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
-
12.14苏东坡行前讲座反馈
去过很多次西湖,但是从来没有把西湖十景看全过,也从来没有把苏轼和西湖联想在一起,只不过是知道有个“苏堤”罢了。所以很遗憾这次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去参加苏轼行走。谈到西湖为什么能成功申遗,让我想到寒假大型行走时我们讨论为何广西桂林山水可以成功申遗的事例。其实桂林山水和西湖非常类似,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解不了为什么它们这么重要,导致申遗过程非常漫长。仔细想来外国人的困惑也不无道理,喀斯特地貌在广西各个地方都有,不只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也一样,全球都不缺一个像西湖这样的自然景观园林。可不一样的是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广西桂林山水象征了徐霞客的来访,西湖则象征了苏轼的治理,如此两位名人都来到过这里,这里不只是山清水秀,更多的是传承了这些名人带来的文化。苏轼在杭州留下过多少诗词,徐霞客又在桂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徐霞客游记》中的一部分,它们都为后人所传颂,这下谈到桂林就会想起山水,谈到杭州就会想到西湖,反之亦如此。这就是人、自然、地域、文化四者共生的最高境界。
12.14时文讨论反馈
对于姜萍事件,我一直挺惋惜这个女孩子,其实她也很无辜,虽然她有虚荣心接受了媒体采访,在被证实出来作弊之前一直欺骗着所有人。但是网民在宣泄自己愤怒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她背后的人是谁?她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人。为什么那些网民们只会攻击姜萍,而不会攻击帮助她作弊的老师和大肆宣扬的公关团队呢?现在的网民只图一时嘴快,只关注了事件的表象,而不去考虑它背后的本质和社会问题。姜萍由于网上的舆论,只好被迫退学,等于说是间接毁了她的人生——不过,造成这一切的最终还是那个帮助她的老师,我也不知道那个老师是出自什么目的要做这样的事情,是为了“天才少女的伯乐”这个称号吗?那也是虚荣心在作祟。因此,从中反映出的不仅是职业教育的问题和人们的偏见,更多的是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人们为何如此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呢?
-
本次时闻讨论围绕姜萍事件展开,也将我从社会舆论的漩涡中拉了出来,姜萍,对于她之后的人生,这种舆论可以是两面性的,可能使他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可能使她奋发图强,在我看到的评论中,大多数都是认为她是聪慧的,在作弊的情况下能考到12名,不作弊也不会考得特别差,同时也是社会上对于中专生的一种改观。同时本次行前讲座围绕苏轼的书法展开,作为写书法的我,对此也是比较了解的,老师从苏轼当时写这幅作品时的心情展开,从他扁平的字体可以看出他当时内心的压抑,同时从他拉长的字体缓慢地读出来后,也是更能体现作者心情。从整体美观来看,拉长的字体可以使整幅作品并不显得紧凑,同时也有飘逸之感
-
我对于课上讲的身后板书符号写错不能作为确切证据持怀疑态度,因为在这种高等数学中如果你理解了符号就不可能会将其写成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样子,这个不是简单的笔误就能解释的。并且是否允许对姜萍进行质疑,我认为是言论自由。在能看得懂姜萍背后所写的符号的人眼中,他们努力了那么多年才能达到的高度被造假,甚至都把他们当傻子,没有过审核,他们也是愤怒的。劳东燕教授所说的话我是完全没有看出来将不能陷入“自证清白”。虽然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是教授是否表达了就另说了。姜萍本身是否热爱数学都存疑,更有可能是好利用,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棋子来造势宣传。
今天的课上我们看了不少书法作品,其中有关于修改的部分。我觉得很有意思,天下三大行书中,可以看出苏轼的书法帖修改的最为微小,似乎是不愿让人看出来写错了?而另外两个就比较随便了,有用大黑块的,也有用圈圈出的。这是否是不同心态的体现,一种是要呈现出完美,另一种是一种恣意的感觉,是否跟自信程度有关呢?
-
12·14时文反馈
今天的时文主要是围绕前一段时间的热点-“江萍事件”,这件事的源头是阿里巴巴前段时间举办的世界数学竞赛中,江萍作弊引发的,这引发了网络上对于该事件的两种对立争论,一方认为她是无辜的是被媒体迫害的,我是它的对立面我认为这一切的原因不应该全在媒体上,主要是她自身的问题媒体的问题只是一部分她的虚荣心导致她现在的结果。12.14讲座反馈
今天是苏东坡行前讲座,纵观苏轼的人生历程~初入仕途-京官-外任-被贬-京官-外任-被贬,他的人生曲折,但是充满信仰,虽然未曾多次来到西湖,但是西湖十景更是吸引我的注意,西湖在2011年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让我想起了讲座时万老师讲起,芬兰万湖之国,一个芬兰人根本不懂因为西湖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是无法理解文化价值。 -
12.14讲座反馈
在本次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词,就是叠加和延伸。这次的反馈,我也会围绕这两个词开始写。
在课堂上我们提到过为什么要重建古迹?估计有三个层次的美学价值,一是形式美,二是内在美,三是叠韵美。而其决定性因素的往往是后者,而决定这两者的又往往是当时的文人和历史。老师说古迹是因为当时人的活动而著名,并不是完全因为它的景色。在古迹下,文人是通过诗赋古文来寄托自己对从政和现实的理解,而我们则是通过不断的去吟诵这些古文,让这种精神不断地向下传承和叠加。历史就是不断重建的过程,我想到上次我们去看的方塔,塔是不断的向上叠加而形成的,历史也是一样,他也是由古至今不断的融入新的内涵和理解,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而那些古迹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精神的载体,至于是坍塌了,还是损坏了,意义并非如此之大,重要的千百年来融入这古迹中的,当时的人们所留下的精神。与其说我们是在重修古迹,不如说我们是在重修这破碎的历史,去尽可能的保留在这残骸中的精神,让他得以延续和永存。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种精神不断的向前延伸和叠加的过程,对于这种精神,对于历史,对于古迹,这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延伸,在时光的长河中穿梭,得以永存的过程。
同时“延伸”和“叠加”这两个富有动感的词,往往会使人想到流动性的物体,譬如水。在课堂上,我们也提到苏东坡格外的喜欢在自己的诗词古文之中,提到水这个意象。还有江,雨,这些其实都是水,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那究竟水对于苏轼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当时思考的一个问题。除了苏轼在杭州,曾兴修水利,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之外,我还想到了几个点。一是课堂上所讲的,水是相通的,它像是一条长长的纽带,能够连接起所有的地方。顺着水,他能够找到自己的故乡,能够找到自己做官的地方,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以及精神的家园。二是在后赤壁赋里所提到的水。当时我们分析了,月亮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表象上是富有变化的。其实水也是一样,他们都是有水滴所组成的,但是他同时也是富有变化的,在苏轼的笔下,水可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西湖的柔美,也可以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赤壁江水的壮阔。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以长江起兴,感慨历史的兴衰变迁和人生的短暂无常。在某种程度上,水成为了他精神和情感的载体。三是水也是不断向前延伸的,我曾经看到一个说法:水是有记忆的。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水也记录了苏轼的人生。无论是他被贬时走水路,在杭州时兴修水利 ,在赤壁时乘船夜游,似乎他人生重大的事件都和水有一定的联系。水不断向前奔涌,同时也能带来新的希望。 -
这一次我们进行了杭州行前讲座。首先,第一个部分我们讨论了一下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一个是石压蛤蟆,一个是树梢挂蛇,在四大行书当中,苏轼的寒食帖也有涂改。他的涂改比较文雅,只用四个点,他的特点是笔随心动。书法作品中有一股文气。我们还讨论了苏轼在杭州的的事,他去杭州的原因是与新党政见不和,皇帝采用这种让不和的官员去一个其他的地方为官,他最大的政绩就是水利,因为他当时相信水的源头就是他的故乡四川,他让当时已经走向衰败的西湖,走向了复兴,西湖由海水倒灌而形成,而他就改造西湖,以工代政,又创造了三潭印月的西湖美景,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了苏轼对于杭州的不一样的情感,我本来认为在刚刚上任时,苏轼就对杭州满怀憧憬,实际上他是慢慢的被杭州的文化所治愈的。
这次的时文讨论,我们讨论了姜萍事件,在我们慢慢的梳理了这件事情,起因脉络以后,我们发现主要错误不在于姜萍和他的老师,而在于阿里的大肆宣扬和当地媒体的宣扬,就导致这件事情成为了一个悲剧。我们还把目光聚焦在了他最后休学的问题上,讨论了他在经过这件事情以后的人生走向。 -
反馈
昨晚的讲座非常详尽地讲述了这次行走的思考全过程。从苏轼的书法字迹的横竖画比较开始,通过苏轼自己作品之间和与他人作品之间的书法字迹的比较。从形如“石压蛤蟆”的字体中体味出苏轼当时写字的苦闷心情,也可以理解到发音与字迹上的同步,使视听结合起来,那一份思想与情感的流动就跃然纸上了。
再通过苏轼两次在杭州任官的经历进行比较,他的政绩、他的措施、他和西湖的万千联系。
他和西湖的结缘也就开始于到杭州做官,建设水利工程的那一次经历。自此,苏轼生命中又增添了一条水的支流。
很高兴我和苏轼一样,对于水有一种执念,有一种钟情。苏轼的生命也就在相通相连的水系当中延续下去,幻化成雨、湖、溪流…而时文讨论中,我关注了一下对于职业教育的评论。大家现在渐渐打破了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选择问题上还是有所怀疑。
-
时文反馈:
这次聊到了姜萍的考试作弊事件,田老师带着我们分析了这件事件背后的焦点以及原因。首先有同学说到了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是很多人对姜萍对“女同学学不好数学”和“中专生学习不好”打破的一种不可置信。然后又对此进行攻击,由此又引申出了这些人的“质疑”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其实我认为质疑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但“质疑”的时候难免会夹杂上自我的情感,而根据心理学“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样子越来越多的人被原来那个人的情感同化。网暴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一开始那个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嫉妒之类的…… -
时文反馈:
这次对姜萍的时文讨论,大多结论都是在我预测范围内的,不过有几点我觉得还是可以梳理一下。一是对于姜萍这件事还没出结果时的猜测舆论,我本觉得这样的舆论存在是正常且需要的,每个人的不同看法都是可以表达出来,只不过别人接收到的或许会有偏差,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表达视为太重。但从这次讨论才明白,“人有怀疑是可以的,但对于是否要发到网上让别人得知是要着重考虑的,你的言论是否会影响或攻击到他人是要思考的”我觉得这一点比我刚开始的看法更加为妙,即可以发表思考自身的观点,又同时要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做到了“文明上网”考虑他人的境界。
对于事件本身作弊这一点,我本来觉得是错误的,而且不是小错误,主要因为作弊对于检测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对别人也不公平,同时作弊在一些国家是十分看重的,再加上这次比赛的阿里巴巴国际形大企业,因此我觉得姜萍所受到的结局是应该的。但从这次讨论上得知,这次事件可能不仅是姜萍需要负责。媒体对于姜萍的采访使她的虚荣心更加重,事件本身就是媒体制造出来的新闻,使这件事闹大,从而让姜萍成为了一个“社会符号”,而不是“姜萍”。总而言之,作弊这事是本质上的错误,但事件内部所承担的后果和原因,是十分可惜的
讲座反馈:
关于苏轼杭州的经历我本只是有所耳闻,也并没有怎么细读,甚至觉得去杭州做官并没有什么弊处。其实也不算全坏,外任虽然不能去管理京官的政治,但还是拥有了一片好管控的土地,这样的管理可以使自己发展政治的时效很快展现,虽然是一种变形的“贬谪”,但对于有想法的官员还是很有好处的。就像苏轼,他二次到杭州后帮助百姓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最有利的莫过于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了,他修建了西湖,后西湖也成为了世界景观遗产,可谓这一功绩是十分巨大的了 -
这次时文讨论讨论的是姜萍的事件,本来一个普通人在一场大型比赛中作弊并获得了12名,并不是什么会吸引许多人关注的事,可是就像一个同学说的一样,姜萍她的buff叠满了。既是中专学生,又是女生。这就导致在他获得12名以后,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公关团队的关注,所以对他进行了采访。可能一开始她的虚荣心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经过采访以后,她的虚荣心加重了,从而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事件。
这次行前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沈阳老师讲的苏轼的书法作品,其中主要讲了苏轼的《寒食贴》,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非常规整,可以看出来苏轼明显的在压制着他被贬黄州的伤心之情,第二部分就写的非常不规则,也体现出来了苏轼正在释放自己的情绪,并且帖子中被拉长的几个字也体现出了他的伤心之情。整个帖子也体现了苏轼“石压蛤蟆”的这个特点。 -
讲座反馈:这次讲座让我比较惊喜的部分,其实是前面一小段是沈阳老师所介绍的苏轼的书法的部分。苏轼是宋四家之一,我也曾临摹过米芾的多个字帖,两者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大相径庭。老师将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来说,上半篇比较紧凑端正,几个竖画拉长的字也让结构显得疏密有致。到后半篇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强的情感起伏,也很好的体现在了他的字里面(黄庭坚总结的很精辟啊..)我很少那么仔细的去观察一篇文字结合他的背景来了解他的作者,感觉像在破案一样()。
时文反馈:这次时文讨论了姜萍的事件,这件事也过去了很久了,也发酵了很久。从事情开始到现在众说纷纭,我也从各个地方听说了很多的想法。但是今天的讨论给我不一样的思路。首先是预习问题的第1条询问了我们舆论议论的焦点,在结合材料,原本我写的是对于“天才少女”的营销,但在课上老师讲解了劳东燕教授的公开发言,其实是对于女生学不好,数学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大梦想等等刻板印象的..可以说是期待。更进一步,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载体,一个代表,她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群体。课上也有说到关于虚荣心的问题,其实课上我也一直在想假如没有虚荣心,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会怎样呢?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学校、媒体各个平台上面大肆宣扬,这真的是姜萍想要的吗,或者说,假如她不想这样又能如何呢?必定是比原先质疑更加激烈的抨击。所以这件事情中没有谁一身轻松,姜萍和他的老师必定有错,但是在互联网上随意对他人指指点点,发表引流言论的人也不可脱身。 -
1214苏轼杭州行走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聚焦于杭州和苏轼来进行。比如说什么是名胜,我之前也想,搞一些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他们这些形式中承载的东西只要在不就好了吗。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哲学的同一性问题,新的建筑或者古迹多大程度上延续了旧的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其实它的延续是在与精神层面的,人们只要记得的这个故事,那他就在继续,就像烧毁了那么多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巴黎圣母院一样…倘若一座寺庙真的毁掉了,那就算只是立碑也会有无数人来寻觅曾经存在的踪迹。
肉身和木石或许一样都有一个被损坏被腐蚀的期限,而于我们,其实记得就足够了。
这是一种文化氛围的标志和载体,是为了触景而生起的千千万万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