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作文
用结构化思维思考“松弛感”的爆火
(其实是把之前在学校写的一篇议论文拿来扩充修改了一下,在和讲坛导师同学讨论后新增加了一些视角,并用结构化思维框架梳理了一下,缺乏了一些信息采集)
【是什么?】
如今“松弛感”成了万人追捧的生活态度,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遇事不慌不忙、举重若轻的作风,它也成了许多人向往与膜拜的样子。
【怎么样?】
[导向1:紧绷的松弛感]
互联网上关于“松弛感”的帖子已经是随处可见。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松弛,特地带着面包和红酒跑到马路边去摆拍,以此表现自己的优雅洒脱。这种充满表演性质的“松弛”,磨灭了“松弛感”原有的内核,还反而塑造了一种“将自己表现得很松弛”的新型紧绷感。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将人的精神分割为多个部分,其中“人格面具”是我们伪装出的、用来给别人看的形象。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精心准备的人格面具,把对松弛生活的需求压住阴影面,那么这回“松弛感”的爆火一定程度上的确意味着这种对于松弛态度的需求被重新重视起来了。但随着这一词不断被追捧、被运用,许多人为了成为“松弛的人”,正在将“松弛”塑造为新的虚假的人格面具。
[导向2:曲解误用]
在这个词的热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松弛感”也在不断被曲解。有人将“举重若轻”误解为“轻佻”,于是会用一种游戏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不论大小;也有人将“不费力”误解为“不用力”,为了自己的所谓松弛去推脱应尽的责任。在对“松弛感”极度的渴望与追求下,人们似乎都致力于走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极端反面。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经思考的表现,人们虽然有对松弛的渴望,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松弛”,而是任由被压抑的惰性释放。
【为什么?】
这种不管什么时候都十分淡定、从容不迫的人并非近几年才出现,为什么松弛感会在当今突然一夜爆火,被这么多人热捧?
[视角1:松弛从常态中的脱离]
当一种生活态度成为常态,它必然不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焦点。只有当“松弛”不再轻而易举、“紧绷”成为常态,“松弛感”才会被如此大规模地渴望与崇拜。一个一直处世从容、遇事镇定的人在看到这条热搜之前,或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习以为常的处事风格竟如此热门。
在紧绷的现实之下,对于松弛的渴望被放大并显化了。也正是因为现实如此紧绷,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机会领悟真正的松弛感,这也导致了“松弛感”被曲解、滥用。
[视角2:对松弛感背后能力的崇拜]
“松弛感始终是上层阶级和有智慧的人的代名词,只有这两种人能够获得松弛的办好一件事的绝对力量。”来自导师的原话。
在早高峰的马路边悠闲地品红酒、淡定从容地完成繁重工作、甚至是轻轻松松地度过一场重要的考试,这些具有松弛感的表现背后都需要个人的资本支撑(这里的资本不仅指财力、能力也可以指一些重要的心态等)。当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松弛感的时候,其实也在追求它背后映射的这一类群体以及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一种脱离平庸的状态。
这似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标签化,即将松弛感与有资本的人设绑定。
【怎么做?】
“松弛感”的爆火在如今这个紧绷的社会是可以料见的事,而我们在面对这追寻松弛感的潮流时,应该理性的判断。如果松弛感成为新一轮的紧绷感,或是成为不负责任与待事轻佻的代名词,那这次对于松弛需求的重新重视也就不再有意义了。
要是延续视角2来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我们平庸,我们是否还有权利追求松弛感,这样的追求是否有意义?已经拥有松弛感的人,是否真的松弛了,还是说他们也在他们的阶层里面不断寻求比他们更高一阶层的松弛感?
——之所以我们在模仿追求“那些”松弛行为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并反而走向了另一种“紧绷”,正是因为这样的松弛感是建立在我们尚未达到的群体或个体资本之上的;又恰恰因为我们的无法企及,这些举动在我们看来便是“松弛”的。因此,如果我们抛去“松弛感”标签化的外观,做一个松弛的人也就少了很多门槛。也因如此,松弛感本身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不论是关于“怎么看待松弛感的爆火”还是“怎么做一个松弛的人”,最重要的还是拒绝机械地模仿那些被表演出来的松弛感,以及不要因为这些松弛举动表面的吸引力就忽略了其背后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