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心理讲座中,我们听薛贞学姐讲述了关于如何控制心中的情绪“小怪兽”的问题。在听过薛学姐的讲述后,感触十分深刻,其实无论你在实际某些时间段遇到了什么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都会像墨水滴入清水中一样,逐渐蔓延到你的整个生活,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抑制负面情绪的蔓延,让这些情绪只占据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当这些情绪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时,一个多血质的人也可能转变为一个抑郁质的人。即使这种情绪并不长久,但也会影响我们的朋友、家人以及同事对我们的看法,甚至会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会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薛贞学姐还提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同时,也要学会积极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沉溺于负面情绪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让生活中的“小怪兽”不再肆虐。
过铭辰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
12月作文“熙宁中通判杭州,访问民间疾苦”,站在苏东坡纪念馆前,阅读着门前的这句话,心中发生出无限感慨。
在12月22号,我们来到了西湖探访苏轼。站在中式风格的苏东坡纪念馆门前,“纸落云烟,自有清才对风月;墨翻衫袖,不妨便腹贮书诗”这一对对联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两幅对联分别出自1090年创作的《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和1084年创作的《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此时苏轼已经是第二次在杭州了,相比于第一次在杭州的豪情万丈,此时的苏轼心情更为闲适,1079年的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他不再关注朝堂上的蝇营狗苟,而是寄情于山水和民生。
来到苏东坡纪念馆内部,在展板上陈列着苏轼在两次杭州任职期间在杭州的事迹。我们主要看的是苏东坡在杭州进行的水利工程,看着苏东坡构建的那些巧妙绝伦的工程,清淤,构造苏堤,从西湖取水……每一个都让我们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来到楼上,陈列着苏东坡的书画作品,我们首先看了《表忠观碑》,了解了杭州是因为吴越王而发展起来的。苏轼的字体继承了唐朝的风格,大楷整体显得大气而浑厚,同时又有着他个人的独特韵味。每一笔画都充满了力量与动感,似乎能让人感受到书写时的心境和情感波动。从这些墨迹中,我们可以窥见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对于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后来我们又看了苏轼的一篇画作,这幅画作和我们之前所看到的画作不同,苏轼在其中只画了花草树木,这在之前唐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未出现过的,苏轼所开创的这种纯粹的山水画风格,为后世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也是樊老师所说“文人写意化”的一种体现。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强调意境的表现,使得观赏者可以通过画作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精神世界。
在这次行走中,我清晰的认识到了苏轼后半程的人生境遇,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虽然经历了官场上的起起伏伏,但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苏轼晚年的生活,更多的是沉浸在文学创作、书法绘画以及与朋友的交流之中。尽管他在政治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如被贬谪到岭南等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即便这样,也乐观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仅又让我想到了最后一次“婉约词(下)讲座”时的书院讨论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生活是一个人的底层需求,是生存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底层需求。生活中的情绪、不好的境遇这些都是上层的,无论上层的情况多么崩坏,底层也应该保持完整。”苏轼仿佛就是我这一句话的真实体现。
回想起苏轼一生的经历,我不禁感叹这位伟大文人的智慧和胸怀。他不仅是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更是一位关心民众疾苦、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好官。苏东坡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当我们再次阅读他的诗文,欣赏他的书画,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文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在这次最后一次读书小组中,老师除了带我们分析了苏轼在他人生最后一段时光的历程之外,还综合以前的内容,对画“苏轼朋友圈”的变化而发表对于苏轼人生的理解。苏轼一开始的朋友偏向于官员,中半成多为僧人道士,到了晚年又变成了官员。其中早年是由于职业因素,中年是因为不断流放中“输入”的宗教信息导致的,晚年则还是被中年为民着想所影响。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这次讲座我们讨论了秦观和周邦彦两位词人,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境遇几乎和苏轼一模一样,甚至贬谪路线都十分相像,秦观去过温暖的江南水乡,感受过繁华的京城风光,也体会过偏远地区的孤独冷清。跟苏轼不一样的是,苏轼一开始是想做官的,而秦观从本质来说是因为苏轼才做官的。而他的诗文变化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在《望海潮·洛阳怀古》中,他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感慨。秦观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个人内心的变化。“东风暗换年华”在表达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难以言说的惆怅,这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经历,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追忆洛阳昔日的辉煌,对比自己当下身处的困境,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洛阳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都城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有华灯碍月……重来是事堪嗟 ”转换时空,对比景象,真乃是“少游之词,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苏东坡传》第五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第25章和第27章
预习问题:
1.相比黄州,流放岭南和海南岛后,苏东坡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书中他的“为人为事”加以阐释。
在黄州,苏东坡经历了从朝廷高官到流放犯人的巨大落差。这个时期他的心态从最初的忧郁逐渐转向乐观豁达。他在黄州时,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但精神上却有所寄托。他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赤壁赋》等。这表明即使处于逆境,苏东坡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且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当苏东坡被流放到更远的岭南地区时,他的心境又发生了变化。岭南的气候更加炎热湿润,生活环境更为恶劣,但他依旧保持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惠州期间,苏东坡不仅继续进行文学创作,还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关心民生疾苦。他修建水利工程,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他还热心教育,开办学校,传授知识给当地的孩子们。这一时期的苏东坡展现出了一个更加成熟、宽容和有责任感的形象。
到了海南岛,苏东坡已经是暮年,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海南岛,苏东坡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僧人和当地人。他继续写作,记录下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个人经历的感悟。2.对比这段时期他的“为人为事”与黄州和杭州(第二次在杭州)有怎样的差异,据此你认识到了怎样的不一样的苏东坡?
相对于第一次在杭州担任通判时的年轻气盛和锐意进取,第二次回到杭州任太守时的苏东坡显得更加沉稳内敛。此时的他已经历过多次政治风波,对于官场的复杂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在处理政务时,他更加注重实效性和人性化管理,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为民谋利。3.继续完成苏东坡的朋友圈,发书院群。
已完成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预习问题:
1、手绘西湖地图,注意一下周围的山水城市的格局(可以参考我提供行前讲座 ppt 中的地图),标注西湖十景。
已完成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这几句突出了苏轼对江南景色的留恋已经到了能抛弃原本的故乡,到“我应该上辈子就是杭州人吧”的地步了。“有田不归如江水”写出了他对江南景色的留恋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它不仅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还承载了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样式的珍贵遗存。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杰出体现。西湖以其“诗情画意”的山水格局和“两堤三岛”的景观设计,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经典形象。其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以及“西湖十景”等题名景观,不仅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还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讲座反馈:
这次讲座是行前讲座,首先是由沈老师首先带我们看了苏轼的书法作品。由此又引申出了书写的时候将情感融入其中,以《寒食图》为例,苏轼有些字的竖拉的很长,营造一种悠长的感觉,而整体字又压得很扁,如学生黄庭坚所说是“石压蛤蟆”。营造出一种很压抑的感受。而这种感觉后来也确实在《李白仙诗图》中展现出来了:苏轼明明有万千的思绪想要表达出来,但却“忍”着,不让它爆发出来,这也许就是“石压蛤蟆”所表现出来的原因。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时文反馈:
这次聊到了姜萍的考试作弊事件,田老师带着我们分析了这件事件背后的焦点以及原因。首先有同学说到了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是很多人对姜萍对“女同学学不好数学”和“中专生学习不好”打破的一种不可置信。然后又对此进行攻击,由此又引申出了这些人的“质疑”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其实我认为质疑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但“质疑”的时候难免会夹杂上自我的情感,而根据心理学“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样子越来越多的人被原来那个人的情感同化。网暴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一开始那个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嫉妒之类的……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在朝为官时,因为天子离自己比较近,所以办事终归会有些束手束脚的。但是在城里山高皇帝远就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按照自己想法去治理城市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给全程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又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了谷价,修缮城门楼,谷仓共27座,将药方都公布在外,从公款里拨出2000,自己捐出50两黄金,在杭州中心众安桥建立一家公立医院。拟好一项计划,防运河泥沙沉淀,保持运河地区的清洁。修建水库,让杭州城中家家都有西湖的淡水喝,清理遮蔽湖面的水草25,000方丈,拯救杭州地区的饥荒。
3.继续完成苏东坡的朋友圈,发书院群。
已完成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姜萍的数学能力:许多人对姜萍作为服装专业中专生,如何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示质疑。尤其是在她入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并传出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消息后,这种质疑声更加强烈。人们难以相信一个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能够碾压包括名牌大学教授在内的众多英才。
姜萍的成绩是否真实:随着舆论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姜萍的成绩是否真实。有传闻称她的成绩是被其老师王某夸大或篡改的,这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争议。
互联网是健忘的,很多人很快就会忘掉这件事,但这件事引发的网暴事件或许会在姜萍心中留下不可愈合的疤痕。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我眼中的职业教育就相当于是一个在步入社会之前的基础培训,这里的人就像工厂里的货物,匆匆“打包”后扔到社会上,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不够的。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前生我已到杭州:苏东坡行走行前讲座
预习:
2、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苏轼首次担任杭州通判时,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改善农田灌溉和防止水灾。
第二次任杭州知州时,苏轼组织了一次更为系统的大规模治理西湖工程。他领导民众清理湖底淤泥,恢复了西湖的蓄水能力,同时在湖中筑起了长堤——即后来著名的“苏堤”,不仅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还大大提升了西湖的景观价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虽然已经离开杭州,但仍然关心着西湖的治理工作。当得知西湖工程完成时,他表达了深深的欣慰之情,这显示了他对杭州及西湖的感情不仅限于在任期间,即使离任后也持续关注和支持。
《寄蔡子华》中,苏轼回忆了自己在杭州的日子,并提到了与友人共游西湖的美好时光。他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杭州的山水之美,流露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上的连接使得杭州成为他心中一个特殊的地方。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单纯的景观来说,西湖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看,水不是那么清,树也不是那么绿。但申遗的成功在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人的描写,历史的沉淀不只是能申遗文化遗产的原因,也为景观遗产做了铺垫(文人的描写让西湖景色描写出来?) -
12月22日 杭州苏东坡行走报名文哲书院过铭辰以及一位家长报名此次行走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常说苏轼的人生就和横断山脉一样,一重又一重,大起又大落,辅佐5朝皇帝,从仁宗到徽宗,他的心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那个一腔热血想要报国的人在见证了官场上的蝇营狗苟后,他的诗歌逐渐从豪情壮志转向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在仁宗朝,年轻的苏轼满怀激情,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便展现了他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那时的他,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苏轼的仕途也遭遇了波折。在神宗朝,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朽名篇。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刻思考;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流露出他对历史沧桑、英雄迟暮的无限感慨。
到了哲宗朝,苏轼虽一度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又被贬至更远的地方。这一时期的他,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亲近,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体现了他对事物多角度观察、深刻理解的智慧。同时,他也通过《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自己豁达超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徽宗朝时,苏轼已步入晚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起伏,他的心境愈发平和与淡然。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便是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但始终保持高洁情操的生动写照。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那个初入仕途、满腔热血的青年,而是一位历经沧桑、智慧圆融的长者,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这次读书小组中,有同学提到了书中所写的苏东坡文学的“醇甜的诙谐美”,樊老师和万老师便借此联系到了这次讲到的苏轼的讲座与我们进行讨论,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梦喻人生,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又流露出一种超脱与释然,仿佛是在品一壶老酒,虽知人生如梦,但仍愿举杯共饮,享受当下。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苏东坡传》第三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第15章和19章
预习问题:
1.实践作业二选一:
(2)选择书中所提到的某一道菜品下厨尝试,成品拍照。(东坡肉,已完成)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苏东坡的《食猪肉诗》中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它自美。"(其实就是白煮猪肉),即便如此(当时猪肉很少有人吃,从“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也能看出来)也保持了他高雅的生活情调。3.完成苏东坡的朋友圈,发书院群。【已完成】
-
11月行走作文这次行走中万老师和樊老师提到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古”和“新”,由此也衍生出来很多词语“存古映今”“与古为新”“古为今用”,在行走的过程中这些词语也会不时出现。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于“主语”,到底是“今/新”作为主导还是“古”作为主导,在当时重建方塔园的时候便由此便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冯纪忠先生与陈从周先生为代表的与古派,另一派则是以文革时期的“为新”派为主体的现代分子,主张抛弃古代的一切事物,一味地追求现代化。
两派的观点在方塔园的设计与重建过程中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冯纪忠先生深信文化是有根的,历史是城市的记忆。他们认为,方塔园不仅是上海的一处风景名胜,更是承载着松江乃至江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贵遗产。因此,在重建过程中,他们坚持“存古映今”的理念,力求在保留古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元素,使古与今在园中和谐共生,让游人能在漫步间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对话。冯纪忠先生强调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精心布局,让新建的建筑与原有的古井,古照壁相得益彰。
而与之相对的“为新”派,则主张彻底打破传统的束缚,认为只有彻底摆脱古代元素,才能展现新时代的风貌。他们倾向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强调形式上的新颖与功能上的便捷,认为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文革那个特殊时期,“为新”思想一度占据了上风,导致了一些古建筑被拆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憾。甚至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屋顶也被指责为“道士帽”,在文革时期被批斗可想而知冯纪忠先生辛苦设计的,甚至将它当做“孩子”看的冯纪忠先生在看到自己孩子被贬低的一无是处时会有多么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极端的“为新”观念并不可取。文化的发展不应该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否定之上,而应该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因此,方塔园的重建,成为了一次文化救赎的实践,它不仅保存了古代建筑的风貌,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灵感,成为了“古”与“新”和谐共存的典范。方塔园最终能够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模样,是两种思想不断交锋、融合的结果。冯纪忠先生思想的可行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方塔园内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如今的方塔园,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一个关于“古”与“新”和谐共存的故事。“古”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根脉,“新”则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古与新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方塔园的重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尊重古建筑的原貌,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元素。相反,恰当的现代元素融入,可以让古建筑焕发新的活力。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宝山寺行走时的辩论课题“是否应该用现代方式修复古建筑”虽然一个是修复,一个是构建风景,但我想,新与古的关系,在此刻也是相同的……
无论是修复还是新建,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空间。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这次一级会员讨论我们讨论的也还是关于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在说到材料二时,三件事万老师问我们对于这种因为“规则”而损害了人自己的利益如何看待。一开始,方萱沂同学提到了“规则是人制定的”,我便想到了法律上有一个名词叫“紧急避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事件3的火灾即使宿管为了让同学们出去破坏了闸机也不用负责,更何况只要打开闸机门就好了……规则是人制定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人制定的规则违背了初衷反而害人,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在这次讲座中,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苏轼从一开始的科举考试到后来人生中的大事件——王安石变法到后来每次固定的三年一贬,而尽管前面的经历跌宕起伏,在看透世俗官场之后的那种所谓“圆融”的心态才是苏东坡人生最精彩的地方。黄州、徐州、杭州、密州这四个地区见证了苏轼的豪放,落魄和美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心境可谓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家人的负担一下子就将他打垮了,这一点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得到了体现,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即便居住在简陋的驿站中也并没有让他失去乐观旷达的心,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这样一个夜晚,同样的景,同样的人,不过那一次,只有苏轼和张怀民,即便外面的朝廷勾心斗角,我在这一亩三分地中,依旧能闲适自得……
-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文哲书院)《苏东坡传》第二次(论坛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11章和12章
预习问题:
在这两章中选取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ta与苏东坡的关系,从他们的相处中你可以看到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我要说的人物是在第12章最后出现的苏辙苏子由,作为除了父亲苏洵以外苏轼唯一的亲人,苏轼和苏辙的关系不可谓不亲密,文中说到“说来也颇有趣,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会写出最好的诗”,苏东坡往往把最好的诗写给了子由。由此也可以看出尽管苏东坡在官场上四处“拼杀”,但在面对亲人时还是会展现心中的另一面。 -
11月30日时文讨论11月30日时文讨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在我看来,夜骑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撒欢”的行为,当大家在生活中的压力过于巨大而无法释放时,大家就需要一种略微越过红线的行为去释放压力,很多人其实并非不知道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但当这种压力被释放出来时,一切都被抛到了脑后,最终形成了这么一场闹剧。后来那些非大学生的群体则是抱着一种凑热闹和蹭流量(主要是主播)的心态。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封校管理”是以前疫情时期封城的小型化和延续,强制性的“封”发现大家不敢反抗让管理层吃到了“甜头 ”,所以一遇到什么会危害社会的事件便是“封”,正如刘瑞琪同学说的:有一座城市叫开封,里面的人都只剩下了“封封封”,将来这样的事件一定会越来越多,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许反对,但迫于压力也只能执行,而最后受伤的也只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