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项目任务和作文
-
探究当今博物馆文创引领文化潮流的现象
探究方法:采访
探究原因:从去年旅游开始,我习惯于在各种景点购买文创产品。同时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与我产生相似的行为。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故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我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采访:
- 你为什么选择购买文创?
2.你认为各大文化场所文创走红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为什么)
3.文创的不断革新的利处有哪些?
4.你认为文创发展现在有什么问题?
5.未来文创发展应该如何改进?(怎么做)
我采访了五位均有过购买文创经验的同学,以下是我采访的结果(已精简概括)
1.购买文创能够为这次参观留下纪念;文创美观,为颜值买单。
2.直接原因在于文物本身设计符合当代审美。间接原因主要在宣传方面:首先是基于官方的制作与发行,通常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宣传,但效果一般;重要的推动得益于一些小红书博主,通过他们的购买体验的帖子,吸引更多游客前去购买,不乏也有跟风的现象。
3.吸引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4.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馆因为经费不足,没有特色文创;部分文创产品背离了推动文化传承的主要目标,与文物本身不符;直接照搬文物原型,做成复制品。同质化严重,类型大多是徽章,明信片,钥匙扣,书签,形成视觉疲劳**(是什么)**;部分商品的价格过高,过多商业化。
5.改进生产模式,应更加主张博物馆或当地特色,提高文创高质量发展;做好有关质检工作,利用当地媒体获得更多曝光度;调整价格使其更适中;要保留文物本身内涵,不过多追随时代潮流,但也不能脱离。探究总结:当今文创发展必须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创意。文创创作者应加强对文物及背后历史信息的了解,再利用联想力进行创造。
缺点:采访问题之间逻辑性应加强;应该再采访一些不愿购买文创产品的人
- 你为什么选择购买文创?
-
结构化思维运用——哀牢山爆火事件
是什么?
哀牢山简介: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云岭向南的延伸,也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这里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在两千米以上,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森林茂密,分布着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是国内动物资源最集中的宝库之一。也正因如此,哀牢山成为了众多网友心目中的“禁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哀牢山爆火详情:
近日,一个名为“山取”的抖音博主发布了自己独自进山收集材料的视频,视频风格偏向探险,展现了哀牢山“千奇百怪”的一面。视频一出,引起网友热情讨论,同时让哀牢山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登上平台热搜。
怎么样
进行采访
1. 是否听说过哀牢山?
听说过
听说过
2. 从哪里得知相关的消息?
视频号
B站上刷到了
3. 了解的内容大概是什么?
那里是无人区,生物很多
有闹鬼的地方,挺吓人的
4. 看到哀牢山爆火之后,自己是否想去类似的地方旅行探险?
不想去
想想还可以,真的去有点害怕
5. 认为这样的爆火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没什么好处 但是短时间内大量地聚集到这样未开发的地区会破坏原始性
可以看到更多的恐怖故事 恐怖小说作者可以蹭蹭热度;坏处是可能真的有人去,可能会遇险
6. 认为大家为什么对于哀牢山这样的禁地产生浓烈的兴趣?
从众心理,想追求刺激
网上火,类似热门景点 有鬼的故事满足猎奇心理 平时生活比较无聊,想要来一点刺激下人的 可以当做以后得谈资
新闻报道:
10月3日,云南哀牢山仙境官方发视频称,国庆假期期间,哀牢山旅行来了一亿人。
5日,该官方账号再次发布一侧航拍的哀牢山上山车道视频。视频显示,绕山而上的小路上全是小汽车。
后果:云南哀牢山仙境发布安全提示,哀牢山深处危险,别贸然进入位置地段。
为什么
假期期间群众可能为了追求刺激,满足自己的心理要求,盲目跟风到哀牢山旅游。更多的也是对于生活现状的不满,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快。也有可能是为了体验人生多样性,但总体上是不提倡这样危险的行为的。
怎么办
游客自身做到敬畏自然,树立安全意识。
政府也应该加强地区管理和引导,保障安全
社交平台应该审核好相关视频,避免造成风向引导。
反思
收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来源于视频网站的官方账号以及非官方对于此次事件的整理。确实有不够客观的因素,也有许多情感倾向。同时,采访的方式还是太简短了,对于为什么没办法做深入的思考调查。 -
这次上讲坛万老师给我们讲了结构化思维“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样”我要用这个思维方式来评论一下最近很受关注的深圳日本小学生被害案。
为什么:杀死小学生的那个人为什么要专门挑在9月18日去杀这个小学生?是因为仇日教育还是就是因为要报复社会?他为什么要杀日本的小学生?
是什么:那个杀了小学生的人的心理是怎么样的?那个人的职业是什么?那个人有没有经历什么对他打击太大了的事情?他为什么要挑在离学校这么近的地方杀小学生?
怎么样:那个杀了小学生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那个小学生死后有没有一些国家的政治冲突?深圳有没有加强这一块的防护?那个混血的家庭对此有什么看法?日本会不会暂停中日贸易?
怎么办:深圳有没有给这个家庭和日本相应的赔偿?深圳有没有加强对日本人和日本学校的保护?
我们都要知道仇日是不对的,我们虽然要正视历史,但是不能过度,不然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我们虽然要记住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但也要记住在解放后的日本援华。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地球的同胞,不互相侵害,这样才能让中日的交往比现在更加的和谐。 -
项目名称:从8月河北自行车碾压案件结合结构化思维方式看待中国汔车与自行车频繁相撞的交通事故防范
摘要:在当今社会,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上到飞机,下到自行车,行车安全和相关惩罚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断被谈论的过程中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8月11日,河北一父亲带小孩跟队骑行时,小孩摔倒被对向小车碾压一事引发众多关注。同时也让大家不得不思考自行车行车安全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安全 自行车安全 汽车与自行车事故 交通事故防范结构化思维方式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案例分析 河北自行车碾压案件
是什么:8月11日,河北一对父子在和车队骑行时儿子不慎被路旁的小汽车碾压致死,司机在几天后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
为什么:事发当时,司机家属曾经想要与父亲达成和解,并愿意支付20万元赔偿金。父亲不愿。事件传出之后,在网上引起讨论,大部分人认为是父亲的过失:孩子当时未满12周岁,且长时间保持30km/h以上的速度早已体力不支,且骑行路面为未交付的已完成路面。
怎么样:男孩家属并未与司机达成和解,并在事发当时要求肇事司机下跪,据了解,该路段为未通车路段,但平时通行车辆并不少,且路口并未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经容城检察院协调,司机已于9月20日取保,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怎么办:这个案件映射出了多方面的问题:骑行年龄、交通警示标志以及相关法律等等,按照法律司机需要承担30%的责任,由此又引人深思:明明司机并没有错,为什么还要承担这些责任,也让人发出了:判决是先看“人性”还是先谈“理性”。信息收集方式:网络不记名式问卷+线下街头采访
问卷内容(问卷收集时间为10月3日9:23至10月5日19:20,实际问题略有出入,发布于调研家SurveyPlus网站):
【基本信息了解】:
1.性别(A.男 B.女 C.不愿透露)
2.年龄(A. B.不愿透露)
3.是否了解河北自行车碾压案(A.不了解 B.有些了解 C.十分了解)
4.(如前一题选A)您现在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有什么疑问?(A.事件发生时间 B.事件发生地点 C.涉及人物 D.其它想要了解的,请写出)
5.(如前一题选B,C)是什么让您当时点进了这个内容的报道/文章?(A.标题吸引 B.事件类型吸引 C.朋友/群里转发 D.身边有人在聊 E.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 F.单纯无聊 G.其它,请补充)【深入了解】
1.在您看来,案件中涉及的司机、家长、道路管理方等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您觉得社会应如何提高公众对于儿童骑行安全的认识?
3.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类似自行车碾压案件的发生?
4.您如何评价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有效性?
5.您认为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道路状况 B.交通规则遵守情况 C.司机行为 D.其它,请写出)
6.您认为在类似情况下,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A.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B.改善道路设施 C.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 D.其它,请补充)
7.您对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了解程度如何?(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E.完全不了解)
8.该案件对您个人的出行习惯或安全意识有何影响?
9.您个人在骑行自行车时会采取哪些安全措施?(A.佩戴头盔 B.使用反光衣物或标记C.遵守交通规则 D.选择照明良好的路线 E.不采取特别措施 F.其他)
10.您认为在类似未交工验收的路段,应如何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A.设立明显的警示牌和路障 B.加强巡逻和监管 C.提前告知公众路段情况 D.其他)
11.您认为这起案件对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有何影响?(A.提高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B.没有明显影响 C.降低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D.其他)
12.您认为法律在界定意外事件和过失犯罪时,应如何平衡公众情感和法律公正?(A.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考虑公众情感 B.应在法律框架内,适当考虑公众情感 C.应完全依据公众情感来判定 D.其他)采访内容同上(采访时间为10月6日中午12:00至13:00,地点为上海宝龙广场(位于隆昌路周家嘴路),实际采访问题略有改动)
问卷结果:共收集样本203份,有效问卷129份
采访结果:采访19人,有效人数5人主要成果和结论概述:
在此次采访+问卷的过程中,发现民众对这些交通安全新闻都十分敏感,50周岁以上的群体(问卷32人,采访1人)都提到了以后可能会减少用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的频率,20岁-30岁的群体(问卷93人,采访2人)提到了家中老人跟他们说让他们注意自行车交通安全。对这次事故反映出来的背后深刻问题也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参考文献:
【1】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防范 赵建,王宏雁 同济大学 《交通与运输》2006年02期 交通运输类
【2】8·11容城孩童被车碾压事故 百度百科
【3】男孩骑行遭碾压案司机获取保,家属:已取得小孩方谅解,签订赔偿协议 极目新闻。
【4】浅谈如何预防汽车与自行车相撞 范武成 《汽车驾驶员》2000年11期 交通运输类
【5】自行车交通事故伤分析186例 姜英华,徐绍伟,张国堂,周士琪 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反思:采访地点选择在了比较发达的广场,这里的人群大都集中在40岁以下,会造成采访的年龄段不均匀。问卷则选择了网站投放,一是无法精确控制变量和质量,二是很多老年人也不会使用这些东西。同时受限于时间原因,并未采访未成年人
改进:下次应当控制年龄段,让各个年龄,领域的人也能被采访到,也可以适当采访同学或者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采访更小的孩子。 -
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碰巧诺贝尔奖也在这时候被颁布。我比较关注的是化学奖和物理学奖。今年的这两个奖项的获奖理由分别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和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我在看解析这两个奖项的文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研究中都有AI的参与,而且今年的这两个奖项没有一个是跟我认知中物理研究的领域有关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于是,我就针对这个现象向我的同学和父母讨论了它背后原因可能是什么。他们有的人说或许是因为最近几十年的物理学没有很重大的研究成果,也有的人说或许是最近AI比较流行,而且确实对学术研究有帮助。而且更多的人提到了跟后一个观点有关的一些理由。后来,我又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现在的学术研究中,可能AI对未知的猜测能力使得它在研究中被更加广泛的使用。我觉得可能现在对于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的认知已经足够了,很难再去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所以现在需要根据已知的一些结论来推出背后的原因或事物,而这种想象能力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而AI它可以经过训练从而在某些方面达到比较高的水准。这种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的帮助研究。所以诺贝尔奖今年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今年才颁给了一个可以说是现在AI的奠基人和研发出AI研究工具的团队。
反思:没有具体的了解近些年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的进展,所以一些结论可能又比较大的局限性。采访的对象也没有专业做学术研究的,缺乏一定的参考性。
-
结构化思维的应用
——对现代初中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及经验的思考与分析背景:本周二至周六,我们班集体前往劳技中心进行“学工”。(“学工”,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工厂学习技术的学徒工。)在此期间,通过观察发现:班级同学看到一些特定器具都感到很陌生,且对基础的必备技能完全没有相应的概念。例如:如何操作使设备通电(使用插头)、如何拿刀切蔬菜(握刀手势)、如何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使作品固定……诸如此类的一些常识类生活技能在班级里有所掌握的人却寥寥无几——19个人的班级中,仅仅有包括我在内的4名同学具备这些生活技能和应变能力,而其余15名同学面对类似以上这些问题时则表现为一窍不通。
对此,我便想到用前不久讲坛学习的利用“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来思考这个现象,并对父母及较为亲密的好友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提出,实行了用日常交流(采访)的方式来讨论目前的现象。一、结构化分析此现象:
(一)是什么?
现代初中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及经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脑子里一片“空白”、无法进行独立操作。
*问题提出:
1.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哪些属于“常见且必备的生活技能”?(二)怎么样?
大部分同学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且在老师讲的时候依然没听懂,导致发生无法进行独立制作;老师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并对一直无法理解原理和制作方法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教学。
*问题提出:
1.你对此现象有何评价?
2.你如何理解老师从“惊讶”到“一对一教学”的一系列举动?(三)为什么?
[以下为个人观点,他人观点会在后续给出]同学在平时极度缺乏在“生活技能”这方面的培养及训练;同学在老师进行集体教学时并没有认真听,也没有进行进一步思考或跟着老师的讲解思路进行操作的意识。
*问题提出:
1.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反观班级中具备这些生活技能的4位同学,为什么他们能够拥有这些生活技能?(四)怎么办?
[以下为个人观点,他人观点会在后续给出]应该在平时加强对这些生活技能的训练,在适当的时候求助家长、探讨进一步的解决方案等。让这些看起来细小琐碎的技能变成一种无形的养分,以备不时之需。
*问题提出:
1.换做是你,你会怎样在当时只能独立完成的情况下解决以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问题既然已经显现出来,后续你会怎么做?二、问题作答结果分析:
(一)父母对于“是什么?”部分的解答
妈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就是:近现代家庭条件越来越优渥,父母希望子女过上比年轻时的自己更加好的生活。因此,父母普遍把学业、竞赛和兴趣方面的培养等看得更重一些,而对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一方面有了明显的忽视。
这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可能认为,现代智能化普遍应用,机器正在逐步代替人类的某一些方面,家长可能会觉得掌握这些生活技能没有太大用处,因此觉得让孩子学习这些生活技能完全没有必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就渐渐养成依靠家长和机器的行为习惯。
爸爸:我作为家长,觉得“必备生活技能”首先就是洗碗刷锅,其次就是扫地拖地和洗衣做饭等等,这些比较日常化的事情;再进一步,你们学工是的电工电子课和布艺课上学的使用电器、踩缝纫机等等稍稍带有“职业性”的也可以算作其中。(二)男同学对于“怎么样?”部分的解答
男同学:我觉得这个也很正常,很多同学在平常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器具,更不可能进行实操了。其次,老师的做法也很能理解,有同学听不懂就再教一遍,但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人停很长时间。(三)女同学1对于“为什么?”部分的解答
女同学1: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方面或者缺乏练习都有可能导致这些现象的产生。那么4位同学或许就是因为家里有人教过、掌握了这些技能吧。(四)女同学2对于“怎么办?”部分的解答
女同学2:当时的作品必须独立完成的情况下,我大概会在自己复盘几遍老师教过的步骤,实在不行就悄悄地问问身边的同学或者直接上台问老师。回家我会向父母讨教讨教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了解操作步骤,我的话可能会主动提出让父母督促自己平时多做点这方面的训练。三、收集信息及思考过程的反思:
1.问题设置方面还是有所重复。这个现象太局限了,我也没有对于其他班级的学生实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还是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的。
2.采访交流的人群只选择了有这方面技能的同学或者与事件本身无关的父母。这一点上我并没有考虑到本身就不会的同学们,这个方面有所疏忽。 -
结构化思维——对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标签化与边缘化
研究方法:采访
研究原因:近期发现“对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标签化与边缘化”这一现象,并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希望通过采访扩大范围进行调查与进一步分析。采访问题:
1.你日常对于历史中的女性关注多吗?
2.若了解不多,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能否尝试分别列举出中国历史中的几位“好女人”与“坏女人”,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你刚才的回答中有何欠缺?
5.你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标签化与边缘化的现象?采访回答(已概括且分类):
1.(1)关注不多,对此了解很少,只是了解课本上提及的或日常生活中偶然看到的部分历史中的女性。
(2)会在课余时间中主动了解历史中的女性,并且有自己崇拜的对象。
(3)课外在网上浏览过一些有关于历史中的女性的生平事迹,但除去名人外其余大多都是八卦或野史。
2.(1)没有意识主动去了解、历史书上没有要求了解
(2)网络上搜索到的历史中的女性重复度太高,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人,也没有兴趣再深入了解了。
3.“好女人”:李清照,谢道韫,黄道婆,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原因大多为有才有功名。
“坏女人”:武则天,妲己,慈禧,褒姒,杨玉环等,原因大多为祸国殃民。
4.(1)连五个例子也无法举出来
(2)感觉对于她们的印象都太过于标签化了,而这些印象都是由男性书写的史书以及影视作品所带给我们的,因此我感到迷茫。例如我在近期上网时发现,人们印象中私生活混乱的文姜来源于《左传》,而在《春秋》的记载中,文姜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做批注而写下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文姜多次与齐会面并不是私通,而是在维系齐鲁的外交关系。因此我没有对上一个问题做出回答。
(3)无法界定好与坏之间的标准
5.(1)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应该得到改善。
(2)感到愤怒或不平总结:通过采访可知,当今社会的青年人对于历史中女性的了解较少,印象过于标签化与扁平化,甚至出现污名化的现象。原因在于个人、国家与古代社会的不重视,以及资料的缺乏与不确定性,甚至是抹黑。学校应当更多地开展相关讲座与课程,国家也应大力普及研究得到的历史真相,并更加重视对于中国历史中女性的相关研究。
反思:仅在学校中进行了采访,得到的现象并不能完全推广至全社会。采访得到的回答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与想法,并不是准确的信息(文姜一事究竟是不是谣言还有待考证)。
-
我给这次访谈定的主题,其实和我自己的经历相关度很大。“为什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似乎在减少”,可能比起探究这一个问题,这一段访谈和记录整理的过程更像是我在试图给自己一个答案。 我在看到让自己非常震惊的社会新闻时,经常会在朋友圈里进行一些自己想法的分享。当然,这些文字也会得到大家很不一样的反馈。而这一系列,关于“为什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似乎在减少”的访谈,就是从我曾经和一个好朋友的交流开始的。 我注意到,这个会给我其他所有朋友圈点赞的朋友,只要一涉及到社会问题文章的转发,她都会进行忽略。当时我其实对此很气愤,跑到她面前质问她,她怎么能够对这些如此今人心痛的社会现实视而不见。而她的回答,我在此后对无数的身边人的访谈时都能找到类似的话语:“我哪怕关心这些事情,也无力改变现状。而无能为力的我去了解这一切,除了不断内耗自己以外,并不会有其他结果。” 显然,她的回答并不是我进行过的访谈中的个例。另外一个我们班的男生在听到我的问题后,这么反问我:“哪怕理解了他们的苦难,你又能帮他们做到什么呢?我知道你这个人,所以我明白你是真的关心他们。可是如果是不熟悉你的人看到你写的东西,只会觉得你是个帮不上忙还要沽名钓誉的人。”这样的说法对当时的我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以至于到现在,我发布相关内容时,也会反复确认自己的言辞确实没有高高在上的指点感。 “我每次在樊老师和万总的朋友圈看他们转发的文章,都看的好难过,已经有点不想看了。所以妈妈觉得你很厉害,因为到了我这个年纪,看到这些事情虽然会有触动,但再也不会有把他们写下来的想法了。”或许,我妈妈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很能说明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心声:当然,人基本的恻隐之心告诉我,这样的现实显然是不公平的,令人心痛的。可是,在我们有自己的苦难要面对的时候,他人的苦难似乎就遥远的多了。我们并非失去了作为人的共情能力,也并非没有勇气提笔为他人发声。只是,只有当我们已经“无事一身轻”的时候,才能有瑕抬头,做到“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与这些观点相对的是,讲坛的大家总是在我发这类内容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支持。有一种说法是“劣币驱除良币”。如果没有能够支持着我的外部环境,我想我自己也会很快淹没在这样“同情而无为”的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中。但事实不是这样的:社会问题虽然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有明显好转,却可以因为每一个人的放弃而变得更糟。当自己的沉默可能变为对加害者的纵容和对受害者的漠视,我就无法做到毫无行动——这和其他人怎么想无关。 因此,我认为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无能为力的焦虑感,第二则是因为身边缺少支持他们持续了解社会问题的环境。但同样,在访谈的过程中,我更加关注的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不太愿意关注社会问题的人。不仅如此,我目前也没有接触大样本的人们对待关注社会问题的不同态度,因此我的结论非常可能是很片面的。当然,如果我的答案片面在了它过于消极上,也是非常让人开心的结果——社会问题的确需要更多的关注。
-
公众场合频发暴力事件
近来,城市的街角、学校的门口、甚至超市里,频繁发生的暴力事件如同阴云般笼單在每个人的心头。
有可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以往的事情不发生在身边,所以似乎并没有很多感触。上海的治安一直是大家所称道的,可在这次长假前一晚,在松江却发生在某超市里一男子持刀伤人,致3人死亡。在原本我高高兴兴想要迎接节十一小长假的时候发生了这场悲剧。
在十月一号我们家族聚餐的时候我也做了个小小的采访。家里亲戚也表达了他们对公众场合发生此类事件的害怕和让我们小辈要注意少去人多热闹的地方,更有长辈提醒我现在经济不好,要我当心人们的戾气。
我发现公众场合暴力事件的频发是有许多交织着的原因构成的,为此我也做了一些采访和调查。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一些人因无法承受而选择极端方式发泄情绪,就是长辈说的戾气很重;另一方面,网络暴力的蔓延和负面信息和情绪加大了这些人的想法,最后采用暴力手段。
我看到有一篇文章说社会应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文章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我看完后觉得大部分也只能说是呼吁,实际没有办法落实,但说实话,我特别同意文章里提到的,我们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更多理解和包容。想想那些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晾在一边,缺这缺那的,特别是心理上的支持。这种情况让他们遇到压力和挑战时,更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来。所以,光喊喊口号不行,我们得有实际行动和政策来帮他们一把,比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他们找工作等政府牵头来担负起责任来。
另外,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得负起责来,不能总是传播那些负面的、暴力的内容。得多传播点正能量,提供点教育和指导,让大家知道怎么正确看待问题和应对压力。至于个人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问题要找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法,不能动不动就暴力。家里、学校和社会都要一起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反思:个人觉得自己的调查人数太少,而且出于亲戚的关系,可能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关心我,所以并不一定客观。我也尝试问了一些我同年龄的同学,但是他们都不是很关心,大部分都不太关心时事新闻。
-
现在大家都抱怨中国经济不景气,连政府也推出了“一揽子政策”等“停跌回稳”的举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一系列问题浮现在脑海中。
于是我采访了我的父亲,一位在软件公司就职的高级销售。他自从疫情开始就深受经济的打击。疫情前他加入了耐克,在疫情中被裁员;之后又经过几个公司,几次几个月的失业期。他失业的时候,我们也深受其苦。后来投靠了这家大学同学开的公司。属于按劳分配制度,每月只有最低工资,但是谈成了生意可以分红5%。因此他也是全中国奔走,常常出差,然而能谈成的生意不到十分之一,远不如前。对于中国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是肯定的,对于其原因,他说:大家手里没有钱,而且不愿意花钱了。
我母亲是金融分析工作者,对经济的知识深有研究。于是我访谈她关于此情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Q:你说过中国现今的经济下行和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大萧条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还是如此吗?
A:是的。日本经济大萧条是源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的价格被炒得过高,远超过其应有的价值。后来房价下跌,人们都不愿意买房子了。房子的需求下降,炒房的人亏钱,制造业也受到影响,不断裁员。裁员后导致了许多无业游民。由此,许多企业更加调低工资,以适应更多求职的人。于是就恶性循环。二十多年中,产生了无数的无家可归者,许多日本人因过不了日子而自杀。后来,在这二十年中出生或刚开始工作的一代就被称作为“消失的一代”,是因为读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长期处于待业状态,属于家里一个人工作,能维持生活就行。日本的宅文化也是从此而来的。日本实用主义的购买标准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后来安倍晋三上台,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鼓励日本本土企业出海,跳出岛国经济的局限。也正好碰上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其中著名的,如优衣库。这时日本经济才得到好转。理论上来讲,现在日本还没有结束大萧条时代,只不过在这四十几年的时间里,经济缓慢增长,情况慢慢好转。
Q:那么,中国现在的经济下行也是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
A:是的,但不完全是。中国已经吸取了日本前车之鉴的教训,在房产大涨的时候已经进行调控,降低房价,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但是近几年,房地产较为冷淡,对经济有拖累作用。所以现在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让房地产回温,停止拖累经济。其次还有疫情以及国际贸易冲突的影响。
Q:既然日本通过国际化,开拓国外市场渐渐摆脱了经济萧条的形式,那中国能不能这样做呢?
A:中国的确在此方面很积极,比如一带一路。但是当时日本正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大家觉得全球化有好处,可以到便宜的地方进货,再卖到贵的地方。所以当时有这样的思潮。然而现在主流的是反全球化的思潮。原材料便宜的地方,因为来的人多,就不便宜了;卖的贵的地方,因为来的人多,卖的就不贵了。于是经济全球化无利可图,来回运输还要很多的成本和时间,所以呈现反全球化的思潮。至于什么时候再会回到全球化,这我就说不清楚了。但毕竟,历史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个阶段轮番进行。
Q:那你说的国际贸易冲突又如何体现?
A:比如国际上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影响了电动车的出口,减少了需求,经济就很难搞起来。又比如中美贸易战。互相封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为的芯片。被封锁以来,已经等了四五年,才将要研制出自己的芯片。这对经济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对经济来说,越开放,市场越大越有利。
Q:那么,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大致是:房地产市场冷淡,疫情,和国际贸易冲突。可能使中国经济好转的方法有:开拓海外市场,刺激房地产市场活力。
A:大概差不多了。
反思:先由一次采访,确定了“是什么”和初步的“怎么样”(考虑到网上信息虚假率太高,所以只能用采访方式)。之后和专业人士访谈,得到了“为什么”和“怎么办”。访谈中,由于我自身对于经济知识的缺失,常常需要打断来解释,一概在此删去了。这样对于访谈其实是有不利影响的,其实可以在访谈之前了解其主要涉及的内容和专业术语,能让访谈更流畅。访谈寻找切入点也是很重要的学问。由于我曾经听妈妈说,她去听了一次有关日本经济大萧条的讲座,以讨论如今中国经济下行的策略,因此就由这点进行引入。实践证明是很有成效的。由于访谈的内容过于专业,大多在我认知之外,我只能受访者的回答当场编排问题,导致问题的排放逻辑性不强。鉴于访谈可以问的很细节,时长可以较长,这样的问法可以收集到最多的信息,访谈之后再整理思路,也是不错的选择。访谈时要注意笔记的记录,也可以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录音设备。 -
湖南学校撞人事件
正文:10月12日,一名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的网友在网上发视频并声称;他女儿在学校不幸遭遇车祸离世,现场还有两名学生受伤。
10月14日的上午,记者从当地镇政府教育局获悉,这名家长反映的情况均为事实。经调查,肇事司机是一名老师,也就是说是一名老师在校内开私家车撞上学生导致一死二伤,并且从家长评论中可以得知,她已逝的女儿才年仅7岁。后续的内容因为还在进行中,所以只能加以推测思考。
在去年时武汉也发生过相同的事件,后续受害者母亲因孩子的身亡而抑郁跳楼自杀,也就是说老师撞死孩子这一类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那么就这样发生起第二次悲剧,究竟是上次事件没有处理妥当?还是上次事件更本就没有起到警示作用?
面对这次新闻,相关评论区的舆论也是热火朝天。在网络上,大部分人都持有责备肇事老师、惋惜被害儿童的观点。也有些人持有怀疑态度,例如“在校内,还开的到撞死人的速度?”还有许多人对于“学校让私家车进校”这一规定持反对态度,说“应规定老师不得开私家车进校园。”
因局内这则事件还没调查完成,如果事件属实没有翻盘的话,我推测一下以后对于这类事件我们所要做出的对策。一、对于校园的安保需加以加强,如果在学校都能开到可以撞死人的速度,那是否没有一个人看到?安保不仅要关注学生自身安全(学生与学生打闹之类)和校外人到校内的安全,也要关注部分老师的言行,老师毕竟也是大人,干出事来学生一般是抵不过的。二、可以考虑是否制定校内仅可在规定地方开车停车,或直接规定不让开车,以此来减少以后再有这种事件发生。
总而言之,这件事的发生还是要惋惜受害者并想方设法规避这种悲剧的再度发生。
反思:我的收集来源均为百度和小红书这种媒体平台,或许有点不大正式,从而采纳的舆论也比较自由,不过因为事件还未结束,所以也暂时得不到官方的答应,只能说事件采取有误吧。 -
朝韩之战一触即发?——问题背后的思考(文献部分引用和摘自“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公众号)
起因:韩国用无人机向朝鲜扔投了反朝宣传单。那么为什么朝鲜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思考:可能宣传单有反动内容?或是挑拨离间朝鲜内部的关系?亦或是编造的内容或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是什么:韩国多次给朝鲜投放这类的宣传单,朝鲜已经多次警告过韩国可是却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怎么样:两国之间互相投放垃圾或者是废物的事情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我本人感觉两国之间的博弈不应该如此,有问题应该谈判或是会面。
问题所在:韩国投放传单所用的无人机是军用无人机并不是民用无人机。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朝鲜的防空是个漏洞,之后可能不仅仅扔下宣传单这类东西了,这对朝鲜的民众也是一种威胁。
为什么:为什么会加剧深化矛盾呢?在此之前朝鲜宣布永久切断和韩国在铁路上的连接。朝鲜方面宣布有超过一百四十万青年报名参军或者复队,也就是在警告韩国不要乱来。
本质原因:无人机事件仅仅是一个导火索,真正原因是韩国允许19国驻军,“丧权辱国”四个字一下子就浮现在面前了。
怎么办:观察局势,让子弹飞一会
采访
妈妈:不了解朝韩问题的导火索,基本事件是知道的。对此的评价是:反对战争,战争对民众是最不利的
室友:了解完整的问题所在,感觉两端都在挑事,等待对方露出破绽后下一步行动,看似是两国矛盾,实则是世界上两大集团的站队。 -
上个月,国家发布了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讲的是从2025年起,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当局会逐步分批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3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从50岁/55岁分别延迟到55岁/58岁。 这条政策同时提到了职工要按照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从30年由15年提高到20年,每年提高6个月。发布这条政策主要原因是预期寿命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来退休人员比工作人员少很多,但现在随着医疗科技的上升,人们寿命的延长,退休人员和未退休人员差距觉来越大,导致了国家的养老金池子不够发了。国家于是就发布了延迟退休政策。 有些人认为就业方面,上一代没有退休,年轻的人就没有办法找到工作,延迟退休占用的岗位有可能会替代年轻人的就业机会。还有人认为这条政策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个人利益的受损。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交得更久更多。虽然退休后每月的养老金会多一些,但是领取的时间会缩短。还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后会让老年员工继续工作,无法回家帮助子女带孩子。可见,“生了孩子没人带”是有些人的担忧。
我下面采访了我妈妈,问了她延迟退休对人们会有什么影响。她提到了普通工作人员和国家干部两类未退休人员。对于工作人的影响会比较大,延长了他们劳动的时间,而对于国家干部来讲会有益处。我又问了姨妈这个问题,她和我妈妈的想法差不多。她还提到了延迟退休对未退休人员的影响取决于他的收入,工作舒适度,以及有没有想退休的想法。
反思:我采访的范围不够广阔。需要采访制定政策的人,年轻人,退休的人,等不同类型的未退休人才能得到不同的人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
我这次的10月作文是关于上次的“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害事件”。
案件概括: 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学校的一名学生在上学途中被歹徒持刀伤害,最终抢救无效于19日凌晨去世。经调查,该案属偶发个案,犯罪嫌疑人钟某对持刀伤害学生行为供认不讳,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关键:日本学生 伤害 抢救无效 19日去世
是什么: 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学校的一名学生在上学途中被歹徒持刀伤害,最终抢救无效于19日凌晨去世。怎么样:受害者于9月19日凌晨1:00因伤势过重去世,这件事情对在华日本人造成巨大冲击,加深了在华人们的不安感,各地的日本人学校都加强防范,并且各地的日本人学校都都用各种方法来保护学生和家长。 行凶者当场被抓获,深圳市公安局表示行凶者有犯罪前科。而对于这起袭击事件,驻华日本大使馆表示希望中方可以重视这件事情,并且加强警卫,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在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叶剑没有明确的评价或表示。而对于这件事情有一些人认为,这是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因果报应”。但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震惊与愤怒,部分人认为这是政府长期“仇日宣传”下导致的结果,而当地一些市民自愿来到案发现场献花吊念。受害者家属表示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情重演。
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有些人认为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犯下的罪行的一种报应,而另外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因为政府长期宣传仇日而导致这个结果。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本身行凶者就有犯罪前科,并且没有固定职业,应该属于一种“社会閒杂人员”,个人精神比较脆弱。在我看来中国的一些教育或课文可能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仇日宣传。虽说本意应该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但也会有些人过度理解,或者以此哗众取宠,博取流量。之前还看到一个微信号他对于这件日本人被害事件,处于一种日本人都是坏的,都是错的一种态度。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片面理解,从而认为日本人没有一个好的。
怎么办:对敏感国籍人群增加安全保障,政府要主动提高普通群众的思想素质,不要让他们在沉浸于民族仇恨当中。
我采访了我们班的5个同学
采访问题:
1、你认为这件事发生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政府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你对深圳日本人被刺事件的看法?
4、你对日本人的看法是什么?采访回答:(我选取了两位回答比较完整的同学的答案)
1)A:社会治安问题和文化差异
B:心理健康问题和其他各种原因
2)A:增强警力,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B:增强社区巡逻,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3)A:虽说日本人曾经在中华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是无辜的,我们不应该带上有色眼镜来看待所有的日本人。
B:爽歪歪,挺支持行凶者。
4)A:日本人曾在中华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可若有些日本人愿承认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误并非不可接受,不应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所有日本。
B:日本人都是坏的,没一个好人发现对于这种民族问题两极分化挺严重的,有的人认为日本人都是坏的,有的人认为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坏的。这件事情反映人们对日本人的态度有所不同,需要人们去深刻思考。
反思:这一次采访有些仓促,采访人数过少,只有未成年人,而且都是学生,很少接触新闻,没有成年人老年人,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
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上海高中生住宿对亲子关系影响探究
探究主题:海高中生住宿对亲子关系影响
研究对象:上海高中生
作答人数:有效问卷135份,全部为上海地区高中生。(住宿生70人,走读生65人)
获取信息方式:线上问卷是什么:上海高中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
怎么样&为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
2.1超七成高中生觉得与父母的关系在70分及以上(满分100分),34.29%的高中生表示住校后和父母关系变得更好。
2.2 比起呆在学校,54.81%的上海高中生更喜欢呆在家里,选择两者都喜欢的比例为25.19%。在参与问卷的高中生中,仅8.89%不愿意把学校发生的事告诉父母。这些数据都体现出当下上海高中生与父母整体亲子关系良好。
2.3 80%的上海高中生表示自己的想法总是/经常会被家长尊重,说明家长们在教育理念上较传统更为开放、包容。
2.4 63.7%的上海高中生偶尔与父母发生冲突/争执/不愉快,27.41%的上海高中生经常与父母发生不愉快。导致冲突和不愉快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两项为使用电子产品和学习成绩,分别占到65.93%和56.3%,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上海高中生,都因为这两个原因和父母产生过冲突、争执及不愉快。图 你和父母发生冲突/争执/不愉快的频率(问卷第30题)怎么办:高中生住宿,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享有更多自主权,给可能存在的分歧和可能发生的冲突以时间与空间上的缓冲,有助于亲子关系更为融洽。
-
结构化思维运用:石库门保护
1:分析
是什么:石库门保护大致有5种形式,分别为:保留外貌进行纯开发(新天地);保留原住民进行商业开发(田子坊);商业住宅开发(建业里);完全保留原貌(步高里)。以及最后一种“保护”:直接拆光。这次我选择新天地的保护方式进行探究
在现在上海房价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情况下,商业住宅开发并不容易,毕竟石库门所在基本都是处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现在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开发已经十分困难,建业里一开始也长期无人接盘。怎么样:五种方式中,田子坊与步高里的状况更适合现场去探究去做访谈、采访;建业里进行商业开发后则是成为了豪奢酒店进行重装修,原本住户全部迁走,其拆迁之暴力程度也十分令人汗颜,完全不顾这是明确标识的保护建筑,而现在内饰已经完全为西式酒店形式。并且其实这只是三分之一的原貌,建业里还有“东弄、中弄是重新复建的,完全是新建的‘假古董’”。“关于建业里的“改造”过程,有知情人士透露了一段曲折的经历:“这个项目大概从2003年前后启动,但是因为有一些拆迁补偿谈不拢的‘钉子户’,一直到2005年前后,动拆迁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而这时,上海的房价开始节节攀升。此时,那些早早签了动迁合同的居民又感到心态不平衡了。因为老房子都没有拆,所以他们为了争得更多补偿,干脆又住回了自己的老房子。这时,开发商之前做的财务预算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操作了。
最后,在给完了居民拆迁补偿之后,每有一户居民迁出,就干脆把这一家原来的房顶‘扒’掉,以绝后患。但这更使得原汁原味的建业里无法保存。”(源自网络)
而关于最后一种“保护”方式,其实占上海所有石库门“保护”的比例最高,“大约70%的石库门建筑都在上海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毁,剩余大多也都在此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无法再来适应现代人的住房要求。”(源自澎湃新闻)
有些人认为石库门住房条件差,应当被拆除。但内部装修的可行性完全不低,而且石库门在上述的保护方式中也并不只有住人一种方式。
也有人认为这十分惋惜,里面是老上海的记忆等等怎么办:上述五种保护方式中,最后一种首先肯定不行,商业住宅开发也难以对这种文化予以保护。我个人认为田子坊式比较兼顾保护文化与商业开放,而步高里式则摒弃商业保留上海的原汁原味也是我比较赞同的,但两种方法至今的确切效果仍需要前去探访才能得知。
对比讲坛两次行走,我个人也几次前去的老城厢,石库门的现状尚属乐观,毕竟是标明的历史保护建筑,并且得到了一定的保护,而老城厢就只有上述五种方式的最后一种“保护”方式。
关于新天地石库门保护的实地探究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去到这个地方,因为导航只搜“新天地石库门街区”是完全搜不到这里的,要查到具体几弄(太仓路181弄)才可以到达。
这个弄堂位于新天地商业街主干的旁边,连接着这条商业街与出口。我自己前去之后,看见这里的石库门建筑外形基本都进行了保留,并且“修旧如旧”进行了一些装修,但内部当然是全部改造为了各种店铺,主要为餐饮,其中两个餐馆一个是粤菜一个则是上海本帮菜,好像还有时尚店铺,甚至有两间酒吧和一间日式居酒屋
因为当时是下午5:40,有不少店员还在店外休息,我就找了一位进行采访。他虽然在这里工作,但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地人,对自己所在的环境也没有什么感想,自己也只能从脑子里的词典里找出“古朴文化”几个词,我帮他概括为“古朴与现代的结合”。再之后,又问了他一下对这种保护的看法,并且以老城厢的例子帮他进行了范例与对比。他自己认为迁走住户,改为现在的这种形式是让这里新了很多,可以吸引人来消费。不过之后他的休息时间就到了,这次的采访只能到此为止。
这个回答有着我的例子与引导的原因,但是实际上在我的观察之下,来这个偏僻(相对于主干道)小巷消费的人并不算很多,从周五晚上5:40到6:40这一个小时里面,并没有多少人前来进到店铺里去,大多数的行人都是匆匆路过。而在这些行人中,外国人与中国人是参半的,走到这里的外国人看样子多以看建筑文化的心理,基本都是缓慢走过,并且对着石库门的外观指指点点,有人还会从嘴里蹦出traditional等等的词汇,甚至有一个小的团是由导游带过来专门参观的。而中国人基本都是过客了。在这一个小时里面,我遇到的中国人有两组是过来拍照的,一组是两个老年人和他们的女儿,他们是老上海人,但为何前来并不明确,我想要搭话却被拒绝了;另外一组则是两个青年女子,她们专程过来拍照,我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她们是因为之前来过,知道了这里拍照挺不错的,所以再次前来,但当我想要深问的时候,她们直接不搭理我了,自顾自的拍照然后就走了。
所以前来消费的人并不算多,这位店员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于是就编了个好似合理的理由。之后我又问了一个店员,他也是外地来此工作的。
所以新天地的改造我认为是相当失败的,这里失去了老上海的韵味,充斥着各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比如酒吧、居酒屋,在石库门的外表下,令我十分恶心,而人也失去了老上海的人,丢失了老上海的记忆,最后这里也并没有成功沾上新天地的福气与名声变得热闹,而偏离主干导致大多的人也并不关心这里,仅仅只是路过,停都不停。之所以偏离主干,我猜测主要还是因为最初的建筑规划原因与石库门结构本身的对外口子小,内部较为灰暗的特点难以融入现代商业街的灯红酒绿与开放的氛围。
所以,再进行类似改造相当困难,并且基本难以成功达到商业与保护的兼顾,保护石库门还需要另寻他法。反思:
这次采访的对象实在有些少,导致得到的结论或许会掺杂较多主观因素,主要原因有这些:
1:当时前去的时机相当一般,大多店员都在享受短暂的休息,所以大多只能问话,或许对于类似的情况在下午3点左右客流低峰前去更为合适。:
2:因为外语不好,无法用于采访,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堆采访对象从眼前经过。
3:鉴于没有太好的方式接近,前去采访容易遭到拒绝,而且作为男生跑向女性也容易产生误会,并且一个人采访底气也略有不足,也会紧张忘记话题,或许之后应该多叫两个人一起采访。 -
主题:面对有自残行为的人,你的态度是?
副主题:亲密程度对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影响有多大?一:为什么选定这个主题
一开始脑子里有这个想法是在去年,当时我和我一个朋友小C发现我们的另一个共同朋友小Y出现了自残行为,当时的感受真的是记忆犹新,我忘不掉我那种着急又不知道怎么帮她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小C曾经很多次跟我吐槽过自残这种行为,觉得选择自残的人很危险、情绪极其不稳定,自己根本不敢去帮助这样的人。但是当她发现小Y在自残后,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开始想方设法帮助小Y,似乎是被激起了一种“责任感”。我很好奇这种态度的转变是否是对象与自身亲密程度的差异导致的,也很好奇这种态度差异是否是个例。于是进行了这次研究,对象主要为高中生与大学生。二:采集信息的过程
我选择采用问卷形式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中,主要对象为高中生&大学生。
在问卷调查中,问题主要分为两组,分别针对在网络上看到的陌生人的自残行为与身边人的自残行为,两组问题相似,主要调查对自残行为的态度、对自残行为动机的理解、是否会选择帮助以及帮助形式等,针对身边人的那一组中额外增加一个问题来确定自残者与受试者的亲密程度。三: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1.对自残行为的态度
在这一部分,结果并没有因为自残者与受试者的远近亲疏发生太大的区别;不过,对陌生人自残抱有理解、心痛的人在面对身边人的自残行为时更倾向于帮助他们而非远离。但在这部分人当中,也有部分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态度从害怕和不解最终才到理解,或许与他们经历身边人的自残有关。其中,他们的态度大致包含理解、心疼与害怕、厌恶、否定。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态度多多少少都关乎人际关系。比如有一位表态“不理解不认同”的受试者提到,自残行为影响了ta与朋友的关系——对于与自残者的关系的态度与发展意向影响了对待自残行为的态度。
在第二组问题中,我设置问题让受试者判断自己与现实中遇到的一位自残者的亲密程度。比起态度上的肯定与否定,更明显的是随着亲密程度的增加,受试者在描述中加入的情感因素普遍越多,比如“同情”“想要帮助她”“害怕”,反之则更倾向于使用更客观的词语如“不理解”。
2.对自残行为动机的理解
这部分获得最多的答案为“排解痛苦”,其它答案包含“寻求关注”“跟风”“心理扭曲”“寻求救赎”等。
在第二组针对身边人的自残现象的问题中,在所有答案里仅有两例回答为跟风,其中一例还补充到“即使是跟风也是因为缺乏引导”,而在第一组问题中单一的“跟风”回答比例明显更高。同时在第二组问题中,回答绝大多数不止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而是给出了更深的分析,比如“成长环境不好”“缺乏引导”。我认为是与自残者更直接的接触给了他们动机与契机去理性地分析。当对这件事的认知仅限于网络,受试者往往轻易下定结论后就停止思考。
3.是否选择帮助以及帮助形式
这一问的回答与第一个问题有明显的关联性。表示厌恶、否定等态度的人在这一问中都选择了“简单安慰”“疏远”“建议他们去看心理医生”等远距离的举动,这些举动往往不需要与自残者有过多的接触,或对ta的情况有一定的理解,体现了一种排斥性。而表示理解与同情的人大多给出了听上去更温暖的答案,比如说“带ta出去走走”“聆听”“想办法让他们快乐”。他们的初始态度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影响作用。
而在第二组问题中,回答又与亲密程度有关。更亲密的关系往往导致受试者的回答更谨慎,他们大多提到“想要帮助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合适/会不会二次伤害到他们”。也就是说,与自残者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考虑,亲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四:反思
1.在书写问卷时出现了由于用词不恰当导致的问题,比如在询问受试者的“态度”时,可能是由于缺乏解释导致得到的答案很多偏向于“行为”。
2.在书写问卷时对于问题缺乏更多的打磨,导致阻碍了更进一步的获取信息。比如前文提到“在这部分人当中,也有部分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态度从害怕和不解最终才到理解,或许与他们经历身边人的自残有关”如果可以设置问题来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的话就可以不止停留在猜测层面了。
3.问卷收到了很多不用心作答的无效答案,以后要避免采用单一的信息获取方法。 -
关于这次的结构化思维的作业,我选择的主题是有关黎巴嫩真主党领袖遇刺身亡一事。我认为,这种国际化的大事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不能说对他视而不见等等,关注这事情也是增长眼见的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首先,有关这件事本身的经过大致就是在9.27这天,以色列对真主党总部的袭击导致了包括领袖纳斯鲁拉在内的多个高层的死亡。从其中的背景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信息:纳斯鲁拉个人在真主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黎以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与真主党在中东地区的统治力。还有就是各方评论:美国与以色列都表示这是对恐怖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黎巴嫩与伊朗等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还举国默哀三天;一些不在事件中心的国家则同样谴责以色列,主张以色列应该向接下来的形式升级承担所有责任。
从背景与各方表态中,不难看出各国的立场。除此之外,我还采访了我的几位同学,询问了他们对与这件事情的看法。而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出现在这里:我采访到的七个人之中,有一个是完全没有了解过这件事的,剩下的六个人则一致情绪偏激。“和我离那么远关我啥事,反正到最后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第一个人的想法;“等中国把以色列和美国的总统都炸了就老实了”这则是另外六个人的看法。从种种观点来看,他们都非常支持中国通过武力介入的方式结束斗争。除此之外,对于美国,他们的看法也都是“特朗普好,拜登坏”这样极端的二极管思想。我认为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无脑跟风,对于媒体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政府的爱国教育之下盲目爱国等等......
【总结】这次信息收集过程之中我发现我目前对于国内视频平台的依赖还是太多了,几乎有70%的信息都是从中而来的,这样或许会被国家支持的舆论方向带入节奏之中;对于同学的采访则是没有更加深入,比如为什么这样想,有什么依据或者信心支持着你这样的想法等等,还是需要改进的 -
从数据看延时退休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是落实准备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新的养老金政策,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养老金的“延迟退休”和“增加待遇”两项重要调整。举了多年的靴子就要落地了。大家纷纷表示不同看法,即将要退休的和还有较长年限的反应都是有点吃惊,虽然这个政策先前也有各种解读,但大家都还觉得好像挺遥远。真的到了眼前还是感觉接受不了。大家多数聚焦在延时退休这个话题,关心的是自己需要延时多长。一个国家是否决定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多久、几次,跟其当时的老龄化情况,息息相关。那我们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到底怎么样呢?我查阅了统计局官网上发布的2023年鉴,里面有1982年到2022年的人口比率,1982年,总人口10.16亿人,0—14年龄段占总人口33.6月,16—5༕4岁,占总人口61.5%,而65以上人口占比4.9,到了2022年,人口14万,65岁人口占比14.9%,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我国2022年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已达到了14.9%,已达到了深度老龄化的标准。我又查了2023年鉴里较详细的年龄分段数据,在2022年底,在15-64这个年龄段里,50-54岁占比8.84%,55-59岁占比8.14%,59-64岁占比4.98%,就是说在 这些年龄段里的人很快也会退休,而25-49岁的占比只占了35.6%,所以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使得养老金支付的压力日益增加,延时退休的政策出台。
-
为何当代人在“上进”和“上班”中选择了“上香”?
——龙华寺行走后的思考与探究(在去年的龙华寺行走中,我们发现参观寺院、许愿的年轻人数量和中老年人持平甚至略多了一些,但由于当时行走采访的问题设计,我们没有深入地探究年轻人似乎热衷于“上香”的原因,因此这次选择了这个切入点进行探究。)
根据上观新闻的报道,2023年以来,寺庙游迎来空前火热。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从2月起,预订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一开始只是网络上的一句调侃,但年轻人主动涌入寺庙逐渐变成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个探究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同学
Q: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用“上香”替代“上进”的经历吗?你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A1:有的,比如说中考前去龙华寺,朋友圈转发逢考必过,可能大家都经历过吧。我认为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人会调侃说是以“上香”替代“上进”,但是没有谁会真的会只“上香”不“上进”,希望现状变好才会愿意去“上香”,至少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A2:就我个人而言主要还是考试前会有一些“迷信”。我认为这种行为是迫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之举。另外,从网络上相关文章的评论区里可以分析出公众对于此现象的反应。有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从中也能读出一些无奈,比如“不是不努力,是即使再努力也斗不过躺赢的人,还不如求神”,“上香比上进更容易吧?”。也有人对此持批判态度,如“说这些的人,没明白佛说的是什么,炒佛珠,炒头香,这些都不是佛说的,都是商家或(假僧人)抄的。”,“现在的年轻人思想观、价值观混乱,缺乏导向!”可见网络上人们对这一现象贬褒不一。有意思的是确实年轻人大多支持,认可这一现象,而较年长一些的人大多持批判态度。
这也引出了关于“为什么”的部分,在和一位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她提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快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网络上与“年轻人”相对的人群更传统,可能对佛教更加敬重,并且在他们年轻时,环境是向好的,因此他们认为“上进”是理所应当的,而不应寄希望于“上香”。如今的环境却愈发让人感到无力、无奈,努力“上进”甚至比不上“上香”带来的一时好运,从而导致了这种现象。
分析到这里,关于“怎么办”的部分看来有些模糊了。或许这种现象作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应对方式,并不需要被解决,而是需要结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吧。
(反思:这次结构化思维分析的时间实在是有些仓促,采访也只是在校内进行,覆盖人群太少,只能用网络留言分析其他人群的观点,并不能展现事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