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作文
-
“熙宁中通判杭州,访问民间疾苦”,站在苏东坡纪念馆前,阅读着门前的这句话,心中发生出无限感慨。
在12月22号,我们来到了西湖探访苏轼。站在中式风格的苏东坡纪念馆门前,“纸落云烟,自有清才对风月;墨翻衫袖,不妨便腹贮书诗”这一对对联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两幅对联分别出自1090年创作的《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和1084年创作的《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此时苏轼已经是第二次在杭州了,相比于第一次在杭州的豪情万丈,此时的苏轼心情更为闲适,1079年的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他不再关注朝堂上的蝇营狗苟,而是寄情于山水和民生。
来到苏东坡纪念馆内部,在展板上陈列着苏轼在两次杭州任职期间在杭州的事迹。我们主要看的是苏东坡在杭州进行的水利工程,看着苏东坡构建的那些巧妙绝伦的工程,清淤,构造苏堤,从西湖取水……每一个都让我们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来到楼上,陈列着苏东坡的书画作品,我们首先看了《表忠观碑》,了解了杭州是因为吴越王而发展起来的。苏轼的字体继承了唐朝的风格,大楷整体显得大气而浑厚,同时又有着他个人的独特韵味。每一笔画都充满了力量与动感,似乎能让人感受到书写时的心境和情感波动。从这些墨迹中,我们可以窥见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对于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后来我们又看了苏轼的一篇画作,这幅画作和我们之前所看到的画作不同,苏轼在其中只画了花草树木,这在之前唐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未出现过的,苏轼所开创的这种纯粹的山水画风格,为后世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也是樊老师所说“文人写意化”的一种体现。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强调意境的表现,使得观赏者可以通过画作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精神世界。
在这次行走中,我清晰的认识到了苏轼后半程的人生境遇,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虽然经历了官场上的起起伏伏,但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苏轼晚年的生活,更多的是沉浸在文学创作、书法绘画以及与朋友的交流之中。尽管他在政治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如被贬谪到岭南等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即便这样,也乐观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仅又让我想到了最后一次“婉约词(下)讲座”时的书院讨论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生活是一个人的底层需求,是生存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底层需求。生活中的情绪、不好的境遇这些都是上层的,无论上层的情况多么崩坏,底层也应该保持完整。”苏轼仿佛就是我这一句话的真实体现。
回想起苏轼一生的经历,我不禁感叹这位伟大文人的智慧和胸怀。他不仅是杰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更是一位关心民众疾苦、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好官。苏东坡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当我们再次阅读他的诗文,欣赏他的书画,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文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
姜萍事件的启发:打破中专教育的偏见
在今年的新闻报道中,一则新闻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关于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涉嫌作弊的争议。姜萍因为这事儿备受争议,很多人都在议论她。这件事清楚地揭示了社会对中专教育的陈旧偏见和错误理解。
姜萍,一位拥有中专学历的年轻学生,在全球瞩目的阿里巴巴数学竞赛中,以惊人的成绩脱颖而出。她的名字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成就被广泛报道,似乎预示着一个崭新且光明的未来。然而,这份荣耀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被质疑的阴云所笼罩。随着作弊行为的曝光,姜萍的名字似乎成了“不诚信”和“中专生能力不足”的代名词,这不仅对她个人造成了沉重打击,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中专教育的固有偏见。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中专生往往与“成绩差”、“没前途”等负面标签紧密相连。甚至我的父母和长辈也认为考进中专职校就是一辈子都毁了的想法。这种偏见是由来已久,并且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姜萍事件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中专教育的意义。中专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专业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挺适合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社会的教育应该更加多元化才能适应这个发展节奏极快的社会。
媒体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公众看到中职教育的偏见和社会长久以来对于一个群体的问题。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唯分数论。所以在中职教育这一块,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近一个月在讲坛和在学校的学习之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和之前体会截然不同的事情,也是在这些事物的学习当中使得自己的思想产生了一点点变化。
同时我也将在讲坛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在课内学习到的课文相结合,迸发出了一些新的体验。
最近刚学习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我与地坛》。
老师从《故都的秋》当中引出了一种物哀的概念。这是一种审美取向,从带有悲伤悲观的感情色彩的景物当中,抒发一种内心的愉悦。这让我联系到了在讲坛学习当中学习到了许多宋词。词人往往选取一些带有哀伤的感情色彩的景物,在这些景物当中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这虽然有别于故都的秋当中一种物哀的审美,但是词中所展示出来的意象以及这种悲哀的情绪渲染出来的氛围,也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美。
这让我意识到了,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作者的感情和志向的抒发来理解作品,还可以通过所描绘的环境以及所带来的氛围来体味作品当中所带来的美感。
物哀的审美取向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在学习各类词当中所推崇的一种对于内心无限探索,看似小家子气的感情倾向。这种感情倾向在宋词当中尤其明显,例如宋词讲座中的秦观。秦观的词当中婉约、纤细、柔媚的特点是一种人类内心十分细腻的情感流动。我也在学习这些词之中,领会到了对于内心世界开发的重要性。通过审视自己内心的情感,放出自己最温柔最细腻的一面,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情感情绪。这是不断学习、认识自我的重要步骤,也是一种敢于向内探索的精神。不同于那些宏伟而壮大的叙事,这种内心情感的丰富和丰盈反而是普通民众最普遍接受的一种情感倾向。情感的丰盈是一种天赋,也是一个人的灵性所在。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去行走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在周中的时候在校园里多走一走。
校园生活十分丰富多彩,当然也会经历许多的挫折。在这一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当中,在欣赏校园的各种美景当中,我发现一些特殊的情感体验可以触发对于古诗词当中诗人所传达那些情感。
例如在一个雨夜,吃完晚饭还没有到晚自习的时间,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偶然走到校园里的竹林去,竹叶许多已经泛黄消瘦,而有的还带着淡淡的绿色,像是在垂死挣扎。当时正经历了又一次考试成绩的打击,所以内心十分煎熬。听着雨滴打落竹叶的声音,听着雨滴一滴滴落在地板上的声音……不禁让我想起了李清照的那一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雨是冷清的,我的心也是冷清的。那种穿越时代的感情一下子冲击到自己心灵的时候,我突然就意识到了古诗词带来的那种宝贵的情感共鸣是多么的珍贵,也是多么的美丽。
以上是我在讲坛学习和自己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多多领悟到一些人生真谛,多多促进自己的思想成长。 -
加入讲坛久了,逐渐融入了这个氛围,我开始和大家交流更多,包括日常生活等,让我意识到我来这里不止学习,交流讨论也是重要的;一开始还觉得作业有点多,不习惯,现在我也意识到预习和复习对学习也有帮助。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使人的思路更清晰,能剖析清楚事情的本质,让人顺着一件事情摸到更多的瓜,关注到更多事实、时事,甚至社会的形成原因。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说你正在和别人吵架,情绪失控,你就无法理智下来思考,更别提使用结构化思维了。但日常里使用完全没限制和缺陷,最近我浏览时事热点时会想着用结构化思维分析,从而产出更多的想法,再结合实际去深入思考。包括班里有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闹矛盾,我也先鼓励她用结构化思维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再找解决办法。
婉约词:
我认为每个人眼里的婉约词都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应该能获得更深刻的体会,我现在看到的只有表面的那一层,细腻、淡雅、流水和慢慢飘来的隐隐花香,春花、秋月和亭台楼阁,灯火、嘈杂的人声和熙熙攘攘的车流……即使是最淡的一层也是很美,读完后那独特的韵味还萦绕着你,值得像品一杯好茶一样慢慢欣赏。
苏东坡:
苏东坡的一生已经不能用伟大来形容了,单单看他的那些成就就已经让我震撼不已,疏浚河道、请粮食、书法作品、文学成就……他比其他所有文人都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真的在为平民阶级做实事,别人可能是无能为力,可能是不想管,但他在没有实权的情况下依旧在为百姓的幸福想办法,自己做或者是让别人帮忙。 -
西湖导览词: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西湖的两个标志性景点:苏堤春晓和三潭映月,感受宋代文人苏轼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谊,以及宋代“文人生活化”和“生活文人化”对西湖名胜古迹的塑造。
苏堤春晓
当我们漫步在这条全长近三公里的长堤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苏堤春晓,作为西湖十景之首,不仅承载着苏轼对西湖的治理功绩,更是他审美情趣的体现。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期间,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了这条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
苏堤不仅是一条连接南北的通道,更是一道妩媚的风景线。春日里,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六桥相连,杨柳拂面,春风醉人。苏轼曾用“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来描绘苏堤的美景。走在苏堤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对西湖的改造,更能体会到宋代文人生活化的审美追求,他们将生活融入自然,将自然融入生活,追求一种平淡闲适、文雅精致的慢生活方式。
三潭映月: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西湖的中心,探访三潭映月。三潭映月,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由三座小岛和一条优美的石堤相连。在夜晚的月光下,湖面上倒映着三座小岛,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犹如一轮明月,因此得名“三潭映月”。苏轼在全湖最深处立三座石塔,并禁止在此范围内种植菱藕,以防湖底淤浅。这三座石塔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因其位置设计煞费苦心,兼顾了审美与实用,成为后来“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的雏形。
三潭映月不仅是苏轼对西湖景观营造的影响的体现,更是宋代文人生活化和生活文人化的典范,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杭州本地人都被西湖山水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宋代文人崇尚理趣,内敛含蓄,追求平淡闲适、文雅精致的生活,这种审美格调在三潭映月的营造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能体会到宋代文人将诗意融入生活,将生活过成诗篇的雅致情怀。
朋友们,西湖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改造,使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湖泊,更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希望这次的旅游,能让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人情怀。 -
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影响着后人;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人难以忘怀;有这样一种声音,可以无视风雨,砥砺前行。
周五,学校组织开展的“人文行走”主题课程继续进行。主持教学的是F老师。F老师已经55岁了,按照他的原话来说就“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手上经常拿着一个黑色的小保温杯。两髯已经变成银色。个子虽然不高,甚至有点驼背,但炯炯有神的目光让人感到他仍然十分有精神。
“下星期五,我们将正式开始行走。我们本次行走的主题是‘缅怀千古英雄陈化成’。这些是阅读资料,小组长过来发一下……”
教室内没有一点声音,同学们都阅读着资料,了解着陈化成将军的英雄事迹……
一个星期后,经过一个小时的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灰蒙蒙的天空下,纪念馆没有一丝声音,给此行笼罩了浓厚的庄严,英雄陈化成的雕像,威风凛凛地屹立在纪念馆中央,只见他目光炯炯有神,死死盯住前方,坚毅的神情如山一般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瞬间凝重起来。
这时天空却忽然下起了雨。
下了雨,该怎么记笔记啊?我们虽然事先有准备雨具,但也不希望行走过程顶着雨具啊,老师讲课会不会受到影响啊?这次活动樊老师不会直接临时取消了吧,淋感冒了怎么办?真不该来……
忐忑不安的我看向F老师。只见,斜风细雨下,樊老师挺直腰板,不疾不徐地快走到队伍的前列,有条不紊地将耳麦戴上,开始了他抑扬顿挫的行走讲解。
跟着F老师的声音,我们到馆内了解了陈化成的少年从军,到他建功立业,再到誓死抗英,最后壮烈殉国……F老师慷慨激昂的陈词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而敲击在纪念馆房檐上,“叮叮当当”的声音仿佛是画外的击节而歌,为英雄陈化成,抑或是为敬业的F老师!
那一瞬间,我肃然起敬!
我不禁想:英雄的雕像并没有请谁来,他自顾自地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英雄的魂魄。想一览英雄气概,岂能不品尝下雨的况味?雨中敬英烈,又何尝不是一种刻骨铭心呢?
出了纪念馆,雨小点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来到陈化成将军殉国的地方。吴淞口,是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口。来到河岸,我的眼前立马浮现出河面上停满战舰情景、想象66岁高龄的陈化成将军拿着落后的武器看见敌军时内心的翻江倒海、想象陈化成将军在听到投降等声音时的满腔怒火……
雨渐渐停了,我们收起雨伞,怀揣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对着长江水流去的方向,齐声朗诵陈化成将军的诗歌:
“呜咽不成调,英雄血泪枯。功名狂拔剑,事业愧提戈。何计除中饱,还虑倒太阿。一声天欲裂,整顿旧山河……”,那声音,响彻整个长江边!
终于,一缕阳光冲破厚厚的云层,渐渐地,光芒撒满了整个江面。我很欣慰,不仅因为祭奠了英雄先烈,更是因为在这个阴晴不定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个人的担当对于撬动民族命运的宏大意义。
F老师在课外还有公益人文讲坛,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学长。他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社科院。当我问他人文讲坛和F老师对他的帮助的时候,他笑着回答道:“F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声音感染着我们。他创办人文讲坛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我能加入讲坛这件事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我想F老师最大的帮助就是能带我去那些地方走走。让我体会到了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
有这样一种声音,传承着中华文化!有这样一种声音,影响着一个民族!有这样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到骄傲! -
“文人生活化”和“生活人文化”
又是一年冬至,却没有那样冰冷刺骨,反而是柔和的,清风微微拂过,我们人文讲坛的师生们来到了这片美丽的西湖,感受着冬日西湖独特的文学之美。
这次我们主要探讨实践的主题是苏东坡与西湖的关系,苏轼给杭州带来了什么物质或精神和西湖的提名文化。西湖是一座城市山水园林,它的东岸是杭州城。虽建造在市井之中,但却“胸中有丘壑”,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之美。宋代诗人苏轼多次被贬杭州给西湖留下了许多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它作为第一景不仅因为“春”是第一个季节,更可见苏轼对杭州的贡献之大。我们我们沿着苏堤慢慢靠近西湖,西湖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从客观原因的角度讲,苏堤是苏轼在疏浚西湖时叠堆在一起的淤泥而形成的小丘,他在观景的方面又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纷纷踊跃回答:“我们现在站在苏堤上,有一种“人在湖中”的感觉,苏堤增加了观景和景致的层次。”“苏堤还把杭州城围绕起来,像抱着一样。”“没错,这也正是“生活文人化”的一种体现……”
接着我们来到了苏东坡纪念馆,我没有径直走向“苏东坡建造苏堤和三潭印月”的介绍,而是被墙壁上苏轼的画作所吸引。通过我细致的观察,发现他的画作风格很独特,非常“奇”,阴影都是由线条构成的,和书法中草书一类十分类似,也构成了“诗、书、画、园”为一体的风格。这也对后来的文人写意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对如今的园林产生了极大可借鉴之处,这里的“意”文人更讲究一曲和意境,也是对传承华夏传统文化的尊重。我还发现苏轼的画作与他人不同,他并没有完全仿照自然中的景物,而是还原了心中的山水,超越了自然的本质。我们更要从他的画作中读懂他的追求和人生经历,这才是他的灵魂所在,我突然顿悟:“文人的生活化”不正是如此?
回想苏轼一生的经历,他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被贬了许多偏远地带,但他却依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将自己悲惨的命运与生活同文人的意境与意趣联系在一起,将“文人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文人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
山水之间
这大概是我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来到西湖了,前几次游玩的印象几乎忘干净了,只记得这是个文化的胜地,也是景色的胜地。
就像行走中问到的以为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一样,很有缘,他们来自上海松江。师母看到了他们便一直询问和关心,带孩子们来西湖是否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想无论如何都会回答肯定有,因为似乎在每个人的心中西湖就已经和文化挂钩了,至于是这样的文化标志是如何建构而成的,似乎她们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继续问下去的时候,也得知了他们当然知道苏轼,连小孩子都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也因此,苏堤是为所有人所熟知的,至于其他的她就说不出什么了。
同样的,她和我每次来这都有差不多的感觉,都惊叹于这里的美。我想这样一种感觉更多的是来源一种在城市中反复徘徊终于柳暗花明般的见到了西湖,一下子从机械般的生活变成了诗意的生活。其下的内涵便是看鸟由一端飞到另一段,细数几次振翅,在撇开嘈杂听听雨落下、湖荡起的声音。无数文人寓居在这里的精神成为了冲破现代快节奏和令人精神易于不自足的胜地。只是大家似乎都感觉不到这些,忙着拍照,或是穿梭在人群中观赏,仍像是欣赏些精美的玩意一样。
于是,我们沿着贯通小瀛洲的桥一路走,到了对岸,过了四方亭,见到一铺这时候有些冷清的小店。简单交代介绍,我们问起了苏轼:
“您知道苏轼在杭州有哪些影响吗”
“苏轼,苏东坡嘛谁不知道。那苏堤,前面还有纪念馆和苏东坡的像!他以前在杭州做官了”
面对没有正面回答的他们我笑了笑继续道:“那您知道苏轼在这做了什么事情嘛”
“那……你这得问导游了,我这只是做做生意”
出于苏东坡的名气,感觉所有人都知道他也知道他来了杭州。可是他对于这一方天地的深情似乎就少有人知了。不过肯定的,文人的感触和平常人定然是不一样的,杭州带给苏轼的亲切和自由的感受当然也是土生土长在这的人感受不到的。可是没人不知道苏轼,平时生活在这,总和苏东坡脱不了关系了。
“您平时在这生活有什么感觉吗”
“当然,这这么美,空气这么好,在这工作久了心情也好了”
“那作为你们杭州本地人来说平时会故意来西湖转转吗”
“那不会,当时来西湖还是小学的时候西湖没现在这么好,老师带着来参观的”
对他们来说,西湖已经充斥满了他们的生活,面对于此乐此不疲的游客,他们肯定不会挤着凑热闹。那样一种美感——尤其是由陌生感所带来的美感和舒适感已经在他们的认知中被剥离,因为这就是生活,没人会对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重复认知和专门寻找美。而同时,对他们来说,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社会中,可以尽情用感官感受这样的天地,当美感足以调动我们的所有感官,包括对于历史的追忆,这是了一种诗意的生活吧。城市不再是冰冷的,园林塑造的美感是伴随这文化的激情和生命力而存在的,在这样地方生活的人们已经被这样的气息所浸透……
于是我们再次回到西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便有了解释。对于文人这是对世俗的躲避也好、短暂抛弃也罢,是进入到一个完全的诗意世界。对于平常人能切实感受美的所在,而这样的美是由前人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和自然本身所叠加的美感。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受到”醒亦诗魂“的世界。 -
有孔币为何会消失?
(暑假写的,上次看完上博货币展的感想)
在一次关于“唐与宋”的书院活动结束后,我大受启发,原来逛展不单单只是以看为主,在看的基础上,提问才是最有质量的。于是我马不停蹄的去了同馆内的另外一个展—货币展。
在听着书院同学讲解,看着一个个从古至今的货币时,我突然就思考到了一点…
在我看来有孔硬币对比于明代后的无孔银币,其实平日携带是更加方便的,有孔币只要用一根绳就可以串起来携带,而无孔币则只能用袋子装,虽然有孔(币)也可以(用袋子装),但不局限于此。在古代,从很早时人们就开始用有孔币,且一直运用到了明清。于是,结合有孔币的方便和此币运用的时间久,我就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孔币会被无孔币所淘汰?
当我在馆内发出疑问后lrq同学有给了我一些回答;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经常会借鉴一些西方的文化,西方货币一直运用于无孔币,而中国也可能借鉴了这个。他说的这一点也确实可能会牵扯到,毕竟中国有许多文化都借鉴了西方文化,如现今的科技手机芯片就是由美国所发明的,说到底好的东西就要学习嘛。那再倒回来,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期会学习这一(无孔币的)创造?
对于这个疑问我也一直保持着,到家后我搜索了知乎想看看不同的解释,其中有看到一条理由,原话是“铸造工艺以前穿孔铸铜方便,现在是冲压制作,效率更高。”,时代文化的改变确实和人们的效率脱不了关系,入口的增多和效率的提高也会抛弃一些东西,是一个关于工艺的点。
讲到时代的变迁,其实从货币这一发明来看,从以前的有孔币到后来的无孔币,再到纸币的发扬和现在电子技术的电子货币,我也想到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回答;发扬无孔币的同时纸币也在运用着,纸币的运用其实已经在渐渐淘汰银币了,也就是包含有孔币和无孔币,更别说现在的微信支付宝。银币的运用早已经不再发扬光大了,结合银币的工艺和纸币的代替;可以说,银币的运用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况且,银币现今也有了其他更加便利的代替,包括贝壳、有无孔币、纸币、电子币等等,所有的币都只是服务于人类的价值交换,最后所得出银币是否方便携带现今来看并不重要,终究会被其他“货币”所代替。
这是我在看“货币展”时所发出的疑问和自我解析,这或许并不能得出高尚的最终结论,但我感受到,人类的成长可以改变许多东西,也会淘汰更多的东西,便为根本,变也为根本,不便则会被淘汰,不变也是,人的智慧发明造就了现今的许多,乃至所有。
到了讲坛后,我渐渐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思考与疑问。如果一年前我没有来,或许我不会对上博的各个展感兴趣,就算我去了,也不会有这样的提问与思考…对万物的不局限性思考,真的会给生活带了许许多多的光彩啊!
(这次行走因为额外有事所以没有参加,深表遗憾…!) -
今天,我们开始了杭州西湖的行走。行前讲座上,我了解到苏轼的诸多事迹。随后,我们来到苏堤,这里是苏轼当年主持修建的。即便是隆冬之季,看着堤上的柳树,我仍不禁在脑海中勾勒出“苏堤春晓”的美妙画面。
苏堤不仅极具景观价值,也有着实际作用。它横跨西湖,让穿越西湖更便捷,让西湖能大大加快工程进度。站在苏堤上,左边有群山耸立,右边有水波荡漾西湖,无论对古人还是今人而言,此处都宛如人间仙境。周边居民也常来此欣赏美景,这不正是老师所说的“生活的文人化,文人的生活化”吗?
接着,我们来到地图附近区域,观察当地的地理风貌,了解到虎跑路的相关作用。借助地图,我们进一步明晰了西湖对于古今人们的重要意义。之后,我们走进苏轼纪念馆,馆内详尽展示了苏轼对杭州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在杭州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他的画作,以毛笔粗线条勾勒,却呈现出极为精细的画面,竟让我觉得有些类似今日的素描。
最后,我们乘船前往小瀛洲。船在湖中荡漾,我仿佛置身于苏轼诗中的意境。登上小瀛洲后,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进行采访。然而,通过采访发现,大多数人对西湖了解并不深刻,既不清楚西湖与苏轼的渊源,也未能对杭州的风光给出较为深刻的评价。
-
西湖导览词: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西湖的两个标志性景点:苏堤春晓和三潭映月,感受宋代文人苏轼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谊,以及宋代“文人生活化”和“生活文人化”对西湖名胜古迹的塑造。
苏堤春晓
当我们漫步在这条全长近三公里的长堤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苏堤春晓,作为西湖十景之首,不仅承载着苏轼对西湖的治理功绩,更是他审美情趣的体现。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期间,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了这条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
苏堤不仅是一条连接南北的通道,更是一道妩媚的风景线。春日里,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六桥相连,杨柳拂面,春风醉人。苏轼曾用“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来描绘苏堤的美景。走在苏堤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对西湖的改造,更能体会到宋代文人生活化的审美追求,他们将生活融入自然,将自然融入生活,追求一种平淡闲适、文雅精致的慢生活方式。
三潭映月: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西湖的中心,探访三潭映月。三潭映月,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由三座小岛和一条优美的石堤相连。在夜晚的月光下,湖面上倒映着三座小岛,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犹如一轮明月,因此得名“三潭映月”。苏轼在全湖最深处立三座石塔,并禁止在此范围内种植菱藕,以防湖底淤浅。这三座石塔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因其位置设计煞费苦心,兼顾了审美与实用,成为后来“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的雏形。
三潭映月不仅是苏轼对西湖景观营造的影响的体现,更是宋代文人生活化和生活文人化的典范,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杭州本地人都被西湖山水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宋代文人崇尚理趣,内敛含蓄,追求平淡闲适、文雅精致的生活,这种审美格调在三潭映月的营造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能体会到宋代文人将诗意融入生活,将生活过成诗篇的雅致情怀。
不少游客或是不远万里来享受闲情逸致,或是工作操劳之余在西湖湖畔感受一刻惬意美好。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不少朋友并不了解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西湖美景固然适合欣赏,但在了解其前世今生后的空气都多了笔墨书香的芬芳。
或许大家对西湖的了解仅限于“苏轼”亦或是“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但是各位更随我来到开网亭,看到这座三角形的亭子时,大家又作何感想?开网开网,顾名思义,网开一面。亭子少了一角,不正是“网开一面”的诠释吗?直至今日,在小瀛洲上每年都有许多人在此举行放生仪式,将西湖放生的传统延续下去。
游览之余,在小摊铺坐下喝一杯热茶也带来了冬天的一抹暖意。与小摊店主聊聊天,呼吸新鲜的空气,听听本地人口中苏轼的故事,会不会别有一番意趣呢?
朋友们,西湖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改造,使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湖泊,更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希望这次的旅游,能让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人情怀。 -
鉴于行前讲座中讲到了苏轼的书法,这次的元旦假期,我前去了上博东馆来近距离欣赏一下书法的魅力。
进入到书法馆中,首先是甲骨文、金文等这些古早的文字。这些文字确实是中国早期使用过的文字,但其放在书法馆中却似乎略显不妥:这些兽骨、器皿,乃至后来的竹简上的文字,他们是否具备着足够的艺术价值?并不是什么写下的文字都能称为书法,这些的文字也主要是偏向于去记述事件,起实用性的作用。它们是否能放在这个馆里,还是很值得推敲一番的。
从陆机的《平复帖》开始,书法也就登上了我们已知的历史的舞台,并且开始成为了一种士人的风尚。
终于到了宋代,可惜馆里只有一幅苏轼的作品,是与苏辙一同悼念好友黄几道的文章。首先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干净、整洁,没有涂改的痕迹。仔细去看每一个字,也确实如“石压蛤蟆”,整体都十分的扁平。而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悼文,其情感自然也是十分的充沛。越到后面,会感觉到苏轼的笔力越发的重,许多字的几笔比起另外的笔划更加浓厚,字的大小也相比之前更加的有大小不一的感觉。但写到“寿命在天”一句,或是感叹这位同年好友早早离开人间,“壽”字的笔画相当的淡而虚。而朋字则倾斜了许多。
而旁边则是米芾的大字,有着一种磅礴的气势,同样也是大小不一,比如“上”字就写的小,但后面的“极沧洲”却大许多。书法的魅力也就在于书写者的意随笔动,笔随心动,既有着书写者字的个性,更有着书写者的情感。反过来说,欣赏书法,也需要去看文字背后的内容,了解其情感,其作者的风格、个性,仔细去欣赏每一个字,才能看出些门道。
现场不乏爱好书法的人。因为人太多,欣赏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要排长队,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为了几张纸上的笔墨甘愿等待许久。然而真的说起来,他们是了解如何欣赏还是单纯凑个热闹、顺便参观,或许要打个问号。在我看苏轼与米芾的字的时候,停留了许久,而周围不时有着说着:这是苏轼的字!这是米芾的字!然后却看一看就走了。这些人是来看字的,还是像打卡一样看一看书写者,然后仅仅是来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的呢?
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现在,电脑打字这种高效的方式成为了“书写”的主流,但以艺术为核心的书法,却仍然不会失去其魅力与价值。然而,欣赏、体会这种价值,在现代,或许已经变得困难了。 -
苏东坡,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的生平故事让我感慨万千。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充满智慧与魅力的人。
东坡先生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眷顾他。在政治上,他因坚持自己的理念而屡遭贬谪,从繁华的京城到偏远的边陲,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种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多变。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但东坡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在被贬黄州期间,东坡先生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并没有沉溺于悲叹与绝望,而是积极地去适应和改变。他开垦荒地,种植蔬菜,与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我深受触动。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压力和挫折而感到焦虑和无助。然而,东坡先生的故事提醒我们,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积极地去面对和改变现状,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东坡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对佛学、道学、历史、地理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虽然身处不同的境遇当中,不论是身处国家的政治旋涡当中,还是被贬流放到偏远地区,但是他保持着一个乐观和好奇的心态,去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让我敬佩不已。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像东坡先生那样,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拓宽知识的边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读苏东坡的生平,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启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平凡中追求卓越。东坡先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
这一次的行走是关于西湖,课上樊老师问我们在西湖十景中,哪一个是第一个景并且是为什么?我上网查一下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中最早的,是南宋时期,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苏轼的存在,并且同时春晓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时节。在看地图的时候,发现了苏堤和白堤,起到了一个很奇妙的位置关系,横跨整个西湖,可以在上面看见三潭印月和小瀛洲,他的北面就是群山,环境十分优美,樊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有白堤和苏堤的在,所以在西湖中交通更加便利,不用每次再绕远路。后面樊老师的儿子给我们讲了宋代的文人画,宋代的文人写意画不是很追求样子像而崇尚表达内心的想法,诗书画融为一体,可以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书法入画把书法融入画中想到了樊老师之前说过的生活文人化。接着我们又去采访了几位游客,有一位问到是“一问三不知”,了解到他是来这里玩的,并且还问到我们有没有¥1纸币,可以去三潭印月那边拍照留念。后来又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对于这里的了解就是苏轼曾经来过这里,西湖的美景很好看,主要还是来呼吸新鲜空气,看美景,说希望这里可以增加点告示牌之类的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西湖。我发现人们对于西湖的了解不是很多,尽管西湖脍炙人口,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湖,但他们的了解可能仅仅知道在西湖有十大美景,苏轼曾经来过这里,这里有苏堤和白堤。所以我认为可以增加点改进,根据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可以增加像用¥1纸币来拍照留念,这样的方式来增加人们对西湖的了解。
-
西湖~世界文化景观
西湖在2011年6月24日历经多次申遗失败之后,最终成为了世界文化景观,这一路走来是多么曲折坎坷!在科技发展迅速当下,我们很少真正静下心看看来时的路,看看曾经的自己。
樊老师在行走时最常说的莫过于“生活文人化”和文人生活化“,就如同苏东坡在杭州西湖旁我不认为他留下了多少痕迹,这可能由于历史的变迁等种种不可避免的因素消除了他在杭州踪影。东坡本人呆在杭州的时间不过是被流放的短短一年时间,等他在这短短的任期间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守护了百姓的爱戴,他身上那种独特的人文情怀让我意识到他或许已经活在杭州人民的心中了。在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坐船遨游于西湖之上,看真西湖实景图想象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了很安逸自得的生活节奏…。来到小瀛洲时了解到了当地原为彭玉麟为双亲养老所建造的私人园林和他为第一位妻子画三千副梅花的故事。在岛上我看到了著名的三潭印月(一元纸币上的)。岛上的商业气息非常浓重,来来往往的游人和商贩对于西湖和东坡都不是很了解,都是来邂逅冬景的。不禁感叹惋惜于东坡的足迹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出现在人们的心里,这是多么的无奈也是现实啊 -
很遗憾没能参与杭州苏轼行走,但是很高兴本次作文主题是“讲坛学习”,让我得以记录下我在讲坛的种种收获:
回忆起在讲坛学习的这段日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不觉间,来到讲坛已经四年有余,讲坛所带给我的一切早已无法用言语形容,只留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徘徊在心头。或许是贯穿整个初中的珍贵记忆,也或许是令人欣喜的自我成长。
其中,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且我必须要提的,是古诗词为我带来的震撼与触动。说来惭愧,在进入讲坛学习之前,我仅仅是比较喜欢阅读,在语文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也不会去主动地体会古诗词的美,只是根据学校的要求,背诵注释的赏析,模仿标准答案。但讲坛让古诗词褪去了应试的枷锁,他们真正的美也因此在我心中显露。跟着樊老师的语速语调朗读,每一句诗词的背后,都是一个人一次喷薄而出的情感,一段在历史长河中却不显渺小的人生。无论是李煜对生命繁华幻灭之间的领悟,还是屈原在文化边缘对信仰的坚守,我从中第一次意识到读诗的真正趣味:若是真正体会了那份喜悦,那份哀愁,那份感慨,那一页页白纸黑字便仿佛有了心脏,正不断跳动着与我同频,振聋发聩。
由此不禁想到讲坛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我想以“无用”来形容最为合适。此“无用”并非没有意义,而是与在应试中“有用”相对,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讲坛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意识到“信服比流言更危险”,使我得以多角度地反思自我,反思历史和社会。
与一味地灌输知识,灌输思想相反,讲坛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链接和碰撞。虽然我不太敢回答问题,但每当我听到大家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或是有人的想法能够与我相似时,我都会感到无尽的幸福。
讲坛让我明白了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是学校不会教给我的。就像万老师在某一次时文讨论中提到的,应试教育只会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的人生和价值观不只有一个答案。人文讲坛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人生价值选择。因此,在无数次我因为学业繁忙而想要退出讲坛的时候,我都选择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意识到,这么做会让我彻底失去自我。
以上只是零碎的概括,并不是我在讲坛学习中得到的全部。总之感谢我在讲坛经历的一切,我想它们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
12月作文:
很遗憾这次没有前往杭州进行关于苏东坡的行走,这学期我们开始走进北宋,了解到了周邦彦 秦观 柳永等北宋诗人,看到了他们诗歌中所展示出的市民情调。
本月的作文内容跟讲坛的学习生活有关,来讲坛一年多了,感觉讲坛每次带来的行走活动都很惊艳。讲坛每次所选择的地点都比较不同寻常,都算那种很少有人去的遗址,但好像这总能反映出人们在越来越远离走进文人的内心这一事实。在参加讲坛前,我也很少会去这些地方参观。
有幸参加了今年的寒假行走,这次大型行走也是让我彻底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城遗址,它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时我们在车上用手机的地图都查找不到他的具体位置。下车后也是一片荒凉,但是我们一起往深处走,在深处才发现了那块碑,虽然鞋子上已经到处充满了泥泞,但是看着眼前的碑,很是欣喜,永远都忘不了那一路上的环境,探索和最后大家的满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花山岩画,我们看到了壮族人对生殖的崇拜,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游船上,我们也模仿了画上的动作,体验了他们笔下的生命感。
每次的行走活动都很美好,都充满了收获和回忆,在这里我们能走进文人的内心,能踏遍每一寸土地,很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我能探索到许多被埋藏起来的文化和历史。 -
十二月作文
用结构化思维思考“松弛感”的爆火
(其实是把之前在学校写的一篇议论文拿来扩充修改了一下,在和讲坛导师同学讨论后新增加了一些视角,并用结构化思维框架梳理了一下,缺乏了一些信息采集)【是什么?】
如今“松弛感”成了万人追捧的生活态度,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遇事不慌不忙、举重若轻的作风,它也成了许多人向往与膜拜的样子。【怎么样?】
[导向1:紧绷的松弛感]
互联网上关于“松弛感”的帖子已经是随处可见。有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松弛,特地带着面包和红酒跑到马路边去摆拍,以此表现自己的优雅洒脱。这种充满表演性质的“松弛”,磨灭了“松弛感”原有的内核,还反而塑造了一种“将自己表现得很松弛”的新型紧绷感。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将人的精神分割为多个部分,其中“人格面具”是我们伪装出的、用来给别人看的形象。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精心准备的人格面具,把对松弛生活的需求压住阴影面,那么这回“松弛感”的爆火一定程度上的确意味着这种对于松弛态度的需求被重新重视起来了。但随着这一词不断被追捧、被运用,许多人为了成为“松弛的人”,正在将“松弛”塑造为新的虚假的人格面具。
[导向2:曲解误用]
在这个词的热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松弛感”也在不断被曲解。有人将“举重若轻”误解为“轻佻”,于是会用一种游戏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不论大小;也有人将“不费力”误解为“不用力”,为了自己的所谓松弛去推脱应尽的责任。在对“松弛感”极度的渴望与追求下,人们似乎都致力于走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极端反面。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经思考的表现,人们虽然有对松弛的渴望,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松弛”,而是任由被压抑的惰性释放。【为什么?】
这种不管什么时候都十分淡定、从容不迫的人并非近几年才出现,为什么松弛感会在当今突然一夜爆火,被这么多人热捧?
[视角1:松弛从常态中的脱离]
当一种生活态度成为常态,它必然不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焦点。只有当“松弛”不再轻而易举、“紧绷”成为常态,“松弛感”才会被如此大规模地渴望与崇拜。一个一直处世从容、遇事镇定的人在看到这条热搜之前,或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习以为常的处事风格竟如此热门。
在紧绷的现实之下,对于松弛的渴望被放大并显化了。也正是因为现实如此紧绷,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机会领悟真正的松弛感,这也导致了“松弛感”被曲解、滥用。
[视角2:对松弛感背后能力的崇拜]
“松弛感始终是上层阶级和有智慧的人的代名词,只有这两种人能够获得松弛的办好一件事的绝对力量。”来自导师的原话。
在早高峰的马路边悠闲地品红酒、淡定从容地完成繁重工作、甚至是轻轻松松地度过一场重要的考试,这些具有松弛感的表现背后都需要个人的资本支撑(这里的资本不仅指财力、能力也可以指一些重要的心态等)。当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松弛感的时候,其实也在追求它背后映射的这一类群体以及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一种脱离平庸的状态。
这似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标签化,即将松弛感与有资本的人设绑定。【怎么做?】
“松弛感”的爆火在如今这个紧绷的社会是可以料见的事,而我们在面对这追寻松弛感的潮流时,应该理性的判断。如果松弛感成为新一轮的紧绷感,或是成为不负责任与待事轻佻的代名词,那这次对于松弛需求的重新重视也就不再有意义了。
要是延续视角2来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我们平庸,我们是否还有权利追求松弛感,这样的追求是否有意义?已经拥有松弛感的人,是否真的松弛了,还是说他们也在他们的阶层里面不断寻求比他们更高一阶层的松弛感?
——之所以我们在模仿追求“那些”松弛行为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并反而走向了另一种“紧绷”,正是因为这样的松弛感是建立在我们尚未达到的群体或个体资本之上的;又恰恰因为我们的无法企及,这些举动在我们看来便是“松弛”的。因此,如果我们抛去“松弛感”标签化的外观,做一个松弛的人也就少了很多门槛。也因如此,松弛感本身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不论是关于“怎么看待松弛感的爆火”还是“怎么做一个松弛的人”,最重要的还是拒绝机械地模仿那些被表演出来的松弛感,以及不要因为这些松弛举动表面的吸引力就忽略了其背后的条件。 -
梦与现实
在讲坛的学习中,我经常读到有关于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关系,最近又阅读了《百年孤独》,所以我结合讲坛学习的经历,通过这篇作文来阐述一下我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我发现在文学里,梦经常出现。比如庄周梦蝶,比如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他在梦境中与亡妻在镜中相见,那种朦胧与虚幻却显露出他内心被压抑的深情与痛苦。再比如《前赤壁赋》中,他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那一刻,他似乎冲破了现实的束缚,抵达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梦境是现实和内心的映射,他既反应命运,又束缚命运。梦境和现实,现实和梦境,他们既是分离又是重合。人可以在梦境中清醒地沉沦,可以沉溺于幻境的美好,也可能被困在梦境和现实的交界,自己也分不清了。
苏轼在梦中以仙鹤为载体,羽化而登仙,仙鹤象征着自由与脱俗,它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受世俗约束,解脱心境。但梦境也是一种束缚,他似乎也预示着苏轼终无法实现梦境,就这样他被困在现实和梦境的玻璃房里。他在水调歌头中也提到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那种内心的矛盾与徘徊即是他无法超脱世俗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说《百年孤独》中的何塞的镜屋之梦即反映了未来,那个喧嚣的尘世就是发展中的世界。他预示人类的文明必然会反正与延续,而这个村落的封闭与坚守终将会被命运打破。
再比如书中的一句“她成功将纸牌算命从推演未来应用到追溯过往...失眠者开始生活在由纸牌萌生的模棱两可的世界中...”我认为这一话很妙,他是失眠症刚开始入侵村庄时的作者对当时情况的一句叙述,虽然仅是描述了事实,但同时却也反映了命运,映射了未来。其实我在阅读时经常将梦境和宿命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虚幻飘渺却又坚不可摧的,是矛盾体的化身。那些村民,他们是失眠者,是失去命运决定权的人,是宿命的遵守者,更是失去未来可能性的人。他们在无梦之境渐渐沉沦,时间的齿轮一格格转动,属于家族的文明,人类的文明都会在纸牌之中化为须有,“新的文明”也诞生其中,然后周而复始,成为时间的循环,那些失眠者没有梦境,也就是没有精神寄托的归宿,只能成为命运的奴隶,一代代为构建所谓的幻想世界而献身,却无法改变命运。这个幻想世界可以看作是欢愉的梦境,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向虚拟现实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这纵然不切实际却更能与人安慰”其实,“模棱两可的世界”就体现出他们可能也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梦境,真正决定他们的处境的是他们的内心。
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怎么判断现实与梦境?即使有了答案对他们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后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全是无用功。梦境只是创作者创作的一个表达情感的渠道,真正主导情感的是自己的内心。而所谓的幻想也不过是逃避现实而虚构的世界。这样,梦境与现实的关系就很明白了。
-
加入讲坛已有三年半之余,可以说每一年我都有很大的提升。最近特别有感触的是万总带来的结构化思维讲座,非常有益。之前看新闻包括讲坛的时文讨论,一开始了解材料总是有些无从下手和茫然,但是接触结构化思维以后瞬间感觉思路很清晰,也有明确的方向去把握各种渠道来源的信息并且能够有能力去甄别其可信度。
当今时代网上很多信息都是十分零碎且不确定真假,由于其迷惑性,不独立思考往往就被牵着鼻子走,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可能正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有时理性会受到感性的干扰,直觉也许会带我们走向错误的方向。通过结构化思维,先了解事实,再分析影响后果以及后续举措,事情的许多面貌也逐渐向我展开。
我认为在这中最容易让我们忽略的是消息来源的渠道,我们在多方位寻找信息,看到了很多人的立场与观点,但是很容易忽视,是谁报道的?是官方媒体评论,这些公民有什么身份特征?与他们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就比如之前书院有小小讨论过的,外卖平台限制外卖员每日送单总时长,以维护外卖员利益的名义。官媒一般都是宣扬名义上会带来的利益,此时再关闭一下评论区将是最好的调味料。不用多时,一些地方官媒或者私立性媒体也会进行一些编辑发布,评论区里能出现更多大众的声音。但其实个人感觉外卖员评论的很少见,也可能他们并没有表露出来,大多数其实都是平民对这些规则制定感到不满。从中其实也能看出这个外卖平台制定规则中最大的问题——不倾听民众的声音,走一个形式主义,而且可能存在弊大于利的情况。
去年愈发觉得学会从新闻中挖掘其隐含的内容的重要性,如今的新闻已慢慢走向掩盖真相,一味炒作谋取利益,引人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