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雷州琼崖行行前讲座反馈
这一次讲座让我对海南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改观。之前我一直认为海南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虽然和长三角珠三角不能比但至少算是一个一流城市。但这次我看到老师调查的海南生产总值和台湾生产总值相差四十倍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海南充其量也就是个二流城市。还有一个让我对海南感到震惊的点就是海南语言种类之多。小小一个岛上居然有十多种语言。在漫长的事件中海南的语言居然没有逐渐统一而是分出了各种语言类别。这个现象让我感到困惑。
侯清晏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1月11日讲座反馈
这次讲座是一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这个课题对于学生来说我觉得确实是比较重要的。这次课程让我觉得不同的一点就是不要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时候可能确实是外部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我们从小收到的教育可能大多数时候都是说每次失败后要在自身上面找原因。但经常有时候我觉得我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但没达到预期。这些时候可能就是负面情绪会比较多。但这次讲座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调节心理的方法,我觉得可以尽量运用在生活、学习上。让自己心态更好。 -
12月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影响着后人;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人难以忘怀;有这样一种声音,可以无视风雨,砥砺前行。
周五,学校组织开展的“人文行走”主题课程继续进行。主持教学的是F老师。F老师已经55岁了,按照他的原话来说就“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手上经常拿着一个黑色的小保温杯。两髯已经变成银色。个子虽然不高,甚至有点驼背,但炯炯有神的目光让人感到他仍然十分有精神。
“下星期五,我们将正式开始行走。我们本次行走的主题是‘缅怀千古英雄陈化成’。这些是阅读资料,小组长过来发一下……”
教室内没有一点声音,同学们都阅读着资料,了解着陈化成将军的英雄事迹……
一个星期后,经过一个小时的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灰蒙蒙的天空下,纪念馆没有一丝声音,给此行笼罩了浓厚的庄严,英雄陈化成的雕像,威风凛凛地屹立在纪念馆中央,只见他目光炯炯有神,死死盯住前方,坚毅的神情如山一般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瞬间凝重起来。
这时天空却忽然下起了雨。
下了雨,该怎么记笔记啊?我们虽然事先有准备雨具,但也不希望行走过程顶着雨具啊,老师讲课会不会受到影响啊?这次活动樊老师不会直接临时取消了吧,淋感冒了怎么办?真不该来……
忐忑不安的我看向F老师。只见,斜风细雨下,樊老师挺直腰板,不疾不徐地快走到队伍的前列,有条不紊地将耳麦戴上,开始了他抑扬顿挫的行走讲解。
跟着F老师的声音,我们到馆内了解了陈化成的少年从军,到他建功立业,再到誓死抗英,最后壮烈殉国……F老师慷慨激昂的陈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而敲击在纪念馆房檐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仿佛是画外的击节而歌,为英雄陈化成,抑或是为敬业的F老师!
那一瞬间,我肃然起敬!
我不禁想:英雄的雕像并没有请谁来,他自顾自地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英雄的魂魄。想一览英雄气概,岂能不品尝下雨的况味?雨中敬英烈,又何尝不是一种刻骨铭心呢?
出了纪念馆,雨小点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来到陈化成将军殉国的地方。吴淞口,是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口。来到河岸,我的眼前立马浮现出河面上停满战舰情景、想象66岁高龄的陈化成将军拿着落后的武器看见敌军时内心的翻江倒海、想象陈化成将军在听到投降等声音时的满腔怒火……
雨渐渐停了,我们收起雨伞,怀揣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对着长江水流去的方向,齐声朗诵陈化成将军的诗歌:
“呜咽不成调,英雄血泪枯。功名狂拔剑,事业愧提戈。何计除中饱,还虑倒太阿。一声天欲裂,整顿旧山河……”,那声音,响彻整个长江边!
终于,一缕阳光冲破厚厚的云层,渐渐地,光芒撒满了整个江面。我很欣慰,不仅因为祭奠了英雄先烈,更是因为在这个阴晴不定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个人的担当对于撬动民族命运的宏大意义。
F老师在课外还有公益人文讲坛,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学长。他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社科院。当我问他人文讲坛和F老师对他的帮助的时候,他笑着回答道:“F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声音感染着我们。他创办人文讲坛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我能加入讲坛这件事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想F老师最大的帮助就是能带我去那些地方走走。让我体会到了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
有这样一种声音,传承着中华文化!有这样一种声音,影响着一个民族!有这样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到骄傲!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12月28日讲坛反馈
这一次讲座让我对婉约派,尤其是秦观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参加讲座之前,秦观于我而言,不过是个略有耳闻的名字。每次提及,脑海里最先蹦出的,竟是背错诗句的尴尬瞬间 —— 把 “晴川历历汉阳树” 误说成 “秦观历历汉阳树”,想来实在汗颜。读《苏东坡传》时,诸多疑问便已在心底扎根:秦观的词到底有何独特韵味?他凭什么能成为苏轼的高徒?又有着怎样的非凡之处,得以在词坛留名?
秦观他的词让我第一眼就感觉很巧妙。听完讲座,更是对他的写作风格惊叹连连。他笔下的景致,并非什么奇伟瑰丽的山川大泽,只是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片段、瞬间,像是邻家小院的一次花开,或是巷陌街头的一场微雨,可这般稀松平常的画面,经他雕琢,就成了独属于秦观的诗意符号,无人能仿。而且,他在景物间构建的联想,仿若一条无形的丝线,把那些散落的意象串联得严丝合缝,灵动自然。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望海潮》里的“兰苑未空,行人渐老“。让人感觉物是人非。柔和的文字却能让人深刻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对于秦观不被选入初中的教材中我是比较疑惑的。秦观的词虽然是以爱情等事为主体。但其中也不乏有以其他感情为主题的作品。但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强调豪放派的豪放、怀才不遇、对国家的忠诚……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这一次读书讨论可以说是刷新了三观。对于近现代的画作人们对它的评价居然使用金钱。可能你问一个人这幅画好在哪里他可能会说这幅画好因为有人出几百万几千万买它。这种画作用金钱去定义的事情似乎已经是一件日程的、所有人默认的事了。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那些所谓的现代化作品的创新、发展是为了钱么?如果是为了钱而去创造这种抽象、畸形的画作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五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20章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阅读作业:
1、在荷兰,画专门化题材的画家为什么会出现?你觉得画家们面临的局面和之前几章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首先就是那些画家擅长画这个类型的画。然后就是当时的市民、富商阶层对于画作更加认可,然后就会来购买一些画。那么要聚集稳定的客源和让自己有一点名气,可能大部分画家就会专攻某一类型的画。
2、看完本章,你对“风景如画”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一副具体的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的是272号河畔风车。这幅画整体没有用过于鲜艳的颜色。并且他只画了一个风车。整个画面很简洁,更加贴合自然。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我觉得首先苏轼对杭州就有着一种眷恋、热爱之情。即使是离开了杭州也会是不是想起杭州的生活。并且他对于杭州还有一定的归属感。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我觉得西湖的价值在于它文化思想上的价值,用原文的话就是"突出的精神栖居功能"。其次西湖的意义我觉得西湖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审美观念、设计思路等。还顺带的带动了杭州经济发展。最后杭州的影响我觉得是巨大的。对于国内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杭州都代表着中国园林技术的集大成者。同时西湖内的设计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他们在建造景观的时候也会去参考中国西湖的布局、设计。最后对于世界可以说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让外国人可以更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12.14反馈
这次时文讨论主要是围绕姜萍事件展开。关于姜萍这个事件我觉得我们要用一种理解的态度去看待。我觉得姜萍事件其实根本就是在于媒体的过度营销。因为媒体给姜萍的过度营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然后就开始渴望更多。未来我觉得姜萍的道路可以说是比较难走的。而她被炒作的原因也很简单:她是中专生并且她是女生。这两层身份的叠加会放大人们对于姜萍的兴趣。因为刻板印象中中专生学习就是不行,女生数学学不好。我对于这种刻板印象表示不理解:我从小到大数学老师都是女性,我们年级第一也经常是女性,这种刻板印象从何而来?可能这种刻板印象也和姜萍一样,也是被炒作起来的。渐渐的这些印象就成了标签。姜萍标签是作弊,女生标签是学习不好……这些类型的事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流量和热度么……
这次讲座是作为一个行前讲座,将苏轼的很多个方面穿插了起来。在第一部分的时候苏轼的书法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他写的字一般都是“石压蛤蟆”,都是比较扁平的。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就感觉是规矩中带有一丝奔放。苏轼写书法作品的时候我觉得他都是完全代入到了原作者的感情中。他甚至可以用字给你描绘出当时作者的处境、心情。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只是用自己的“石压蛤蟆”体工整的写上,偶尔几个字会被拉长、放大。这也体现了苏轼对于原作者的尊敬。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焦点是姜萍到底是不是靠自身实力获得的这些荣誉。看到结局我可能是觉得有点惋惜以及有点鄙视吧。因为成绩不是她自己考出来的。她未来发展我觉得是比较黑暗的。没看过这几个新闻的还好,看过的可能会给她打上不诚实、不劳而获等一系列的标签。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可能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系列有关一些工作的课程。培养出的人才可能不像那些顶级高中的学生要成为国之栋梁。更多的是从事一些比较基层的工作。我觉得如果有些人在学习上确实没有什么天赋,那么职高的教育是足够的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艺术的故事》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我选择编号252的多疑的多马。我觉得视觉就是外在的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视像就是内在的一种个人的想象或者追求。多疑的多马中明暗对比很美明显。我觉得这幅画展示的就是最纯粹的,没有任何添加的,完全符合原文的。画中的多马我自己觉得是象征着人类对于那些超自然现象的质疑、探索。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治理西湖、治理钱塘江、创办公立医院、修建苏堤、平抑粮价。我觉得他对于杭州首先就是喜爱之情。可能是喜爱那里的风景和人。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首先西湖它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一个结合体。它所展现的这样一种风格是中国独有的。其次就是它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我印象中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人赞美西湖了。其中西湖十景代表的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中国建筑的风格的一个代表。所以西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观。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讲坛反馈
这次讲座主要讲述了苏苏东坡的后半生生活。
苏东坡的后半生生活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在晚年时原本可以在他所热爱的江南安度晚年却被朝廷多次调离。最后竟直接发配到海南。但或许也是这样曲折的经历,造就了苏东坡后半生的作品。
在讲座中,有两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后赤壁赋》中描述苏轼爬山并在树顶长啸的场景。这个行为背后蕴含的情感让我深思。他为何要长啸?是对命运的不甘、是对孤独的表达,还是对悲伤的宣泄?这种行为虽然我只是想象,但已经能感受到一种释放压力和烦恼的快感。它让我思考,也许在面对生活的重压时,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就像苏轼那样,通过长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赤壁赋》。初次阅读时,我确实感到有些抽象难懂,尤其是那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当时我并未完全理解其深意,但随着讲座的深入,我开始领悟到苏轼想要表达的是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恒常变化。他通过对比水和月的无常与恒常,让我们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又是宇宙恒常的一部分。这种哲学思考让我对苏轼的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和宇宙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读书讨论反馈
这一次讨论讨论的画作可以说都是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的。我觉得最典型的就是天堂与地狱。地狱就像我们常规认知中那样暴力、恐怖……但天堂一定是美好的么?博施好像并不同意。他所画的天堂虽然整体色调上和红色的地狱形成鲜明反差,但当我们仔细观察的时候,发现天堂中也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层出不穷。虽然这幅画没有放到“艺术的危机”那一章中但我觉得这幅画就是“艺术的危机”的产物。
最后老师问到先进的艺术家一定伟大么?我觉得不一定。一个艺术家如果只是为了名利不停的创作出一些奇形怪状且没有深度的作品,那么他就不配称之为伟大。 -
11月行走作文行走作文
11月24日,我们在松江科技馆集合,开始了这次的行走。 这次行走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环境给我的印象就是“矛盾”。云间第一楼是一个学校的一扇校门;松江塔园的隔壁是松江科技馆,塔园大门上比较靠上的部分是匾额,下面就是塑料板,上面印着一些十分商业化的标语…… 后面,我们进入了松江方塔园,这里的景象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塔园以其历史悠久的方塔而闻名,这座塔建于宋代,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松江的兴衰变迁。
我们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逐渐沿着历史的足迹向下走去。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精致的园林小品。方塔园内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小径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方塔下,我们驻足仰望,塔身的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塔内,我们沿着狭窄的楼梯盘旋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回音上。到达塔顶,放眼望去,整个松江的景色尽收眼底,现代建筑与古建筑交相辉映,让人不禁感叹时代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随着我们的行走,我们来到了园中的何陋轩。这个名字取自于“何陋之有”的典故,意在表达即使简陋,也自有其独特之处。周围的石墙也让我理解了行前材料中陈从周先生提及的“景色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这次行走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松江的历史与文化,但是这么多文物放在一起让我感到有点突兀。就是感觉没有把整个园林串通。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我选择帕尔米贾尼诺。他的作品是编号为234的《长颈圣母》。艺术之危机我认为就是当时从事艺术的那一批比较顶级的工匠、画家想要超越前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超越,帕尔米贾尼诺就是其中之一。这幅作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这幅作品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圣母的脖子被拉长了。同时圣母的神态用原文的话就是“娇柔做作”。然后布局上天使集中在一边,先知则孤独的站在一片空旷地带。这幅画作可以说是基本不按照原本的审美体系走,但我觉得他这种想要开创新的艺术风格的努力是有效的。我觉得这幅画和之后我们所说的一些比较抽象的现代艺术有点像。他们都是通过对一些线条进行一些可能不合理的扩张或者缩小。但前者可能是想更好的表达他所刻画的一种圣母“娇柔做作”的形象,在形象上面有新突破。但后者可能是想让读者不要一眼就看出它所要表达的内容。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这次时文讨论接触了很多我比较陌生的名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平庸之恶”。“平庸之恶”的表现感觉就像为了保全自身然后牺牲了他人的利益。那当我们面对这些有“平庸之恶”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呢?他们不通人情、不会变通固然是一个容易受人辱骂的点,但他们大部分又是底层人物,只想保住自己的温饱……那当我们处于那种境地的时候,“平庸之恶”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是对是错呢……
这次讲苏轼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他和他的妻子王弗。两个人一个诗文天赋拉满,一个情商拉满。两个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但就在王弗26岁时她逝世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后,即便苏轼尝试不再想起,却难以忘记。脑中平时最为温馨、平常的场景反而成了最感人的。那我们在度过这一个个平常的场景的时候,不也要好好珍惜么?苏轼的词是故事,也是人生的道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又是该自己编造一段曲折的剧情,还是仔细刻画出日常中的某些细节呢?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11月9日反馈
很遗憾由于樊老师的访谈任务,未能参加这次讨论。但根据此前的预习,苏轼在被贬谪的路上精神状态不停的在改变,但主旋律主要都是乐观向上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11.16艺术的故事第一轮反馈(补)
这一次讨论我对于在分析为什么文艺复兴的时候会涌现那么多的艺术家,那么多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老师的一个观点十分直白、简单:那些艺术家他们就是天才。这个结论确实震惊到了我。因为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下个人的才能、天赋在我们教育体系中提到的并不多。我们讨论出来的结果有艺术家们的地位的变化、艺术家的题材不断变多、某方面技术在那时候已经发育完善……但我们都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那些人就是天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都说“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赋构成的”,后半句“1%的天赋是更重要的”永远都被家长、老师舍弃。或许现在的教育不应该过度、刻意的让学生们去学他们所不擅长,或者说没有那方面天赋的。毕竟只有天赋用在了正确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文艺复兴”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一次 读书讨论(补)
阅读内容:第15章 和谐的获得
讨论问题:
阅读本章后,谈谈你觉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其中哪些印象是在本次阅读中新产生或者强化的?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艺术家任意一部分作品或者创作经历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首先文艺复兴后素材变得更多,不再仅限于画神一类的宗教类画作。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画像。然后在光影上也有所突破,比如在《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运用光影让画面更加生动。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1)请结合丢勒的《耶稣诞生图》和《亚当和夏娃》,谈谈来自南北方的新旧艺术知识是如何得到调和的?
丢勒的两幅作品完全遵照科学的透视方法来塑造刻画画面中的景致与人物,让我觉得有一点意大利文化复兴后的特色。然后那些人物在形态上又有点像北欧的风格。
(2)请在以下作品中任选其一(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丢勒《圣米迦勒大战恶龙》,格吕内瓦尔德《磔刑图》,施博《天堂与地狱》,谈谈作品中对于黑暗、邪恶或恐怖元素的想象和描绘反映出何种艺术旨趣和理念?你是否欣赏这一风格?
我选择格吕内瓦尔德《磔刑图》。这幅画展示的是耶稣受难的场景。整幅画就让人感到痛苦、压抑、沉重。他在色彩上对比,然后用一系列的细节上的刻画,比如基督垂死的身体和变形的十字架。反映出了格吕内瓦尔德当时宗教方面的艺术理念。我是比较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