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北宋婉约词(上) & 时文讨论
-
10.26时文讨论
林小英认为的教育是具有多元的标准,关注人的需求,自我的平衡点,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或者说是理念,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批判,甚至在我看来,高考或许也才是人生的唯一通向成功的途径,但是在当下面对中考所带来的种种应试的压力也更加明确了这点,所以我不是他的支持者,当下的社会是转型化的社会,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或许只有知识才能充盈自己。
讲座反馈
轻轻的讲座主要是北宋繁盛的婉约词派,并且分析了其繁盛的原因,由于市井和经济的繁荣,歌舞升平的世峰在政治制度上面,由于试举制度的影响,并且还有道统理学与宗教世俗化并列的社会心理的压力导致儒家学派衰弱,从而使上层用新的应对方式澄理学程朱理学,平民教育的普及文艺代替宗教作用,接下来复学的书院大量的兴起产生了北宋时期四个大的书院,这也使得文学艺术走向民间,导致词更加贴近与生活,因此平民将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常态。 -
本次时文讨论,我们仍然用结构化思维,林小英所认为的教育,应该不是,只是刷题的应试教育,而是找到自我的平衡点,更关注人的需求。老师也在上课,讲到了人有四个步骤才能使自己幸福,第一是用自己技能为自己立身独立,第二是用在社交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爱一个人打下基础,建立一个家庭,第三是能够为别人做出贡献,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第四是在国家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应试教育虽然是非常公平公正的方式,但是仅仅只提供了第一阶段所需要的必要的生存技能。老师也讲中国现在是转型期社会,我们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培养自己的各个方面能力,应对社会的变革和单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时文讨论:这次的时文讨论老师提到了技能知识,指围绕在我们身边,从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但是事实上我们从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除了考试之外毫无用处。还是说指学校中学到的只是技能知识的一部分?
我是一直觉得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给自己的未来能有更多的选择,学历是现行制度下在大部分情况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我需要得到他,为比较可能的将来做准备。北宋婉约派:我一直很难体会所谓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没有任何人引导的情况下我就是感受不到里面包含的深意、哲理、人生态度,所以我更加关注的是诗的发展背景。对于重文轻武,我看到过一个说法,一开始所谓的重文其实是不限制文,就是一种反正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不用管。对于武官则是加以限制,发展到后来才成了重文轻武。对于说宋朝文人不担忧,有着很大的自由的说法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存在这种程度的言论自由。有一个例子说很多已经没有在做事的人没被砍掉,反而一直挂着头衔,我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一个部门和职位一旦产生了,想要砍掉就会十分困难,可能会花费比发俸禄更高的成本,干脆留着算了。
-
很遗憾没有来参加讲座,我看到有同学写:人有四个步骤才能使自己获得幸福。当下的社会是转型化的社会,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或许只有知识才能充盈自己,所以疯狂内卷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可晏殊的词让我想到人生短暂,我们若只能活在他人的言论中,一味的只是内卷,是可悲的。虽然是这样,但我们得明白,幸福不只是外在成就的堆砌,它更多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自己的认可。所以,我们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活的小确幸,反思如晏殊所说“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的生活,更要对生活充满热爱,思考生活中的乐趣,在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
庭院深深深几许
尽管先前的讲座中我对于词的兴起与发展原因有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甚至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在这次讲座中,我才发现了最重要的因素,文学之本身。
从上次讲座的李煜词谈起,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为什么他能以几处乱花、一潭春水、滚滚波涛去承担、包举全人类共有的苦难与哀伤,但在这次的晏殊词讲解里,我有所领会。所谓的词人,他们好像永远流连于歌台舞榭,好像永远是一曲新词一杯酒的风流,但他们也会有无可奈何,也会有分别的愁绪,也会有不得志的抑郁,正如所有人都会有一样。可他们的回答是:无妨,小园香径独徘徊就好。看似又是一个潇洒的浪子回答,但,我明白这也是千千万无奈之人快速脱离苦痛、找到一种圆融的通法。所以想补充樊老师上课时的那个“圆”:不只是圆融,不只是反反复复最终归于起点,我更认为它是经历了复杂的纠葛之后的平淡和释怀,和观照。
一直到欧阳修的词,虽然我没读出什么“谴玩的意兴”,但那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实在让我印象深刻。词,词人,乍一看似乎都是提不上台面的,只因为他们往往发生在庭院中,深闺里……但深深深几许?他们以自己最深沉、最敏锐、最柔和的心灵去把心灵的纵深面剖析在一句句风花雪月里,去把人类共有的愁绪一点点飞扬在月满的小楼中。而在最后,他们也很词人的告诉你,尽管庭院深深,我心深深,结局都是乱红飞过秋千去。他们终于突破了高墙与心墙的繁杂枷锁,借着一架秋千、一杯新酒、一曲小词,去寻求精神的自由。
宋之词坛,始于庭院,终于庭院,却高于庭院。 -
本次时文讨论正聚焦于应试教育,而这背后实际上是价值单一趋向——一种社会异化,不过在这之下更值得思考的仍然是个性化的问题,出去移民等方式,我们仍然需要追求的是什么。体制内教育一味的被说卷,而alevel的a星线也同样因为分数卷的越来越高而提高,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核心意义成了每个人所必要的内容,我认为教育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让我们去理解他人,如果只有一种狭隘化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观点,自然是易于趋向揣摩别人的心理从而得出一个不伦不类而看似获得了广泛认同的“答案”。同样的,差异化也并不能成为价值,个人价值的体现不是在自我边缘化后对外部的索取,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对于自我的凝视,对于自我的理解。
-
我们用结构化思维对林小英在《十三邀》发表的言论进行了讨论。主要是在讲学习的目的是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它让人更好生存也让人认识自己。同时,评价一个人不应该只参考学习(学历,高考,分数),这套体系应该有更多元的标准。然后我们探讨了“优质教育”,对于县里的孩子来说,我们的教育确实是优质的,我们拥有完善的场地设施和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重点初高中来说,我们的教育显得不那么优质,我们的成绩和课程质量都不如他们。但是我觉得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要把高考视为目标而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尽管它并不是那么的公平公正。这并不是说高考的保密程度不好什么的,只是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和天赋都不一样,每个地区的高考难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想要考入好大学自然就要比深山中成长的孩子要轻松得多。而那些反对林小英所说的反内卷言论的人估计也是这么一个理由,那就是在小乡村里面的人想要逆天改命只有高考这一条路,而阻止这种内卷会让他们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可是我们也不能苟同内卷的做法,一直这样迟早要闹出心里毛病,就如林小英所说,从高一到高三就是一朵花枯萎的过程。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有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让自己拥有让别人喜欢自己的资本,甚至找到生命的价值。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内卷。
之后我们讨论了北宋婉约词。樊老师说豪放派并不是词的全部,甚至只是少数,而词的主体是婉约,词不仅仅是用来反映社会情况的,它是一种深入民间的艺术形式。而词的兴盛也有很多种原因。一方面,诗已经被写尽了;另一方面,宋朝宗教世俗化,恰恰使词不能走向更高的境界,让词一直活跃在民间;再加上平民教育普及,且宋重文轻武,宋代遗留下来的词都有两万多首。柳永又让词有了更多种可能,包括自创曲目或是写更多的中长调。 -
时文讨论反馈:
本次十分讨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发现那些反对林小英的人在逻辑上的错误和问题,他们都是用个人的观点来评论他人的思想,是对攻击的一种揣测心理。我认为“应试”只是一种途径,我们并不需要仅仅局限于“功利”的这种目标,而是要通过“应试”这条路,走向自己心中真正的目标。问问自己到底想过怎样的人生?不需要一味的迎合社会的主流,要有“逆社会主流”的这种思想。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北宋的婉约词展开讨论。在一开始,樊老师就反复强调北宋词的主体是婉约,并不是豪放,在课本教材中,大多数选的词都是豪放派的,几乎没有婉约派的词,这种教育的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宋词繁荣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北宋时期,平民教育普及,于是文化代替了宗教,文学走向了民间,这是关于文化方面的,也是我在预习时没有想到的。我印象最深刻的词人是晏殊,在他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从前文对时间流逝的伤感,转变的突然看见一只燕子飞来,作者晏殊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美好,带给他了喜悦和希望。我很喜欢他这种心情的转变,晏殊能发现世间独特的美好,也总能为自己找到安慰和排解的方式。 -
有关教育的时文讨论,我记得老师有句话说“幸福是对精英的要求”,结合县中孩子们的现状,我意识到想要幸福并非易事。
这次讲座围绕北宋的词展开,令我印象最深的词人是晏殊。最开始我觉得他的文风和郁达夫有些相像,两个人都是比较忧郁、愁苦的。但是听樊老师讲了之后,我发现晏殊比郁达夫更加积极乐观,因为他不仅仅是抒发忧郁和痛苦,在这之后他便会开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试图找到一个安慰和排解愁思的办法。他的这种处事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我们易于因一件小事而忧郁很久,深陷其中不愿脱身。但晏殊在这上面的“理智”是很可取的,他并非反对情绪抒发和宣泄,而是在低迷过后重新寻回希望,这点与苏轼有些相似。虽然我并没有过“豪放派好,婉约派坏”之类的认识,但我曾认为他们在数量上不相上下,是对半开的状态。
-
时文讨论反馈:
教育界的问题反映出了时代的弊病,百年之前的人们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他们怎么办?接下来是一段让我印象极深的对话。
鲁迅说:“如今的中国就好比一个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如果有人大嚷起来,只唤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反驳:“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了,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如今的我们该怎么办?这段对话放在当下依旧适用。
我们用什么来毁坏这铁屋?这样一个令人沉默不语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却愈发清晰了,理想、勇气和时间。前人,樊老师,和他那位流亡海外的朋友,人文讲坛……信念和使命代代相传,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讲座反馈:
“词”,没有被赋予社会意义,反而成就了其中清新脱俗的人生境界。
北宋婉约派词的细腻,情感和哲思可以被捕捉,以至于我们并不需要像晏殊一样经历世事变迁,却依旧能品出“花开花落有时,燕去燕归亦有时”的情思。没有意料之中的宏大叙事和强烈冲击,却有花,有雨,有情,有人,这一切的微小在无形中写下属于生命的,最动人的“词”。
讲座的最后,樊老师提到了他的那位朋友,“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遗憾,怎样的“愁”啊……
而婉约派之“词”中这样的“愁绪”则是最令我动容的。像《丁香结》里说的一样,人这一生都有解不完的愁,而宋词悲凉开阔的意境不就是人生在世最好的写照吗?词之于个体有着非凡的意义。 -
这次时文讨论主要讲的是教育。老师用了结构化思维来分析教育。林小英讲到内卷是无效的过度竞争。内卷是单一的评价标准,而好的教育应该是多元的标准,关注“人”的需求 和自我的平衡点。评论也很多。有些人反对林小英的原因是应试教育是很公平的体系,一些人通过考试能够翻身。解决办法就是让教育更多元,要有追求,爱好,快乐,梦想……
这次讲座主要讲了北宋的婉约词。宋词的经典是婉约词,而教科书没有把婉约词作为主要的词因为婉约词不完全反映社会。北宋的词很发达原因是文学方面:开拓新词,社会方面:平时人们有更多时间听词,和经济方面:人们比较富裕。那为什么很繁荣呢?1-当时有50座大城市,城市里又有夜市,鬼市,和早市,可以看出经济繁荣。2-在政治方面,宋完善了科举制度和文官系统,并且重视文人。这是文人最风光的时代。3-道统&宗教的世俗化。中唐后佛教压力,儒学则衰弱。为了解释儒学,有些人创建了理学。还有,诗越走越高,而相反,词是向下发展,流行在民间。老师又讲到了晏殊,晏几道,和柳永。
-
时文讨论反馈:
这次的讨论老师和我们讨论了李林小英对教育的观点。他认为现在学生的分层情况很严重,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得到优质的教育,就比如我们,可是在县中的孩子只能通过卷这一种方式成功。但不管是县中的孩子还是大城市中的孩子,应试教育都在使他们慢慢变得枯萎,不管是从高一到高三,还是从预初到初三。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只是应对班里的内卷,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讲座反馈:
这节课樊老师讲的主要是北宋的词,北宋的词之所以兴起,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的兴盛,重文轻武以及文化思想的自由。樊老师还强调了,婉约词才是词中的主流,豪放派只是异类,出现的很少。之所以我们的课本中全是豪放派的词,原因也与应试教育有关。在这个讲座中,其实我最佩服的词人是晏殊。他简直是3岁识字,7岁就能写文章识字,七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成为了进士,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还位极人臣,成为了宰相。并且它的词造诣极高,他的《蝶恋花》中深婉中见含蓄,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忧愁。 -
在之前,经常能听到应试教育的各种危害。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许多人“困”在高考中,无论好还是坏,总是无法摆脱高考对他们的影响。具体到我们的生活边,也常常内发现被应试的教育方式影响的人,樊老师就说,他以前发现许多高一的学生就已经像文章中说的一样“枯萎了”,我自己身边也充斥着“枯萎”的人,甚至最触目惊心的,初中处于最应试最“卷”的学校的一位同学,刚进高中就像个呆子,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经常就只是呆笑,根本不像一个市重点的学生,而且之前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那时候的他还有抑郁症,实在是可怜。当然这次的主题不是应试的摧残,或者说,这次的主题是,在这些显性的摧残之外,对我们另外的“隐性”的摧残。应试教育最致命的一点是对思维上的僵化、单一化,就拿我本人来说,在进入讲坛以前,就是很唯分数唯成绩的,考的好了十分高兴,考的不好就十分沮丧,永远只看着应试的当下。对于许多人来说,应试的后果,就是只专注于当下的种种,却再也不去探讨未来的希望。考公是如此,有人渴望回到单位制与分配的时代,甚至渴望被分配婚姻,这种境况亦是如此。为了一个“安稳”而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甘愿受到被安排的人生,一个极为有确定性却实际并非个人真正人生价值的人生。这种自由的放弃,是否已经可以被认为是现在社会对比90年代社会的倒退?这种倒退是相当可怕的。而我们,这些开始脱离这种大环境的倒退的人,在独善其身,或者有些人说的“特立独行”之外,是否也能够去做什么?我认为这是肯定的,是现在,更是在我们选择的那个未来
所幸我读初中的时候教材还没有改的那么面目全非,在我的记忆中,教材里还算有些婉约词,当然鉴于教师水平与自身境界、水平的不够,其实也学得很朦胧。然而这次讲座中,却感觉到了婉约词这种婉转细腻的词所独有的魅力,这种魅力确实让我感觉是在,甚至远在豪放词之上的。婉约词深入于生活,却又远不同于之前诗歌所展现的生活,就比如晏殊的独特体验。之前的诗人看到山河辽阔、花雨时节,往往是生发出自己的感情、所思所想,然而晏殊却说这是“空念远”,是无意义的伤春,不如珍惜当下的生活,怜取眼前人。而到了“昨夜西风凋碧树”之时,似乎很忧伤的感觉,后面一句“独上高楼”似乎也很孤独、伤感,但接下来却是在高楼上“望尽天涯路”,这种词句的承接十分自然,其中同段中的微妙情感变化容易让人忽视,却又无比巧妙。而这种的巧妙就是来源于生活,既是生活本身的妙,也是人观察体会生活的妙。
而樊老师没有时间细讲的《八声甘州》,则也是十分精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下方,却是“苒苒物华休”,在这种境况下,长江水也不再是什么壮阔的景色,而只是无语向东流。而向东是何处?就是柳永的故乡武夷山。然而诗人还有机会回到故乡?然而他的愁思又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甚至不忍登高,来眺望,来假装自己能看到那个遥远的“渺邈”的故乡。柳宗元也思乡,也渴望回到故乡。然而比起在当时看来还有机会回到家乡的柳宗元,同样姓柳的柳永连“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忘故乡的想法都不忍产生。为何?何事使他久留?是他流连于青楼之中。而为何流连?倘若有人赏识,还是否会流连在此?那个看似风流、潇洒的“奉旨填词柳三变”,实际仍然还是一个苦闷的不被时人赏识的,为自己年少轻狂付出一生代价的失意文人。在阑干处,他又是如此的凝愁!到了他的最后几年,终于得到了他一生所需要的认可,终于有了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便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那个小小的县城之中。然而,说起柳永在我们后世看来却常常只是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
虽然武夷山上竖起的祠堂是为了旅游发展而设立,然而对于柳永,我希望这个祠堂的设立,能够让长江水也能带着他的那份人格东流到此。 -
应试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是很欠缺的。我们的确能感受到。这次的讲座给我的知识比感受更多,这也能证明这点。北宋的词真的繁盛。《全宋词》21055首词中,1569首为无名氏所做。可见当时词的繁盛:这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词作却很好,传承了几百年。我们对于词的种类、著名词人的了解也是欠缺的。教材总是给我们读豪放派词,然而并不是北宋词的常态。主流的应该是婉约。宋词的词调也很多,有2000种左右。
词如此繁盛的原因是什么?诗达到了顶峰,市民阶级的壮大,重文轻武的政策,这是我们都知道的。樊老师于是又补充:还有道统理学和宗教世俗化并行的社会心理,平民教育的普及使文艺代替宗教作用等等。
得知了这些,我们就开始品鉴宋词了。先讲到晏殊。他很善于取得皇帝的信任。他的风格就像他的词集《珠玉词》一样,温润圆滑。《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充满了多种情感,而且不沉浸在痛苦中。晏殊多在酒席寿宴上作临时即景之作。晏几道作为他的儿子,也有不小的成就。
欧阳修、柳永的感觉就更深。庭院深深深几许,几个深字,不禁是物理方面,也是情感的表达。这样巧妙的手法,真是层出不穷。柳永的《雨霖铃》是千古离别顶峰之作,而他却是一个民间词作家。号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也是很有趣。他也是一个音乐家。他是创用词调最多的宋代词人。从樊老师给我们的讲解中我也感到了他贡献之大。时文讨论反馈
为什么会价值单一?因为社会的不自由。为什么不自由?统一时,政府的手很长。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我们在不自由的社会上只看到一条路可走,这就是目前学生们的悲哀。樊老师所在的改革开放初期,是价值多元的年代,让人怀念。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在学号应试教育的同时,抓紧改善自己的各种技能和兴趣。不知道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
这次的讲坛讨论了有关林小英的教育理念的问题。有关于人们对此事的讨论与抨击,我认为其根本冲突还是在于人们被局限在了应试教育这一条唯一的路上之后,便开始用这条路上的价值观来对林小英进行驳斥,而其实林小英讲的更多是一种人生态度;不过不可置否的是,人们说的其实也并没有错,而林小英讲述的也没有错,只是人们的思想已经被固化了,这种无法摆脱的价值体系这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东西。
另外我们还讲了有关婉约词坛的东西。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有关晏殊的部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花易逝,所谓物哀,就是抓住事物那美好而绚烂的短暂的一瞬间,而晏殊可以通过花的落下而感到伤感,却也可以因为燕子的归来而感到欣喜。这拜托了“物是人非”的概念,而是在转角处重新发现又重新逝去的自己之所爱,我觉得这种圆滑的人生态度是现在大部分人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