才少女”,待成绩公布后自有公论。可以预见,无论结果如何,“被看见”的女中专生姜萍在未来势必将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而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则无不期待着职业教育能够更多地“被看见”。
当数学成为一门“副课”
俞永达任职于江苏某地级市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算上他,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一共只有4名。
这所江苏省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在籍学生2000余人,设有中餐烹饪、中西面点制作、机电一体化等20多个专业。2012年,俞永达正式入职。在此之前,他在当时的一所三本大学里教过本科生高等数学,此后又在江苏省内的另一所高中任教。初到中专,俞永达便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俞永达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的情形。课堂里,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公然旷课,更没有想象中的打架斗殴,学生的纪律意外地好。但俞永达很快发现,自己似乎是在对着空气上课。从上课铃敲响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已经神游天外。无论俞永达在讲台上讲什么,教室里都没有任何反馈,抛出的问题则更是得不到回应。下课铃响,俞永达夹着课本仓皇“逃离”了教室。
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令自己都觉得尴尬的45分钟,俞永达失望地意识到,在这所学校里,数学更像是一门“副课”。
“不是因为学生没兴趣,也不是因为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最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认知里,压根没有学数学的必要。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升学的打算,也不会参加高考。”俞永达表示,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与应试挂钩。当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置身于主流的高考体系之外,要说服他们对数学重视起来,难度不小。
俞永达不甘于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副课老师”,更不希望自己的数学课变成台上台下一起“混时间”的存在。他努力向学生传递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但始终收效甚微:“无论你是告诉学生们数学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多实用,还是告诉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本质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只会认为你在说漂亮话。一句‘我们又不参加高考’,就可以当场把你噎回去。”
2015年,江苏省在国内率先开始实行全省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简称“中职学测”)。包括数学在内的5门课程,被列为公共基础课测试项目。于是,数学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略有提升。
然而,作为“过关”性质的考试,中职学测的命题难度并不高,依然不足以唤起学生对于数学的重视,同样也难以让俞永达收获期待中的成就感。
俞永达的同事潘树芳每周要上17节课。虽然授课的绝对数量远多于普通高中的数学老师,但是潘树芳坦言,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工作的强度并不可比,工作的成果也很难量化:“普高的老师可以比带出来的学生有多少考上了本科、有多少考上了985,中职学测的要求是百分百过关,有什么可比的?”
没什么可比的中专数学老师们,自己也难免遭受区别对待。“别人问起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说是老师,大家都很敬重。问你在什么学校教书,你说是中专,对方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再问你教什么课,你说教数学的,那表情就更微妙了。”潘树芳说。
在中专从教20余年,潘树芳习惯了这种有色眼镜,也找到了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在她看来,相比考试成绩,引导这些不被期待、不被看见的孩子们始终保有对学习的热情,不至于自我放弃,才是中专老师的职责所在。潘树芳说,每每有学生在课堂上给出一个出彩的回答,或是在课后来到办公室问她问题,她都倍感欣慰。于她而言,这便是专属于中专老师的“小确幸”。
“不是每个中专数学老师都能遇见姜萍这样的学生。只要愿意来问问题的学生多一些,对我而言就是一种肯定。”潘树芳说。渴望“被看见”的职业教育
“在各级技能比赛上拿一百个奖,抵不上姜萍的一夜成名。对于职业教育,姜萍的出现当然是好事,但是以这种方式‘被看见’,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财经商贸系主任戴分飞这样说。就在前不久,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在一次全国性的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了高职组的一等奖与中职组的三等奖。
戴分飞也是学校的老教师了。何纪龙所说的“中专的好时候”,他经历了个“尾巴”,此后则是职业教育延绵至今的低潮期。他自嘲,作为中专老师,不仅“江湖地位”上矮人一头,甚至“家庭地位”也不行:“家里人以前总是数落我,说我只能在中专里混日子。”
戴分飞当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在“混日子”。他认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已然摆上台面。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海量的技术型人才作为支撑。在制造业发达、商贸兴盛的江苏,尤其如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走出低谷指日可待。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更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一些观念问题也亟待转变。
“我们希望全社会能够逐渐形成共识,职业教育一样能够成材。”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顾卫国说。
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可能一夜逆转。读中专不等于没有机会读大学,或许可以被视作推进这种观念转变所迈出的第一步。2019年,江苏开始推行职教高考制度。通过参加职教高考,中专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大专或者二本院校。与此同时,以靖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该校除了推出五年制高职,还与泰州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出“3+4中职本科”“3+3中高职衔接”等学制。
顾卫国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中专生在毕业后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将会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未来的目标必定是全覆盖,让所有中专学生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虽然竞争与普通高考一样激烈,但是职教高考让“被放弃”的孩子们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有了说服自己学习的理由。职教高考的成绩为“334”布局,即专业理论占比30%、技能实操占比30%、文化课占比40%。这就要求学生专业与基础学科并重,不能偏废。
俞永达任班主任的班级里,32名学生中有26名选择参加明年的职教高考。他发现,相比以前带过的学生,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明显要高出一截。他时不时要向学生“自卖自夸”,告诉他们数学是在考试成绩中拉开差距的关键。
“学习的热情终归还是要靠考试的压力来驱动。”俞永达笑着说。
在靖江,作为数学教研室主任的何纪龙则愈发感受到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压力。全校数学老师共计20余名,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年龄断层明显,严重青黄不接。除了前些年招收的两名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教研室里最年轻的老师也已经年过四十,还有几位退休返聘的老师仍在执教。何纪龙说,并不是因为年轻人不想来,实在是编制卡得紧:“职业教育的低潮期始终还没有过去。这些年,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给学校的编制自然也相应地越来越少。”
不过,无论是俞永达还是何纪龙,都认为这漫长的低潮期即将结束。对于长期以来“不被看见”的职业教育,“被看见”的姜萍或许只是一个意外的小插曲。但是,为了让那些孩子能有机会被真正“看见”,为了揭掉那被污名化的身份标签,“不被看见”的中专老师们始终没有放弃努力。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本周是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在“文化行走”;
时文讨论,在我思故我在版面;
不要忘记读书小组的作业! -
12月22日 杭州苏东坡行走报名12月22日上午9点,苏东坡纪念馆门口集合
路线:苏东坡纪念馆--苏堤--(坐船)--小瀛洲(三潭印月)
预计结束时间:12点-12点半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本周樊老师继续讲苏轼(下),请大家也要带好(上)的材料哦,还有《前赤壁赋》呢。
然后本周是读书小组,请大家带好书,做好准备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本周进入苏轼的学习,接下来一个月,都是会围绕他呢,两次讲座,一次行前讲座和一次行走。所以,大家都可以带上《苏东坡传》。
本周时文讨论,大家做好准备。
读书小组的作业不要忘记…… -
11月行走作文行走作文,也是作为11月的作文,提交时间最晚是12月8日22点30分。
参与行走的同学,写行走作文,或者完成书院项目任务(各书院院长报一下是谁哦)。
没参与行走的同学,完成一篇参观园林或具有传统园林风格公园(如内江公园)的行走作文。也需要关注园林元素的体现,古代和现代的融合。
行走任务:
通过行读,大家对于方塔园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从现场参观、采访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方塔园从名称看,是以宋代方塔为主体的园林,冯纪忠先生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体现“宋的精神”。但目前也可以看到其中迁建了多处明清时期的单体建筑。这种迁建异地、集中保护的方式,对于古迹保护而言是否合适?限于条件所迫,这样的保护方式如何可能做得更好呢?
通过采访和行读学习,结合你对方塔园的理解、对冯纪忠先生造园精神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若可能,也可形成改进建议书。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与古为新:松江方塔园行走
行走名单:
文哲书院:过铭辰、任禛好、杨沁彦、金祉宸、单馨语、霍佳慧、贺心语
汉文书院:施心然、杨子墨、胡艾洁、吕翰林、李心皓、刘翌童、陈星宇
文史书院:张诺、王宜然、王伟龙、刘瑞祺、夏婧瑶、张文景、庄仁涵
西文书院+文史(2):张轩齐、方萱沂、茹轶哲、张雨芎、蔡欣妍、周子淇行走集合时间:11月24日(周日)9:00
行走集合地点:松江方塔园北门门口
提醒:带好你自己设计的方塔园图!行走预习:
1、中国文化基本常识
1)塔的形制(a)
(b) (c)
a. 填写以上分别是什么形制的塔
b. 分别至少列举三座属于(b)和(c)的塔
属于(b)的塔:
属于(c)的塔:
c. 写出三条b和c的差别2)屋顶形制——填写下面的屋顶类型:
2、行走诗文预习
所有涉及到的古诗文,请自行圈画查阅不明意思的词(上次也教过了哦),不参与行走的同学,也需要阅读并完成预习。参与行走的同学,需要打印带来行走。
问题1:阅读《云间志》所节选的四个片段,请你分别谈一下南宋时华亭(松江)的桥梁、亭馆、寺观、祠庙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
问题2:阅读“方塔园涉及到的景观诗文”,了解相关人物的基本情况。方塔园也被称为“露天博物馆”,你觉得,这样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古建筑聚集在一处的保护方式好吗?
问题3:从冯纪忠先生所选择的造园意向和他自己表述的造园理念中,你觉得他的造园理念有怎样的特点?1)《云间志》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 选段
《桥梁》
华亭环邑皆水,须桥以济。且以顾会一浦观之,绍兴乙丑岁浚治此浦,于河之东建石桥梁四十有六……姑举通衢之高大者,揭名如左……
迎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
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亭馆》
古者,君子必有游息之所,舒广其视瞻,清宁其心志,非以为观美也。邑之亭馆无几,废者不复兴,存者名称屡易,而栋宇勿治,其暇为观美载!姑志之,以俟后之思旧者。《寺观》
兴圣院
在县东南二百步。按《孤山闲居集》载《兴圣院结界序》:汉乾祐二年,邑人张瑗之子仁,舍宅为寺。本名兴国长寿,祥符中,改觉玄院。后改今额。寺有嘉祐中赐藏经。《祠庙》
城隍庙
旧在县西。政和四年,迁于县东南七十步。唐李阳冰曰:城隍神祀典虽无,吴越中多祠之。今州县城隍,相传祀纪信云。2)方塔园涉及到的景观诗文
-
云间第一楼
云间第一楼相传云间第一楼楼基原是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点将台。始建于宋代,后在旧台基上有过多次重建和大修。2005年5月,重新修茸的云间第一楼,尚能看出台基城砖斑驳迹象,古朴依旧。清初叶梦珠《阅世编》对此楼有过较为详实的记述,云:“苏州赋甲天下,府治门无丽谯。惟松江之丽谯最巍焕,下筑台基,上建危楼五楹,楼上横匾曰谯楼,楼前竖匾曰松江府,匾旁立冕服木二人,相传其中设大鼓,司更漏,规模弘敞。”晚清以前,云间第一楼的楼名比较实在,如门楼之称,系华亭县衙和松江府治门楼。云间第一楼又称谯楼、鼓楼。谯楼意为此楼较高,能登高望远;鼓楼是说楼上设有巨鼓,明代尚置有铜壶漏计时器,为司更点卯的钟鼓楼。清道光十年(1830),知府见此楼雄伟,甲于一郡,呼为“云间第一楼”。1950年,一场强台风把年久失修的云间第一楼刮去大半,仅剩下砖体台基部分;2005年修复后,楼上悬挂的“云间第一楼”匾额,为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手书。 -
松江府城隍庙相关
松江府城隍:李待问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与同郡沈犹龙、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等起义抗清,迁母于乡,身任守东门之职。八月初三日,清兵用计袭取西门,城破。见大势已无可挽回,乃从东门下来。有百户挽住说:“您读烂《四书》,今天将怎样?”待问说:“为臣死忠,这是常事,我不过想和家人作最后诀别罢了。”百户说:“您能这样,我先断头以待。”就拔刀自刎而死。待问凭尸而哭。仓卒抵家,少妾换衣涕泣,众人都劝逃走。他笑着说:“死,是我分内之事。且不死,将何以对待那位百户呢?”于是引绳自缢。气未绝而被俘。劝降不屈,慷慨就义。临死,犹告清将不可残杀民众。
松江城破后,清军在城内大肆抢劫屠杀。据清初姚廷遴《历年记》称:“清兵自秀野桥起火,直烧至东门外。南门起火,直烧至府前谯楼,俱为灰烬。北门四周俱烧尽,存者只有十分之一二。杀戮之惨,较别郡更甚。……真所谓云间锦绣,顷刻间化为瓦砾之区。”《顾大申自撰年谱》记载:八月初六日,
“始收兵……剃发者免死。焚敛遗尸,得四万人。”三天之内,小小的松江城竟然有四万人被杀!131年后,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谥明末殉难诸臣,李待问被赐谥“忠节”,入祀松江府忠孝祠。不久,松江府城隍庙派代表向江西龙虎山真人府请封,李待问正式被封为松江府城隍。 -
松江方塔
松江竹枝词
巍巍楼阙梵王宫,
金碧名蓝杳霭中。
近海浮屠三十六,
怎如方塔最玲珑。 -
明末清初朱舜水
朱舜水,明代人,名之瑜、字楚屿。生于浙江余姚,少年时抱着经世之才,由余姚辗转钱塘到松江,考中松江儒学生。朝廷又多次奉诏特征,均坚辞不受。
后因与几社领袖陈子龙组织义军抗清失败而到日本。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待以宾师之礼,安排他讲学授徒,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建筑、器物以及衣冠等各门技艺,且绘图制型,以助其详知构造和制作的原理。
《避地日本感赋·其一》 朱舜水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朱舜水去世前都没能再回中国,而其坟墓按照的却是明朝的风格,墓碑上写的是明朝人朱舜水,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心愿:“予不得再履汉土,一睹恢复事业。予死矣,奔赴海外数十年,未求得一师与满虏战,亦无颜报明社稷。自今以往,区区对皇汉之心,绝于瞑目。见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则幸甚。”
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痛定思痛,人们发现了多个中国人的身影?朱舜水就是其中之一。何许人?浙江余姚人,在明末为抗清无望而流落日本,未料恰是给了日本一个“精神引擎”。他在东洋讲学二十余载,培育无数精英,被尊为“日本的孔夫子”。可以说,流传日本的朱子学、古学和水户学,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形成了重实证、讲究经世致用、倡导改革致强的思想潮流。日本学者诚恳地说:“天佑以还,儒学以经世治民为要道,不务空理虚论,皆舜水所赐也……不惟后来明治维新受此良好之影响,即于朱氏学说本身发扬而光大之,其功亦伟矣。”在清末民初,中华大地曾掀起“惊识朱舜水”的强烈思潮。梁启超说:“中国儒学化为日本道德基础,也可以说由舜水肇其端。……德川二百年,日本整个变成儒教的国民,最大的功劳实在舜水。”朱舜水的学说既然可以帮助日本振兴,自然对中国的复兴也能有益。于是,中国对于“舜水学”有了一次“出口转内销”。
郁达夫《吊朱舜水先生》
采薇东驾海门涛,节视夷齐气更豪。
赤手纵难撑日月,黄冠犹自拥旌旄。
白诗价入鸡林重,绿耳名随马骨高。
泉下知君长瞑目,胜朝墟里半蓬蒿。- 陈化成祠
陈化成牺牲在上海吴淞战役中,当时松江府城是江南提督衙门所在地,故而不久,松江府就建陈化成专祠,随同陈化成殉难的松江人许林、徐大华、钱金玉、许攀桂的牌位亦附供于祠,世人尊称为陈公祠。
陈化成祠堂旧为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王顼龄之秀甲园。清康熙皇帝两次南巡松江,临幸秀甲园,曾御赐“蒸霞”匾。道光年间,由朱文璇等购得,改建为陈公祠。
楹联
俎豆馨香,荐忠良而易名两字;
粤闽江浙,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化老佛心为报国志;
成丙州业奉爱乡情。先烈长悬日月剑;
后学永履忠义行。- 天妃宫
《申江棹歌》丁宜福
雕甍绣闼敞灵宫,镇日香烟袅碧空。
风转相乌潮欲上,神妃来往海云中。
3)冯纪忠造园相关
-
借鉴古诗文意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选) 柳宗元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丛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邃也。 -
赏竹亭:
《题画竹二首》 郑板桥
其一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其二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冯纪忠先生自己谈方塔园:
《与古为新——谈方塔园规划及何陋轩设计》
方塔园整个规划设计,首先是什么精神呢?我想了四个字,就是“与古为新”,“为”是“成为”,不是“为了”,为了新是不对的,它是很自然的,它是与古为新。与古前面还有个Subject主词,主词是“今”啊,是“今”与“古”为“新”,也就是说今的东西可以和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这样一个意思就对了。
与古为新,前提就是尊古,尊重古人的东西,要能够存真,保存原来的东西。但有些个别情况比较特殊。比方说,整个这块基地,是朝北的,我们由北门进来。但实际上过去这个塔,在一个庙的范围内,是朝南的。但明朝的影壁,应是大门口对面的一个影壁,它是朝北的。这很巧5,一个因为你无从考证,一个它现在的现实是朝着北,从北门进来的现实跟影壁原来朝北的位子正相同。这些我们都要尊重,这是一个精神。第二个精神。方塔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大家来看方塔,它是主体,因此主体要在全园散布它原有的韵味。这是个原则,能够使得它存它的“古”,同时使其能够显露或者说加强主体宋塔的韵味。整个园子的布局,从其与周围的关系到各个细部,都要能够有这样一种精神。
我主要想从这里讲起,这是总的精神。
要尊古,我们如何才能在最好的条件之下把古塔烘托出来?举个例子,就好像是博物馆里一件贵重的东西,都用一个托子托住它,每样东西都托着。建造这样重要的古迹,都得这样衬托起来。但又不能独立地衬托在那里,要组成一个互相之间的空间关系,根据这样一个原则,有高有低,就像手上托着明珠一样。它有些主次,又有些变化,同时有利于观赏,还要有对游人的关注。所以设计整个园子的原则,也就是这些。把这些从粗到细地贯彻下来。
塔园与广场、园子之间的墙都不封闭,所有的空间都是相互贯通的,并且有多种方向的引导。甬道、堑道等引向宋塔、天后宫。几个大块的面积:大广场的地面、大水面、大草坪既独立,又不封闭,互相之间的空间分而不断,构成整体。
何陋轩的灵感,我当然有啊。
首先,它一定要成为一个点,它的份量不能少于天后宫,这是我的一个点。古人的东西,古人创造的方塔,古人创造的天后宫,都是用台子抬起来供奉着,如掌上明珠。人家来我这个地方,首先会考虑规模值得跟那些比对。思想上是这样,感觉上也是这样。你在一个公园,走了那么多路了,到这里来,也需要有一个开敞的东西,你一个享子,几个围廊,苏州的那一套东西来,不行啊,不够份量啊,这是第一个。
第二,既然这样了,连大小我都要跟它比一比,比配一下子,所以我就跟那画图的讲,你就量一下天后宫的大小。那个台基的大小,我用的就是天后宫的大小,而且是用的三个,三个一样的大小。当时在寻找方向,所以这个东西就可以转动,转动到最后是正确方向,是南北方向。房子是南北向,但摆的过程是时间和空间相互定位、相互变化的一个过程。所以搭个台子,按照角度在转,最后把它定出来。这就是我说的时空转换。
在“人与自然”一文中,我讲“形、情、理、神、意”,讲北宋到南宋是写自然,写山水的精神,到明清开始写意,苏州园林写主人自己的意,从园林发展来讲是这样。整个方塔园的设计,取宋的精神,以宋塔为主体通过大水面、大草坪及植栽组织等传达自然的精神。何陋轩则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自己的“意”。主题不是烘托自然而是摆在自然中,“意”成为中心。宋的精神也是今天需要的,“与古为新”的“古”不是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的。我要让这种精神贯通全园,在全园中流动。整个设计为何不取明清,而独取宋的精神?不仅仅因为,作为全园主体且年代久远的宋塔本身传达出了宋的神韵,而且,宋代的政治氛围相对来说自由宽松其文化精神普遍地有着追求个性表达的取向。正是这种精神能让我们有共鸣,有借鉴。所以到了我设计的“何陋轩”,就不仅仅是与我有共鸣的宋代的“精神”在流动,更主要的是,我的情感,我想说的话,我本人的“意”,在那里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这就是我说的“意动”。高低不一的弧墙,既起着挡土的功能,又与屋顶、地面、光影组成了随时间不断在变动着的空间。它们既各有独立的个性,又和谐自然地融入到整体之中。
-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人数超了截止报名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行前讲座预习图片发书院群哦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风雅宋:松江方塔园品宋韵 行前讲座预习
预习:
1、选择一件你认为能代表宋韵的文物(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尽量不要选哦,考虑一下,你真的讲得清嘛?),并说明选择这件文物的原因。图片需要发在书院群,课前书院交流后,推举2位同学分享。
2、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方面入手呢?《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节选)
冯纪忠(1989年)
历代园林留存下来的东西很少,东鳞西爪,蛛丝马迹,要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连贯起来,然后才好看出它的发展段落,只靠园林本身是很困难的,不得不借助于其它方面,也还要外加一点自己的想象。主观想象就很可能有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一般讲中国园林总是从文王说起罢。文王是公元前一千一百年的人,他在灵囿里面造了灵台、挖了灵沼,“与民偕乐”。不大可信。……但是那个时代会出现园林,似乎太早。不过从字面上看,孟子提的“与民偕乐”这个“乐”字,确实跟团林有点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超功利的欣赏、享受、审美是园林的内容。
春秋时人才把自然人化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叫“比德”。在《离骚》当中,自然有时候是很可爱的,但有时候又是很可怕的。有的时候是一副狰狞的面孔,有的时候是一派幻丽的形象。所以春秋战国时北方出现围,南方出现园。可以说那个时候园林开始了。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的上林苑是很大的直辖区域,里面造了很多官殿群,而最最主要与园林有关的是“一池三山”,它象征仙境,实际上是模拟传说中的日本三岛,那儿住着神仙,长生不老。这个时候中国人从向往昆仑神界,转到向东,向往仙境。“神”是“示”字旁,“仙”是“人”字旁,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对自然的理解,认识是比较早的,憧憬的极乐世界早已从“示”字到近乎“人”字了。所以我们从这两点来看,一个:“人殉”是尾声了;一个:羡慕的极乐世界已经接近人间了,这才出现园林。这样说是不是说得过去?后来这个仙境在晋时变成花源,真的移到了人间,人人去得了的地方,就看你有没有诚心。极乐世界更加人化了。所以就全世界而言,风景园林中国发展得最早。
……
汉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形容的无非是自然的山峰、水系,丰富的鸟兽虫鱼、花果香 草,“离官别馆,弥山跨谷”,都是罗列,他对水的动态、声貌描写得特别好,大禹治水对中国人生存的关系太深了,所以对水的描写在汉赋里头已经很细腻。班固的《西都赋》里说到,上林里面一个最大的官叫建章官,宫后有太液池,池中有三岛。可见得这“一池三山”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有的,是他日常最接近的地方。他最贴心、最欣赏的是什么呢?是仙境。
三国时战乱不断,象那样大的苑已经不大可能。曹操在邺遗了金凤、冰井、铜雀三台,其实是把城墙扩大面成,上头造房子,到了城里,不在城外了。我看曹操苦哇,连游赏的时候都要“在城楼上观山景”里有池外有堑,防卫意识强烈。
以上可以称为初期。佛教在汉明帝时已经传入中国,可是兴盛在六朝。那个时候的帝王、官宦、富豪多舍官殿、府邸作为寺庙。主要的园池也有三山,例如玄武湖。规模小些的可能已经是缩景了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民族矛盾、融合,儒、道、佛交汇,全国分裂,战乱不已。所以文士通隐、退隐,出现了田园式住宅或庄园。大的氏族像谢灵运在浙江一带占了不少山林,留下很多诗文描写风景和山居情景。另一例是陶渊明。可是两者有所不同,一是大民族的寄情山水,一是文人的退隐。北方当时有大量石窟,北朝一度灭佛时佛教南移,过了长江,发展很快。总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建筑散开到风景里面来了。象征、缩景渐退,认识自然进了一步,欣赏山水开始。
……
南朝梁有个名园在南京。叫华林园。梁帝萧绎画论《山水松石格》里面讲到:“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素平连隅,山脉溅淘,首尾相映,项腹相迎”已经说到山脉,说到体势,说到山与水、远与近、高与下,很多风最基本点都说到了。他比王维要早一百五十年,可是,即使在王维之后,从画的格讲起来,山水画只是排在第三。第一是人物,二是禽兽,第三才排到山水,第四是楼阁,即建筑师的界画。讲山水画老早在六朝已经是主要的画类,是不对的。唐吴道子还是拿他的人物作为代表作的。隋展子虔的《游春图》虽然宋徽宗在上面题了“真迹”,行家们还有争议。确实拿这幅面和其后的一些画比,似乎过于成熟了。由此可以估计萧绎讲的“势”字与我们后来理解的恐怕不相同。当然,什么事情都有超时代的因子,象《水经注》在当时可以说是超时代的。
以上是风景园林的第二期前半叶。嗣后有大量的城市名园出现。唐时,庙,特别是城市里面的,已经有了公园的性质,限时问地,或在某个节日向群众开放了。郊游是到庙里去,庙有园,庙即园。庙在风景之中了。
到中唐,佛寺进到山里,逐渐上山。进山上山,也许是交通有条件,是比较安定,另外是康诚信徒多了,肯走大段的路去朝山拜庙。王维的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还不是上山,是入山,灵隐、天童、玉皇那样。这个时候的山水画,还是勾勒多,法少。勾勒似乎还是从衣褶来的。山水的特点不多。所以当时谈画最出名的两句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至于山水味,还不很浓。顾恺之生于四世纪中期,比萧绎大约早两百年,他留下的《洛神赋图》山水配景还很幼稚。石头没力,软绵绵的,树叶好象都是对称的,枝、叶、根也不成比例。和近代的巧极之拙不同。我们现在欣赏它的装饰味,欣赏它的拙,是受它折射出来的诚与真的感染吧。宗炳比顾只晚出三十年,他论山水,提出了“畅神”二字,而且他已不满足于写生,当然论点还比较浅薄,只是提出“畅神”非常难得。萧绎时代画也好,园林也好,什么也没有留下来。隋展子虔的画真伪难辨,王维时代也没留下一些山水画,我们不过有一点概念罢了。晚唐张彦远的评论应该可信,他说:唐初的画,树、石还很不成熟。他本朝前后不过几百年,他这样评,靠得住。从李昭道《春山行旅图》(台湾藏)来看,“云霞缥缈,岩壑育然”,确似仙境。想来吴道子、二李等的庙堂壁画多写的象仙境,是符合山水画的发展规律的。所以说以画来论园林还是很困难的。但是有诗有文。王维辋川别业、李德裕平泉山庄、白居易草堂,都有记录、描写。可以说,这时跟刚才第二期前半叶不同。那时是建筑散布在风景中,而这时是镶嵌在自然之中,已经是自散布在风景中,而这时是镶嵌在自然之中,已经是自觉、逻辑、审美地进行布局了。所以可以说这村出现了风景建筑。
从文学来看,无论是王维的诗,还是柳宗元的记已经从寄情发展到移情。什么叫寄情?就是政治上失意,感情寄托在山水上,很勉强,所以谢灵运最后还是按捺不住,以致丢了卿卿性命。陶潜不同,是退隐,而谢是遁隐,所以说王维、柳宗元的文字是从谢那儿脱胎来的,我不同意,因为谢满肚皮是权势。柳宗元说:“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情景交融是最高的境界,现在叫做“主客体观照”,以前叫做“物我两忘”。柳的八记有些更是超时代的。这是第二期后半叶。从这些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园林和风景建筑的情况。
第三期呢?估计在中唐之后,已经逐渐进入探索山水之理的阶段。唐末、五代初荆浩画论提出“六要”。“六要”跟南北朝谢赫的“六法”不是一回事,“六法指的是画人物,而“六要”指的是画山水,总结的是山水之理。他提出山水的“象”和“气”,标志着山水之理到这时已经达到相当深度。但是他还是没有提到一个字,就是萧绎提的“势”字。所以估计萧说的“势”字不过是体态的意思罢了。这个时代画家辈出,荆、关、董、巨、李成、范宽、郭忠恕等,他们画的大多是大挂轴,挂轴主要讲宾主,主峰、宾峰,互相怎么呼应,怎么配置树、配置水、配置亭台楼阁、人物等等,所以重在布局。皴法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备,各种石头、各种山的质地、形态,林木的枝叶形态,都有人研究过,都把它提炼了。
荆浩一个半世纪以后有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他说:山水的云气、烟岚四时不同,春夏秋冬都不同,远看近看不同,正面、背面、侧面不同,早晚不同,阴晴不同,形状意态万变。画山水中人的意态也随四时而不同,春天欣欣、夏天坦坦、秋天肃肃、冬天寂寂。人看到东西反应到行为也是不同的。看风景,或思行、或思望、或思居、或思游。他才提出了“气势”这个“势”字很重要,有了它,才引伸到山有脉络至于水有脉络,很早中国就认识。以这个“势”字为标志,客体山水之理就完备了。有势、动态,才有神。当然我们这时还不能把它和园联系起来看,例如当时的文人园象独乐园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日本园林受独乐园的影响深刻,看来独乐园跟这个“势”字还不足以联系到一起。
以上可以称为第三期。北宋末,“势”字才成画理里面的势,不只是客体的势了。这个时候画从写实到了印象《梦溪笔谈》里面评论董源的山水说近看都是些点点戳截看不出东西来,一远看原来什么都出来了,可见已有点彩派的味道。如果认为董源不够,那么二米,大米、小米墨都是点子,那就完全是印象派了,绝不亚于其奈,而且更印象。为什么?不用色彩,只用黑白,下了过滤的功夫。
山水画还从大轴发展到长卷。在此之前早就有长卷人物,如唐周昉、张莹的画。中文是竖写的,长篇大论要横展着读,连续的、动态的,骆宾王的檄文武则天读得心潮跌荡起伏。西文要竖展着读。也许这就是长卷画独独在中国早已发展的原因吧。北宋长卷风景我们常提的是《清明上河图》,其实它的重要性并不及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王的这卷图一气呵成,山势连贯。《千里江山图》高不到六十厘米,长近十二米,真有气势。这个王希孟年纪很小,只留下这一长卷。他是徽宗的学生。园林只有到这个时候,画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还要碰上宋徽宗,才出来一个民岳。没有艮岳那么大的规模,怎么表现势?那幅画是十二米长,要表现势要一定的长度,园林表现势,不要一定的广度吗?所以独乐园等描写不出势来。秦汉上林苑的时代没有能力表现势,那时势表现在万里长城、南北东西驰道,不表现在园林。所以民岳是划时代的巨作,讲它划时代是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而且高质量。至于后来把民岳的石头搬到别的地方,重新垒起来,就肯定差太多了,真是历史悲剧。有了展岳以后才谈得上小中见大。大还没有,大中见势还没有,怎么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必定是先有大,又下了一番更深的功夫,然后才能够小。
经过了唐宋到这时,已经把山水之理穷尽了,研究透彻了,可是始终没有程式化。为什么?因为在穷理的同时又有苏东坡、米带,这些人代表那个时代的思潮。苏东坡论柳宗元的诗,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这里找一首柳诗来看看:“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他跟一位高僧一块儿在广西海边游览,他描写的确实是西南的山势。他很想发挥才智,干一番事业。故乡是指都城。写下这首诗,准备让人带回给洛阳的亲朋好友。因为是和和尚一块儿,所以借用佛语,化作千百万个柳宗元,一下子散到峰群上头,何等情感!何等奇想!而且韵味隽永,“散”字用得非常有力。里头我们也可以学到点东西,建筑也要有奇趣,但要合道,不合道的话,那就流于低级趣味、过眼云烟。建筑无非要合乎具体时空、特定需要和载体规律。米芾是个怪人。一次他在宫里写成一幅字,自己很得意,大喊:“一扫二王恶笔,照耀皇宋万古”。照耀皇宋万古可不对了,这就是说宋朝他第一了。宋徽宗就在屏风后头,毕竟是个艺术家,笑了,一看,连称好,顺手把砚台赏给他作纪念,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怀里揣,一身是墨也没感觉。这也是反常,他反的是当时书法界崇拜的偶象二王。米颠喜欢--块石头,每次出门要给这块石头作个揖。
南宋时,“势”又发展了。有马远、夏书画一角、半边山水,是从小的推想到大的,从画里推想到画外这也是一种“势”。南宋严羽论诗也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里提到北宋已经普遍欣赏石头,还提到有一堆铁看上去有点象狮子,又有点象别的东西。后来就有人注解:这块铁大概是武则天时铸狮子没成功剩下来的。我估计不是,而是废铁。可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联系不上。能欣赏石头的玉玲珑,为什么就不能欣赏度铁?不是每块废铁,是有选择的废铁,那时居然欣赏。不管怎么样,反映一点,就是那时的石头主要还是作为雕塑来欣赏的。这是第四期。只有到了元明清叠石才成为塑造空间的重要手段。加上墙体的运用,使得小中见大成为可能。当然,小中见大还有个联想的意义。元明清是第五期。画家元初有赵松雪,后来又有黄大痴、倪云林、王蒙,都还有画留下来。这个时代书、画、印合为一气了。为什么?难道印章提高了?难道画退化了?不能同意那种每况愈下说。主要是因为单独画、单独字、单独诗,意犹未速,话没说完是有难言之隐,所以出之于含蓄,但又心有不甘,所以用其它来补充、提示,便于别人再创造,绝不是出于什么构图等原因。这在园林表现得最充分。例如狮子林罢,是维则和尚造的,有倪云林等人参加意见。当然现在的狮子林已经不全是那时的了,不过,估计大致差不太多。说狮子林写的是逸气,看来不如说是写的胸中块磊,还夹杂着一些无可奈何的情绪。
含蓄的另一面是酣畅,这也是风景园林不能遗漏的一个面。所以到了明时,写“势”又进发了一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十三陵。跟十三陵的气魄、气势比,后来的圆明圆也好,避暑山庄也好,差了一大段。更不用说颐和园了,颐和园主体山景拼拼凑,龙王庙杂七杂八,大石桥比重失调,谐趣园更是画虎不成。
这个时代有本书了不起,《徐霞客游记》是科学也是艺术。无论是画还是文,园林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主要是用作抒发灵性,表现情趣,欣赏艺术美、自然美,是超越客体的自由意志之境⑧。正如郑板桥说八大:“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明王世贞则欣赏似是而非,袁宏道欣赏动态,李日华欣赏层次。清叶燮论诗已经提到主客体,他说:“天地景物之无尽,耳目心思之无穷”。他把客体分为“理、事、情”把主体分为“才、识、胆、力”。称之为“三合四衡”。当然在他之前唐已有人论画时提到“神迈识高,情超心慧”但没有把主客体结合在一块来讲。清郑绩谈画时把品格取韵分为:简古、奇幻、韶秀、苍老、淋漓、雄厚、清逸、味外味。清金圣叹提到:“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这是主客体互动。
以上是第五个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幸有实物,但是园林的可塑性太大了,易主每变,妙笔、败笔、谁属、何时,都是费周折的。现在我们把这五个时期连在一起来看看(表1)。
这五个时期我把它概括为形、情、理、神、意五个层面。从客到主,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这里要解释几点。第一,这五个字讲的是着重点,不等于说后面没有前面的。比如说,重理的时候已经有了“情”的底子。第二,为什么说到了元明清
才是写意呢?前面几个阶段就没有主体的“意”吗?有的,但是,真正称得上写主体之“意”只有在形神兼备、情理并茂之后。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熟练于遭词造句,这时才能真正写意。第三,那么前面是否一定没有后面的呢?比如说“情”的第二阶段就没有“理”吗?有的,但极其粗浅幼稚。但是也有超时代的情况,比方说,难道不能说萧绎提到“势”的时候没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意识吗?有的,但时代不到。因此到很后,“势”才真正提出来,而且得以发挥。难道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这样的细腻不能说是在写“神”吗?可是在园林上还不可能。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在发生以前早就出现过若干因子是完全可能的。比如二米的米点之笔在敦煌的民间艺术中已有了雏型。第四,这样的分期似乎不够明确。每期之间有搭头。我看搭得还不大够。因为引证的不是诗就是文,就是画。各种艺术载体不同,有它自身的规律。因此几样东西放在一起来断代不大可能。这里,很同意Ernst Casirer的《人论》中的观点。我们不能把艺术的东西根据政治来断代。比如说唐的诗文书画和宋的诗文节画,文可能断在晚唐,诗可能断到五代,画可能断到南宋。所以载体不同,结构不同,不能“一一对仗”。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11月24日上午,松江方塔园行走。
预计时间:9点-12点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本周讲座内容: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并有读书小组,为本轮最后一次阅读 -
10月26日 时文讨论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谈谈你认为在林小英看来,教育和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谈谈你认为反对林小英的人他们提出的理由有哪些,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合理?
问题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你认为个体该怎么办呢材料一、
北大教授林小英做客《十三邀》这期最近太火了,刷爆了各大网络媒体。
引起了无数人共鸣的,是她对关于教育的、振聋发聩的言论。
“人一生,教育如果是个万米赛跑,你读到高中才一百米吧。你怎么就认定,这些人将来就是胜出者?就算是胜出者,你就活该他们就多占那么多东西吗?”
“什么学习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朝夕那么漂亮,你看夕阳就快上来了,干嘛不去看看。”
“我对拥有权利不感兴趣,但是我觉得我必须研究权力这个东西。”
不少网友直呼:
“这绝对是年度最勇发言!”
“小镇做题家表示直接破防了……”
“这是可以说的吗?好担心会被封掉。”
于是,京教君赶紧专门去看了这期完整的视频。可以说,看完后的确对内心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一股说不上来的情绪涌上心头。
01
县中的孩子,“卷”是宿命吗?
林小英,是一位研究中国教育的学者。
她有本著作《县中的孩子》,对基层教育论述的非常透彻。
书中深入探讨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县域教育的现状,包括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以及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国家教育权力与市场选择之间的城乡动态。
这本书对很多从县中出来的人感触很大,甚至可以用“戳心窝子”来形容。
前几年,有个词语总会时不时被拿出来鞭尸,那就是“小镇做题家”。最初,小镇做题家这个名字并没有太多负面的含义,更多是凭借努力考上优秀大学的小镇青年的自嘲。但慢慢的,它演变为“视野局限”、“缺乏资源”、“只会应试”的标签。
这些标签主体的来源,就是县中的孩子。
大城市与小县城教育资源的偏差,已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出生于小县城的孩子,真的要非常非常努力,才有可能进入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看到稍微远一点的风景。
那该怎么做呢?
无他,拼命的学,拼命的卷。
《十三邀》中,许知远和林小英到访了湖南省长沙县第六中学。这所学校所呈现的画面,恰是中国万千学子的缩影。
林小英说:如果有个镜头把高一到高三记录浓缩在一个小时里面,就能看到生命力怎么慢慢萎缩,一荣一枯。
听起来挺残忍的,但现实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
许知远说他们那个时候学英语,是去理解一个外部世界,可是现在的高中生学英语更多是在理解一个内部世界。当学英语的目的不再是和外国人沟通,而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这样的英语学来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只是马不停蹄地想进办法把单词记下来,把分数提上去。连在教室放美剧这种对学英语非常好的方法,老师也只是摇头:“是应该这样,可是没时间。”
片子里,学校学习的紧张氛围贯穿着每一分每一秒。
高三的学生埋头苦读,“埋头”在这里不是形容词,是个动词,他们埋在一摞一摞的题海和书籍里面苦读。不想别人看见他,也不想沟通交流。“高三学生”这个身份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学习时间紧张,我跟你聊天有好处吗?我们之间可以交易什么?
墙上的标语“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成才、态度成全”、“奋起飞翔、路在脚下”“高考倒计时80天”这些红底金字标语贴满了教室外的整条走廊。
高三学生有个排演合唱节目。合唱对他们来说,只是学校的任务,不得不完成。没人来得及沉浸在旋律之中,学习才是学生的主旋律,要手捧资料见缝插针地背单词、背知识点。这不禁让人想起网上部分高中跑操的视频,人人手捧教材仰天背诵。去操场是为了放松身心?不存在的。不管是因为老师严厉管教,还是周围同学都这样,即使运动的很累了,也得翻开书本装装样子。
《十三邀》里还有一个画面:学生们在食堂吃饭,桌子上铺满了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单词纸。一边吃,一边瞄,不知下咽的菜肴是什么滋味。
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也由学校物业负责,不需要学生们打扫,为了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刷题和学习。
一切都为学习让路,你没有任何理由和时间,去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
县城的学校没有办法做到关注学生更多的发展,它的所有资源只能更加聚焦在升学。但学生们作为一个“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02
谁规定你如此“评判”我?
网上有个段子:
精英教育:辛苦但成为精英。
快乐教育:快乐地成为普通人。
中式教育:极其辛苦地成为普通人。
林小英说:“人们总是说要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其实这并不是人生的一个必然的价值。你在世界各地转一圈挺好的,那个康德一辈子没走出那个镇不也挺好的吗?为什么一定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
这句话让我们思考:之前大众所认可的教育方式,究竟有没有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戴建业说:适当的教育留白,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
在今天的环境下,父母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很难说。拿这一点去苛责家长们,似乎也不太公平。
所有的社会指向,都是将学历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基础标准。
家长已竭尽他们所能,将孩子托举到他们能做到的地步。
片中现场有家长已渐显银发,在为孩子的未来宣誓,个中滋味,很难用具体的语言形容
前段时间,京教圈发表的《投入上百万,月薪就3000!学历贬值加速,家长还要不要鸡娃?》中,详细分析了学历通胀的现状。文中提到:即使学历越来越不值钱的背景下,仍然要意识到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且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里,学校的教育系统过于单一似乎也找到了缘由。
当教育变得过于功利化,学生和家长过分依赖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自然会忽视学生的自然成长和多元发展。
“我们太喜欢把社会的单一标准,当作全部当作一切,当作每个人都应该效仿的东西。”林小英的话不仅指出当前教育结构性问题的原因,也指出我们个人在成长中痛苦的原因。
在《十三邀》片中,学校把军训引入学校教育——学生要上军体课,以迷彩服为校服,以军号为铃声,每个班安排一位教官。当学校领导向林小英介绍“对于这样的安排,大家全部自愿”时,在场几人对视无言,心领神会。
每个教室外配备的iPad看起来很智能,但目的却是监视学生。孩子上课要打卡,在课堂睡觉、没拉拉链等各种小事都会被列入纪律问题。
然而,这样的评判标准就一定是对的吗?
上月有个新闻“河北一高中颁布新规定,允许女生留长发扎高马尾,引台下学生鼓掌欢呼”,听起来有点好笑又心酸。
片中还有个视角很扎心:因为教育政策的倾斜,好老师和好学生都去了市里面。老师和同学们都默认留下来的,就是不好的。
当一个人自己都认为自己很差劲的时候,还有什么内驱动力去学习和钻研呢?
所以在林小英回母校做演讲时,有位学生的发言说:“我认为我苦读了十二年,到最后八十天了,我的想法居然是,我的‘坐牢生涯’终于要结束了。”
用“坐牢”来形容高中生活,想必很多人在读书时都有同感。学生们没有个人空间,所有的时间都被填满了,像一个机器一样不停运转,“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变成了一句充满争议的口号。
如果你问现在的学生朝夕有多美,我可能会回答说“刷题这么忙,哪有时间看”。
无法引发思考的教育,真的算成功吗?终其一生都学不会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是把自己算的太明白、还是太糊涂了呢?
03
快乐人生的开启方式:
叛逆和清醒
《十三邀》这一期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在学校现场提问中,有同学说自己跟别人有很大差距,害怕考不上大学。
林小英请出了现场的调音师,也是他曾经的高中同学。他一辈子没有走出过黄花镇,但是他一直在发挥他的特长,有他快乐的方式。
这位调音师真是本期的宝藏,堪称“人间清醒本醒”。
“你们看他现在和我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我并不觉得我们的职业有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的平衡点和我的平衡点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我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他现在活得非常快乐,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所以,教育的目标,就是为自己寻找一个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林小英如是说。
是啊,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有权利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被世俗所定义,不被框架所影响。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再拿情商这件事举例,全社会都觉得情商高才好办事。
林小英却说:“你可以说我情商不高,可是我情商为什么要高呢?我为什么一定要表现的很活跃?我就喜欢一个人待着,那我也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这个世界上也应该有我的一个位置。老天爷的这个安排,人都不一样的,没有说哪个人格特质他就一定好于另外一个,谁说我就必须得按照预定的路线长啊?就按照自己的心性来就好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各色人等,他都有活下去的理由。”
这“叛逆”的言论,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所谓的“叛逆”,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任何人都有值得尊重的权利,任何事物都将自然生长。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条鱼,就不要苛责他不会爬树,直到发现他游泳的天赋,也有惊人的力量。
林小英说,她在山里看到一株灌木,到后来却长得像乔木一样高大。其实世间万物并不在意外界的定义,而是遵从自身生长的需求,努力争取空间,以自身的姿态向上勃发,完成了炸裂的开放。
毕竟,没有人能够永远按照预定的路线成长。按照自己的心性走,才能真正的豁然开朗吧。材料二、
日前,《十三邀》第八季最新一期节目,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对谈“灌木也能成乔木”播出后,备受关注。
在这期节目里,林小英依然很犀利,并直言现在的教育弊病:教育功利化、无效“内卷”、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单一,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被填满、没有时间探索自我,成长路线被预定、出口单一,等等。
林小英的这些话引发了很多共鸣。
其实这些都是近几年教育批判的一种主流话语,人们并不陌生。比如说教育内卷,这已经是共识了,至于卷到什么程度,成年人去做一下小学生的题就知道了。
林小英的话因此得到了很多赞同,这也是她此次能够出圈的原因所在,她的评价确实戳中了很多人。
但是更值得琢磨的,其实是群嘲、批判她的声音,这在视频的弹幕里可以随处可见。
01
节目里,林小英说了一句,“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这是她本次节目飚出的一个金句。但弹幕里也迅速飘来了反怼,“站着说话不腰疼”“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叫后面的人别上车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坐着聊天挣钱”,等等。
这样的意见很常见,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崇拜分数的应试教育,已经是普通百姓改命的唯一机会。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考是最公平的,毕竟这个考试里理论上只看分数。而每年围绕高考产生一系列诸如保密、押运、护航、停工等一系列宏大叙事,都在强化这一点。
然而,现实中,某些所谓自主招生、素质教育等,确实也滋生了一些腐败。一些有权势的家庭会和学校合谋,叠加监督不到位,在这些面前,寒门子弟更是毫无机会。此前个别高校领导和工作人员落马,都在印证这种印象。
所以,哪怕内卷的应试教育如此乏味、残酷,那些毫无生气的校园生活,整齐划一的着装妆扮,甚至催生了一些惨剧,但很多人依旧无动于衷——“这就是最公平的,没办法”。
当然,应试教育是不是公平其实也值得再想想。
比如,这两天就有一个新闻,2025年高考报名陆续开启,多地要求严防“高考移民”。这一方面说明有人可以移民,另一方面说明不同地方同分不同命。
但这不妨碍芸芸众生出于对丧失公平的恐惧,而自觉地维护起内卷的教育机制。所有赋予“自由度”的教育改革,也因为慑于这种民意而无法被提起。
哪怕他们其实就是这套内卷机制里最疲惫的一群人——可以想象,群嘲林小英的观众,他们除了内卷别无选择,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在这套系统里争取胜利。
林小英曾经写过一本反思基础教育的非虚构作品——《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不过,她试图拯救的“县中孩子”,以及背后的家长,也许就是她最大的反对者。
今天的教育内卷是矛盾的现象。
如果说过去大学录取率很低,考上大学即是“天之骄子”,那么内卷确实说得通,入场劵就几张,当然得努力。
可是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其实一切都指向反内卷:本科、硕士、博士全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本科录取率从5%到93%,堪称几何级数增长。就在前不久还有一个新闻,博士点拟大幅新增831个。
按这个逻辑,教育不应该再卷了。因为每个人上大学更容易了,没什么必要卷。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这是学历的通货膨胀,学历变得不值钱了,更要卷。
这是不是不讲道理?招生少是卷,招生多也是卷,难道宇宙的尽头就是卷,卷是所有人的宿命?
这实在是太颠覆常识了。人们基本的思考逻辑就是,当资源变多,人们就不需要过度竞争。医院多了,球场多了,人们就不用去抢了,这才是正常的。
但教育似乎很独特。学校多了,录取率高了,可是内卷却越来越激烈了。这真是不可理喻。
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句怼林小英的话,“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坐着聊天挣钱”。
怎么不可以呢?网红不就是吗?
但估计在做题家眼中这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在社会眼中也是如此。虽说网红挣得多,但网红承受了多少骂名,翻一翻评论区也能感受得出来。
网红,就像一个时代的照妖镜——这并不是说网红是妖,而是看待网红的态度,折射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众心态和深层人性:仇富、偏见、固执、从众等等。
舆论对网红的挞伐可谓不遗余力,看看这些所谓翻车网红的评论,那些呼吁“严厉打击”“彻底取缔”“关闭电商直播”的声音是多么亢奋。
这里只是拿网红举个例,无意去为网红辩驳。但是“不能靠聊天赚钱”的想法,或许正是教育内卷的原因:
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封闭教育之后的就业出路。比如一个可以“靠聊天挣钱”的工作,在群情激愤的不宽容下随时被扼杀。很多年轻人或是突然失去了这个工作,或是战战兢兢、敬而远之。
那么剩下了什么呢?
应试做题,跟他们此前的教育逻辑是同构的。看看今天年轻人崇拜的职业,考公考编考教师。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做题。
很多年轻人不仅鄙视网红,也鄙视文科,崇拜理工科——这其实还是崇拜做题,文科所谓的自由发散、不求唯一、重视“综合素质”的学科,是没用的,就是不如只求唯一解的理工科。
那么,教育怎么能不卷?
教育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有限的那几种工作,只能是有编的、稳定的、要考试的、看学历的那些。
所有脱离了做题路径的职业,都不是好职业,万般皆下品、唯有做题高,那么当然得卷。
教育是扩招了,社会的宽容度并没有,少数出路才能被认可。体力活、做生意、陪聊代练、“靠聊天的网红”,都不在很多人的理想之列。
这当中有观念的问题,比如人们对新型职业的陌生和恐惧,舆论压抑了多元创造,社会不能理解“实物生产”之外的价值,等等。
但也并不全是观念,这些没有被纳入“好职业”,背后一定都是普通人根据嗅觉和感知,进行理性筛选的结果,一定存在着或是权益福利或是工作境遇的差距。
比如,当城市落户用学历乃至学校作为筛选标准,那么自然是告诉年轻人卷好学历才配被大城市“看上”,更有实际的好处。
又比如,国内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这些自然也是告诉年轻人,找个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不要“想有的没的”。
再比如,只有某些职业才有完备的五险一金、医疗养老保险,那么当然也是告诉年轻人,你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没有人能说林小英说得不对,学生不能过度嵌入,而应该“脱嵌”,从一种固定的、标准的、统一的模式中挣脱出来,道理都懂。
但是,万一做题就是他们最认可的模式呢?一个年轻人喜欢看风看云,满脑子天马行空创意,他敢去尝试吗?
我总是忍不住脑补那些怼林小英的年轻人形象,他们会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大概也会刷短视频成瘾,然后看到网红翻车的时候忍不住啐一口:早该封杀你们了,对实体经济一点好处没有。
然后,躺倒在床上刷手机,刷到个某单位的招聘信息:要不我也报个名?
这是一种认知的困境:没有也没法有“其他想法”的年轻人,也不会想到应试做题之外还有什么。
真正能拯救他们的,其实也不是做题,而是让所有像“聊天”这种看似不稳定、不正经、没保障的工作,都能在体面、有尊严、权益均等的前提下,挣到钱。
能停止内卷的,不是学校多了,而是路多了。 -
10月26日 北宋婉约词(上) & 时文讨论本周进行时文讨论,但也有读书小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