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反馈
起先以为这次的行前讲座会着重于海南的人文文化,真正听了讲座之后发现是出乎意料的。
这次讲座以三个时代中关于海南的歌曲作引,先后从政治、地理、历史三方面讲述了海南的发展史,剖析了现状,最终以中华名族长期缺乏海洋意识的问题作结。
我在前几年对于海南岛的认识只有旅游这一点,后来知道了苏轼被贬去过海南岛。直到本次讲座才发现除了苏轼以外,还有不少文人,甚至是“高官”都被贬过海南,并且在明清时期的科考当中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这样看来,海南是一个很有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的地方,然而这点并没有进行过多少宣传,我想,如今知道的人也不算多。
现在,海南的南沙群岛归属依旧是一个大问题。猜测海南难以发展的原因,我觉得也许是因为海南地域的政治因素大过了文化、农业、贸易,而彻底改变海南岛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也尚且需要时间。海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那段时间当中,海南岛上的民俗、方言、文化,又应当何去何从,是否能得到好的保护也无可得知。
海南房地产的泡沫经济让我想到了日本,同为资本主义发展但操之过急的负面产物,也许这样的发展方式本就不适合海南呢?海南岛的历史悠久程度远超西方国家,应有一套自己的发展方式。无论如何,尊重历史,是一切发展的第一步。
陈秋吟
-
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讲座反馈
这次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谈到“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一点,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想要赶走所有的负面情绪,留下正面情绪,这就像我们努力抹除自己所有的缺点,留下优点一样。
记得几个月前看《头脑特工队2》的时候有一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步入青春期之后,主角对自己的认知从最初的“我很好”转变为了“我还不够好”……直到最后,大脑中的那棵“信念树”,变成了七彩的颜色,每种颜色对应一种不同的情绪,不再只是单纯的“好”、“不好”……所有情绪都是构成完整的人的一部分,“不完美而完整”。
我也是这样,很多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茫然涌上心头,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的内脏很难受,好像被紧紧地压住了。听音乐、写作、运动有些时候的确能帮我从情绪里抽离,但是一旦“闲”下来,就还是感到空虚和难受。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接纳这种感受,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喜怒哀乐,不同的状态之中所呈现的表象不同,但本质都是“月”,都是“我”。
最后,如果当下无法解决,那就交给时间吧。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
古代的“词”,“婉约词”,甚至是现代的很多散文,我觉得它们的美就美在一种“细致入微”上。记得某一次讲在讲诗词之间的不同的时候,提到了社会价值/意义这个词,这往往被寄托在诗歌上,往往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来讲述理想、生命、世界。而我觉得“词”反倒在于“个人价值”,它是一种向内寻求,把人性的复杂,把人共通的情感抽丝剥茧出来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比如讲座上讲到的“宝帘”到底是开还是关,说实话,假如这首词放在普通的语文课上,我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宝帘开还是关,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当时我在细细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进入了一种不一样的心境,那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情感回忆突然击中了我,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身体当中有一股东西堵在了心头,这是一种很难说的、朦胧而又复杂的“愁”,也许大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身体还记得那种感受,这是最神奇的。
读“词”的时候感觉到的共鸣,不仅仅是心灵上的,还有浑身上下所有感官的共鸣。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感觉苏轼一路被贬心境反而越来越好了,整个人变得很通达,并且所谓迁移经验,迁移的也不仅仅是做实业上的经验,还有被贬官的身处人生苦难之中的经验。
-
11月行走作文(11月行走没有能够参加,后面又请两周的假,这是补上的行走作文,谢谢)
本次的行走我去了上海的古猗园。
古猗园初建于明朝,算得上是比较有历史的园林了。后来的人也对它不断进行整修,至今的风景和韵味依旧保存的很好。
走进古猗园,右拐进门,是一个小卖部,小卖部里有一位五十多的大婶,我在买东西的间隙和她聊了几句。她说,古猗园的游人还是很多的,夏天人很多,而冬季比较冷,人就会少些。古猗园的文创也很有意思。最近的文创棒冰是古猗园门口的一只歪着头的石狮子,这些文创产品一直在更新迭代,这点倒是让我感到很惊喜。原本以为园林在现代已经在渐渐没落了,却没想到古猗园能“起死回生”。
我想,在当今这样一个极速的、失掉了耐心的时代当中,古代文化的精华不得不和现代的潮流结合,之前去景德镇发现陶瓷艺术是这样,现在的园林也是这样……
去古猗园的时候是下午,又因为是冬季,所以三四点就能看见夕阳西下的景象。我们临湖一路走,两旁的树上的叶子依旧是深绿色的。然而,当走到了正对落日的鸳鸯湖的尽头,周遭的树上的叶子便都晚是秋的深红了。深红的树叶,暗棕的枯叶,金黄的落叶……构成了另一幅斜阳的图景,隔着一潭湖泊,遥遥相对。
于是写了“初行湖中不觉意,抬眼忽见霜叶红。万古幻化无形里,唯有,斜阳枯鳞遥相映。”
随后又一路走,期间遇到了很多猫猫,它们并不怕人,园林本就是属于它们的。
之后,我误打误撞来到了一座院子里,走进屋子,里面有一幅字,讲的是我国园林用石料的历史和文化韵味。作者是“陽孫遜”,但是我并没有找到关于他/她的任何信息,不过内容却与讲座中所给的文献有异曲同工之妙。里屋里放了不少石料,大多以动物的意象来取名。走出院子,我又想起先前看见了落叶与夕阳,不禁再次感慨这种精巧的构思与完美的设计。
那时天色渐晚,空中只剩下云霞,我们打算打道回府,然而找不到出去的路,于是朝着落日的方向一路走,走到了园林的另一个尽头,然而很绝望的发现我们绕了一大圈,离出口还有好长的路。那时天已经暗下来了,内心不免有些焦急,转头一看发现背后有两棵树,再看发现它们被矮石栏围住,想想觉得奇怪,蹲下来一看,不得了!这是一棵四百七十年的古盘槐。内心的焦躁一下子就被打消了,我万分相信,我们是被指引来这里的,既然如此,也必定能找到出去的路。
果不其然,漫无目的的走了几分钟后,我们找到了出口。
这次古猗园之行收获了不少意外之喜,感慨这座园林的神秘,即使是人为,却依旧存有自然的神韵,让人肃然起敬。自然所能带给人的,在冥冥之中,已经不言而喻。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江、雨、月,苏轼好像很喜欢把“永恒”融进“片刻”。从一次次对它的抽丝剥茧之中一点点深化自己的人生哲学。
本次行走的主题“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旧日游”。
这是一种“情怀”,“情怀”,在我看来也是之所以西湖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原因。讲座中提到过苏轼认为自己就像“谪仙”,“谪仙”一词其实很有意思,他所看中的,到底是“天上”,还是“地上”呢?也许两者都有吧,也许“天上地下”本就是一体的吧。“谪仙”一词不难看出他对于“天上”的向往,“天上”是一个极为虚无缥缈的概念,我觉得可以暂且理解为“理想与精神的家园”,它可以完全不切实际,完全理想化。所谓“谪仙”也许不仅仅是被贬谪的神仙,其中是否带有一丝自愿?就像那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苏轼要把长江水带入大海,是否也会想要将那份“超脱”的情怀带入人间……
而这份“情怀”的确被一代代的人传了下来,留下了一缕在西湖。这种亘古的情怀,不朽的精神,也刚好应了“永恒”。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建医院、治水、解决(用水问题)、因粮食短缺向朝廷多次上书。苏轼在杭州有了“隐逸”的感觉,这里让他感到安心,同时景色也很美。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自身的景致迷人、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在西湖作诗,从古代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不断地修缮。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1 不在京城大多意味着苏轼被贬官了,我觉得是因为在京城的时候有大大小小的党政之争,而出了京城之后则有了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去管理地方政事。
2 苏轼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并且不会让步,他会因为百姓遭遇灾祸而不顾前途不停的上书。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争论的点在于这件事情当中到底是谁错了,并且有很多人发表“我早就说这是假的”这一类的言论。我觉得姜萍在这件事情里只相当于一个“棋子”,其背后带来的巨大的流量才是把她推向舆论高点的原因。就像很多其他热点一样,等下一个热点出来,人们就会渐渐把她淡忘。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职业教育是在教一项能够让人安生立命的技能,这其中的人并不需要考上很好的大学,他们会更早的步入社会。我觉得是不够的,也不止职业教育,就算是初高中的体制内的教育,对于人的品德,如何做人教的其实很少。因为老师和校方并不在意这样的事情,而且也很难设立标准统一实行。教育没有教会学生“自我”,如果说应试教育是“筛选”,那么“职业教育”就更像“流水线”。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
昨天听完苏轼的讲座,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点开了一首“海阔天空”。听到尾奏的时候,我想起了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觉得苏轼对于生活,对于生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他的身体里有一股劲儿,一种韧性。加缪曾写过一句话,“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这句话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他在胸怀天下的年月里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固然使他悲痛,伤感,但苏轼心中的那股力量却推使着他走出“自我”,走出“悲痛”,去更广阔的世界当中寻找一个“答案”。他在“儒、释、道”的先贤之中找;在自然山水之中找;在颠沛流离的贬谪之路上找……他找到了,他自己的答案,也留给了后代千千万万的人一个答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很像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从此便寄于江海,托于永恒了。于是人的喜与悲,就像江海一样广阔,一样包罗万象,一样兼容并蓄……苏轼身上的旷达并不只是旷达,而更像是包容、接纳,去面对命运,去拥抱生活。
“海阔天空”一曲结尾,我仿佛看见了一艘渐行渐远的木筏,直到消失不见之际,抬眼再望,只见水天相接。也许在某一个时刻,苏轼也曾见过这样的景象吧……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读书小组讨论中谈到的,无论是苏轼在逆境中依旧保持对“美”的追求,他对农事亲力亲为的态度,还是对美食的热爱,最终都指向他的达观。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点,是文学,即写诗文对他而言的帮助,诗词对苏轼而言是一种出口和记录,他将诸多的“愁”写了下来,也算是一种化解吧。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感觉苏东坡真的很达观,能够在自己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之后,将心思放在种田、研究菜谱上。同时,在极好地利用了仅有的土地之后,还考虑到了美观性和协调性。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时文讨论:
讨论中将“夜骑开封”、“封校”和多件恶性伤人事件放在了一起,我起先觉得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极端,但是在层层深入的剖析之后发现了其中紧不可分关联。
这三件事,形成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闭环。
在我看来,它们的根源也许有一部分是出于当前中国应试化教育下品德教育、责任教育的极度缺失。人们过分重视分数、名次、成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好成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健康……试问:一个不珍惜、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如何知道去珍视别人的生命呢?(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是迫不得已,因此很可悲)也是同理,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规定”下的孩子,如何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大人呢?
而他们也并非生来如此,人的价值观在长期的压抑下越来越扭曲,逐渐丧失了“自主”。这样的过失不应当加于一个人身上。讲座反馈
起先在讲到王国维的话的时候,我是感到很惊喜的。之前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很喜欢苏轼,他对我而言是一个纯粹的乐天派,直到最近我个人真正身处低谷的时候,才发觉了苏轼身上的人格的可贵。他一生碌碌不得志、起起落落,但他却不曾沉沦于彻底的虚无和绝望,换句话说,他能够一次次把自己从绝境之中救起。一生所作的很多诗词,无论提笔之际多么消沉,末尾却依旧是以希望落笔。
《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就是一种虚无与存在的反差,颇有些加缪“存在主义”的意味了,将一个人漫长的一生细化到一个极小的片段里去,人在生命的片段中永远鲜活,在世间留下了“存在”的痕迹。
我在讲座的时候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这是一种不曾消亡的精神,一种极凝练的人格力量。以诗词为载体,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被一代代的人传承,过去、现在、未来……经久不散。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苏轼与佛印的交往,他们俩算是很好的朋友了,那些“逸事”讲述了这两个人许多的日常互“损”,看得出苏轼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同时又带着一些小孩子的心性(?),也不缺乏大度。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最近的网络热潮就一直是“passion”,而“夜骑开封”这样一件事听上去就非常非常“青春”。中国的学生在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压抑了太久,这是一次释放,同时,因为是大学生,所以刚好满足“夜骑”的需求。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导火索”来激起沉默已久的热情,做一些看上去很大胆的事情。
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封校管制”有利于管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学校层面来看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好办法。然而这两件事情的问题其实都出在了“实行封校管制的人”身上,他们无法完全确定在特点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也是由于校方没有周全的考虑该措施会带来的影响所导致的后果。在紧急情况之下应当设立另一套更为人性化的措施。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本次读书小组中对苏轼的新看法主要是在于政治上的一一苏轼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且对此非常的坚定。除此之外,书中讲到他出了一道乡试考题来讽刺“独断”,我觉得这是挺有意思一点,苏轼并没有很直白的说,反而是举了一些先前朝代因独断而亡的例子。其实他不管怎么样讲这件事情,最终都会遭到处罚,因此我觉得他身上还有一种孩童的稚气(?)(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但是就感觉这一点挺好玩的)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讲座反馈:
讲座最开始的时候,万老师在桌上摆了一堆东西,起初我并没有看出来那到底是些什么,直到万老师点明,“我们现在生活当中的确有很多宋朝的元素。”时我才恍悟,一想,确实是这样的,总感觉很熟悉。但是努力回想,还是没有想到家里有什么关于宋朝的文创,回家一找发现不少,以后也应当细心留意这些带有“古韵”的物件。
然后谈到了塔和园林的历史,我觉得这是人们在渐渐为这两者赋予一些特殊的人文和精神意义(?),也可以说是寄托在自然和神灵这种超世俗的事物之上的精神力量(不太确定,可能等行走之后会有其他感受)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宋韵”的,在讲“四般雅事”的时候在我想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现代人说起优雅往往会联想到“西装、音乐、红酒”一类的事物,但转念一想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这四件雅事也是极为优雅的享受,甚至历史渊源还要比前者久得多。(目前看来,现在还继续这样做的人很少,但是人们也许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做,只是缺少了一个了解这四般雅事的契机),希望有朝一日这股风雅的“宋韵”也能流进我们的生活。 -
《苏东坡传》读书小组第二轮(西文书院)1 豁达、坦荡,文章富有文气,基本没有不同。
2 均输法、市易法、利息二分实收三分、青苗法。青苗法类似于贷款。
3 给皇帝上奏折,可见他的勇敢,坦白直率。 -
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预习预习:
1、选择一件你认为能代表宋韵的文物(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尽量不要选哦,考虑一下,你真的讲得清嘛?),并说明选择这件文物的原因。图片需要发在书院群,课前书院交流后,推举2位同学分享。
南宋 李嵩的《赤壁图》。“远水无波,淡墨晕染,得悠远之境;孤舟泛波,名士闲坐,抒怀古之情。”(摘自百度),这句话是对这幅画的画面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的概括。这幅画顾名思义和苏轼写的《赤壁赋》有关,然而作者又在原文上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我觉得这很符合宋代的画作之中的写意风格,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文”和“山水”的结合。
2、阅读冯纪忠(松江方塔园的设计师)的《人与自然》(片段),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时,做一定的圈画,着重阅读第四期宋代部分(其他的浏览即可),宋代园林有什么特点?如果现在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宋代精神”,你觉得可以从什么方面入手呢?
穷尽山水之理,开始研究石头,并且一直追求着以小见大。我觉得可以从“以小见大”这一点入手,放在石头上。 -
11月24日 松江方塔园行走报名西文书院陈秋吟报名本次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