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湖州文脉与赵孟頫的仕隐矛盾
预习问题1:阅读南宋遗民的一组诗,特别注意一下他们的身份和互相之间的关系。选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两三句诗句,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绪,你如何理解那些南宋遗民在元初时的不同选择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林景熙在宋朝灭亡后不仕,还会收拾帝后遗骸埋葬,可见他对宋朝的忠诚,他是不愿意一个完全不同的民族来统治华夏大地的,他拥有恢复汉族统治的报复,但是基于现实情况又无法实现,对现状处于愤懑和憋屈之中。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钱选“流连诗画,以终其身”,所以认为王朝的兴衰与他无关,他只要专心做自己的字画就好了,处于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那些南宋遗民的选择,有选择反抗也有选择顺其自然的,我认为大部分和个人性格有关,例如林景熙可能就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而钱选处事比较淡然。
预习问题2:结合赵孟頫的生平年表和元代的政治背景,阅读赵孟頫的诗词(以及他的妻子管道升的词),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于赵孟頫在仕隐之间矛盾心理的理解和认识。
赵孟頫认为自己如果归隐就会显得他拥有陶渊明的一种阴性的向内的精神,而没有大男儿的气概,而且作为南宋遗民,如果选择归隐也不会过得很好;而如果做官他就是背叛了南宋,背叛了汉族,因为他担任的是元朝的官。他一直受着这种矛盾思想的束缚,所以会觉得“昔为水上鸥,进入笼中鸟”。而我认为他内心还是想要做官的,不然之后也不会官至一品;但在《渔父词二首》里又对妻子说他想要归隐田园,可能在不同情况下他对这件事也会有不同的回应?
预习问题3:赵孟頫开创了中国四大楷书书法体例的赵体,但因为他作为宋朝皇族后裔却出任元朝高官,而被后来不少人贬损其字为有“媚骨”。他通过“复古”与“书画同源”的理论与实践,成功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一改南宋院体旧习,开创了以笔墨意境为核心的元代文人画新风,并奠定了后世文人画的基本范式。大家可以在下面提供的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选择至少2幅中的细节,谈谈这幅作品带给你的个人感受。
《秀石疏林图》:赵孟頫在题字中说道“方知书画本来同”,这幅图带给我确实有一种在写书法的感觉——笔触苍劲有力但又不失规整,很符合赵孟頫自己书法的风格。
《自写小像》:赵孟頫将自己置身于一片广阔的竹林之中,两岸之间还有小河,而他自己望向对岸,不知道在看什么——这幅作品当然很优秀,但我也不禁推测,他给自己画了这个动作,会不会象征着他内心对于归隐和从仕的矛盾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