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讲座薛贞学姐从气质类型出发,讲解了如何关注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在最后的合奏环节,虽然最初感到有些尴尬,但是在积极的音乐中,最终还是感到轻松和愉快
方萱沂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最后一次读书小组,万老师让我们通过对比的方式寻找苏轼在惠州与海南精神上的又一重突破。万老师提醒我们注意苏轼具体的行动,从中寻找依据,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模棱两可的判断。他通过切实做事来派遣苦闷,最后已能笑谈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即使不再是一方太守,没有必须的责任与义务,他仍然乐于为百姓做事……相较于黄州,他的心放下了更多,也装下了更多,留下了永恒的“东坡居士”的形象。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大家一起读词的意义——大家关注不同的细节,对某个细节加以联想与阐释,再表达出来让大家都体会到这份美好。在冬末春初的世界,梅英、冰澌这样美好的事物正在悄然地消逝,而年华的逝去和这季节的转换是一样的无声的。即使年华无情地逝去,但是秦观仍然将生命中遇到的美好的瞬间写了下来,这些片段成为了他一生的记忆。而下阕“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多么热闹的宴饮场面,可是在仲春,车顶将花打来打去,花枝摇曳,繁华过后落英缤纷,一地残花便自然引出了“行人渐老”。秦观词中的时间、地点、情感的转换是非常自然的,水到渠成。看似柔弱、婉约的词蕴含的是命运与心灵的感伤。蒋勋评价说:“当女性文化失去自己声音的时候,一部分男性文人弥补了这部分空白。从柳永到秦观。”我认为这样说是不恰当的。男性文人的文字再柔美,情感再细腻,也不可能弥补女性失声的空白,社会角色的不同决定了这一点;同时,因为男性文人的文字婉约精细,就将其归为“女郎词”同样是片面的,过度的性别化是对意义的局限,不论是秦观还是柳永,他们的词中传递出的都是人类共通的愁苦与悲哀。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第五次预习
1、苏轼的心态更为平和,不仅仅是自己的心境,也将这样的心态化为实际的行动,为百姓做事
2、他为百姓做事不再有“因为我是这里的太守,我是这里的父母官,我应该为百姓做事”的因素,而是没有其他原因的,认为自己就应该这样做。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2、我认为苏轼是将杭州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的。一是因为杭州的山水秀丽,“故乡无此好河山”。二是他自请外放到杭州,他在杭州其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其他外放的地方相比,这一点是显然的)。三是他在杭州为政的期间与百姓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3、西湖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城市与自然的相处关系,文化意境如何不断的延续、传承。西湖的申遗成功也会让人们更加重视西湖的保护与发展,让这份文化意境更有在现代传承的可能。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1、因为做地方官更贴近百姓的生活,能直接为百姓“做实事”,做切实惠及百姓的事。而在京为官好像能在更“本质”的方面做一些努力,但是实际上很难真正实施。
2、苏轼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不仅仅有“与民同乐”的理想,而且真的懂得如何为百姓做事。比如修缮水利设施,开办“安乐坊”等等。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在时文讨论中,老师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职业教育。这是一个之前我从未思考过的角度。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期待是什么?它的现状又是什么?国家对于普通高中的期待是什么?我又受到怎样的期待?社会上对职高的歧视一直存在,他们总是被这个社会忽略。他们需要更多社会正向的关注,在就业中更多的鼓励,更多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与机会。其实不仅仅对于职高是这样,对于这个社会的每个部分都是如此,如果社会的各个部分更有可能流动,而不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划分‘理科班’”,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是更好的。
在讲座的开始,沈阳学姐为我们讲解了苏轼的书法。沈阳学姐并未堆积书法的专业术语,而是让我们结合自己平时写字的场景,观察《寒食帖》中特殊的笔画——延长的竖与顿挫的横,我们自然地从中体会到苏轼当时的心境,沉郁痛苦,挣扎但又克制。从苏轼与黄庭坚“死蛇挂树”与“石压蛤蟆”的互损之中,我又看到两个有趣的灵魂。
在讲到苏轼在杭州的政绩的时候,万老师提到苏轼在西湖中修建三座塔,并不是为了营造一番美景,而是为了给菱角等作物的种植划分承包区域,但同时苏轼也选择了建塔这样一种颇有意境的方式。随着时代变迁,三座塔的位置变化了,现在以“三潭映月”的美名为人们熟知。万老师由此提醒我们:“苏轼的本质是儒家的,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一直是他的执政理念。”结合后面提到的“名胜古迹”,地以人胜,我更体会到西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之处。
当时我读《岳阳楼记》,我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但是关于岳阳楼重建的原因,以及滕子京的介绍,甚至对岳阳楼本身的描述都是很少的,只占文章开头一段,后面是对欧阳修想象中登岳阳楼所见之景的描绘,最后一段甚至是抒发他自己的情感态度的。这样一篇文章难道不是跑题的吗?但是今天我明白了,正是这些文人的吟咏,他们借楼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态度、政治抱负,这些楼才为世人所铭记,因为我们将这些情感附会在古迹上。这些楼可以塌,可以重建,可以不按原样建,但是只要那些诗文仍被传诵,名胜古迹变有着延续不断的“叠韵美”。
在讲苏轼的诗时,万老师强调了“江水”与“雨”等与水相关的意向。水,串联起苏轼的人生历程,串联起与他息息相关的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曾经历的几场雨。23年暑假,新晃龙溪口码头的骤雨还下在我的心里,24年暑假,我在辽中京遇到了同样的倾盆大雨。雨,将这两个片段联系在一起,与我共同经历的人却几乎换了一茬。透过雨幕,我仿佛看见去年同伴的身影,但恍惚后,真实的人脸出现在我眼前。当苏轼写道:“不见跳珠十五年。”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否与他相似呢。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苏轼疏通了西湖与水道,修建苏堤,创立了“安乐坊”(医院)等。我认为苏轼一开始在杭州是因为杭州的风景美好,他沉醉于这样的江南美景。而后来他在杭州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此地为官,为杭州的百姓考虑,建设杭州,他与杭州的人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系,对杭州又了更多的归属感,杭州成为了他的精神故乡。
3、因为西湖的风景形成时间长,从宋到清,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为与自然的平衡中体现中式园林的独特之美。 -
12月22日 杭州苏东坡行走报名西文书院方萱沂报名行走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在读书小组中,我们讨论了苏东坡不同的举动,已经它们反应的苏轼不同形象的侧面。其中苏轼广泛的交友,不在意朋友的身份与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心态,他们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赞赏苏轼的态度,而自己却更像刘禹锡那样做。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这次讲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前后赤壁赋的解读。
一开始我并不是非常理解苏轼情感转折变化的原因,对于他的“中心思想”也并未有深刻体会。秋吟联系前后的诗歌,提出苏轼在游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不断流逝,感到无尽的“变化”,这带来一种愁苦。但是他并未陷入这样的愁苦中,而是又看到了不变的那一面,并且最终落足于“当下”,深刻地体会当下,活在当下,这是他动人的地方。在樊老师解读的过程中,樊老师着重描绘了苏轼登高,爬树,长啸的这个片段,并点出这样一种危险的,独行的,但是却一直吸引着人前往探究的“神秘的东西”。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因此我们与苏轼有所共鸣。在解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简单的“乐观豁达”苏轼不一样的苏轼,他更加立体、深刻。 -
11月行走作文尊敬的松江区政府您好!
我们是樊阳人文公益讲坛西文书院小组的同学。
非常感谢你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方塔园日常维护工作的支持。不过在参观方塔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方塔园的展示介绍有所不足,无法让大家有效地了解相关历史建筑的底蕴,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现状有所改善。
首先,游船部分的船只风格过于现代,与四周的风景格格不入,略显突兀,在不影响游客的体验的情况下,,可以把现在的船只改成更加复古一些的风格,即保留了娱乐的功能,也让整体风格更加和谐,符合冯纪忠先生“与古为新”的造园理念。
其次,在古建筑旁加入更多的展示牌,向大家介绍方塔、照壁、天后宫等不同建筑,让方塔园在作为大家休闲之地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同时,可以在方塔园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辨别方塔园中的建筑分属于哪些朝代?根据这些建筑的造型思考,它们从哪里彰显了宋的精神,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一张纸上后交到一个固定的点位,将一些较好的回答挑选出来后展示,创造互动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参与,推动文化传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改善现状与文化传播提供帮助。
致此
敬礼!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这次时文讨论中,老师引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两种社会事件。一开始我看到了人们被压抑良久之下集中的、疯狂的爆发与情绪宣泄,而子宴看到的是,在这种疯狂行为背后的,人们的迷茫与无措。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情绪以及派遣方式的迷茫。我们很难下定义,说,这样社会事件就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这些事件思考到最后,似乎都落到“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这样一个极其宏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个体的力量很难影响到什么。但是这个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如果我们自己努力关心社会,学会为自己负责,勇于打破不合理的规定,与他人建立链接,努力做些什么打破沉默螺旋……那也许,会有改善吧。
这次讲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
一开始读到这首诗我并没有很深的感触。诗的前三句写世事变迁无常,最后回顾往昔,好像是一个很“老套”的套路。但是当我们细细体会,诗的最后一句写的是“人困马(驴)乏”这样一个并不愉快的场面,这是在苏轼与苏辙为了实现理想,去往京城路上的一个场景。它不愉快,但是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些,它便有了意义,尽管我们的理想不一定能实现,但是这样一段同行的深刻回忆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羁绊,加深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让我们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面对人生的偶然性的时候,不走向虚无。
另外我们在提到《超然台记》时,提到苏轼“与民同乐”的思想。在了解到王安石变法的种种问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之后,我更体会到在“与民争利”的背景下,实践“与民同乐”是多么的重要与可贵。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第二次读书小组
苏轼和佛印是朋友的关系,在他们的交往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随和的,不拘小节的人。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我认为一开始,这是一小部分人追求自由的方式,随心而行,不受束缚。但是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它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报复性的,压抑久了之后的疯狂行为。(从共享单车已经多得堵塞机动车道,阻碍交通可以看出)可能网络的传播,景区免费等鼓励激励政策也是促成这个事件如此疯狂的原因之一,但是本质上是人的情绪的集中爆发。
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我觉得这很荒谬,非常可悲。“封校管理”制度看似是一种过度积极的作为,实际上是不作为。因为一些所谓的原因,例如“保障学生安全”,就将紧急管理之下迫不得已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甚至不将人当人的制度作为常态化的管理,好像只要这样做了,就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再发生些什么”也不是我的责任了。校方这样的管理制度没有将学生当人,也给了一线管理者不将人当人的“底气”。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1、华亭四面环水,桥梁众多。亭馆数量不多,有些已经荒废,留存的也多次改名。寺观历史悠久,有御赐的藏经。祠庙没有大型祭典,但是吴越地区还是有很多人供奉他。
2、我认为这样的保护是有所缺失的。一个建筑脱离了原来的环境,会缺少其与环境、功能相配合的意蕴,只有建筑被保留下来。但是在原址保留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将建筑迁移到一处,合理地排片布局,集中保护,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
3、我认为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就是“与古为新”。他学习、尊重宋代的造园风格,尽力体现“自然”,但是也努力将宋的风格展现为现代。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第一次预习
1、林语堂认为苏轼是一个忠正的,温和厚道的,道德高尚的,文笔优美的人。我认为这与我认识的苏轼并无不同之处。
2、王安石变法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国家与百姓考虑的,以青苗法为例,这样的借贷制度同时使国家与百姓得利。但是王安石为何如此急切激进,将这样的制度变成“强制贷款”,从而为百姓带来不信呢?
3、苏轼多次上书,希望皇帝能意识到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以及这样带给百姓的苦难,即使知道自己会因此被贬谪,被罢官也在所不惜。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在读书小组中,大家交流分享了自己对苏轼的看法。我认为这次读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我们通过阅读王安石变法的两章,认识到苏轼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并且苏轼做一名政治家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这是他为民为国的方式。他通过参与政治来实现这样的理想。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在讲座前书院交流分享的环节,沈阳学姐提醒我们在分享时文的时候,要努力尝试使用结构化思维。这一下子点醒我如何改进我语无伦次,讲了很多但思维混乱,总是担心自己有没有缺漏的分享,也让我认识到真正将学到的内容运用起来是很不容易,需要多加练习的。
而在分享自己选择的,能代表“宋韵”的文物时,大家都能体会到这种很飘渺的“韵”,但是当沈阳学姐稍加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大家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沈阳学姐简要提点了一下如何学习、欣赏一件文物——首先我们要关注它的外形,出土的地点和精确的时代等客观信息,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艺术风格等更为深层的内容。这样学习方法的指导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行前讲座中,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带有“宋韵”的物品,引入了本次行走的主题。
在补充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的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城隍”。地方的城隍很多是为该地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人们敬重他们,感恩他们的功绩,于是将他们奉为城隍,进行祭拜。而上海有着“一城三城隍”的特殊之处,我却对上海的城隍一无所知,我深感惭愧。
而在了解宋韵的部分,“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这两个概括非常精确。我认为宋代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的了指导。也许我们不再会像宋人一样焚香、点茶、挂画、插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赋予庸俗的日常生活韵味。现在如此之多的文创产品,也是想要通过再创作的方式将这样典雅的意蕴融入现代生活中吧。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1、从这幅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审美偏好,例如宫女头上丰富的簪花和珠饰,宫女和皇后的珍珠花钿装等。
2、这篇文章我没有读得很明白。大概是宋代已经对自然山水有了很透彻的理解,但是还没有诞生成熟的园林建造技术,人们认为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要以“奇趣”为美。我觉得在园林艺术中体现宋代精神可能是着重于对自然山水的模仿?而不是像明清那样有成熟的叠石技巧/移步换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