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
-
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人生的烟雨当中,不像茫茫大海,更是一种竹林快意却模糊不清,迷茫当中,下起了人生的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人生经历大风大浪之后,阐释对于人生无常状态的不预言,而选择接受。
2.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前后赤壁赋在思想上有一种递进升华的关系,前赤壁赋研究了对于生死观的看法,而后赤壁赋更进一步,达到了一种道家哲理中所看中的“人物关系合一”。他通过对于山水的形态的观察和联想,感受万物生命的力量,再从中得到启迪,这就是对于生命的“超越”。
3.子由介绍给苏东坡一个道士朋友,建好自己的屋舍,收朝云为妾,给太守写信,升任翰林。此时的苏东坡的诗词开始有一种对于闲世与己真探寻的平衡。不再主动追求什么精神,什么豁达,而是真正将随心而活放在人生大格局上,达到生命的真谛。 -
12.7苏轼(下)讲座反馈
我认为在从自然万物消长变化中体悟人生真谛这个角度,苏轼无人能比。《前赤壁赋》表现这一点就特别明显,苏轼从客人的笛声凄凉,谈到这水与月,谈到世间万物消失了但又没有消失,是对“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更好的诠释,是对“今月曾经照古人”更好的理解。其实,苏轼就像这水与月,抑或说,他就是这水与月。年少时的他就如同水一般澄澈,对世界充满天真,认为这世上都是好人;经历了政治风波后,他像雨,是水蒸腾成为云后又液化落下的结果,悄无声息地撼动大地,他实在太清闲,也在这一时期真正体会了民间生活、世间百态;人生最后的时期,他像月,依然澄澈,却不是实体的月光,他已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安心地等待死亡——毕竟,他从大自然中来,也要回到群星中去,“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确实就像那轮“曾经照古人”的月亮,现在也照亮了我们,是中国诗词历史上最亮丽纯净的一抹色彩。
-
这次讲座是讲述苏轼下半生的生平及其所作的诗词。苏轼中晚年长期处于被贬状态以及他的乐观心态这是耳熟能详的,但经过这次讲座后我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的无奈和痛苦。才四十几岁出头,他的生活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从还有一亩田到一直更换住宿,再到只有一件自己建造的陋室…从对生命的理解到超脱世俗的思想,从对精神的追求再到悲哀的一生。只有在苏轼晚年快要临死去之时,新皇才登机,告诉旧党他们可以回家,可就当苏轼快要看见光明的京都时,他却过世了。
苏轼的乐观阔达精神是肯定的,那他所承受的痛苦呢,都是实实在在的,不会因为他的阔达心志而改变。我还是不否定自己预习时所写的观点——“他的阔达使他的诗词看上去十分豪放,实则真正的内心无人得知”当他坐旁赤壁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当他居住陋室时,他又会叹什么呢…… -
-
苏轼是真正的豁达吗?我觉得不是,我认为是一种无奈,看苏轼前半生和他的诗词,他一定是有许多未施展的理想和抱负的。他一生跌宕起伏,被贬到了黄州,生活变得特别艰难,不得不自己种地谋生。也就是那时候,他开始搞自己的庄园,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自称“东坡居士”,在田园间找点心灵的慰藉。不过,这真的能算豁达吗?我觉得,这更像是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在他的诗词里,也能感受到他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是单纯回忆历史,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透露出苏轼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所谓的“豁达”,可能并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接受,在痛苦中寻求平衡的苏东坡居士。
-
**梦与现实**
本次讲座最打动我的是苏轼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到《后赤壁赋》这三段内容里呈现的“造物者无尽藏”给苏轼带来的精神上的突围、超越,和一种生命的激情。
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实我是能从个中语句里看出一闪而过的、可能存在的“王霸之气”的,但苏轼并没有抓住他——毕竟毛主席写的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他写“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周瑜。这其中,一定含着他满腔的向往,但追忆过后,犹如梦碎一般,他回到了现实的满目疮痍。此时的酒和月,是他得不到的梦想与尚未发现的永恒。
但时间过去半个月,《前赤壁赋》文中就写道:流逝的东西就像水一样,并没有真正逝去;圆缺的就像月亮一样,终究又何尝盈亏?所以从事物变易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但是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和自己的生命是同样无穷无尽的。这段话给我的感受就是,很多时候变化的只是物品的表象、我们对她的认识,而其本质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此刻即是永恒,正是“不如怜取眼前人”。苏东坡当然仍有哀怨,但他已经不会去在意。因他此刻是“主”,是他去“答客”,更是去回答之前的自己——或许人生如梦,那就去享受这样的一个梦境。
自然而然来到《后赤壁赋》。深夜,苏轼一个人爬山,并在极高处大声的长啸。回到船上后,则任意东西。这一段让我感觉很有共鸣,其实我之前也干过类似的事,是那种独处的、野性的感觉深深地抓住了我,一定更抓住了苏东坡。
最有意思的一段其实我觉得是苏东坡的那一个仙鹤和道士的梦,让我想起了庄周梦蝶。道士的仙鹤、仙鹤是道士,但是那又如何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神秘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苏东坡想表达的可能是:梦和现实可能本来就是一样的,或者,他们都是“无”。或许正因此,苏东坡才会在倚杖听江声的时候,愿意“江海寄余生”吧——并非像孤舟一般飘零苟且,而是愿与自然合一,去避开浮世扰扰,去试着找到真正的永恒。
-
讲座反馈
昨天听完苏轼的讲座,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点开了一首“海阔天空”。听到尾奏的时候,我想起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觉得苏轼对于生活,对于生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他的身体里有一股劲儿,一种韧性。加缪曾写过一句话,“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这句话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他在胸怀天下的年月里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固然使他悲痛,伤感,但苏轼心中的那股力量却推使着他走出“自我”,走出“悲痛”,去更广阔的世界当中寻找一个“答案”。他在“儒、释、道”的先贤之中找;在自然山水之中找;在颠沛流离的贬谪之路上找……他找到了,他自己的答案,也留给了后代千千万万的人一个答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很像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从此便寄于江海,托于永恒了。于是人的喜与悲,就像江海一样广阔,一样包罗万象,一样兼容并蓄……苏轼身上的旷达并不只是旷达,而更像是包容、接纳,去面对命运,去拥抱生活。
“海阔天空”一曲结尾,我仿佛看见了一艘渐行渐远的木筏,直到消失不见之际,抬眼再望,只见水天相接。也许在某一个时刻,苏轼也曾见过这样的景象吧…… -
苏轼的后半生,起于神宗的意外驾崩。这让本以为只能退居江南的苏轼重新得到了为民做事的机会。虽然苏轼已经卷入过政治的漩涡中,也深知其凶险,但他却毅然选择再次进入朝中,并且单枪匹马进行着改革,到杭州的苏轼也是一刻不停地在办工程,面对将要到来的饥馑不断向朝中请命,丝毫不顾也许这些会成为“罪状”被人上奏弹劾。苏轼在那份达观的同时,还有着一份不可忽视的毅然。他已经决心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也实现了自身心灵、精神的超越。即使到了岭南、海南,苏轼的身与心渐渐归于平静,这份毅然还是没有忘却。
苏轼的后半生是走向平静的、乐观的,但这种心境绝不是无奈中被迫的生发的,乐观的是苏轼周遭的客观环境,比如粮食受天气运不到海南,比如居住环境的恶劣,但苏轼是对他们无奈而演化为一种达观吗?苏轼的心境已经达到一种“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的境界,对这种无奈的境况,他反而是去主动努力去以自己的超然来享受,因此而达观。没有墨,我就自己制,没有米,我看看邻居明天还会来给我呢,我家里还有点苍耳,烤着吃可妙了!这种仍然在延续的人的生命力,实在不是外物所能打败的。
“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的身体,在他去世前,都仍然被束缚着,无法与天地化为一体,但他的精神却已然可以随江海,随时空,飘向任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