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讲座的图表里我选择了“易变”“有同情心”和“随和”这三个词作为我的代表词,同样也分析出了“多血质”这一性格特点。我觉得这对于我有些方面还挺准的,就比如注意力易转移和情绪情感易变。这个表格也让我发觉了自身平时注意不到的习惯,不过不知这些习惯是本身就存在 还是因为看了表格才在记忆中产生,就是为了这个标签而产生的无意识靠拢…
还有就是,在讲座快结束时的合奏我发自内心地觉得非常温馨,我们一同座在屏幕前交换着乐器和频率…学姐选的歌对于我来说虽然有点老了,但就是因为这歌老,所以它才勾起了我许多的温暖回忆,配合着呲啦呲啦的铃铛声和讲坛的诗派气氛 逐渐结束这一学期的学习。
回过头来,对比上学年我这次还拿了挺多奖项奖品的,收获满满的!
文史 王宜然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
12月作文有孔币为何会消失?
(暑假写的,上次看完上博货币展的感想)
在一次关于“唐与宋”的书院活动结束后,我大受启发,原来逛展不单单只是以看为主,在看的基础上,提问才是最有质量的。于是我马不停蹄的去了同馆内的另外一个展—货币展。
在听着书院同学讲解,看着一个个从古至今的货币时,我突然就思考到了一点…
在我看来有孔硬币对比于明代后的无孔银币,其实平日携带是更加方便的,有孔币只要用一根绳就可以串起来携带,而无孔币则只能用袋子装,虽然有孔(币)也可以(用袋子装),但不局限于此。在古代,从很早时人们就开始用有孔币,且一直运用到了明清。于是,结合有孔币的方便和此币运用的时间久,我就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孔币会被无孔币所淘汰?
当我在馆内发出疑问后lrq同学有给了我一些回答;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经常会借鉴一些西方的文化,西方货币一直运用于无孔币,而中国也可能借鉴了这个。他说的这一点也确实可能会牵扯到,毕竟中国有许多文化都借鉴了西方文化,如现今的科技手机芯片就是由美国所发明的,说到底好的东西就要学习嘛。那再倒回来,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期会学习这一(无孔币的)创造?
对于这个疑问我也一直保持着,到家后我搜索了知乎想看看不同的解释,其中有看到一条理由,原话是“铸造工艺以前穿孔铸铜方便,现在是冲压制作,效率更高。”,时代文化的改变确实和人们的效率脱不了关系,入口的增多和效率的提高也会抛弃一些东西,是一个关于工艺的点。
讲到时代的变迁,其实从货币这一发明来看,从以前的有孔币到后来的无孔币,再到纸币的发扬和现在电子技术的电子货币,我也想到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回答;发扬无孔币的同时纸币也在运用着,纸币的运用其实已经在渐渐淘汰银币了,也就是包含有孔币和无孔币,更别说现在的微信支付宝。银币的运用早已经不再发扬光大了,结合银币的工艺和纸币的代替;可以说,银币的运用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况且,银币现今也有了其他更加便利的代替,包括贝壳、有无孔币、纸币、电子币等等,所有的币都只是服务于人类的价值交换,最后所得出银币是否方便携带现今来看并不重要,终究会被其他“货币”所代替。
这是我在看“货币展”时所发出的疑问和自我解析,这或许并不能得出高尚的最终结论,但我感受到,人类的成长可以改变许多东西,也会淘汰更多的东西,便为根本,变也为根本,不便则会被淘汰,不变也是,人的智慧发明造就了现今的许多,乃至所有。
到了讲坛后,我渐渐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思考与疑问。如果一年前我没有来,或许我不会对上博的各个展感兴趣,就算我去了,也不会有这样的提问与思考…对万物的不局限性思考,真的会给生活带了许许多多的光彩啊!
(这次行走因为额外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深表遗憾…!)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12.28 讲座反馈
我不清楚讲座中的内容 联系我自身的生活是否能被称为反馈,但今天我的感触是真的挺大的,当讲到最后一篇《蔷薇谢后作》时,稍纵即逝的情思就奔涌而来,随之我就想到了我校园中枯萎的爬山虎…
(接下来是我自身的所记,或许和今天讲的婉约派词关系不大,但我还是保留下当作反馈的一部分了)
十二月初,北风拂去,我常寻叶于校内。抬首望去,一面白墙挂红蝶,捋去碎发,才得知此为几株红叶。叶片赤而不厌,色如潮汐层层叠叠,黄橙红相锦,恰似画中通透笔触,暗藏无限斑斓。我采取近处的一片红艳,感息终止了它的余生,并将它收藏于本中。我妄想记录下这一面被胭脂所晕染的画布,可惜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欣赏这即将摧残的艺术。
当我再去欣赏此番美景时已过几个月夜,同处同地,红蝶已远去,此地空余藤条绕旋。我痛恨自己为何不能早点拍下曾经的辉煌,我痛恨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此番美景。转瞬即逝,当凋谢后我才想尽留念那一丝繁华,即便当时也曾想过…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
看着这幅摧残的景象,我或许今后不会再来欣赏,我只在意它绚丽的时刻,宛如三分兴趣,说散就散。
为花而写,为遗憾而写。当周邦彦写《蔷薇谢后作》时,他又在想什么?是为蔷薇的凋零而悲哀,还是为北宋的落幕而惋惜…“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今日讲座所了解的词人也都是如此,秦观的“词心”以及不被重视的婉约派,至今也只是像春天飞过的飞鸟,一去无迹了。
虽转瞬即逝十分让人怀念,但一去无迹则是更加悲壮痛惜。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发觉,北风盖过,深藏掩埋于大雪之中,悄悄的消散于世间。
所以我们才要去了解那些被掩埋的文人,才要去品读他们与他们的作品,不被教育的局限所迫,去深挖那些曾经辉煌的艺术,不让他们稍纵即逝,逝而遗忘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五次 讨论反馈:
就结合于这一个月的讨论,我的阅读侧重点比较围绕于艺术这一板块经过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转变。在上一次讨论时我定下了初步的猜想;虽说新教的诞生使艺术家们创造的题材有了开放性,可以不局限于宗教,但为了市场艺术家们还是会找到自己的创造落脚点,让自己能生存在这个社会上,这一点从而会让艺术家们限制住自己根本的“创作自由”,进入新的不自由。
而这一次讨论使我加深了我的这一猜想。艺术家们为了生存而定义的专门向 比只能为宗教所创艺术的局限性更加限制自由。我的意思主要为 因为艺术家们需生存,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就得迎合大众的审美,艺术被标上了价钱的定义。而这一局限会使艺术家们思索如何创作出超越前人的杰作,并且这一杰作还能符合大众的审美。可理想是很艰难的,许多艺术家绞尽脑汁创新超越出来的东西 大众都理解不了,就此,艺术就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陷入僵局。
还有一点,无论为宗教服务的艺术还是为市场服务的艺术,要想让别人理解的艺术都是有服务性的,而服务性就代表着需要迎合被服务者,也就是社会、大众。不过,艺术确实是可以随心所欲,但是,艺术家想要不受限制的存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并且因人而异,想要创作出几乎人类都赏心悦目的艺术,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五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20章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
预习作业:
Q1:在荷兰,画专门化题材的画家为什么会出现?你觉得画家们面临的局面和之前几章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
A1:在本文已经上篇就有提到,因为新教的诞生许多艺术家都失去了工作,因此艺术家们开始把绘画的重点放在生活和某个专一领域上,而不仅仅是关于基督,这就是为了生存而出现的专门化题材画家。
前几章中画家遇到的问题 普遍都还在绘画主题固定的前提,艺术家们奋力去创新崭新的画法与技艺,思考如何超越前代人的著作。而这一章中艺术家们面临的就是创造题材的选择了,文章中有写到“一个风格投其所好的艺术家就能指望得到稳定的收入,可是一旦他的风格不再时髦,就可能面临破产。”艺术家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所创造的题材是否迎合大众,而这一点因为以前的题材限制是没有的,我觉得这就是比以前更超越的一个改变。Q2:看完本章,你对“风景如画”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一副具体的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A2:图272《河畔风车》
虽然预习题中有提到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但这幅画在文中就提到了“如画”,让我觉得它或许是最靠近这次所要讨论的中心。
文中原句写道“一片风景或一片庭园能使他们想起克劳德的话,他们就说它‘如画’[picturesque],即想一幅画。”“风景如画”一般形容这则风景非常美丽,让人觉得它是画出来的,我觉得“画出来的”这一点或许与人们普遍觉得“画是好看的”有密切关系。而图272的画第一眼就让人觉得很平凡日常,迷雾的白天人们在耕种,虽然很美好但我觉得却没有达到“美丽”的感觉,这又与现今人们理解“风景如画”有着相反的理解。
经过我的思考我觉得“风景如画”或许古今意是相互可逆但,古义或许为画的风景很日常让人觉得这个画就是一个风景,而今义是因为这个风景很好看所以才觉得它是画出来的。两者意思里的“画”与“风景”相互替换才形成了真正的“风景如画”,是即说景又说画的(读完这章我对这个词的思考,感觉并不准确…)
还有一点,“如画”的英文是picturesque,这个“que”或者说“sque”又表达着什么意思呢…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Q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A2:虽然苏轼是因外任而去的杭州,但他或许对杭州并没有厌恨之情。在杭州时他反而写了许多关于本地的诗词,无论是地方人情还是山水风景。杭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家乡,他对杭州江南的感情是喜爱的,是欣赏的,也是陶醉的。Q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A3:首先西湖是从古代就留存下来的景观,对于历史的记录性所有的。其次它可以算为当地“江南”的代表,同时又有文化史迹“保椒塔”、“雷锋塔”等。并且人们也需要这种半自然的区域来放松心境,再加上西湖的景色属实让人觉得优雅风趣,所以保留并保护它是必然的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四次 读书作业
预习作业:
Q1: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A1:我选择的是图250的波尔塔。在文中可以得知这座教堂是建立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当时的教会追求新奇非凡的平面图,而从平面图到立体实物这一跨度我觉得就是对于“视觉与视像”的体现。在我的理解里视觉是人眼看到的东西,是比较大的一个范围,可能是虚体可能是实体;而视像明确是一个可感知到的实体,就比如这所被建立出来的“耶稣会教堂”,它最后的成果这个教堂就是人眼感知到的视像,而不是抽象的视觉。
不过题目中给到这两词的英文为“Vision and visions”,却是同一个词的单复数形式,那么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视像里包含视觉,和刚开始的推论是反着的,并且视觉是视觉的复数形式。而我去搜索“vision”跳出来的中文翻译却是“视力”,这三者直接又有何关系呢?是一词多义还是中文的翻译更加严谨?我英语也不是很好,不大清楚英语与中文的相互关联。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时文反馈:
这次对姜萍的时文讨论,大多结论都是在我预测范围内的,不过有几点我觉得还是可以梳理一下。一是对于姜萍这件事还没出结果时的猜测舆论,我本觉得这样的舆论存在是正常且需要的,每个人的不同看法都是可以表达出来,只不过别人接收到的或许会有偏差,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表达视为太重。但从这次讨论才明白,“人有怀疑是可以的,但对于是否要发到网上让别人得知是要着重考虑的,你的言论是否会影响或攻击到他人是要思考的”我觉得这一点比我刚开始的看法更加为妙,即可以发表思考自身的观点,又同时要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做到了“文明上网”考虑他人的境界。
对于事件本身作弊这一点,我本来觉得是错误的,而且不是小错误,主要因为作弊对于检测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对别人也不公平,同时作弊在一些国家是十分看重的,再加上这次比赛的阿里巴巴国际形大企业,因此我觉得姜萍所受到的结局是应该的。但从这次讨论上得知,这次事件可能不仅是姜萍需要负责。媒体对于姜萍的采访使她的虚荣心更加重,事件本身就是媒体制造出来的新闻,使这件事闹大,从而让姜萍成为了一个“社会符号”,而不是“姜萍”。总而言之,作弊这事是本质上的错误,但事件内部所承担的后果和原因,是十分可惜的
讲座反馈:
关于苏轼杭州的经历我本只是有所耳闻,也并没有怎么细读,甚至觉得去杭州做官并没有什么弊处。其实也不算全坏,外任虽然不能去管理京官的政治,但还是拥有了一片好管控的土地,这样的管理可以使自己发展政治的时效很快展现,虽然是一种变形的“贬谪”,但对于有想法的官员还是很有好处的。就像苏轼,他二次到杭州后帮助百姓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最有利的莫过于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了,他修建了西湖,后西湖也成为了世界景观遗产,可谓这一功绩是十分巨大的了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Q1: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A1:这件事主要为中专学生姜萍在全球数学初赛中进入名次,但事后发现是作弊行为取消参赛资格。焦点主要为对于姜萍比赛成绩是否公平公正的质疑。姜萍的结局是被取消成绩,证实作弊并不在原学校就读。作弊同伙王润秋老师被诫勉谈话处理,并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这个结局对我而言可谓是很公正了,作弊者该罚嘛,作弊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我在班的班主任一直强调“敢作敢当”,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姜萍的人生肯定是要逐渐跌落了,首先对于她的人格信用就已经受到了大大的降低,这可能促使着她找不到工作或人际交往圈也会受印象。就算或许她努力使自己的数学提了上来,但嘲讽和搬旧事的声音还是会源源不断的,谁会去赞赏一个以前干了错事现在又改正的人呢?人的记忆是不会消散的Q2: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A2:职业教育是职高的教育目标吗?我不大清楚。如果是的话,我的理解是专门培养一种职业或者兴趣(不过别的科目也要学习),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课程设计挺好的,可以早早培养职业。但是听老师家里人都说上职高不好,什么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去职高技校,我不大理解,明明这样的专门式学习可以对于一个领域深挖研究,为什么却被作为“坏学生”的根据地?考的不理想就一定是“坏学生”吗?在职高学校的人就一定不能事业有成吗?我不理解,也或许是我对这个定义的理解有误,但我始终不理解人们这样的定义偏向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Q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A2:第一次他除去审问案件并无重大任务;第二次他的贡献颇为巨大,在短短一年半之间,他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谷价、不惜与朝廷及浙西邻省官员意见相左…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应该是苏轼一游杭州所写的,但他却写“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明明是第一次到杭州,却感觉像来了无数次,可见对杭州的敬佩和喜爱宛如常常来过般。Q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A3:一是西湖对于杭州代表的作用,二是西湖对于杭州百姓生存的作用。在《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节选)中得知 西湖对于杭州就像人的眼睛一般。百姓放生鱼虾在西湖、西湖解决百姓饮水问题、作为灌溉农田的水源、酿酒所需要的水靠西湖等等…都是西湖对于百姓的帮助,而这些仅是西湖的适用性而言。西湖作为一面湖还十分有观赏性,鱼儿在湖中摇摆,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湖中,再加上各种文人墨客给予了诗歌文化的助理,所以西湖才能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这次讲座是讲述苏轼下半生的生平及其所作的诗词。苏轼中晚年长期处于被贬状态以及他的乐观心态这是耳熟能详的,但经过这次讲座后我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的无奈和痛苦。才四十几岁出头,他的生活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从还有一亩田到一直更换住宿,再到只有一件自己建造的陋室…从对生命的理解到超脱世俗的思想,从对精神的追求再到悲哀的一生。只有在苏轼晚年快要临死去之时,新皇才登机,告诉旧党他们可以回家,可就当苏轼快要看见光明的京都时,他却过世了。
苏轼的乐观阔达精神是肯定的,那他所承受的痛苦呢,都是实实在在的,不会因为他的阔达心志而改变。我还是不否定自己预习时所写的观点——“他的阔达使他的诗词看上去十分豪放,实则真正的内心无人得知”当他坐旁赤壁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当他居住陋室时,他又会叹什么呢……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三次 讨论反馈:
这一次讨论还是主要围绕上次的艺术家“自由”展开。这里的“自由”主要为艺术家们创作艺术的范围上有了扩大,而这样的扩大就使艺术家们可以开始觉得自己的创造内容和创造造型,包括创造使人心境的美物和创造使人害怕的丑物。同时对于“丑作品创造的意义”,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制作出来的东西可以让你害怕让你觉得恐惧,那这也是一种技艺高超的展现,对于我一个稍微了解美术的人来说,画丑的东西比美的东西更难,而且不光要丑,还要让人不单单觉得它丑,这是比美更难达到的。
回到“自由”,艺术家们因有了自由和前代艺术家的伟大成就,他们就开始追随超越,妄想再度成为新的传说,而这种进步与创新是否能产生伟大?肯定是有的,但那也是少数,我觉得一个人能成名他自身的能力肯定是高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前人的伟大,一个厉害的人他同样也能创作出厉害的作品,只不过他的时代有所不同,所以让人觉得他是经过前代而创新的伟大后代。总的来说就是,如果只靠进步和创新,不靠个人的光辉和部分前人精髓的模仿,是很难诞生出新的伟大的厉害的艺术家的。
还有最后一点,是关于“自由”过后的艺术家们是否“完全自由”。我觉得精神上来说是的,想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没有限制。但许多艺术家是单职业的,单职业就面临着艺术就是艺术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当给教堂服务这一选项不是艺术家唯一的选项时,艺术家还是会去找一个自己事宜的选项,来维持自身经济。所以给了他们自由的权利,但因生活所迫,艺术家们还是会给自己找范围的限制,除非那些“六边形战士”,普通艺术家们是很难跳跃自己的限制范围,以至于这个范围无形的存在在艺术家的生活中。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三次 读书交流
预习作业:
Q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A1:本章中艺术的危机主要为两点。一是画家们对于艺术的质疑和试图弃旧创新,人们极力尝试超过上一代的作品,从而研发出更加新奇的绘画方式和思路。再有的就是因新教的诞生,部分人类逐渐排斥艺术家们再对有关教意的物品做工,这一转变使大部分艺术家没有出路,无法生存,于是人们就开始思考艺术是否能够而且应该继续下去的问题。
我选择的艺术家是威尼斯的雅各布·罗布斯蒂,及其作品图236。这幅作品第一眼就给人感觉凌乱,空间远近分配的不均匀,前景人们的拥挤,和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人都可以让人觉得这幅画没什么美感可言。可经文章内即可得知,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人物排列其实也颇有深意,人们的目光从一个人移到另一个人再加以合并解读,这就使画面内容不空洞,也不是和复杂。从文中得知,这位画家之所以如此绘制,是因他想寻找画面可以动人而不媚人的方法,而经过细品,他确实做到了。
我觉得他的努力是有效的,不过并不完全。我们经过解读画面而得知圣徒使盗墓人悔改的故事,可仅仅还是要依靠解读,而不是第一眼就让人十分感动震撼。因此或许很多没有解读的人就会觉得 这幅画并没有有律的节奏和韵调。他的努力确实使艺术增添了深奥的趣味,但其中却抛弃了画面构图的协调,使人觉得在做阅读理解一样,而不是纯粹的去欣赏一个使人觉得美的作品。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这幅作品的构图艺术不是很协调,但不知道其他更加厉害的艺术家会怎么想,委托人会怎么想,作者本人会怎么想,我的结论只建立在我一个观赏者的角度上,如果是我自身理解的问题,那我对古老的艺术家深表致歉。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时文反馈:
从材料本身来看,万老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次时文会选这两则材料,材料之中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是因果闭环的,首先因为封校管制,所以学生们想要自由前去夜骑,而又因为夜骑,学校封闭的就更死,学生就更想要一个发泄的“自由的”口,学校从而管的更严厉…
这次讨论主要围绕从众心理来看,在两则材料中都有这样的从众角色,分别是夜骑者和一线管理者,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较成熟的独立思考方式。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和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因他人的所作所为而影响到自己,而这样的依靠也同时肯定是错误的。
讲座反馈:
苏轼的生平使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古迹,而这些古迹也更好的让我们后人去了解前人的所作所为。可樊老师提到“如果没有苏轼这样一位到处游走的名人,那这些古迹是否就不会被人铭记被人保留?”我觉得一些没有游玩性的古迹就很可能是的,这些古迹留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苏轼在几千年前或许身处在此,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文人的话,或许这些古迹也不会被人重视了。
在我读《苏东坡传》时,我并没有按照书本全文的内容来读,而是跳着读的,这就导致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一概不知。在读书讨论时狄老师问到“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或许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因为我仅读了其中几章,就以为苏轼被贬是十分悠闲自在的。但听了这次讲座后却发现,苏轼当时几乎是在绝望的边界,他仅剩的就是那一个房子和一些田地,并且还要和一家子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虽然被流放了,但还要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里的事物来养家糊口,这就肯定不会是清闲的心情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二次 读书作业
预习问题:
Q1:请结合丢勒的《耶稣诞生图》和《亚当和夏娃》,谈谈来自南北方的新旧艺术知识是如何得到调和的?
A1:新艺术或许指的是丢勒那种对于绘画艺术追求真实的立体面,而旧艺术就是对于画面优雅美观性的看重(?不确定)。而丢勒虽在研究如何突破旧艺术的局限性,但同时也保留了其好的部分,相互融合。在问题中选择的两幅画 丢勒都运用了实验来确定各种比例该如何搭配,使画面协调。Q2:请在以下作品中任选其一(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丢勒《圣米迦勒大战恶龙》,格吕内瓦尔德《磔刑图》,施博《天堂与地狱》,谈谈作品中对于黑暗、邪恶或恐怖元素的想象和描绘反映出何种艺术旨趣和理念?你是否欣赏这一风格?
A2:
选 丢勒《圣米迦勒大战恶龙》 220
在文中有提到,丢勒画这幅作品时“彻底抛弃了传统上一直用以表现英雄跟仇人战斗的优雅、轻松的姿势…”抛弃了人们觉得美好的象征,而体现出战斗的凶残和不容易,一体现出了黑暗的恐怖,又同时体现出了圣洁的伟大。回到画面,这幅画整体都以黑白构图,线条排列严密,人物的脸部不算是优美的线条,但却十分生动。这一风格放在现今或许也很少人敢于作画,其中也因为对画面的和谐和人物描绘需要有相当高的基础,同时也不能让人感到画面有所变扭不顺 -
11月30日时文讨论Q1: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A1:原本的夜骑是因为大学生想要前去开封体验免费景点,又因为骑车是最省钱的出行方案,所以才会有连骑3-5小时的夜骑。而经我推测这种夜骑或许也被人解读,觉得这是青春昂扬的象征,是自由的飞翔,所以也会有非大学生想要体验这样的飞奔,参与其中。这次夜骑事件的话还是有利有弊双面,对于大学生免费景区这个举动可以使现今许多大学生踏出平日的生活,前去多多看看外面,同时也不用消费,对大学生很有说服力。但同时因为这一点太有说服力了,就导致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前去观光,造成了大规模的夜骑,而夜骑则又影响到共享单车不够、积堆、设备加快受损等等。同时学生们大批离开学校,也对学校管理造成了不便,于是变向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措施,使一件对学生的好事转换成了坏事。Q2: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A2:第二组事件是对于宿舍楼不让男生进入导致救急人员不能进宿舍救人,差点使女同学丧命。可这样不正当的事件却被学校掩埋还鼓舞这样的管理人员。我个人进行推测,这样的“规则”应该是因为好管理而设置的,学校怕如果没有这一项规则,会闹出更大的事情,所以就将计就计按规则行事…我觉得学校这样做很不恰当但也无能为力,学校是给学生学习的,包括言行,自理能力更加包括对学生的照看和生命保障,如果对学生的生命都不管不顾的话,那完全就不是一个让人生存的地方。但同时,规则定下来以后就不能违反,要是有人违反那可能就一而再再而三,更加难办…所以还是要重新考量规则的分化,和规则对于不同人的分配和意外情况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1.中国文化基本常识
(1)塔的形式
Qa:填写以上分别是什么形制的塔
Aa:a倒扣式(?)、b阁楼式、c密檐式
Qb:分别至少列举三座属于(b)和(c)的塔
Ab:属于(b)的塔: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属于(c)的塔:嵩岳寺塔、大理千寻塔、西安小雁塔
Qc:写出三条b和c的差别
Ac:密檐顾名思义房檐比别形式的塔密集,并且密檐塔因每层都很矮所以不能登临。阁楼的每层都比较整齐,有时会有窗户,人是可以登临的。
(2)屋顶形制——填写下面的屋顶类型:
A:悬山顶、庑殿顶2.行走诗文预习
Q1:阅读《云间志》所节选的四个片段,请你分别谈一下南宋时华亭(松江)的桥梁、亭馆、寺观、祠庙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
A1:在文中,华亭四方是水,桥梁有着联通的经济作用,同时桥梁的数量居多,可便通行。亭馆主要为看景为主,在宽阔的亭馆里视野开阔,心身清静。寺馆多用于藏书藏经,而祠庙或许是用于祀典的(?不确定)
Q2:阅读“方塔园涉及到的景观诗文”,了解相关人物的基本情况。方塔园也被称为“露天博物馆”,你觉得,这样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古建筑聚集在一处的保护方式好吗?
A2:有利有弊吧。利为可以加以认识古建筑的各种特点,可以作为大块面的学习,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特点和造型,放在一起可以进行比较和认识。弊端则是这样保护不同的建筑所需要的环境可能不同,并且认识的过程中会比较杂乱,单个建筑的认识起不到全面性
Q3:从冯纪忠先生所选择的造园意向和他自己表述的造园理念中,你觉得他的造园理念有怎样的特点?
A3:全文几乎都在讲“与古为新”,就是古与今的结合创造出新。而与古为新的要点也是尊古和精神传承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讨论反馈:
本次讨论主要围绕“艺术家”展开。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杰出的艺术家诞生于此刻,而促使艺术家杰出的原因 或许是因艺术家这一职位地位的提升,也可能是艺术家们自身的能的提升。地位提升也就缘于 当时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和生活的物质有了提高,人们想去欣赏艺术,从而促使艺术家的地位提升。那么,为什么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多被称作为“天才”?其中肯定是他们的作画技艺十分高超,但并不仅此而已。首先,天才扎堆的时代天才可能就贬值了;天才这个词并不能直接指向一个人,而是有了对比参照后得出其中“最高级”的人。如果一群天才在一起,除非领域不同,不然肯定会有“更天才”的人。同理,如果一群“普通人”在一起,那肯定还是会从中诞生“天才”,只不过和刚才那一群天才相比,比较弱罢了。所以“天才”这个词无法明确定义,谁都可能会是天才,这只是相对的而已。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因是行前讲座,所以先从行走的研究对象基础知识来讲解,也就是塔与园林的常识;其中本来我对园林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但在这次讲座中有提到,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的隔离而人为设置的第二自然”,明确了园林的“人造”和“仿自然”。
了解完基础知识后我们就开始了本次讲座的主要主题—风雅宋。在我印象里宋的风格是比较清淡那种,而本次课程给了我一个更恰当的词,就是典雅的宋韵。宋韵的“韵”字是指什么?或许是一种朴实却端庄的韵味,这种雅气也使现今很多人还是迷恋宋的那股韵味。在讲座中就有提到,宋的雅是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两者相结合,从而使人们都过着不刻意的雅致生活。这或许就是宋代各种艺术生活世俗化的原因,可这其中的世俗化却并不俗气,而还存有许多艺术。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艺术的故事》第一轮(读书讨论)
Q1:阅读本章后,谈谈你觉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其中哪些印象是在本次阅读中新产生或者强化的?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艺术家任意一部分作品或者创作经历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A1:本文中多此提到的形容词大多为 整齐、和谐、精细、清楚以及逼真和优美。如果根据文艺复兴艺术强化的话,我觉得逼真特点是比较显著的。达芬奇的著名作品《蒙娜丽莎》就是运用了“渐隐法”,文中介绍的是“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总是给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这个介绍通俗了来讲就是渐变隐入。现实中的万物都是很复杂的,就算是皮肤也都有自己的纹路和细毛,而绘画就不大可能把所有的细节都描绘清楚,因此绘画就很难做到真实性。而渐隐法使事物的轮廓与轮廓直接有了一层渐变,让观者自己去脑补其中的连接,这种方法从而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