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雷州琼崖行 行前讲座
-
这次关于海南的行前讲座讲了很多我以前完全没有接触到的知识。
以前对于海南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它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古代的蛮荒之地。在古代历史当中,我对他几乎毫无印象,除了因为苏轼曾贬谪到海南才,对海南有了一点点了解。
这次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现代史当中下海南的那一段经历。一直印象当中只有下深圳这一段经历,所以对于下海南的这一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但是得知了其中不少有各种烂尾楼的消息,又感受到了政策和实际之中的不同。海南即将建成全新的经济特区,所以又将在未来的角度上看到它发展的前景。这足以说明海南省在我国地位之重要,也寄托了祖国对于它发展的期望。
还有一个令我非常感兴趣的点是关于中国改版的地图。竖着的地图意味着我国非常重视南海地区,想要通过地图的改版来,让大家增强对于我国海洋领域的认识。樊老师特别讲到了,中国民族历来都是深居于大陆的民族,所以海洋意识较为薄弱。然而在现代大国发展之中,我们不能缺失海洋意识,这也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重视的问题,以及可以向这方面多多思考。 -
海南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的爷爷奶奶自我出生起就居住在海口的老城镇。而这周的讲坛也让我对海南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的课程以三个视频片段开场,是几首七八十年代的芭蕾舞剧,歌曲演唱等等,也的确是引起了我对本次课程的兴趣。
课堂中下海南的照片和老师的描述属实颠覆了我的认知,烂尾楼的照片,钢筋混凝土的构架与我记忆中欧式结构的楼房,广阔的游泳池大相径庭。而改革开放之初海南和台湾的差距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听到惊人的倍数时还是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南海岛屿的归属问题也揭开了一层面纱,把目前的局势大剌剌的摆放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也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敲响了地域归属问题的警钟。 -
本次讲座是对我之前想法的一种印证。
先前学习“词”的时候,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词在当下演绎形式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或者说,当下有没有跟词本质类似的传承物?
当时我的答案是:流行歌曲。——同样的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同样很细微美好,同样也能流露出作者的心志。
本次讲座伊始,我们先后听了《红色娘子军》、《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请到天涯海角来》,并分析其不同风格对于时代特征的折射。《红色娘子军》中充斥着对地主阶级的仇恨,是孔武有力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则是典型的、抒情性的革命红歌;《请到天涯海角来》则关注起民生,节奏轻快,也有对外国人的一种邀请。
我把自己的结论修正了一下:能经过时代(当下流行)和岁月(一直流传)检验的歌曲,与词本质上的作用是类似的———就像光与影,永远在不同的地方相伴相生。 -
讲座反馈
起先以为这次的行前讲座会着重于海南的人文文化,真正听了讲座之后发现是出乎意料的。
这次讲座以三个时代中关于海南的歌曲作引,先后从政治、地理、历史三方面讲述了海南的发展史,剖析了现状,最终以中华名族长期缺乏海洋意识的问题作结。
我在前几年对于海南岛的认识只有旅游这一点,后来知道了苏轼被贬去过海南岛。直到本次讲座才发现除了苏轼以外,还有不少文人,甚至是“高官”都被贬过海南,并且在明清时期的科考当中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这样看来,海南是一个很有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的地方,然而这点并没有进行过多少宣传,我想,如今知道的人也不算多。
现在,海南的南沙群岛归属依旧是一个大问题。猜测海南难以发展的原因,我觉得也许是因为海南地域的政治因素大过了文化、农业、贸易,而彻底改变海南岛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也尚且需要时间。海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那段时间当中,海南岛上的民俗、方言、文化,又应当何去何从,是否能得到好的保护也无可得知。
海南房地产的泡沫经济让我想到了日本,同为资本主义发展但操之过急的负面产物,也许这样的发展方式本就不适合海南呢?海南岛的历史悠久程度远超西方国家,应有一套自己的发展方式。无论如何,尊重历史,是一切发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