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等心理测试的盛行与广泛的参与,说明人们对于心理学,尤其是自身的心理,是有着相当的关注的。然而更细致的来看,却又大多仅限于有兴趣,而并不去真正了解心理学,只是去以这些“实用”的“旁门左道”来了解心理。这是否会导致许多人因此误解心理学,或许不会,也或许会。
所以很感谢学姐为我们带来的心理讲座,既是有着很多实用性的成分,其背后的一些理论也不缺乏,又以一种并不学术的方式融入到讲座当中,而心理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延展性,也被很有趣的加入了其中,比如心理学中的种种有意思的小测试与小实验,以及心理学所能够牵扯到的各种活动要素。这种种要素激发起了大家的参与感,也让这次讲座变得格外的生动。
希望后面学姐还能有空多来进行一些讲座,虽然我可能听不到几次了(笑)
文史书院刘瑞祺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
12月作文鉴于行前讲座中讲到了苏轼的书法,这次的元旦假期,我前去了上博东馆来近距离欣赏一下书法的魅力。
进入到书法馆中,首先是甲骨文、金文等这些古早的文字。这些文字确实是中国早期使用过的文字,但其放在书法馆中却似乎略显不妥:这些兽骨、器皿,乃至后来的竹简上的文字,他们是否具备着足够的艺术价值?并不是什么写下的文字都能称为书法,这些的文字也主要是偏向于去记述事件,起实用性的作用。它们是否能放在这个馆里,还是很值得推敲一番的。
从陆机的《平复帖》开始,书法也就登上了我们已知的历史的舞台,并且开始成为了一种士人的风尚。
终于到了宋代,可惜馆里只有一幅苏轼的作品,是与苏辙一同悼念好友黄几道的文章。首先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干净、整洁,没有涂改的痕迹。仔细去看每一个字,也确实如“石压蛤蟆”,整体都十分的扁平。而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悼文,其情感自然也是十分的充沛。越到后面,会感觉到苏轼的笔力越发的重,许多字的几笔比起另外的笔划更加浓厚,字的大小也相比之前更加的有大小不一的感觉。但写到“寿命在天”一句,或是感叹这位同年好友早早离开人间,“壽”字的笔画相当的淡而虚。而朋字则倾斜了许多。
而旁边则是米芾的大字,有着一种磅礴的气势,同样也是大小不一,比如“上”字就写的小,但后面的“极沧洲”却大许多。书法的魅力也就在于书写者的意随笔动,笔随心动,既有着书写者字的个性,更有着书写者的情感。反过来说,欣赏书法,也需要去看文字背后的内容,了解其情感,其作者的风格、个性,仔细去欣赏每一个字,才能看出些门道。
现场不乏爱好书法的人。因为人太多,欣赏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要排长队,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为了几张纸上的笔墨甘愿等待许久。然而真的说起来,他们是了解如何欣赏还是单纯凑个热闹、顺便参观,或许要打个问号。在我看苏轼与米芾的字的时候,停留了许久,而周围不时有着说着:这是苏轼的字!这是米芾的字!然后却看一看就走了。这些人是来看字的,还是像打卡一样看一看书写者,然后仅仅是来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的呢?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现在,电脑打字这种高效的方式成为了“书写”的主流,但以艺术为核心的书法,却仍然不会失去其魅力与价值。然而,欣赏、体会这种价值,在现代,或许已经变得困难了。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在现在的许多人看来,婉约词似乎代表了一种女性的气质,而这种“过度柔美”的气质,在那些以“阳刚”、雄浑、爱国为核心的人眼中,这种诗词无疑无法得到重视。而其内容,以咏叹与抒发个人甚至到男女情爱为主,更是让一些人认为“不堪”,“不够宏大”,“诱发早恋”等等。但这种的看法,背后却是对于生活的偏见。
婉约词是一种极为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学,其既有着反映生活中不那么高雅的部分,比如柳永的一些词,也有并不高深的部分,但这些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不那么把它摆上台面,但不意味着不去正视他们。婉约词中还更有着一份人自身生活的哲思,晏殊圆润的人生态度,欧阳修的行乐与同乐,这次讲的秦观的忧愁中的深思,婉约词不如豪放派磅礴大气,但哲思却怎是豪放词所能比较的?当我们观词仅仅只在乎其气势如何,是否也是一种被感官刺激所束缚?
词,作为一种与诗歌同样丰富的文化,理应得到与诗歌不相上下的欣赏与尊重。在课本中有如此多的诗歌,一会“唐诗四首”,一会儿又“唐诗五首”,一会儿又“诗歌五首”。是否也可以改换一些同质的,也给婉约词作一篇“宋代婉约词五首”的课文?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当艺术被迫融入进了市场,之前所说的艺术的危机也就不断地持续着,艺术也就不再如“并不那么黑暗”的中世纪那样基本停滞不前了,我们所不熟知的那种“以传承、模仿”为主流的中世纪艺术也就被不断地创新与新意彻底地取代了。
在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清楚为什么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但也没太多想。纵观艺术的发展,或许可以说是从艺术逐渐迈向艺术家的过程,从一开始古典时期的希腊罗马,到中世纪,都是主要以艺术而非艺术家为核心的历史,虽然艺术首先还是由某个艺术家开创的,但大多艺术家似乎是与工匠差别不大,只有少数艺术家会开拓创新。乔托以后,艺术家逐渐开始占据了历史的地位,单纯而相似的艺术,比如以希腊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已经不复返了。艺术家本身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加上市场的逐渐形成,造成了这种演变的诞生。像巴洛克风格,实质就并非是十分统一的。而艺术的流派也不再如之前是以希腊等时间作为命名,而是以艺术家来命名,比如印象派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画展,巴洛克源于画家们开始为打破危机所作出的创新与反常规,而非有那么一个历史时期,叫做“印象时期”,“巴洛克时期”。艺术成为了艺术家的艺术。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1、在荷兰,画专门化题材的画家为什么会出现?你觉得画家们面临的局面和之前几章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因为,在荷兰,宗教改革使得新教成为了主导的思想文化,使得之前依靠宗教绘画而成的画家与宗教委托人的经营方式消亡。但在荷兰,却又不像在英国等地,画家不再引起本地人的兴趣,不只有以肖像画讨取政府喜爱一条路,有着广大的市场,所以出现了区别于前几章的局面,画家以门类画来从市场维持生计,而门类的数量又是十分丰富。2、看完本章,你对“风景如画”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一副具体的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风景如画,不一定是风景本身怎么样,而是在我们看风景的时候,联想到、运用了某幅画上的视角,那些画为了展现自然与美所刻意运用的布局方式。比如图271《微风中的荷兰战士和各种船只》,其景色本身就是普通的一个海面上的风景,但其运用了色彩、阴影、光线,将这个场景,比如海上的波浪,表现得十分有自然感与起伏的美感。
又如图280对餐桌的静物绘画,虽然并不是风景画,但其运用绘画手法将普通事物表现出美感,与所谓的“风景如画”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苏轼将杭州、江南看作自己的另一个故乡,甚至超越了原本眉州的故乡。同时也是以及自己怀念与安慰身心的场所。
而西湖的治理,人们在西湖上愉快平和的生活,则被苏轼当成自己最为得意与欣喜的作品。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西湖首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展现着中国文人以景如画的园林风貌表达出的诗情画意。
同时,其长期的发展与传承,使得西湖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文化之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文景观来此,比如画地图时,我就感觉周围的相关景观多到自己不想画,于谦、岳飞的祠庙在这里,郁达夫、章太炎也来过这里,旁边还有摩崖石刻。这些加上苏轼、白居易治理的余脉,和西湖本身出现的印章文化(西泠印社)、茶叶文化(西湖龙井),西湖自身所处的江南位置,使得西湖及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囊括中国多方面,不同时代文化的文化盛地。
这些综合在一起,使得西湖演变成了一个文化代名词,让西湖成为了东南亚儒家文化圈的一个共有文化,共享到了朝鲜、日本等多个地区。
最后,从现在意义上,西湖则是一个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的经典案例。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鲁本斯的一张女孩的肖像画(图257,400)这张绘画比之前的许多绘画都更多的给了我一种灵动与活力,按书中的文字就是“似乎在呼吸,心也在跳动”。鲁本斯在画中对光线运用了极为细致的处理,大体上以中心打光较多,但在整个面部中,唇部与鼻部,左侧与右侧,以及一些很细致的地方,像唇中间的凹陷、整个鼻子上细小的凹凸等,这种种的地方,光线都经过精心的布置。尤其唇部的湿润感,十分的出彩,富有美感。
这一章的视觉与影像,就是在说这些对画面的更加复杂、精心的设计,而光线与色彩的运用也达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体自然美则在这些画家的笔下屈居次席。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风景名胜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词汇。不同于那些“国家公园”与“风景区”,其不仅仅是风景,更有着文人的精神融入。对比国外,同样也有着不少与人的精神相关联的景物,比如伦敦塔,最近重修完毕的巴黎圣母院,然而这些景物中又与自然相关的,实在很难举出例子,这或许就是西方整体文化的原因了。但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与自然的联系却相当紧密:诗、书、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自然密切关联着。这种文化的联系为现在的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已经难以理解古人的那种文化。不光是赏游的游客,文化保护的缺失,一些本来意义非凡的景区申遗的失败,都折射出从上到下的社会都有着这种审美的缺失。纵使那些“西湖”申遗成功了,这种现状恐怕也难以改变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由姜萍的中专生身份与其和诸多名校生一同进入奥赛决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这一事件让人感觉不可能。而焦点则是这个事件是否是真实的,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天才少女。
我认为我还无法给出评价,因为动机难以知晓。如果姜萍确实是主动舞弊,那么我对她会持较为负面的评价,但如果是因为老师希望出名,而摆脱材料二所说的“中专数学老师的困境”,那么我会认为姜萍是个相当可怜的人。
我认为姜萍未来的人生仍然会走上与平常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类似的道路,以技术作为主要学习的方向,但她今后的人生可能也会因为这次的舞弊事件而受到一些负面影响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只有很少的文化课,主要是学习各种的工程技术类课程,从学生的个体看,目标是让学生不会毕业即失业,满足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较为宏大的层面来看,则是为国家在技术上的做人才储备。
我认为我刻板印象中的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上是完全不够的,而虽然现在文化课占比不低,但由于学生学习热情低与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够,其实也是无法进行足够的对人的培养的。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写建立公共医院与排水系统;修缮官民房舍,修建运河与供水系统,连通六个水库,使得城中都有西湖淡水饮用;整理西湖,修建苏堤,开垦沿岸部分,给予农人种菱角,防止恶草滋生;提前购买谷子应对荒年。
苏轼十分热爱杭州,甚至认为此地是他前身所居住的地方,并把此地认为是与蜀地故乡相提并论之地。而苏轼在杭州的西湖也成为了他十分得意与欣喜的作品。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不止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与文学概念。西湖凝聚着包括白居易、苏轼等许多文人的精神,而且其地理位置注定着西湖也成为了古人“江南梦”与隐居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西湖自身的景观经过苏轼等人的治理与创造,也成为了一个十分优秀与典型的中国山水景观。所以西湖成为了中国文人文化的典型,值得为世界铭记,因此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11月行走作文在之前的宝山寺行走中,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像宝山寺这样用纯粹的古代技艺重现古人的气韵更好,还是以现代的工艺重现古代的韵味好。我参与了这次行走,所以确实从宝山寺中感受到了其以仿唐的纯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唐风,但对后一个却颇为疑惑:以现代的工艺钢筋混凝土这些的材料能表现出古人的韵味?虽然当时也有同学举了例子,但毕竟只是小建筑,更何况没有亲眼见过。然而来到了方塔园,却着实是见到了“现代的古风”。
来到大园的门口,首先见到的是园子的大门。乍一看,颇似中国古代的斗拱,远看似是木结构建筑,里面似是有梁柱支撑着整个大门,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古建筑颇为相似,然而到了近处,才发觉是一堆钢管钢架,只是颜色、形状、建筑的布局都与那些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十分相像罢了。才到门口,冯纪忠就给我们展现了自己与古为新的精妙建筑手法。
进入园林内部,冯纪忠设计的精巧逐渐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没走几步远,一块巨石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走到后面,一口清代城隍庙的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但为了一口井在这里竖起石块,有必要吗?“我想着,但樊老师并不这么想。“这一块巨石在这里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也造成了路线的一个弯折,恰恰也给我们带来了园林的幽深感。”沿着甬道向前走去,不觉感觉周围树木开始由繁密变得逐渐稀疏起来,人也在不断向下,似是在这种两边遮蔽,相当封闭的环境中,在影视中的那种时空穿越之地,深入着、下沉着,一步一步进入到幽邃的历史之中。突然道路来到了尽头,而树木也“恰好”消失殆尽,前方忽然变得疏朗了起来,一片空地上,一座方塔霎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词:“豁然开朗”,大致说的也就是这种场面了。这种设计的精巧,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种甬道却又完全不是传统园林的那种入口,而有点像是现代公园的入口。
到了最后,我们前去了整个园林中的大成之作:何陋轩。亭子下方是一块小空地,用弧形的石墙作为遮掩与装饰,然而这堵墙上却又开出许多小孔,也许阳光照过之时,这块空地也会散发着金色的辉光。而亭子整体则如我们看到的大门类似,好似也是用榫卯构成,但进到内部,却看到了无数浅色的竹管相互堆叠交错,深色装点的节点,使得竹管都似一条条单独的线一样。亭子的顶部则是呈弧形,由茅草铺满。整个亭子依着河水,以一种现代投射了古代的那种令人向往的精神。
然而整个园林中的却并非全都如冯纪忠那般令人感到美好。水中那极为现代而无美感的游船,对园中一些文物保护的缺失,迫于城市过度拆迁而迁来的风韵不合的建筑。这些也都存在于园中。冯纪忠本人在建园时所受的攻击与指责,就如同这些事物一样,伴随在他建园的美好之中。然而冯纪忠本人却是以自己的诙谐来应对:有人指责他的大门无法承受大风,他就加了两根梁柱,几年后把上层拆了,形成了悬柱,更加给予了大门美感。在这个园林中,即使有着这些不和谐,我们还是能够深深感受到冯纪忠独立的“意”,与宋的精神共鸣着,在园林中流动着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在大师的阴影下,南方的艺术家为了摆脱手法主义这种纯模仿,开始了各种“怪诞”的尝试。这些尝试产生的作品显然不再如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一样具有着人体自然的何和谐美,然而,艺术仅仅只是单纯追求和谐的狭隘美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这些作品不为时人所接受,但其仍然是有着自身独特意义。
当然,北方的危机就不仅限于艺术了,而在于宗教改革导致的艺术家的生计的问题。在这方面,北方尼德兰的艺术家选择走向门类画,对市场迎合,这似乎就与上次讨论中说到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自由有点背道而驰的意思了。但艺术家就一定要为一个艺术理念、艺术的理想而放弃艺术家现实的一面吗?我认为这也是不必要的,在这种门类画盛行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在迎合市场的情况下表达艺术家对艺术的一些追求,就如霍尔拜因在肖像画上不同于后来的艺术家,以一种更为忠实于人物,而不去故意展现自身技法的手段进行绘画,当然,这些追求的展现也是较为有限的。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苏轼的后半生,起于神宗的意外驾崩。这让本以为只能退居江南的苏轼重新得到了为民做事的机会。虽然苏轼已经卷入过政治的漩涡中,也深知其凶险,但他却毅然选择再次进入朝中,并且单枪匹马进行着改革,到杭州的苏轼也是一刻不停地在办工程,面对将要到来的饥馑不断向朝中请命,丝毫不顾也许这些会成为“罪状”被人上奏弹劾。苏轼在那份达观的同时,还有着一份不可忽视的毅然。他已经决心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也实现了自身心灵、精神的超越。即使到了岭南、海南,苏轼的身与心渐渐归于平静,这份毅然还是没有忘却。
苏轼的后半生是走向平静的、乐观的,但这种心境绝不是无奈中被迫的生发的,乐观的是苏轼周遭的客观环境,比如粮食受天气运不到海南,比如居住环境的恶劣,但苏轼是对他们无奈而演化为一种达观吗?苏轼的心境已经达到一种“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的境界,对这种无奈的境况,他反而是去主动努力去以自己的超然来享受,因此而达观。没有墨,我就自己制,没有米,我看看邻居明天还会来给我呢,我家里还有点苍耳,烤着吃可妙了!这种仍然在延续的人的生命力,实在不是外物所能打败的。
“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的身体,在他去世前,都仍然被束缚着,无法与天地化为一体,但他的精神却已然可以随江海,随时空,飘向任何的地方。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三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帕尔米贾尼诺的《长脖圣母》(p365),背后反映的艺术危机是:南方的艺术在文艺复兴后,由几位大师领导着,实现了对于人体、光影等艺术要素的和谐的取得,但却也让后世的艺术家在此方面难以超越。因此后来的这代艺术家有许多都走向了手法主义,但也有一些艺术家试图打破那些伟大艺术家发现与规律来实现新的艺术,比如这位艺术家,选择摒弃前人的更为和谐的人体比例,故意歪曲人体的自然比例来推陈出新。我认为他的努力效果不大,首先当时的艺术评论家是无法认可他的,而许多画家也并不能理解他们,对于当时的困境难以起到有效的解决。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二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7章 新知识的传播 德国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The New Learning Spreads
阅读作业:
(1)请结合丢勒的《耶稣诞生图》和《亚当和夏娃》,谈谈来自南北方的新旧艺术知识是如何得到调和的?
在原本北方的艺术形式铜版画下,以北方的注重真实感、不留下无意义空白等传统的核心,比如耶稣诞生图中的极小的天使、极为不显眼的祷告的牧人,亚当与夏娃中那些背景中的动物。但又添加了南方的对美的探索,比如阴影的运用在《亚当与夏娃》中体现的很明显,而人体的绘画也比前人更有南方的那种透视带来的美感。(2)请在以下作品中任选其一(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丢勒《圣米迦勒大战恶龙》,格吕内瓦尔德《磔刑图》,施博《天堂与地狱》,谈谈作品中对于黑暗、邪恶或恐怖元素的想象和描绘反映出何种艺术旨趣和理念?你是否欣赏这一风格?
施博的《天堂与地狱》(p358)将地狱具象刻画出来,并以天堂作对比,反映的是对这种宗教中的地狱的极度恐惧。这与南方的那种对于美的追求相反。我欣赏这种风格,虽然它令我十分不舒服。它既在提醒着我们那些我们恐惧的事物,唤醒着我们的另一种不同于和谐、美好的消极的情感,也是对宗教的另一种阐述,又让我感觉反面感觉到,在这些画面都不存在的地方,是多么的美好。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在现在的社会中,单一的价值观遍布了各行各业各种人群。从孩童,到学生,到逐渐开始工作,很多人都深受同一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上次的时文当中,我们发现了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原因与可能影响,而这些影响具象化到每个人上,就产生了这次时文的各种事件。服从、功利,导致的就是盲目的从众,盲目的遵守,没有真正的价值与目标,而最终滑落为无希望中的发泄、逆反与虚无中的慢性死亡。当人真的去自我探索,自我质问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又真正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这种的探索,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基本等同于对自我的怀疑与打破。大家基本都是同样的价值观,都受着这种价值观的熏陶,这种自我的质问与探索自然是无从谈起。而文学,人文的世界,就可以打破这种价值观。一开始当万老师问大家:“如果你在郑州,你会去参与夜骑吗“时,我是举手的,因为我确实喜欢在大晚上骑车,而且我也受这种应试的环境、氛围所扰,也需要去发泄,但仔细一想,我自己喜欢在夜晚骑车就是因为夜里宁静与自由,是这种古代许多士人也会去追寻的环境。但在这个喧闹的骑行队伍中,我受着人群的裹挟,谈不上多自由,也根本不清净。所以现在再让我举手,我就不会再抬起来。
苏轼一生当中,有过犹疑,也有改变,但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纵观他的一生,他不变的地方十分的多,比如他的乐观、不虚无,比如他的为民着想,与民同乐,甚至到后来完全深入民间,又比如他的率直和对情感的珍视。即使在黄州,苏轼一生的最低谷,他受着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打击,他还是在其中找到了慰藉:“自爱铿然曳杖声“,他也还是在为民着想,成立了救儿会。而那首与苏辙的怀旧诗中,多少人都只是停留于飞鸿踏雪,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随机、偶然的,也就如那飞鸿一般,不再去记住那些脚印,将自己的人生放在眼前的这一刻,但苏轼却记住了那天与苏辙一同人困马乏的赶路的样子。这既呼应了怀旧的题,站在苏辙的角度来想,更是会为这种夹杂着两人情谊的回忆而动容;在我们看来,又是感到这种记忆的力量,是如此的可贵,跨过了时间,将情感、生命,永久的保留下来。苏轼的人生,在大多数不那么去了解他的人看来,其实就就是似飞鸿踏雪般,在历史中,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几个印记,但人们记住了这些印记,记住了他栽下的荔枝树,记下了他居住的雪堂,记住了他的诗篇,也记住了他的精神,苏轼这个人。这种记忆,让苏轼,留在了世界上。正如樊老师在眉山欣赏为苏轼举办的音乐节时所想的,”苏东坡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也就是记忆的力量。
另外,记忆也能保存那些历史。当我们有了记忆,那些恶行,恶施才不会轻轻而悄悄地踏过我们身边,但当这些记忆逐渐被抹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记忆的这一作用?知道那句话:“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人不少,却有多少人会想到如孔子一般为我们的这个时代写下自己的《春秋》?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我认为一个原因当然是材料中说的景区,乃至开封与郑州的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然而发展到如此地步,肯定不单是政策的原因,而是夜骑的出现与这些政策迎合了大学生们他发泄自己的情绪的需要,与对自由的青春热血的追求。这次的夜骑事件的背后,折射的是以学生作为唯一身份的青少年,在最应当放飞自我、追求理想的时候,却一直在被各种事情所困扰、束缚。而这些事情,读书的疲倦,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对未来的困扰与焦虑,无疑与理想、热血、自由是相悖的。大学生需要去发泄,去在这种非理想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去追逐这种理想与青春。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这些事情都是因为应急管理下,产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带来的结果。高校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从管理者看来是最容易、最简单的,是不需要去动脑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种管理方式,没有根本去解决问题,虽然这波潮流确实退下了,但问题依旧存在。
对于学生,他们少了一个好不容易发现的发泄自己,享受那种自由、热血的青春的机会,他们只会更加压抑,并且可能会导致对校方等阻碍他们享受青春的势力的反感与恨意,而那些材料中的可怜学生则会因为这种政策而受到各种的伤害;对于政府与景区,他们少了一份热度,但制止了所谓的混乱;对于校方,他们似乎影响不大,但后续学生的压力,或许又要他们在未来来买单;对于那些宿管之类的管理者,似乎影响也不大,只是多了一份管理的压力而已,而倘若有机器辅助管理,基本也没有增加什么压力,但当材料中的问题出现时,作为一线管理者的他们则需要考虑,是僵化的去服从,对学生不理不睬,还是去做真正符合他们的事。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预习1.桥梁:高大的桥梁数量很多
亭馆:数量相当少,废弃的也没有恢复,名称也多次改变
寺观:历史十分悠久,经过了几次改名,并且还接受过皇帝赐予的经书,有着相当地位
祠庙:经过位置的迁移,并保留了很多地方消失的对城隍的祭祀
2.我觉得不好。把不同的时代的建筑放在一起,就是将不同时期的中国建筑内核放在了一起。倘若是一个类似博物馆的地方,这种多样性无疑是好的,但园林不是展览,明清的建筑,出现在以宋的精神为内核建设的园林中,既容易让人感到突兀,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园林本身的协调。
3.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是以古代赏园、建园的精神与宋代文人精神为内核主体,尊重中国古建筑的内核,但却并不只是一味模仿古代,在精神上也饱含着冯纪忠先生自己的一份“意”,与宋的精神共鸣;在材质上不以古来重现古,而是以“新”的方式来实现“古”的精神。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文艺复兴的顶峰时代,在我们的历史书中,基本都说是在政治、整体社会文化、经济等等的因素下成长起来的,但唯独却没有提到作为最大主体的艺术家、文学家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地步的。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艺术也不是一下子就“文艺复兴”了。
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们逐渐了解了艺术家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文艺复兴的顶点的。之前意大利地区,在来到城市复兴的时代后,人们已经开始将艺术作为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也因此能对艺术的真实进行部分的抛弃,而对于美、和谐开始探索。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强,这种追求与探索更加的得到发扬与鼓励,并逐渐升级到了对自然、宇宙之理的探索层面。当人们开始争着抢着要艺术家来为自己的城市增光添彩后,艺术家的地位也就提高了,自由度也更加的高,也就支持他们加深文艺复兴早期的那些绘画探索与研究。这些艺术史上的积累,加上那些政治因素,又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这些天才的助推,最终将艺术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宋韵,这个词本身就十分十分有宋的意境。韵,可以是曲的韵律,可以是词的韵脚,是茶的韵味,一种需要慢慢品味的东西。品味,也就与生活联系了起来,而且是高雅的脱俗的,十分艺术化的生活。
但有这些物件,又未必说明他们是真的知晓宋之妙韵。现在这些饱含宋韵的物件仍然散布在我们的生活间,比如书法,那些笔墨纸砚。但多少人学习它只是为了通过写字等级考或者各类考级,或者只是附庸风雅,单纯以这些事情来炫耀自己,来博得朋友的赞誉?
当然说起来我自己也没有什么资格去评论这种事情,毕竟我自己的毛笔自从初中的写字等级考后也已经好几年没有用过了。但想起上次讲座中樊老师展示的王汇茹在疫情时写给他的那幅词;想起我记忆中周围的那些人用书法以字传情,赠予身边人聊表心意,我才能够理解书法这种并不算非常实用的文化,在现在这个不在用毛笔甚至不再是用笔来“写字”的时代,亦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化的表现,也是宋韵内核的体现。唐风太过宏大,汉魂太过虚幻与想象,而宋韵仍然适合这个时代,这个逐渐急促与匆忙时代也仍然需要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