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作文
-
西湖~世界文化景观
西湖在2011年6月24日历经多次申遗失败之后,最终成为了世界文化景观,这一路走来是多么曲折坎坷!在科技发展迅速当下,我们很少真正静下心看看来时的路,看看曾经的自己。
樊老师在行走时最常说的莫过于“生活文人化”和文人生活化“,就如同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旁我不认为他留下了多少痕迹,这可能由于历史的变迁等种种不可避免的因素消除了他在杭州踪影。东坡本人呆在杭州的时间不过是被流放的短短一年时间,等他在这短短的任期间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守护了百姓的爱戴,他身上那种独特的人文情怀让我意识到他或许已经活在杭州人民的心中了。在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坐船遨游于西湖之上,看真西湖实景图想象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了很安逸自得的生活节奏…。来到小瀛洲时了解到了当地原为彭玉麟为双亲养老所建造的私人园林和他为第一位妻子画三千副梅花的故事。在岛上我看到了著名的三潭印月(一元纸币上的)。岛上的商业气息非常浓重,来来往往的游人和商贩对于西湖和东坡都不是很了解,都是来邂逅冬景的。不禁感叹惋惜于东坡的足迹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出现在人们的心里,这是多么的无奈也是现实啊 -
很遗憾没能参与杭州苏轼行走,但是很高兴本次作文主题是“讲坛学习”,让我得以记录下我在讲坛的种种收获:
回忆起在讲坛学习的这段日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不觉间,来到讲坛已经四年有余,讲坛所带给我的一切早已无法用言语形容,只留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徘徊在心头。或许是贯穿整个初中的珍贵记忆,也或许是令人欣喜的自我成长。
其中,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且我必须要提的,是古诗词为我带来的震撼与触动。说来惭愧,在进入讲坛学习之前,我仅仅是比较喜欢阅读,在语文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也不会去主动地体会古诗词的美,只是根据学校的要求,背诵注释的赏析,模仿标准答案。但讲坛让古诗词褪去了应试的枷锁,他们真正的美也因此在我心中显露。跟着樊老师的语速语调朗读,每一句诗词的背后,都是一个人一次喷薄而出的情感,一段在历史长河中却不显渺小的人生。无论是李煜对生命繁华幻灭之间的领悟,还是屈原在文化边缘对信仰的坚守,我从中第一次意识到读诗的真正趣味:若是真正体会了那份喜悦,那份哀愁,那份感慨,那一页页白纸黑字便仿佛有了心脏,正不断跳动着与我同频,振聋发聩。
由此不禁想到讲坛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我想以“无用”来形容最为合适。此“无用”并非没有意义,而是与在应试中“有用”相对,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讲坛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意识到“信服比流言更危险”,使我得以多角度地反思自我,反思历史和社会。
与一味地灌输知识,灌输思想相反,讲坛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链接和碰撞。虽然我不太敢回答问题,但每当我听到大家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或是有人的想法能够与我相似时,我都会感到无尽的幸福。
讲坛让我明白了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学校不会教给我的。就像万老师在某一次时文讨论中提到的,应试教育只会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的人生和价值观不只有一个答案。人文讲坛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人生价值选择。因此,在无数次我因为学业繁忙而想要退出讲坛的时候,我都选择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这么做会让我彻底失去自我。
以上只是零碎的概括,并不是我在讲坛学习中得到的全部。总之感谢我在讲坛经历的一切,我想它们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
12月作文:
很遗憾这次没有前往杭州进行关于苏东坡的行走,这学期我们开始走进北宋,了解到了周邦彦 秦观 柳永等北宋诗人,看到了他们诗歌中所展示出的市民情调。
本月的作文内容跟讲坛的学习生活有关,来讲坛一年多了,感觉讲坛每次带来的行走活动都很惊艳。讲坛每次所选择的地点都比较不同寻常,都算那种很少有人去的遗址,但好像这总能反映出人们在越来越远离走进文人的内心这一事实。在参加讲坛前,我也很少会去这些地方参观。
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寒假行走,这次大型行走也是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城遗址,它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时我们在车上用手机的地图都查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下车后也是一片荒凉,但是我们一起往深处走,在深处才发现了那块碑,虽然鞋子上已经到处充满了泥泞,但是看着眼前的碑,很是欣喜,永远都忘不了那一路上的环境,探索和最后大家的满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花山岩画,我们看到了壮族人对生殖的崇拜,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游船上,我们也模仿了画上的动作,体验了他们笔下的生命感。
每次的行走活动都很美好,都充满了收获和回忆,在这里我们能走进文人的内心,能踏遍每一寸土地,很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我能探索到许多被埋藏起来的文化和历史。 -
十二月作文
用结构化思维思考“松弛感”的爆火
(其实是把之前在学校写的一篇议论文拿来扩充修改了一下,在和讲坛导师同学讨论后新增加了一些视角,并用结构化思维框架梳理了一下,缺乏了一些信息采集)【是什么?】
如今“松弛感”成了万人追捧的生活态度,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遇事不慌不忙、举重若轻的作风,它也成了许多人向往与膜拜的样子。【怎么样?】
[导向1:紧绷的松弛感]
互联网上关于“松弛感”的帖子已经是随处可见。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松弛,特地带着面包和红酒跑到马路边去摆拍,以此表现自己的优雅洒脱。这种充满表演性质的“松弛”,磨灭了“松弛感”原有的内核,还反而塑造了一种“将自己表现得很松弛”的新型紧绷感。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将人的精神分割为多个部分,其中“人格面具”是我们伪装出的、用来给别人看的形象。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精心准备的人格面具,把对松弛生活的需求压住阴影面,那么这回“松弛感”的爆火一定程度上的确意味着这种对于松弛态度的需求被重新重视起来了。但随着这一词不断被追捧、被运用,许多人为了成为“松弛的人”,正在将“松弛”塑造为新的虚假的人格面具。
[导向2:曲解误用]
在这个词的热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松弛感”也在不断被曲解。有人将“举重若轻”误解为“轻佻”,于是会用一种游戏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不论大小;也有人将“不费力”误解为“不用力”,为了自己的所谓松弛去推脱应尽的责任。在对“松弛感”极度的渴望与追求下,人们似乎都致力于走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极端反面。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经思考的表现,人们虽然有对松弛的渴望,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松弛”,而是任由被压抑的惰性释放。【为什么?】
这种不管什么时候都十分淡定、从容不迫的人并非近几年才出现,为什么松弛感会在当今突然一夜爆火,被这么多人热捧?
[视角1:松弛从常态中的脱离]
当一种生活态度成为常态,它必然不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焦点。只有当“松弛”不再轻而易举、“紧绷”成为常态,“松弛感”才会被如此大规模地渴望与崇拜。一个一直处世从容、遇事镇定的人在看到这条热搜之前,或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习以为常的处事风格竟如此热门。
在紧绷的现实之下,对于松弛的渴望被放大并显化了。也正是因为现实如此紧绷,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机会领悟真正的松弛感,这也导致了“松弛感”被曲解、滥用。
[视角2:对松弛感背后能力的崇拜]
“松弛感始终是上层阶级和有智慧的人的代名词,只有这两种人能够获得松弛的办好一件事的绝对力量。”来自导师的原话。
在早高峰的马路边悠闲地品红酒、淡定从容地完成繁重工作、甚至是轻轻松松地度过一场重要的考试,这些具有松弛感的表现背后都需要个人的资本支撑(这里的资本不仅指财力、能力也可以指一些重要的心态等)。当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松弛感的时候,其实也在追求它背后映射的这一类群体以及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一种脱离平庸的状态。
这似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标签化,即将松弛感与有资本的人设绑定。【怎么做?】
“松弛感”的爆火在如今这个紧绷的社会是可以料见的事,而我们在面对这追寻松弛感的潮流时,应该理性的判断。如果松弛感成为新一轮的紧绷感,或是成为不负责任与待事轻佻的代名词,那这次对于松弛需求的重新重视也就不再有意义了。
要是延续视角2来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我们平庸,我们是否还有权利追求松弛感,这样的追求是否有意义?已经拥有松弛感的人,是否真的松弛了,还是说他们也在他们的阶层里面不断寻求比他们更高一阶层的松弛感?
——之所以我们在模仿追求“那些”松弛行为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并反而走向了另一种“紧绷”,正是因为这样的松弛感是建立在我们尚未达到的群体或个体资本之上的;又恰恰因为我们的无法企及,这些举动在我们看来便是“松弛”的。因此,如果我们抛去“松弛感”标签化的外观,做一个松弛的人也就少了很多门槛。也因如此,松弛感本身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不论是关于“怎么看待松弛感的爆火”还是“怎么做一个松弛的人”,最重要的还是拒绝机械地模仿那些被表演出来的松弛感,以及不要因为这些松弛举动表面的吸引力就忽略了其背后的条件。 -
梦与现实
在讲坛的学习中,我经常读到有关于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关系,最近又阅读了《百年孤独》,所以我结合讲坛学习的经历,通过这篇作文来阐述一下我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我发现在文学里,梦经常出现。比如庄周梦蝶,比如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他在梦境中与亡妻在镜中相见,那种朦胧与虚幻却显露出他内心被压抑的深情与痛苦。再比如《前赤壁赋》中,他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那一刻,他似乎冲破了现实的束缚,抵达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梦境是现实和内心的映射,他既反应命运,又束缚命运。梦境和现实,现实和梦境,他们既是分离又是重合。人可以在梦境中清醒地沉沦,可以沉溺于幻境的美好,也可能被困在梦境和现实的交界,自己也分不清了。
苏轼在梦中以仙鹤为载体,羽化而登仙,仙鹤象征着自由与脱俗,它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受世俗约束,解脱心境。但梦境也是一种束缚,他似乎也预示着苏轼终无法实现梦境,就这样他被困在现实和梦境的玻璃房里。他在水调歌头中也提到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那种内心的矛盾与徘徊即是他无法超脱世俗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说《百年孤独》中的何塞的镜屋之梦即反映了未来,那个喧嚣的尘世就是发展中的世界。他预示人类的文明必然会反正与延续,而这个村落的封闭与坚守终将会被命运打破。
再比如书中的一句“她成功将纸牌算命从推演未来应用到追溯过往...失眠者开始生活在由纸牌萌生的模棱两可的世界中...”我认为这一话很妙,他是失眠症刚开始入侵村庄时的作者对当时情况的一句叙述,虽然仅是描述了事实,但同时却也反映了命运,映射了未来。其实我在阅读时经常将梦境和宿命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虚幻飘渺却又坚不可摧的,是矛盾体的化身。那些村民,他们是失眠者,是失去命运决定权的人,是宿命的遵守者,更是失去未来可能性的人。他们在无梦之境渐渐沉沦,时间的齿轮一格格转动,属于家族的文明,人类的文明都会在纸牌之中化为须有,“新的文明”也诞生其中,然后周而复始,成为时间的循环,那些失眠者没有梦境,也就是没有精神寄托的归宿,只能成为命运的奴隶,一代代为构建所谓的幻想世界而献身,却无法改变命运。这个幻想世界可以看作是欢愉的梦境,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向虚拟现实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这纵然不切实际却更能与人安慰”其实,“模棱两可的世界”就体现出他们可能也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梦境,真正决定他们的处境的是他们的内心。
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怎么判断现实与梦境?即使有了答案对他们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后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全是无用功。梦境只是创作者创作的一个表达情感的渠道,真正主导情感的是自己的内心。而所谓的幻想也不过是逃避现实而虚构的世界。这样,梦境与现实的关系就很明白了。
-
加入讲坛已有三年半之余,可以说每一年我都有很大的提升。最近特别有感触的是万总带来的结构化思维讲座,非常有益。之前看新闻包括讲坛的时文讨论,一开始了解材料总是有些无从下手和茫然,但是接触结构化思维以后瞬间感觉思路很清晰,也有明确的方向去把握各种渠道来源的信息并且能够有能力去甄别其可信度。
当今时代网上很多信息都是十分零碎且不确定真假,由于其迷惑性,不独立思考往往就被牵着鼻子走,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可能正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有时理性会受到感性的干扰,直觉也许会带我们走向错误的方向。通过结构化思维,先了解事实,再分析影响后果以及后续举措,事情的许多面貌也逐渐向我展开。
我认为在这中最容易让我们忽略的是消息来源的渠道,我们在多方位寻找信息,看到了很多人的立场与观点,但是很容易忽视,是谁报道的?是官方媒体评论,这些公民有什么身份特征?与他们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就比如之前书院有小小讨论过的,外卖平台限制外卖员每日送单总时长,以维护外卖员利益的名义。官媒一般都是宣扬名义上会带来的利益,此时再关闭一下评论区将是最好的调味料。不用多时,一些地方官媒或者私立性媒体也会进行一些编辑发布,评论区里能出现更多大众的声音。但其实个人感觉外卖员评论的很少见,也可能他们并没有表露出来,大多数其实都是平民对这些规则制定感到不满。从中其实也能看出这个外卖平台制定规则中最大的问题——不倾听民众的声音,走一个形式主义,而且可能存在弊大于利的情况。
去年愈发觉得学会从新闻中挖掘其隐含的内容的重要性,如今的新闻已慢慢走向掩盖真相,一味炒作谋取利益,引人悲愤。 -
在这学期的时文讨论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林小英的访谈。因此我后来又看了完整的访谈节目。在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中,我看到了县中的缩影,得以了解这个群体。
县中和上海的高中是很不一样的,仅仅是从教学楼的硬件环境来看,县中就不及城市里的中学,桌上堆满课本、走廊贴满标语,环境处处告诉他们,学习、高考是生活唯一的中心,甚至吃饭时,桌上也贴着单词表;军训要引入日常生活。这种绝对高压,最终导致了生命力的枯萎。
最为可悲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倾斜,连县中的孩子自己都自认差劲,与城市里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份无奈。
但,县中和上海的高中相比全无相似之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卷”不是县中的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现状。如林小英的发问:“为什么要用某一种单一的价值来调动所有人?”,“卷”是一种无休止的比较,而它的永无止境来源于评价体系单一。人永无止境地追求应试成绩使这一单一的评价,只导致分数绩点越高,学历一再贬值。于是继续“卷”,继续循环。县中的孩子除分数外并不知道自己的“路”是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面临选择,如选科、选专业时,何尝不是一样功利,一样价值单一,而忽略放弃个人的价值?
在面对如此现状时,个体或许无奈,但绝非束手无策。个人的改变,或许可以推动时代改变,重构单一的价值体系,使更多人无需通过暗无天日的“卷”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