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讲座是关于心理的,我开始想了些关于为什么讲坛要办一个心理相关讲座并且一直持续的问题。我觉得这更是一个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不仅仅是不依靠别人,而是把个人生命力能完全绽放。当时一起打音乐的时候我突然有点感动,我感觉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大家一起只无序的击打在之后也许再也见不到了。同样的我刚收到了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在这里迸发。我想心理课的价值也在于当我们开始重新理解和审视自己的时候才能完成自己的生命。
姜子麒
-
1月11日 心理课堂:我的情绪小怪兽 -
12月作文山水之间
这大概是我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来到西湖了,前几次游玩的印象几乎忘干净了,只记得这是个文化的胜地,也是景色的胜地。
就像行走中问到的以为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一样,很有缘,他们来自上海松江。师母看到了他们便一直询问和关心,带孩子们来西湖是否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想无论如何都会回答肯定有,因为似乎在每个人的心中西湖就已经和文化挂钩了,至于是这样的文化标志是如何建构而成的,似乎她们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继续问下去的时候,也得知了他们当然知道苏轼,连小孩子都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也因此,苏堤是为所有人所熟知的,至于其他的她就说不出什么了。
同样的,她和我每次来这都有差不多的感觉,都惊叹于这里的美。我想这样一种感觉更多的是来源一种在城市中反复徘徊终于柳暗花明般的见到了西湖,一下子从机械般的生活变成了诗意的生活。其下的内涵便是看鸟由一端飞到另一段,细数几次振翅,在撇开嘈杂听听雨落下、湖荡起的声音。无数文人寓居在这里的精神成为了冲破现代快节奏和令人精神易于不自足的胜地。只是大家似乎都感觉不到这些,忙着拍照,或是穿梭在人群中观赏,仍像是欣赏些精美的玩意一样。
于是,我们沿着贯通小瀛洲的桥一路走,到了对岸,过了四方亭,见到一铺这时候有些冷清的小店。简单交代介绍,我们问起了苏轼:
“您知道苏轼在杭州有哪些影响吗”
“苏轼,苏东坡嘛谁不知道。那苏堤,前面还有纪念馆和苏东坡的像!他以前在杭州做官了”
面对没有正面回答的他们我笑了笑继续道:“那您知道苏轼在这做了什么事情嘛”
“那……你这得问导游了,我这只是做做生意”
出于苏东坡的名气,感觉所有人都知道他也知道他来了杭州。可是他对于这一方天地的深情似乎就少有人知了。不过肯定的,文人的感触和平常人定然是不一样的,杭州带给苏轼的亲切和自由的感受当然也是土生土长在这的人感受不到的。可是没人不知道苏轼,平时生活在这,总和苏东坡脱不了关系了。
“您平时在这生活有什么感觉吗”
“当然,这这么美,空气这么好,在这工作久了心情也好了”
“那作为你们杭州本地人来说平时会故意来西湖转转吗”
“那不会,当时来西湖还是小学的时候西湖没现在这么好,老师带着来参观的”
对他们来说,西湖已经充斥满了他们的生活,面对于此乐此不疲的游客,他们肯定不会挤着凑热闹。那样一种美感——尤其是由陌生感所带来的美感和舒适感已经在他们的认知中被剥离,因为这就是生活,没人会对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重复认知和专门寻找美。而同时,对他们来说,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会中,可以尽情用感官感受这样的天地,当美感足以调动我们的所有感官,包括对于历史的追忆,这是了一种诗意的生活吧。城市不再是冰冷的,园林塑造的美感是伴随这文化的激情和生命力而存在的,在这样地方生活的人们已经被这样的气息所浸透……
于是我们再次回到西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便有了解释。对于文人这是对世俗的躲避也好、短暂抛弃也罢,是进入到一个完全的诗意世界。对于平常人能切实感受美的所在,而这样的美是由前人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和自然本身所叠加的美感。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受到”醒亦诗魂“的世界。 -
12月28日 婉约词(下)& 读书小组1228婉约词(下)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时间原因只讲到了秦观和周邦彦,而略过了贺铸。
秦观所反复表现出来的愁我想是基于每个人对于世界的切实感受和体会才会升起的感觉,是不轻浮和不张扬的,我想是细细体会和琢磨出的愁绪,由此也成了讲不清道不明的了。这也是一种生命激情的洋溢,唯有还拥有能力和感受去体会世界,从而因物起兴,只是起的兴并不那么激烈和浓厚,才会感到这样的愁。就像是登高望远、春去秋来所带来的,给每个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不可抗拒的浅淡的悲剧感。
比如画堂春,掬水月在手的末尾便是用这首词作的结尾,我想“凭栏手捻花枝”是一种对于自然事物的参与感,并不想与之隔绝断开来,后一句放花自是知道了自己留不住,也是视角的转换,让自己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来观看,由此便说出来“此恨谁知”……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本次读书小组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讨论了艺术家的转型。关于现代艺术的拍卖,尽管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然而公众的审美和“专业”的审美所带来的价值并不符合,同时单一的“价格”成为评判标准之后艺术家的道路就成了迎合大众和孤芳自赏两种,自然其中都有很强烈的艺术家的自觉所在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五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20章 自然的镜子 荷兰,17世纪
阅读作业: 1、在荷兰,画专门化题材的画家为什么会出现?你觉得画家们面临的局面和之前几章中呈现的有什么区别?
因为当一个画家的一门才能被发现的时候,他继续画这个门类才能得到更好的收益(画家们摆脱了赞助人)。他们的创作目的从美和思想逐渐转变为生活和美,这样的美不是私人的而更加公众。 2、看完本章,你对“风景如画”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请结合一副具体的作品谈一谈你的看法?(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与其说是风景和画很相像,不如说是风景所表达的或者是让你感受到的共情了和画相似的感受。比如说 林木环绕的池塘 279 表现了如书中所说的诗意,本身有一种自然的协调。 -
12月22日杭州苏轼行走 预习材料2、结合行前讲座提供的背景,苏轼“江南梦”相关的诗句,你如何理解苏轼对于杭州、对于江南的感情?
就像他说的仿佛天赋的对于江南的眷恋一样,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实际上把这里当做了一个他的“归宿”之所,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故乡(如: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同时也和许多文人一样把这当做了摆脱纯粹的权利角逐的中国士者传统文人一面的展现之地。
3、结合行前讲座和提供的西湖申报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材料,你现在如何理解西湖的价值、意义和影响?
根据这份来判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标准来看,这里是聚焦于人和自然。就比如提出的三种类型的遗产,似乎都符合西湖的定义,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可以说以西湖为标志的“江南”成为了和中国后期古典文人的精神寓所和文化符号。同样就文人角度来说他们以美学形式来构建了文化中有关追忆、失意、文人自省的重要场所。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其实就是文化成为了每个人身边的事情,追忆百千年前的文人风骨成了公共生活中的一个元素。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1214苏轼杭州行走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聚焦于杭州和苏轼来进行。比如说什么是名胜,我之前也想,搞一些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他们这些形式中承载的东西只要在不就好了吗。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哲学的同一性问题,新的建筑或者古迹多大程度上延续了旧的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其实它的延续是在与精神层面的,人们只要记得的这个故事,那他就在继续,就像烧毁了那么多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巴黎圣母院一样…倘若一座寺庙真的毁掉了,那就算只是立碑也会有无数人来寻觅曾经存在的踪迹。
肉身和木石或许一样都有一个被损坏被腐蚀的期限,而于我们,其实记得就足够了。
这是一种文化氛围的标志和载体,是为了触景而生起的千千万万的情 -
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本次主要讨论了关于姜萍的结局。就像教授劳东燕所说的那样,人们关注的其实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背后映像出的一切成功都是有的可能性,人的世俗上的成功也可以不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标签……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在于,姜萍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虽然某种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是我们又可以伴随这一点提出很多问题……
同时关于职业教育,其实随着社会对于人的认知标准的单一化,职业教育本身的意义也在逐渐被取缔成偏见…… -
11月行走作文记千岛湖龙山岛
上岛,几乎就是在山间行走了,环山而设的步道很像是台湾的规划。
上岛后很长的几十级台阶,便可见到一侧延伸入湖的长廊,尽头则是可以观赏处,只是长廊中段四顾既无装饰也无移步换景的玩味处。
踏过石墀几个,便进了环岛的道上,在一边幸而可以看到湖景,远处才可看见淡青绿色的岛屿浮静水,也算是“孤屿媚中川”了。目光驻在湖上良久,脚下的路不觉间便向内倾移了些,至于草木茂盛、枝干交错,空间更悠长而深邃了些,常再走数十步路,又豁然开朗看得水波粼粼,俯视像瓦片的接处,眺望则不见先前的岛屿,只有不知道是哪处游客的行船。
路急转上下不多,在走几百步便进了一方庭院,大概是在山中的缘故,是从一个斜口进去,来的正好,满地黄叶,有人慢慢挪动扫帚,怕是也不想破坏这儿吧。沿着已经荒废的第一间屋走,廊外一边是门紧闭的屋子,另一侧是尽卧伏在地上的黄叶,有意无意引人伤秋……
现代性,或者像是为公众开放的一点是另一侧屋子门前大都是关于新安画派的介绍……再过一扇门,上题徽港寻踪,碑以样有力的字更装饰了景色。向前便是一座向湖中伸出的小亭。两边都是被遮住的花木,向前看依旧是光掠湖面。可喜的是正有一块碑在其上,上面印象里是海瑞的功绩……
再向前,便豁然开朗成了平地,再往前便是古钟和海瑞祠了,几乎只是纯粹的人迹……海瑞祠前是拓下来序次排列的海瑞笔记,再往前是色泽交错雕砌的海瑞祠,正门之大颜色之混杂是在北京也少见的……进门则是四周海瑞功绩的壁画和雕塑了。
无论是从海瑞祠门前走出还是走入,路上都必经喧嚣的各色店铺,所幸设在宽阔些的地方,不然狭小的空间就成了混乱而丑陋的了。
园林,园囿,以四方的水来困住一方景色,人和自然在穿梭和交织中本身变成了园林之美。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视觉是视觉,而很多视觉的组合就成了图像。
在作品254(甚至阿卡迪亚亦有我在)中,尼古拉普森作为一个典型的反卡拉瓦乔的艺术家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似乎每个人都是平面的雕塑,哪怕神态也更倾向于雕塑中所偏好的不那么张扬,这样宁静的美感给人一种“旧”的感受。
同时正如标题所说,需要用视觉去观察细节才能组成整体,每个人物的表情、光线和布置更值得被思考。 -
12月14日 姜萍事件时文讨论阅读材料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阅读材料一思考问题1:
在姜萍成绩公布后舆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看到姜萍事件的结局后你怎么看待姜萍,你觉得她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发展?
青年人的活力和激情,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属实、不可能。实际上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以网络的方式出名是很恐怖的,尤其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舆论压力和被平面化放大这一特点,其实对于她本身来说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异样的视角,大概也和许多现在囿于许多的中专生一样学习专业吧。
阅读材料二思考问题2:
结合材料及自己的了解,阐述你眼中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提示:比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等等)你觉得这种教育对人的培养是足够的吗?
职业教育的目的似乎是很直接也很功利的(当然在刚刚产生的阶段我认为是为一部分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而努力),社会需要一些单纯技术性的人才,但是我觉得这样是把人逐渐的工具化了?同时虽然有通识教育,但是这部分的通识教育是经常被忽略的,自然也是一种并不足够的培养。单纯从生活角度来讲,这样的环境更是一种对于信息的蒙蔽,信息单一化和极端化更有助于把它们变得更像是工具而非完全的人。 -
12月14日 苏轼行走行前讲座预习根据《苏东坡传》或其他资料,梳理苏轼两次在杭州当官,有哪些政绩?阅读下面苏轼在杭州时期(或前后)所写的诗文,苏轼对于杭州有怎样特殊的情感呢?
第一次是在神宗熙宁四年和名妓四处游玩,与许多僧人交谈,同时在临走前买了朝云。第二次元祐四年的时候为杭州城重新修缮了西湖,建立苏堤,建造一座公立医院和医西湖为基础的水利系统,为全城居民改善了生活用水,开了新运河与西湖相连,又建造水库储蓄。同时还稳定了米价。
对于杭州,苏轼有一种第二故乡的感觉,不断的和他自己始终回不去的故乡做比较……同时大概也因为他在这里施展了自己为民的一片心意了。
3、你认为,“西湖”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其实本身不是像一些奇观一样浑然天成,而是由一代代人寄心于此打造出来的人间天堂。这样一种追求美的意识是人所共通的,也是艺术很本质的意义之一 -
12月22日 杭州苏东坡行走报名文史书院姜子麒报名本次行走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1207苏轼下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再次讲到了苏轼在黄州,从这里他的人生境遇更起伏了起来,也满满的实现了自我的圆融。
在黄州,他实现了一场突围。以前后赤壁赋为主的人生思考是对他很重要的意义之一。通过两篇赤壁赋,尤其是第二篇,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于生命体验的重视,相对的还有佛教思想带给他的对于永恒和非永恒的对比所引起的重新思考。
不过他这样的思考并没有延伸到西方哲学那样的研究领域,而是重新关照自身,走向了对于纯粹生命体验的重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本次讨论尤其是后一部分我们专注于似乎不那么美的画作进行了讨论,我记得在一次关于波提切利的画展中我看到了一幅时代相近的人描绘的战争,当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元素,比如说会行动的残肢,魔鬼等等。我想这样的画毫无疑问是一种突破,甚至于这是一种对艺术意义的重新审问,艺术是不是只能够表现美,表现一种令人恐惧的东西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因为恐惧正完全的展时在每个人面前。
-
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1207苏轼下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再次讲到了苏轼在黄州,从这里他的人生境遇更起伏了起来,也满满的实现了自我的圆融。
在黄州,他实现了一场突围。以前后赤壁赋为主的人生思考是对他很重要的意义之一。通过两篇赤壁赋,尤其是第二篇,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于生命体验的重视,相对的还有佛教思想带给他的对于永恒和非永恒的对比所引起的重新思考。
不过他这样的思考并没有延伸到西方哲学那样的研究领域,而是重新关照自身,走向了对于纯粹生命体验的重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第三次 读书交流
阅读范围:第18章 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阅读作业:
1.在本章中谈论了多重“艺术的危机”,请选择本章之中的一位艺术家,结合其作品(请标写图片编号)谈谈其艺术之危机是什么?这位艺术家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认为他的努力有效么?
来自克里特岛的多梅尼科·狄奥托科普洛斯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那个。举例如《揭开启示的第五印》(238)便是一种很震撼的表现形式,为了描述这样的故事,使得整个画面更具有冲击力,他把角色拉长,使用不正常的、让人陌生的样态来让观者共鸣。也许他的努力没那么有用,直到很晚他才被人们接受。 -
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1130时文讨论反馈
其实整场一级会员的讨论都在聚焦于这两场事件的特性,还有最近恶性事件频发背后是什么。我想到的一点是,似乎整个社会的规则和人本身被带到了两个对立面,人畏惧规则,规则压制着所有人,而打破规则便成了一种需要勇气的行为,可是在规则之内的人似乎没有任何力量来制止这些…… -
11月30日时文讨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大学生集体夜骑开封一事,后续也有很多非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你觉得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参与夜骑?你如何看待这次的夜骑事件?
我想生命在于表达而这就是一种关于生命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些表达出自己生命的热情和激情。在城市化的束缚和社会的异化中所带给每个人的压抑和压力都需要一种更为自然、纯粹的方式来释放,那么这便是一个原因。大学生正值青春的最高潮,而非大学生也不能因为年龄便被剥夺了这样的权利不是吗。 问题二: 对于第二组事件,你有怎样的评价和想法?你觉得高校为什么要采取“封校管理”制度,会对相关人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可以思考应急管控和常态管理的差异;关注学生、一线管理者(宿管之类)、校方的差异)
封校管理是很简单的隔绝信息和外界的方式,整个校园自然而然的会易于被控制。尽管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还有待商榷,可是应急情况下的管理应该有变。学生们作为受害者肯定更希望出去,而不作为受害者的学生常常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但是不应为他人发声哪怕为了下次自己成为受害者吗。而一线的管理者,就是宿管之类的,一方面是这对他们只是个工作,严格按照规矩和命令循规蹈矩即可,一些操作都很简单,甚至都不需要价值判断,下文中的他们冷漠的出奇,可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全ai就可以运作一个宿舍楼?而非一线的管理者手握各种权利,但是如果无法尽快发布信息到一线,其实就是形同虚设了…… -
《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1116艺术的故事读书小组反馈
老师开始重新梳理了一下艺术家如何成为的艺术家,除去讲到的那些,对于人的认识依旧是文艺复兴时期不可避免的一个主题。从人的扁平化到立体化不仅仅是在艺术方面的突破,也是像人的地域自觉一样的,是人身上的特性,人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并且像希腊罗马那样意识到了人本身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