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
-
这次讲座我们现对姜萍的事情进行了探究。我认为姜萍做的是不对,但是他在这一串事情中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全都是他的老师和媒体占到的便宜,他只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她却被学校开除了。这个社会有很多的不公,而我们却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反驳。接下去我们讲了苏轼的行前讲座,我们讲了苏轼在杭州的功绩,他在那里建造了中国的第一所的公办的医院:安乐坊。他还对当地的人民做了很多的事情,他为了当地的生产和西湖的清洁,让农民们种植菱角,但是湖面上不能全种上菱角,所以就有了苏轼建造的三个水塔来规划出禁止种植的区域,此外苏轼还建造了苏堤,为了减少从西湖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行程。所以苏轼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人民。
-
时文讨论反馈:这次时文讨论主要聚焦在姜萍事件上。初赛其实是完全开卷的,因为是线上考试所以完全没有办法监控是否和人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很好奇,到底为什么最后会发现她作弊了,这让人很难不怀疑这里有媒体炒作营销的成分。作弊的行为当然是错误的,是需要抵制的,但是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并不是罪大恶极的,完全没有到达要被退学的程度,我并不理解这样的处罚方式。这样糟糕的经历恐怕会使她完全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讲座反馈:今天继续讲苏轼。第一个部分很有意思,是对比苏轼和其他书法名家的书法。苏轼的字体飘逸潇洒,看他的字便可以了解他写字时的心境,真正的和古人对话,这很有意思。我一向觉得苏轼是一个很旷达的人,但是从他的字迹上,从他的词作里,我都渐渐地感受到了他的隐忍,看到了不一样的苏轼。 -
本次讲座让我惊讶的一个地方在于对于苏轼毛笔字的分析。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豪放的、粗旷的、直接的,觉得他是可以毫不吝啬的传情达意的人,既然满肚子不合时宜,那必须得一吐为快才对。
但沈阳老师带我们分析他的长竖、扁横、涂改之后,我才发现其对于情感的克制:
竖带来停顿,是他刻意为之又是无意流露的节奏与感情——让我想起了温飞卿的词,虽然全是语码与联想轴的激发,但差异只在细微之处啊!能丝丝缕缕中读出词人本身的思想,这才是我们品读的意义,或许也是他们对于一份理解的渴望呢?因为他们“不敢”表明深意,而去刻意的陌生化……
横是“石压蛤蟆”,是大大的断续,是愤然的落笔,是无可奈何……很丑、很粗,但感受到苏轼的一种“无法收笔”。
而涂改,只是四个小点,他努力平静的告诉你:“这几个字,我不要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被控制的情感,他愿人推敲,愿人解读,却又怕被人听见一种隐秘,是吗?
……或许最可爱之处,也在于他带着这份包袱吧——他的书法,能是传情的“文”的同时,也能成为“字帖”——更有机会被同好拆解——求得一份千年之后的知与悟。 -
12.14反馈
这次时文讨论主要是围绕姜萍事件展开。关于姜萍这个事件我觉得我们要用一种理解的态度去看待。我觉得姜萍事件其实根本就是在于媒体的过度营销。因为媒体给姜萍的过度营销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然后就开始渴望更多。未来我觉得姜萍的道路可以说是比较难走的。而她被炒作的原因也很简单:她是中专生并且她是女生。这两层身份的叠加会放大人们对于姜萍的兴趣。因为刻板印象中中专生学习就是不行,女生数学学不好。我对于这种刻板印象表示不理解:我从小到大数学老师都是女性,我们年级第一也经常是女性,这种刻板印象从何而来?可能这种刻板印象也和姜萍一样,也是被炒作起来的。渐渐的这些印象就成了标签。姜萍标签是作弊,女生标签是学习不好……这些类型的事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流量和热度么……
这次讲座是作为一个行前讲座,将苏轼的很多个方面穿插了起来。在第一部分的时候苏轼的书法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他写的字一般都是“石压蛤蟆”,都是比较扁平的。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就感觉是规矩中带有一丝奔放。苏轼写书法作品的时候我觉得他都是完全代入到了原作者的感情中。他甚至可以用字给你描绘出当时作者的处境、心情。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只是用自己的“石压蛤蟆”体工整的写上,偶尔几个字会被拉长、放大。这也体现了苏轼对于原作者的尊敬。 -
这次时文讨论主要是关于姜萍,对于她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当然离不开她的身份,是中专生,在大家看来她的成绩和她的身份并不成正比,当然,这件事到底是自己的行为还是老师为了得到名誉,还是说媒体的故意炒作,也都不好说,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她是以一个名校生的身份参赛的话,即便是有老师帮助,又有什么人会去关注呢?大家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些成绩对于那么好的学生来说是肯定真实的。当然在决赛的时候会露出现马脚,但是其实不会有太多人之关注吧。这次讲座主要是苏轼,首先讲了他的书法作品,他书法作品从压抑内心的情绪,到最后写着写着逐渐豪放起来,想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抒发出来,整体看着是很文气的,可以读出来当时内心的思考。
-
时文反馈:
姜萍事件,看似是一场闹剧,实则暗藏玄机——其中反映了现在的中专状态、对于青年的期望、与网络的不可控。当网友纷纷怀疑姜萍时,且不论事实如何,这本身就对姜萍有心理伤害。
姜萍,是一个引子。她“天才少女”人设建立,让她的老师、竞赛主办方、新闻社有利可图;她“中专”、“女生”的标签,充当起这一类人的发声者,挑起了一场风波;她“逆袭”的惊人事例,让其他人或期待、或嫉妒……但她只是这场热议的“牺牲品”罢了。苏轼行前讲座反馈:
之前我一直不能理解古代建筑的重建与修缮有何意义。就如宋塔清修,“古建筑”已经没了“古味”,有何价值?再贴切地形容,像是唐三彩碎了又重新烧制一个放回去,有何价值?有何意义?
听了本次讲座,结合上次讲座读到冯纪忠先生对于园林建设的看法,将我心中的疑问终于解答。“以古为新”、“地以人胜”,古建筑就好比梅兰竹菊,不仅有外在美与历史沉淀,更多的是代代人传承着的精神内涵。古建筑会被破坏、毁灭,但只要人魂不灭,那些千百年间的精神情感表达,却会被诗词所流传。我们真正要探寻的,并不是古代建筑学与古人审美,而是附着在那些建筑上的人文气息。 -
在时文讨论中,老师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职业教育。这是一个之前我从未思考过的角度。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期待是什么?它的现状又是什么?国家对于普通高中的期待是什么?我又受到怎样的期待?社会上对职高的歧视一直存在,他们总是被这个社会忽略。他们需要更多社会正向的关注,在就业中更多的鼓励,更多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与机会。其实不仅仅对于职高是这样,对于这个社会的每个部分都是如此,如果社会的各个部分更有可能流动,而不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划分‘理科班’”,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是更好的。
在讲座的开始,沈阳学姐为我们讲解了苏轼的书法。沈阳学姐并未堆积书法的专业术语,而是让我们结合自己平时写字的场景,观察《寒食帖》中特殊的笔画——延长的竖与顿挫的横,我们自然地从中体会到苏轼当时的心境,沉郁痛苦,挣扎但又克制。从苏轼与黄庭坚“死蛇挂树”与“石压蛤蟆”的互损之中,我又看到两个有趣的灵魂。
在讲到苏轼在杭州的政绩的时候,万老师提到苏轼在西湖中修建三座塔,并不是为了营造一番美景,而是为了给菱角等作物的种植划分承包区域,但同时苏轼也选择了建塔这样一种颇有意境的方式。随着时代变迁,三座塔的位置变化了,现在以“三潭映月”的美名为人们熟知。万老师由此提醒我们:“苏轼的本质是儒家的,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一直是他的执政理念。”结合后面提到的“名胜古迹”,地以人胜,我更体会到西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之处。
当时我读《岳阳楼记》,我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但是关于岳阳楼重建的原因,以及滕子京的介绍,甚至对岳阳楼本身的描述都是很少的,只占文章开头一段,后面是对欧阳修想象中登岳阳楼所见之景的描绘,最后一段甚至是抒发他自己的情感态度的。这样一篇文章难道不是跑题的吗?但是今天我明白了,正是这些文人的吟咏,他们借楼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态度、政治抱负,这些楼才为世人所铭记,因为我们将这些情感附会在古迹上。这些楼可以塌,可以重建,可以不按原样建,但是只要那些诗文仍被传诵,名胜古迹变有着延续不断的“叠韵美”。
在讲苏轼的诗时,万老师强调了“江水”与“雨”等与水相关的意向。水,串联起苏轼的人生历程,串联起与他息息相关的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曾经历的几场雨。23年暑假,新晃龙溪口码头的骤雨还下在我的心里,24年暑假,我在辽中京遇到了同样的倾盆大雨。雨,将这两个片段联系在一起,与我共同经历的人却几乎换了一茬。透过雨幕,我仿佛看见去年同伴的身影,但恍惚后,真实的人脸出现在我眼前。当苏轼写道:“不见跳珠十五年。”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否与他相似呢。 -
一开始我们讨论到姜萍事件。其实在万事娱乐化的网络上,姜萍包括她的一些言论早已成为网络热梗,或是调侃嘲讽的对象。所以我认为我们能在这里不带任何偏见和滤镜的讨论一下这件事其实是很好的。我仍会感觉到普通人在网络舆论下的无力,是姜萍,或她的老师,或者某一个渴望获得新闻的记者,他们都有错,他们也都没错,可能他们的做法只是将人都会有的欲望放大,从而被众人审判。很难说,但是作为一个刻板印象下职业学校的女生遇到这种事情确实无法脱身。
后来是苏轼行走的行前讲座。很惊喜地发现苏轼和水有脱不开的联系,上次讲座反馈我也将他比作了水。关于苏堤的设计还挺有意思的,本来是堆积的土石,堆积成道路后反而能增加人和湖的联系,这样的设计也被很多公园沿用了。(下次去杨浦公园找找能不能看到这一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