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鹤唳讵可闻**
本次行走的主题叫与古为新,但是在我做预习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是“与古”——即一些东西和古代的这些建筑一起,去建构新的艺术。在预习材料当中,我更能看出他是“以古”为新——用古代的建筑,现代的手法,去建造一些新的景观,赋予它新的意义。
本次行走中,我对于“与古为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古为新,为是成为,而不是为了。前提是要尊古,然后存真,全园也将散发古韵。所以,方塔园是一种园林理念的伊始,也是冯纪中先生事迹的记录者。同时方塔园行走作为我参与的第一次行走,对我也有着很重要的“始”的作用。
首先,在樊老师简单介绍完云间第一楼的基本信息后,他问我们:“有没有注意过它所在的路叫什么?”当场似乎没有人留意到,他告诉我们这条路叫做中山东路。他又把这条路跟上海县内的中山北路做一个联系,引导我们发现这个中山路它一般会包围城市的核心。中山这两个字的来源于孙中山的关于辛亥革命的演讲,这也彰显了云间第一楼不凡的历史意义。这个点让我思考:古代的建筑他所在的路的路名?他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它在古代的时候的作用是什么?整体的格局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古建筑是比较有帮助的。
在方塔的入口处,我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第一个是科技园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是“未成年人、成年人免费进入”。我在想,他这句话多这七个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到底谁是除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以外的人呢?第二个点是关于方塔园入口处有一块非常大的彰显共产党丰功伟绩的“匾额”。包括园内的一个院子也被挂上中国共产党学习廉政的相关内容。我感觉到这个点是很违和,也特别愚蠢。与方塔园的设计理念是相违和的。但是同时,我还很感谢他,感谢共产党至少关心着这个园子。不然可能它现在境地会很悲惨,无人问津算不上的话,也会鲜少有人来往。
进园后,樊老师告诉我们可以丈量一下脚下的路,并注意观察。我发现单个板砖虽然不平,但砖与砖之间设计的很好,完全没有杂草。脚下的路的同时,我还留意到周围的景观。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点是它的采光做的非常好。今天正巧阳光明媚,树叶上就会有一种很强的穿透感,很澄澈。同时我发现它的那条路不是直伸进去景物就直接摆在那里、可以纵观全景的。而是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有柳宗元“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真谛——一开始你所见的只是一块石头,给我一种不断探索的欲望。这是与古为新的很好体现。
路越来越低,直到最后的那层台阶与宋代的路面相齐。我们逐渐走向历史的纵深处,今时和旧日,好像非欧几里德平面内的平行线,他们是叠合的、交织的……
五六分钟的路程后,我定在骤然开阔的行道中央。那一刻,我感到风乍起,不仅仅会吹皱一池春水,更让我心中有了很大的震动。近处玩具摊上的十几个风车疯狂的转动着,阳光金黄的在每一个行人身上流淌,澄澈而空明的树叶随风摇曳,我抬起头看到伫立着的方塔——先前低矮的路面更衬托其峻拔。哪怕我此时对它一无所知,我仅仅是知道它千年来一直在那里,但已然感到一种几乎窒息的幸福。都说松江是上海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源,它就像一片精神上的碎片,它今天被我找回来了。它在那里,还在那里,一直在那里,永远在那里,这真是一个让人泪流满面的事实……
接下来,万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方塔的基本信息。关于塔基的知识,是我之前没有涉猎过的。在万老师和助教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发现,塔身是往东南方倾斜的,这是因为松江多东南台风。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塔建成时就已经是这样的,这充分体现了宋人的智慧。
接下来樊老师带我们读《竹枝词》。我一开始以为它只是单纯表达一下诗人的各种感情,楼只是一个用来抒发感情的一个陪衬,所以我就没有认真的去读它。樊老师讲完以后,我发现诗歌在细微之处不仅可以写出这个楼的特点“巍巍”、“玲珑”、“近海”,还可以写出这个楼所在的地域的特点“金碧名蓝”,包括时代风貌的缩影。
下一处记忆犹新的地方是大草坪,似乎是画舫附近(?)。我们相当于已经绕方塔180°,到了它的背面去看一个完整的塔。草坪边没有护栏,直接是“旷”水。河的两岸,一岸人工,一岸天然,更突出方塔之美的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与古为新的神奇之处。行走前查阅资料读到的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这个点体现的很好。
河道上有五颜六色的船,我们在古桥上看这些船觉得尤其好笑。樊老师提到:“水上不是不可以行船。但是现在这些花花绿绿的船跟设计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觉得樊老师说的没错,但是,园林能保存到现在,首先需要一些经济上的支持。结合后面两座桥的经历可以发现,政府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做的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对于这个塔,包括整个方塔园的修缮工作,都是要从旅游业方面来得到资金的。而且游船可以起到吸引低龄儿童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愿意去划游船,可能也会更愿意去深入了解方塔园。最后,方塔园水域很多,在这个游船上面去看它整个的布局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行至望仙桥——古今汇通、与古为新的最好典范。樊老师介绍的时候我一直在摸桥,摸那种沧桑的感觉。一千年之前宋朝的桥,到现在还可以能够很有实感的摸到它是很不容易的,我试图去体会千年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以及丝丝缕缕的故事的碎片。桥身非常凉,但是心中感觉很温暖。樊老师讲到:“在《云间志》当中记载,这种桥原来有40多座”。而现在我能看到的,似乎只有一两座了。樊老师边说边翻动书页向我们展示已经消逝的古桥。一本方志,居然变成了一本逝物录……?!而且这只是上海的记载,全国到底有多少座这样未曾被听闻就消亡的桥,有多少这样消亡的文物呢?哪怕这一座桥它被保留下来,它也只不过上海的文化遗产,不能受到全国性的保护。因为它只是一座石桥,上面没有什么装饰、题字吗?我们不应该根据它考古的价值来评定一个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韩愈《朋党论》当中,以结果来论君子和小人一样。
赏竹亭的光影非常有意思,让我想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确如积水空明,日光澄澈,我在竹柏影下记着笔记,同讲坛的其他同学一起读《亭馆》。樊老师引导我们去思考《亭馆》作者对于能“舒广视瞻、清宁心志”却“无几”的亭馆的态度。我不禁想起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啊,对于行读的同学老师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缺少同伴,或许这个时代也缺少不只把亭馆作为游息之所的君子?同时,我感到,这次行走中,我的记忆有一部分储存在了这个园子里:之前,我会先想起这篇文章,再去想象竹柏的影子,但现在以及以后,我的脑海中会先出现这样的映像,会先记起我在竹柏影下学习的经历,再去想起这篇文章。这或许就是行读的意义——过往的经历铺陈在行过的地方——苏轼恰好也是一位行读者,千年前,足迹就已遍布大半个中国。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走过一条羊肠小径,我们来到了何陋轩。未见其真容时,我就发现冯纪忠先生的移步换景做的很妙。比如说我看到一棵枫树时,背后的白墙是它的背景板,但是在我们的行进过程中,花砖墙又是拿枫树以及后面的景色作为背景板。这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地方——主客体是在交换的。同时,何陋轩的名字,让我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品格这个方面,也体现的很好。所有,一个好的建筑物,它是可以体现建筑者的品格与追求的。冯纪忠先生在何陋轩当中加上了自己的情感,自己想说的话和自己本人的意。也就是说这个里面是一种意动。这个让我想起了最近在讲的《艺术的故事》中的“杨·凡·艾克在场”。我想这两个人都是充当作品的上帝与证人的身份的。
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那里面人真的很多,基本上是座无虚席,一群老头在打掼蛋、喝茶、聊天,但是真的一点都不吵。也有可能是他刻意设计出来的,那边地域比较开阔,实现由奥到旷的转换,所以它的散音也比较好。行走后再读柳宗元的《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发现他很注重静:“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又是与古为新的体现了。
我们坐何陋轩中,听冯纪中先生的故事——他在十几年的岁月里一以贯之地前行,是为了千年的气韵能够被表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非常的文革时期,“偷偷摸摸”地把自己的毕生心血放在何陋轩中。老友傅雷和夫人被批斗后双双服毒自尽、林风眠与妻离婚坐在牢里,都没人给他送牙刷毛巾。冯纪忠本人自不用多说:被戴上道士帽,游街批斗,被踢伤,他是“头号反动权威”……表哥两次自杀、妻弟自杀、弟弟累死在劳改路上。
他没有死,他甚至没有哭。他说:“我是有信念的人。”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好像理解他没有流泪的原因了。
华亭,也在上海市松江区,陆机临死前,正是怀念那里的鹤鸣声。所谓“华亭鹤唳讵可闻”,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回不去的遗憾,但正因为冯纪中先生的“与古为新”,正因为其中风流宋韵千年后仍滚滚东流———华亭鹤唳,可闻。
他已不在方塔园,方塔园在你,在我,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