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南宋的那一张行军示意图,虽然说南宋的小朝廷在不断的流亡,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从原本的临安被一步一步的赶到雷州半岛,最后如同将死之人做最后挣扎一般,昂首挺胸走向自己命运的归途。
王一珺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本次关于心里的讲座,很明显看出来音乐的调节作用,让原本安静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我也沉浸在这其中。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这是最后一次读书小组,再次体会到了苏轼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样子,是如此的热爱生活,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活灵活现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很遗憾这次讲座没能参加,其实,通过查找一些词作,能看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我最喜欢周邦彦的风格,就感觉非常的唯美,像轻纱一样朦胧,手发技艺也很高超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1.为百姓做事获得生活的价值
2.去黄州之前已经做好了要死的准备,据说甚至连棺材都做好了,也是不再在乎名利了。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1.京城做官时需要卷到朝廷的党争之中。
2.改善西湖的水质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要来到本次讲座,但是我也观察到了姜萍这件事情的整个发展,同时我也感到了社会舆论转变之快,从原本的对于数学天才的一种吹捧,到最后他的老师和他一起被通报批评,姜平可能甚至都不是想要自己作弊的,因为学校有大肆的炒作行为,也很可能是他们选中了一个人,并且打算进行包装。
很遗憾没有能参加本次行前讲座,但是我从群里很多同学发的,苏轼认真轨迹图,感受到了苏轼这一生的跌宕起伏,并且感叹他精神力量强大,让他能多次冲回顶峰。 -
11月行走作文很遗憾,这次没能参加松江方塔寺的行走。好在我在暑期去过南京,参观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它就设在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里面。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其中古典园林的五大要素包括筑山、理水、植物、建筑和书画它都一一包括。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是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精巧,有高低起伏,沉沉叠叠的假山,有亭台楼阁,有好几处水池,有各种花草树木,一步一景,很有意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园中静妙堂前的南假山。园中的假山可以登上去 ,一路造出高低起伏,迂回曲折,一路攀登时而登高看到园中一片水池和稍远处绿植环绕的静妙堂,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会又往下行走进入洞中,有种了很幽深的感觉,一会又迂回在山石之间,有种人在山中不知南北西东的迷失,在一转身往下一看,竟在石头的空隙之处看到下面是有些泛绿的水面,几条红的,白的,黄的,黑的锦鲤在悠哉悠哉的游着,顺着水声有发现了有个瀑布不停的流入水池,有山有水,有动有静。假山前有一形状近似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边有两棵明代种植的树木,假山,树木,亭台倒映在水中,有虚有实,显得园子很大。
感觉在这小小的假山林里有着丰富的移步换景和心情体验,真是感叹古代的园林真是构思巧妙,富有人文色彩,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这次读书小组列举了一些苏东坡来平静自己内心的方式,刘尧老师也讲到了自己小时候对于农活的态度,与苏东坡形成对比,并且赞美了苏东坡对于生活的真正热爱。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老师从贬黄州开始讲起,飞快地速通了苏东坡的后半生。洪州市苏东坡精神状态的一个转折点,并且在元丰五年,苏东坡整一年中都有大量的作品涌现,也体现出了他的精神。在精神上跃到不同的境界。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苏东坡爬上树,然后长啸的那一段,我能真正感觉到苏东坡的心灵的澄澈,与大自然沟通,探索和交流中寻找自我,让自己的心境平和,也其实印证了之前在前后赤壁赋中,他所认识到的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的那种理念。并且这一幕非常有画面感。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快乐的农民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是有真的在种田,并且是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这件事情的,就感觉他能进一个自己的小菜地,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感觉这一点和现在人心里有一点相似。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在我的印象里,苏轼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其实是集大成者,包括对于民众的关怀,对于世道的看淡,对于情感的看重,使他成为了一个丰满的人物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1.本次没有能来参加讲座,没有能了解到老师所谓的平庸之恶。但是在看完同学们的反馈后,我其实对于这次夜骑以及后续的封校事件有了一种看法,应激性反应创伤。这件事情可能最根本的起因在于当代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他们既不能从工作上得到存在感,也不能从平常的学习中得到存在感,也没有办法自我去寻找一个解脱的路径,比如说寻找爱好(比如彩虹室内合唱团,还有其他的民间乐团,或者一些骑行团都是非常好的一些组织)(我原本也以为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干劲的一群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只是少部分,包括我的声乐老师这一类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激情去生活的,但是也有很多一部分,就真的是每天在宿舍里要么学习,要么打游戏。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而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生活的平庸,依赖于网络,并且从群体中获取存在感,成了他们的执念。因此,有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就会引起巨量的跟风(当然,错误的引导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一是引导时间错误,二是引导人群也错误,可能是当地的政府比较希望大学生能找到存在感和激情吧)于是就有了开封夜骑。但是日均十万的人流量是道路负担不起的,所以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就是封校。当然,这件事情的影响也持续了很久,导致后面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封校这个制度也一直在实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的来说就是内心空虚,如果没有目标和热爱的话,那确实闲的慌)
-
11月30日时文讨论1.这件事情的主旨是在于通过两地的大学生的频繁交流,可以拉动内需,且通过网红的方式再次得到全国关注,为当地的旅游业增添收益。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他原本以大学生作为拉动对象就非常的离谱,11月份照理来说应该是考试季节,至少不是游玩的时期,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暑假,那是非常合理的,假期原本就是让学生们放松身心的时节。但这个点大学生的注意力应该聚焦在学业上,而不是如何去开封跟风。这一定程度证明了学生内部有组织力的存在,因为10万毕竟不是小规模(两地交通的崩溃也说明了这一点)它是自发性的组织,也就是口口相传,或者通过社交软件的方式来拉拢更多的人吗?这个问题有待斟酌。
2.我其实认为第一组事件中对于大学的封校管控是近乎合理的。虽然说这可能有一定程度上有损人权,但是毕竟这次夜骑事件已经影响到了两地的交通和其他市民的正常生活,所以进行一定的管控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交通就瘫痪了。但是和第一组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第二组都是过度的管控。虽然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存在炒作的嫌疑(因为夜骑事件就在最近发生,也许有可能是相关人士在表达不满),但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现代高校管理制度上的一些缺陷:如何有人性的来决定高校的管理。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苏轼的朋友佛印也是不受世俗规矩约束的人,所以《核舟记》说他绝类弥勒。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没有能参加本次读书小组,总有人说讲苏轼是最复杂的,因为苏轼,他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讲,它不仅仅只是乐观,或者只是正直,或者只是豪放,他也有复杂的细腻的情感在。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很遗憾没有来参加讲座,在阅读预习材料以及观看其他人的反馈时发现,宋代园林布局是宋的一种非常充分的体现方式,也颠覆了我之前对于宋朝只有瓷器书画的刻板印象。原来一说易明清最为盛行,但是在宋代却别有一番风味,也体现出了人们的慢生活以及时代的特征。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一个贤者,一个心胸阔达的人。符合我们对苏轼的刻板印象
青苗法 新苗法最后变成了强制借贷,王安石在制定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这一点吗?没有任何的条件去约束借贷吗?还是说强制借贷的产生缘由是设立一个目标要求要满足多少的销售额度之类的?
苏轼作为反对派尚书,向皇上劝诫说,这样操之过急,会引起混乱。但是同样,他们又完全表示反对新法,也惹恼了司马光为首的真正的反对派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我选的是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汝窑北宋后期作为皇宫用品的供应窑,生产青瓷,基本上没有装饰,瓷器的纹路来源仅限于烧制后的蟹爪裂纹,以及青色的釉。
这一件文物呢,是作为一个温酒的容器,莲花为造型,典雅古朴,反面有五个用作固定的芝麻钉。在原本就传世不多的汝窑作品中更显珍贵,越能区别于明代,清代的青花瓷及其他瓷器,让人感到宋代的清丽风气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讲座中樊老师从古文观止入手,展示他家里两套古文观止的书。古文观止一共222篇,从唐代以来,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便是宋。宋代作为典型的重文轻武的时代,通过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促使了古文达到高峰。老师也讲述了古文现在非常艰难的处境,只是为了考试而生存,在现实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学习古文。而欧阳修就是一位古文大家,一生写了超过百万字的文章。预习作业中,以欧阳修为父亲修的一篇墓志铭作为材料,并且通过他母亲的叙述,讲述他父亲的一生,以及他父亲对于欧阳修的间接教导和家风传承,老师在讲到这里也提到了关于文化传承和代际传承的教育。又提到了结婚生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虽然说并不是必须要结婚生子,但是能够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期待着盼望着他们长大,也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欧阳修在最终能够达到父亲的要求,完成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的时候才修表,才最终为父亲立下丰碑。这种情感和等待让人感到动容。不过在后面的几篇文章中,樊老师也提到了古文中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古文的论证。朋党论,我章在现代人看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沈阳学姐告诉我们,要带入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因为作者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派系来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召集名士加入他的集团,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