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问题1:阅读南宋遗民的一组诗,特别注意一下他们的身份和互相之间的关系。选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两三句诗句,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绪,你如何理解那些南宋遗民在元初时的不同选择?
《书陆放翁诗卷后(选)》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诗句是“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句诗写了作者自己与陆游对照,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国家灭亡的悲痛。林景熙的选择是坚持爱国,对南宋文化的坚守。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节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诗句是“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这句诗作者直接抒情,表达了周密对友人的思念。他的选择是隐居,他想通过隐居传承南宋的文化。
预习问题2:结合赵孟頫的生平年表和元代的政治背景,阅读赵孟頫的诗词(以及他的妻子管道升的词),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于赵孟頫在仕隐之间矛盾心理的理解和认识。
从《罪出》中,“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可以看出赵孟頫昔日十分自在,像水上的海鸥一般,而现在他当了官后,像笼中鸟一样被束缚。
从《渔父词二首》中,“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写了了作者隐居在山水田园中,傲视王侯,管道升劝他隐居。
根据赵孟頫的生平年表,他 33 岁去当官,后来2次想辞官,42 岁称病回家,57 岁又上任,直到 67 岁退休,他一生都在 “当官” 和 “隐居” 之间反复纠结。
预习问题3:赵孟頫开创了中国四大楷书书法体例的赵体,但因为他作为宋朝皇族后裔却出任元朝高官,而被后来不少人贬损其字为有“媚骨”。他通过“复古”与“书画同源”的理论与实践,成功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一改南宋院体旧习,开创了以笔墨意境为核心的元代文人画新风,并奠定了后世文人画的基本范式。大家可以在下面提供的赵孟頫的书画作品中,选择至少2幅中的细节,谈谈这幅作品带给你的个人感受。
《鹊华秋色图》中画了齐州的两座山,线条简单,感觉画面中十分宁静,体现出他刚辞官后心情的愉悦。
《秀石疏林图》中的树有棱有角,十分硬朗、有力,石头十分苍劲。体现出作者再次被召回的不满、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