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
-
**梦与现实**
本次讲座最打动我的是苏轼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到《后赤壁赋》这三段内容里呈现的“造物者无尽藏”给苏轼带来的精神上的突围、超越,和一种生命的激情。
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实我是能从个中语句里看出一闪而过的、可能存在的“王霸之气”的,但苏轼并没有抓住他——毕竟毛主席写的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他写“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周瑜。这其中,一定含着他满腔的向往,但追忆过后,犹如梦碎一般,他回到了现实的满目疮痍。此时的酒和月,是他得不到的梦想与尚未发现的永恒。
但时间过去半个月,《前赤壁赋》文中就写道:流逝的东西就像水一样,并没有真正逝去;圆缺的就像月亮一样,终究又何尝盈亏?所以从事物变易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但是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和自己的生命是同样无穷无尽的。这段话给我的感受就是,很多时候变化的只是物品的表象、我们对她的认识,而其本质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此刻即是永恒,正是“不如怜取眼前人”。苏东坡当然仍有哀怨,但他已经不会去在意。因他此刻是“主”,是他去“答客”,更是去回答之前的自己——或许人生如梦,那就去享受这样的一个梦境。
自然而然来到《后赤壁赋》。深夜,苏轼一个人爬山,并在极高处大声的长啸。回到船上后,则任意东西。这一段让我感觉很有共鸣,其实我之前也干过类似的事,是那种独处的、野性的感觉深深地抓住了我,一定更抓住了苏东坡。
最有意思的一段其实我觉得是苏东坡的那一个仙鹤和道士的梦,让我想起了庄周梦蝶。道士的仙鹤、仙鹤是道士,但是那又如何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神秘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苏东坡想表达的可能是:梦和现实可能本来就是一样的,或者,他们都是“无”。或许正因此,苏东坡才会在倚杖听江声的时候,愿意“江海寄余生”吧——并非像孤舟一般飘零苟且,而是愿与自然合一,去避开浮世扰扰,去试着找到真正的永恒。
-
讲座反馈
昨天听完苏轼的讲座,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点开了一首“海阔天空”。听到尾奏的时候,我想起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觉得苏轼对于生活,对于生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他的身体里有一股劲儿,一种韧性。加缪曾写过一句话,“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这句话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他在胸怀天下的年月里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固然使他悲痛,伤感,但苏轼心中的那股力量却推使着他走出“自我”,走出“悲痛”,去更广阔的世界当中寻找一个“答案”。他在“儒、释、道”的先贤之中找;在自然山水之中找;在颠沛流离的贬谪之路上找……他找到了,他自己的答案,也留给了后代千千万万的人一个答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很像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从此便寄于江海,托于永恒了。于是人的喜与悲,就像江海一样广阔,一样包罗万象,一样兼容并蓄……苏轼身上的旷达并不只是旷达,而更像是包容、接纳,去面对命运,去拥抱生活。
“海阔天空”一曲结尾,我仿佛看见了一艘渐行渐远的木筏,直到消失不见之际,抬眼再望,只见水天相接。也许在某一个时刻,苏轼也曾见过这样的景象吧…… -
苏轼的后半生,起于神宗的意外驾崩。这让本以为只能退居江南的苏轼重新得到了为民做事的机会。虽然苏轼已经卷入过政治的漩涡中,也深知其凶险,但他却毅然选择再次进入朝中,并且单枪匹马进行着改革,到杭州的苏轼也是一刻不停地在办工程,面对将要到来的饥馑不断向朝中请命,丝毫不顾也许这些会成为“罪状”被人上奏弹劾。苏轼在那份达观的同时,还有着一份不可忽视的毅然。他已经决心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也实现了自身心灵、精神的超越。即使到了岭南、海南,苏轼的身与心渐渐归于平静,这份毅然还是没有忘却。
苏轼的后半生是走向平静的、乐观的,但这种心境绝不是无奈中被迫的生发的,乐观的是苏轼周遭的客观环境,比如粮食受天气运不到海南,比如居住环境的恶劣,但苏轼是对他们无奈而演化为一种达观吗?苏轼的心境已经达到一种“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的境界,对这种无奈的境况,他反而是去主动努力去以自己的超然来享受,因此而达观。没有墨,我就自己制,没有米,我看看邻居明天还会来给我呢,我家里还有点苍耳,烤着吃可妙了!这种仍然在延续的人的生命力,实在不是外物所能打败的。
“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的身体,在他去世前,都仍然被束缚着,无法与天地化为一体,但他的精神却已然可以随江海,随时空,飘向任何的地方。 -
反馈
这次的讲座真的被苏轼感动到哭。特别是他到黄州之后,心境又一次次的超越自我。其实选择超越,也是一种面对人生的勇气啊。
一贬再贬,或是突然回到中央。苏轼经历了多少大起大落,大起大落落落落落啊。可是这些事情对于苏轼来说是什么呢?是背痛的过去经历?是绝境的失望?
不是的。苏轼的伟大不能仅仅是那一份刻板印象中的豁达乐观。他视自己人生各种起落为丰富的人生体验,他以自己人生体验多样而感到自豪。他以自己活得够精彩而自洽。他以自己的生活为乐,他找得到自己生命的实感。
想象的出来,当苏轼临终前回望自己的一生,他还会笑着谈起自己从为皇上写诏书的高官一下子跌到荒无人烟之境。他不后悔,他也无所谓。粗俗点说,他活得好好的。 -
回望苏轼风雨坎坷的后半生,我很动容。就如同樊老师结尾所说,苏轼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他漂泊一生,不能以清廉的士大夫或是文人之类的词简单概括这样的人,他似乎是永不停息的水流,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这样的思想体现。月有盈虚,但赏月并不因为万物改变而感悲,他道出了“我与月皆无尽”的真理。苏轼随着自然的变化游离其中,哪怕自己一生如浮萍漂泊,他始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美妙的静止和平衡。生命最开始是从自然中来的,生命的本质也在那里。苏轼很热爱自由的生活,他珍惜家人、挚友,即使是以前的政敌王安石隐退后也成为他的朋友。他抛去那些现象世界的碎屑,只是关注一切的本质。他意识到人无法真正地凌驾于自然之上,现在身边的琐事、或好或坏的生活都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馈赠。因此他并不在乎自己究竟在哪里(我也没有详细写这个),他向往的是江南,我希望他能在那里。但是他似乎和这样的命运自洽了,他不在乎。他的心永恒地与自然同在,他可以在任何地方,过去、现在或未来。
-
对于后赤壁赋为何那么受画师们追崇?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一直没有想过。在高一讲赤壁赋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苏轼所写的后赤壁赋 。“你们读赤壁赋读了后篇才会发现他写的有多么精妙 ”。现在再来看也确实如此。虽说后赤壁赋收到追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上是宋高祖命人去作后赤壁赋的画,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其实是后赤壁赋中的描写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生命的激情。“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除开优秀而极具画面感的景物描写之外,在奇绝险怪的石头与山峰中探险、独自一人爬上枯树顶端的鹰巢。这种事情有也只有苏轼会干的出来。这是对人生命中激情的释放和探求。从中也可以看出苏轼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
-
这次讲座延续上一次,继续以苏轼的人生展开讨论,江南是苏轼的又一个家园,和在自然中的精神归宿。《女王城和诗》这首诗令我印象深刻,它是为数不多的在诗歌前有小记的诗,小记中讲述了在去年和今年的这一天中都来到了这座城,这虽然不是他有意为之,但却是他生命中的烙印,已经刻在了心底。诗中“人似秋鸿来有信”一句,和他曾经写过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的“应似飞鸿踏雪泥”这一句相呼应,他安慰了朋友,更强调的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经历,是对生命的一种挚爱和向往,更是对生命和世界的一种领悟。在苏轼所处的年代,新党和旧党之争从来没有停歇,但苏轼都没有选择从众,他从来没有随谁的势力增大,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他真正的人格魅力所在。
-
第二次反馈:
从上初中之后,我似乎一直对苏轼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小时候我想不通,人生这么重要,怎么能说放下就放下呢,多拼一把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了吧?后来又觉得苏轼非常随性,想干啥就干啥,拿的起放的下。
这次讲座讲了苏轼的后半生,我也有自己的看法。苏轼的后半生,可谓是无起却大落。新党旧党一直在争,他却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不过三万天,与其羡慕流之不尽的长江,不如过好人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流逝的水并没有真正逝去,圆缺的月亮并没有盈亏。
五次贬谪似乎让苏轼心灵更加纯净,“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放下自己,放下执念,感受万事万物的变化,似乎苏轼已经与万物融为一体。是啊,在大自然面前,几经周折不也是小事? -
这次讲座继续延续上次讲座对于苏轼生平的介绍,对于我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是前后赤壁赋的对比。其实在此之前我也对后赤壁赋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是听樊老师讲解也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苏轼的后半生经过种种的政治失意,事实好像总是打他一巴掌再给他一个甜枣。六次的贬谪,假如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会怎样呢?就以我而言,我一定会崩溃埋怨,好像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报以怨气和不满。可反观苏轼呢,他在后赤壁中写道,他爬到一个没有人能到达的高处,空旷幽静,神秘。他的一生长啸或许不仅仅是对生活的宣泄,更是与自然的沟通,对未知的探索。这是他对待生活的方式,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方式。可能我的语言无法表达出对他澄澈心灵的感触,但我们总能透过苏轼的语言中窥探到他那超脱于世俗之外的超然。
-
在本次的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后赤壁赋两首词。
从 《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起这三首词其实对应了苏东坡的三个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生如梦,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就能看出诗人对自己坎坷的人生的感慨之情,即使自己渴望能为国效力,但却怀才不遇,只能遭受贬谪。人生如梦,更是感受到了作者的无奈和愤懑。
到了前赤壁赋时,他以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即享受梦境。其中他和客人的问答是很有意思的,客人说月亮一直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它是在消长之中,而人生也是这样的。世间没有永远的永恒,所有的一切包括功名利禄,世间万物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人也是一样,而人又是如此的渺小,相较于宏大的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就连这宏大的宇宙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是在不断的消逝的,那我们又何必去在意这功名利禄呢,去在意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就呢?反正这都会隐没在这茫茫的人生长河之中,我们又何必去追求他呢?我认为这个客人代表着以前的苏东坡,因为水调歌头中曾提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规律,是无法去被改变的。她所印证着也就是世间万物都是在此消彼长之间的,世上没有真正的永恒。但现在的苏东坡却回答说他们既有变的一面,也有永恒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瞬间变化,而忽略了他们的永恒,毕竟瞬间即是永恒。人生相比与宇宙确实是渺小的,但他同时也是和宇宙一样庞大的,我们应该将无穷的天地拿来为吾生所享用。她从另一种角度论证了生命中的永恒,此时的他已经超越了表象而深入了生命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东西。也可以说他已从自我的安慰走向了更加阔达的境界,这也符合他野性的人生态度,他确实是在自然中寻求新的归宿。
如果说在前赤壁赋里,我们只能听到他和客人之间有关于这个人生道理的对话,那后赤壁赋中,则是将它所讲述的这个道理进行了亲身的实践。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达到了第三层境界,人生若无。在词的最后他写到自己梦见一个道士,后来又变成白鹤飞走了。这很像庄周梦蝶的故事,究竟是庄周还是梦蝶,究竟是道士还是仙鹤,苏东坡自己应该也分不清。但他清楚,这两者都是一个虚像罢了。现实也是一样,人生确实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都是一场虚无。这是我能从中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既然梦醒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又何必去在意这个,结果呢,重要的则是去享受这个梦境,去享受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毕竟这些才能组成真正的人生。这是我想起在苏东坡上的时候曾提到的那首骑马的诗,其实苏东坡应该早已有此觉悟,但是到了这时他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道理。此时他的已经是达到了更高层的境界,或者说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回答了自己最初所提出的疑问。
-
常说苏轼的人生就和横断山脉一样,一重又一重,大起又大落,辅佐5朝皇帝,从仁宗到徽宗,他的心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那个一腔热血想要报国的人在见证了官场上的蝇营狗苟后,他的诗歌逐渐从豪情壮志转向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在仁宗朝,年轻的苏轼满怀激情,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便展现了他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那时的他,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苏轼的仕途也遭遇了波折。在神宗朝,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朽名篇。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刻思考;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流露出他对历史沧桑、英雄迟暮的无限感慨。
到了哲宗朝,苏轼虽一度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又被贬至更远的地方。这一时期的他,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亲近,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体现了他对事物多角度观察、深刻理解的智慧。同时,他也通过《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自己豁达超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徽宗朝时,苏轼已步入晚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起伏,他的心境愈发平和与淡然。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便是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但始终保持高洁情操的生动写照。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那个初入仕途、满腔热血的青年,而是一位历经沧桑、智慧圆融的长者,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