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海权意识的讨论。近代以来对领海群岛的不重视,导致了如今南海诸岛实际归属的种种争议,甚至需要国际仲裁判定的局面。把课本上、地图册里固有的横构图地图改为竖构图,可以让人注意到南海诸岛,唤起海权意识,而非仅仅作为附图,是大陆领地的附属
史艺菲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2月作文在这学期的时文讨论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林小英的访谈。因此我后来又看了完整的访谈节目。在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中,我看到了县中的缩影,得以了解这个群体。
县中和上海的高中是很不一样的,仅仅是从教学楼的硬件环境来看,县中就不及城市里的中学,桌上堆满课本、走廊贴满标语,环境处处告诉他们,学习、高考是生活唯一的中心,甚至吃饭时,桌上也贴着单词表;军训要引入日常生活。这种绝对高压,最终导致了生命力的枯萎。
最为可悲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倾斜,连县中的孩子自己都自认差劲,与城市里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份无奈。
但,县中和上海的高中相比全无相似之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卷”不是县中的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现状。如林小英的发问:“为什么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卷”是一种无休止的比较,而它的永无止境来源于评价体系单一。人永无止境地追求应试成绩使这一单一的评价,只导致分数绩点越高,学历一再贬值。于是继续“卷”,继续循环。县中的孩子除分数外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是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面临选择,如选科、选专业时,何尝不是一样功利,一样价值单一,而忽略放弃个人的价值?
在面对如此现状时,个体或许无奈,但绝非束手无策。个人的改变,或许可以推动时代改变,重构单一的价值体系,使更多人无需通过暗无天日的“卷”成就自我。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在期末考试之后安排心理讲座真的很及时。在这次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韦纳归因模型。在考试归因里,老师常说要多找自己的原因。但“因”有内部和外部,稳定和不稳定,可控和不可控之分,这些因素也都同等重要,陷入单一归因,就无法全面看待结果。“将归因归在可控的不稳定的部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种归因方法不强调内因或外因,而是强调可控、可变,更能推动人从事件中改变自己。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读书小组反馈:这次探讨的一个问题是“艺术作品没有给人带来美的感觉,那为什么还要画出来?”。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视觉的“美”而存在的,它还可以为了表达思想与观念,推动思潮而存在。在艺术陷入手法主义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创造视觉上并不美观的作品,也可以算作一种对艺术意义的探索吧。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择图147。这座小教堂从局部看以几何图形为主,结构清晰直率。而整体给人以清新质朴的视像。与手法主义下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这次讲座主要聚焦在苏轼在杭州的经历。苏轼对杭州是有特殊的情感的,于苏轼而言,他可以在杭州寻得一份心灵的归属。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两个部分,一是对苏轼书法的赏析。我一直认为苏轼的书法风格应该是洒脱不羁的,在讲座上我才知道,其实他的书法有一份“石压蛤蟆”的克制,改字时也只是在旁边点四个小点,可见苏轼即使在人生失意时也克制悲伤的情感。从字中分析作者写字时的心境,不失为一种直接和作者对话的方式。二是对苏轼诗作中“水”的分析,苏轼喜欢在诗作中写江河,写暴雨。可能因为水可以联系起不同地方,也联系起苏轼的家乡吧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建立医院。他对杭州有归属感,视杭州为心灵归宿,也喜爱杭州的风土人情。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底蕴,在整体上保持完整,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焦点是姜萍作为“中专职校”的“女生”,是否确实具备在数学竞赛中取得12名的实力。我认为今后她的人生一定会受到这件事的负面影响,毕竟网络舆论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幸运的话,人们会渐渐淡忘这个事件,她可以也继续学习、找工作的人生轨迹吧。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是更着眼于职业技术学习,而轻文化课学习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是为了让他们通过选拔性考试,而是拥有职业技能。我觉得这种教育对于专工作技术方面的培养是足够的,但是对于一个人在学业方面的培养还不够。 -
11月行走作文(本来是想重温内江公园的,可惜内江公园所有与园林相关的部分都在修缮中,因此只能回忆2022年的内江公园行走)
刚到公园入口,那白墙之中的圆洞便吸引了我的目光,透着一股浓浓的园林韵味。穿过圆洞,再走过一段小院,我们才算是真正迈进了内江公园的大门。
沿着一条光线有些昏暗的走廊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尽头的亭子处。这亭子采光极佳,从那略显昏暗的走廊一路走来,突然步入这明亮的亭子,心中竟涌起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奇妙感受,我不禁感叹这园林设计的精巧。亭子正对着一条游廊,我们便结伴沿着游廊继续游览。游廊两旁设有木制座椅,坐在此处,正好可以将公园的中心湖景尽收眼底。樊老师招呼我、小殷还有另一位女生坐下,我们靠在栏杆上,望向不远处的建筑,水中绿萍漂浮,小鱼若隐若现地穿梭其中,好一幅惬意的画面。这时,樊老师笑着问道:“你们猜猜看,这个座椅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看着这座椅建在水边,栏杆的弧形好似水中涟漪,心里琢磨着会不会和 “湖” 有关呢?见同学们都不吭声,樊老师又提示道:“你们看她们靠在这里的样子,怎么形容呢?” 片刻后,樊老师揭晓答案:“这叫美人靠呀!” 原来如此。樊老师接着讲解说,在古代,少女们常常会倚靠在这样的座椅上,对着湖中的倒影,感叹自己又逝去一年的青春岁月,这典故也为这座椅的名字添了一抹淡淡的哀伤。
走过游廊,我们来到了湖边。湖的边缘十分规整,河岸是由整齐的长方形石块砌成的。中式园林向来追求自然之美,这般规整的人造元素出现在这里,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或许这也是这公园美中不足、有待改进之处吧。
随后,我们继续在园林中探索,大家分散开来,去寻找公园里的 “八景”。忘寒居门前地上那独特的鹅卵石图案、门洞后的那片小树林、花窗后若隐若现的园林景致、小巧的瀑布、小土丘上郁郁葱葱的竹林…… 每一处景色都别具韵味。
作为现代新造的内江公园,在自然风韵的设计呈现上虽不及传统的苏式园林,但也实现了其作为城市中“第二自然”的功能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三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艺术的危机是艺术家们学习前人手法而非精神,导致没有新的手法或风格出现,艺术的发展遭遇停滞。以232为例,安德烈亚·帕拉提奥在建筑中运用了古典元素,确实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但是只是在建筑领域运用了前人的手法,并没有实现手法上新的突破,甚至对建筑本生用途是有干扰的。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这次讲座前的书院讨论环节,我们交流的一件文物是“漆金彩绘木观音像”,它不同于前朝佛像的庄严,反而更具有人的动作神态。狄老师提醒我们讲座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宋朝文艺的生活化与世俗化。果然,在讲座刚开始时,万老师就展示了各类生活中常见的“宋韵”物品。宋韵能跨越历史长河,成为仍然活跃在现代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可见其与生活融合之巧妙。宋朝经济发达,使人们在生活中追求艺术。而艺术生活化,则可能和上节课讲到的北宋儒学知识更普及,更世俗化有关吧。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这次读书小组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快速发展的原因。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在这个时期,艺术家可以接“委托”,但并不一定要完成,也不必须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完成。这给了艺术家更大的自由度去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不受困于中世纪的条条框框,从而诞生伟大的创作。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1、选择一件你认为能代表宋韵的文物(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尽量不要选哦,考虑一下,你真的讲得清嘛?),并说明选择这件文物的原因。图片需要发在书院群,课前书院交流后,推举2位同学分享。
我选择了暑假书院行走的时候看到的一件宋代玉器。我认为玉器是最能反映宋韵之淡雅的文物,并且这件玉器雕刻的花纹也具有宋朝玉器特色。2、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方面入手呢?
宋代园林有“势”,应该指一种从细节到整体都是和谐,并且有自然变化的状态吧。我认为可以从小景入手,融合成为自然的大景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阅读本章后,谈谈你觉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其中哪些印象是在本次阅读中新产生或者强化的?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艺术家任意一部分作品或者创作经历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关注如何画好“人”的真实细节与动态。如拉斐尔的《海中仙女伽拉特亚》,画出了人的动态美感,同时又突出人物中心,“用完美而和谐的构图表现自由运动的人物形象”》 -
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这次讲座关于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在读《泷冈阡表》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篇文语言朴实,同时感情又很真挚,动人,与文字优美但只是堆砌辞藻的骈文形成了很大的风格差异。在讲座中,我了解到这是诗文革新的基本理论:提倡简朴平易的文风。关于《泷冈阡表》另一个让我感动的部分是,欧阳修的的确确在为官的过程中践行了母亲的教导,父亲的精神,真正做到了精神的代际传承。如他认为青苗法不合理,就拒绝在地方实行,这与欧阳修父亲努力为犯人免除死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讲座最后,樊老师强调我们应以“温情的敬意”读古文,这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吧。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这次读书小组,断断续续地读了《苏东坡传》,也算是梳理了一遍苏轼的人生吧。在选取的几个重点章节中,除去对苏轼的刻板“答案式”印象(积极乐观,旷达洒脱),我也能体会到苏轼热爱关心百姓、对地方充满好奇和探索、广交朋友等等这些更为具体生动的人格特点。这次讨论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苏轼直到晚年,虽然他已经失去官场权力,处事心态在被频频贬的几年间也有了很多转变,但他仍然保留着年轻时的精神。
(这次读书基本只读了重点章节,接下来我会把没有读到的部分补全的!)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阅读范围:精读第25章和第27章
预习问题:
1.相比黄州,流放岭南和海南岛后,苏东坡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书中他的“为人为事”加以阐释。
苏东坡过去应对贬谪的心境是“真诚勇敢”的,仍然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流放到岭南和海南后心境更宁静了,安心过常人生活。
2.对比这段时期他的“为人为事”与黄州和杭州(第二次在杭州)有怎样的差异,据此你认识到了怎样的不一样的苏东坡?
这段时期他不再有像在杭州时一样的政绩(如修理水利,医院),主要关注于自身的生活了。据此我认识到了一个晚年看透官场,从对政事满怀激情逐渐走向“不为政治所纠缠,飘荡不羁的”苏东坡。 -
10月26日 北宋婉约词(上) & 时文讨论时文讨论反馈:关于这次时文讨论,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观点是“自由的丧失”和“个人的改变可以推动时代的改变”。现在人们卷学历的尽头就是考公,从高考到考研再到考公,一生都在像固定模式一般地“上岸”,背后折射的就是“自由的丧失”,而它又源于应试教育带来的价值单一。在做预习作业的时候,我的感受是面对现实人是很无奈的,好像只能在潮流中勉强保留一部分属于自己的自由。但万总提到了“个人的改变可以推动时代的改变”,我们不应因为现实无奈而去接受它,甚至因为“存在即合理”认可它就是正确的,而应该坚持做出改变,去一点点推翻不合理的现状。
讲座反馈:樊老师说改版后的课本主要选取豪放派词人为例,婉约派就这样被忽视(其实初中课本里也有婉约派,但是是在初三(初二?)的诵读篇目里。地位真是很低),甚至会误导学生,让他们觉得词大部分以豪放派为主。但实际上词大部分都是婉约派,反而豪放派才是少数。这次讲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关于北宋婉约词为何繁荣的探讨。我没有想到的因素是“道统理学与宗教世俗化并行的社会心理”。佛教流行使得儒学衰落,为了应对这种现状又产生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应该是反对世俗化的词的吧。而正是词的世俗化使其不易被官府利用,才能有更加多元的抒情,走向繁荣。有意思的一点是我觉得它正好和时文讨论所呼应。词跳出了单一价值体系(比如能否被官府欣赏利用),所以才能繁荣。对应的,我们也不应强行迎合单一的价值体系,保持自己的特性才能活出不统一化、不单一的人生。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在京师为官可能需要担心政见与其他官员不合,或者与皇帝的想法相悖,不能放心地实行自己的政治措施。而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更能了解当地百姓具体的生活情况,也能针对相对更小的部分人做出更大的针对性贡献,解决实际问题。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实现公共卫生方案、解决运河和供水问题、整理西湖、救济饥馑。原先我对苏轼政绩的了解还停留在偏“文”的领域,比如发表政见,处理地方财政这些事务。在阅读这章后,我了解到他还做了一些属于“理”领域的事务,比如建立“医院”,研究水利工程,解决恶草。可见苏轼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更是“全才”一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