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
-
讲座反馈:这次讲座让我比较惊喜的部分,其实是前面一小段是沈阳老师所介绍的苏轼的书法的部分。苏轼是宋四家之一,我也曾临摹过米芾的多个字帖,两者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大相径庭。老师将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来说,上半篇比较紧凑端正,几个竖画拉长的字也让结构显得疏密有致。到后半篇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强的情感起伏,也很好的体现在了他的字里面(黄庭坚总结的很精辟啊..)我很少那么仔细的去观察一篇文字结合他的背景来了解他的作者,感觉像在破案一样()。
时文反馈:这次时文讨论了姜萍的事件,这件事也过去了很久了,也发酵了很久。从事情开始到现在众说纷纭,我也从各个地方听说了很多的想法。但是今天的讨论给我不一样的思路。首先是预习问题的第1条询问了我们舆论议论的焦点,在结合材料,原本我写的是对于“天才少女”的营销,但在课上老师讲解了劳东燕教授的公开发言,其实是对于女生学不好,数学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大梦想等等刻板印象的..可以说是期待。更进一步,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载体,一个代表,她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群体。课上也有说到关于虚荣心的问题,其实课上我也一直在想假如没有虚荣心,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会怎样呢?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学校、媒体各个平台上面大肆宣扬,这真的是姜萍想要的吗,或者说,假如她不想这样又能如何呢?必定是比原先质疑更加激烈的抨击。所以这件事情中没有谁一身轻松,姜萍和他的老师必定有错,但是在互联网上随意对他人指指点点,发表引流言论的人也不可脱身。 -
1214苏轼杭州行走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聚焦于杭州和苏轼来进行。比如说什么是名胜,我之前也想,搞一些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他们这些形式中承载的东西只要在不就好了吗。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哲学的同一性问题,新的建筑或者古迹多大程度上延续了旧的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其实它的延续是在与精神层面的,人们只要记得的这个故事,那他就在继续,就像烧毁了那么多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巴黎圣母院一样…倘若一座寺庙真的毁掉了,那就算只是立碑也会有无数人来寻觅曾经存在的踪迹。
肉身和木石或许一样都有一个被损坏被腐蚀的期限,而于我们,其实记得就足够了。
这是一种文化氛围的标志和载体,是为了触景而生起的千千万万的情 -
时文讨论:关于姜萍的一系列事件,我认为她是挺可怜的,因为这个新闻本身就是有有关的新闻和公关团队制造出,并且这个比赛规则也是存在漏洞,毕竟开卷考试,谁能保证人与人呢?并且在一开始也许姜萍这个作弊行为是存在一定的害怕的,但随着媒体对她的采访和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会产生很大的虚荣心,由此造成这样的结果。
讲座反馈:这一次讲座前欣赏了苏轼的书法,可以说他写书法的时候很克制,尽量不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到写书法,并且他图该错误的时候也很有趣,不是拿笔把这个字涂掉,而是在这个字边上用四个小点来表示去掉这个字。他也很为民着想,他在杭州任职的时候,他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杭州靠近海,所以会带来咸水和泥沙,困扰百姓的生活,二是因为他对于水有一种想到故乡的感情,他一想到水就会联系到自己的故乡 -
在姜萍的故事被大肆宣传后,我并未再关注后续。通过这次讨论才得知她现已休学的消息,还是挺震惊的,毕竟当时央妈都报道了她的故事。如果阿里巴巴在采访她之前更详细地确认她是否作弊,她大概就不会遭遇这样的事情了。可既然她确实是作弊了,在接受采访前她不会感到害怕吗?她可能没想那么多,低估了互联网的威力,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没想到网友会到处找茬。天降横财后,还是安静行事吧。
通过万老师的讲解,我也感受到,“水”确实贯穿于苏轼的许多诗歌中。自己画了也看了同学们画的苏轼一生的轨迹图,我才意识到,其实苏轼大半辈子过得并不顺利,很多时候都在y轴负半轴徘徊,从书法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对于自己情感的克制和压抑。 -
风景名胜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词汇。不同于那些“国家公园”与“风景区”,其不仅仅是风景,更有着文人的精神融入。对比国外,同样也有着不少与人的精神相关联的景物,比如伦敦塔,最近重修完毕的巴黎圣母院,然而这些景物中又与自然相关的,实在很难举出例子,这或许就是西方整体文化的原因了。但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与自然的联系却相当紧密:诗、书、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自然密切关联着。这种文化的联系为现在的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已经难以理解古人的那种文化。不光是赏游的游客,文化保护的缺失,一些本来意义非凡的景区申遗的失败,都折射出从上到下的社会都有着这种审美的缺失。纵使那些“西湖”申遗成功了,这种现状恐怕也难以改变
-
这次的时文讨论是关于姜萍的事迹。其实在讨论数学符号写错能否支持姜萍造假的言论的过程中我始终不是很能理解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绝大多数或者所有信息来源都来源于互联网的人,因为质疑而发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算是学者们作保持态度,也不应该成为我们闭嘴的缘由。再者来说,姜萍事迹的传播有着如此明显的媒体推波助澜、乃至中央的痕迹,我们所探讨的,更多的只是从姜萍事迹出发的更深一层的东西吧。
而后半断的苏轼讲座,倒是帮我搞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书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跟着字帖临摹,细细品味书写者在写这段文字时的心路历程,或喜或悲,既是加深对其理解的过程,也是陶艳自己情操的过程。 -
12.14 时文讨论反馈:
本次讲座首先进行的是“姜萍事件”的时文讨论,核心的一点就是“期待”。
首先讲到“何为期待?”田老师告诉我们,所谓“期待”就是因为某种东西缺失而产生的,而在这个实践中,大家对于姜萍“期待”就是一种渴望在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中专女生身上发生奇迹。但事实上,是她的老师帮助完成了这一初试,而姜萍本人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也并没有做出诚实的回应,这就源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的“虚荣心”。
其次,有上述的一系列思考做铺垫,讲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是足够的吗?”这个问题。教育是同时具备基础性和预备性的,而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人生”和“职业”,如何选择——对自己的“期待”才是决定的关键。12.14 行前讲座反馈
这次行前讲座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点是由沈阳学姐带给我们的关于苏轼书法作品的一个分析讲解。
此前,我对于唐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了解甚多,却没有任何一次能够想到苏轼的字竟也是一大亮点。以«寒食帖»为例,他随机性的笔触就代表着苏轼当时的心情变化,也影射着个人的思想及风格。通过几笔明显被拉长的竖画以及修改时的努力克制,能感受到情感蕴含之深厚,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苏轼的状态才能与他更好地共情。
很有趣的一个地方就是苏轼与好友黄庭坚相互打趣说对方的字像“树梢挂蛇”和“石压蛤蟆”,实在是忍不住发笑。 -
时文反馈:
故事的背景就不再叙述。至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姜萍不是网传的天才少女。但是我们会发现,人们对新闻业的质疑随之而来。"现在的媒体还有公信力吗?"我时常会发出这个疑问。
新闻报道的根本不仅是现象上的真实,更是本质的真实。但是放在此项事件而言,我个人认为新闻媒体的报道"失误"是在做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姜萍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除了本身的话题热点以外,更在于媒体看中了姜萍的流量价值。对于姜萍来说,他所代表的群体是女性和中专生这两个弱势群体。想象一下,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如果大家支持理解姜萍,就会怀着无比的热情对质疑的声音进行一边倒的攻击。
况且需要反思的也不只是只有新闻页。作为比赛的主办方,阿里达摩院在出现这样特殊情况时,并没有先去调查出其真实性和严肃性,而是迅速派人采访和制作姜萍的宣传视频。对于举办方,包括姜萍的学校,只想在此次事件中通过脚踩姜萍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我认为新闻业需要反思,这无可辩驳,但如果只让新闻也反思,或许浪费了姜某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反思价值。当姜萍事件作为一面镜子照亮我们自身,照亮当今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照亮在流浪追逐下可能形成的非理性,这或许也能让姜萍的事件更有反思的意义与价值。 -
讲座反馈
在讲座的一开始,沈阳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欣赏了苏轼的书法,苏轼的字被黄庭坚称为“石压蛤蟆”,而且他对书法的自我控制也很高,不会随意的涂改,正所谓“笔随心动”,是他的内心压抑,不敢释放的一种体现,但他却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两者是否矛盾?通过这次的讲座,我也对自己预习时的图画进行修改,杭州其实是苏轼的另一种精神归宿,是他生活中最快乐,最向往的几年,所以不应该画在坐标系中的负半轴。时文讨论反馈:
本次时文讨论围绕对中专女生姜萍的事件展开讨论,因为他取得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成绩的第12名,所以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和猜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开始的事件的起因,原来就是靠团队制造,对姜萍进行采访。面对他人的质疑姜萍没有发表任何文字,清华大学楼东燕教授发表了一段话是对至于姜萍的人而说,不应因猜忌而使他人受到伤害。反观当今的对于中专职校的教育,应该具备基础性和预备性,基础性是代表的人性,防止再次发生中专职校的杀人案件,预备性代表的是职业,是对职业学校的一种更重要的要求,需要更偏重于技能,是大部分的职校生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
江、雨、月,苏轼好像很喜欢把“永恒”融进“片刻”。从一次次对它的抽丝剥茧之中一点点深化自己的人生哲学。
本次行走的主题“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旧日游”。
这是一种“情怀”,“情怀”,在我看来也是之所以西湖能够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原因。讲座中提到过苏轼认为自己就像“谪仙”,“谪仙”一词其实很有意思,他所看中的,到底是“天上”,还是“地上”呢?也许两者都有吧,也许“天上地下”本就是一体的吧。“谪仙”一词不难看出他对于“天上”的向往,“天上”是一个极为虚无缥缈的概念,我觉得可以暂且理解为“理想与精神的家园”,它可以完全不切实际,完全理想化。所谓“谪仙”也许不仅仅是被贬谪的神仙,其中是否带有一丝自愿?就像那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苏轼要把长江水带入大海,是否也会想要将那份“超脱”的情怀带入人间……
而这份“情怀”的确被一代代的人传了下来,留下了一缕在西湖。这种亘古的情怀,不朽的精神,也刚好应了“永恒”。 -
这次讲座我们现对姜萍的事情进行了探究。我认为姜萍做的是不对,但是他在这一串事情中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全都是他的老师和媒体占到的便宜,他只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她却被学校开除了。这个社会有很多的不公,而我们却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反驳。接下去我们讲了苏轼的行前讲座,我们讲了苏轼在杭州的功绩,他在那里建造了中国的第一所的公办的医院:安乐坊。他还对当地的人民做了很多的事情,他为了当地的生产和西湖的清洁,让农民们种植菱角,但是湖面上不能全种上菱角,所以就有了苏轼建造的三个水塔来规划出禁止种植的区域,此外苏轼还建造了苏堤,为了减少从西湖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行程。所以苏轼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人民。
-
时文讨论反馈:这次时文讨论主要聚焦在姜萍事件上。初赛其实是完全开卷的,因为是线上考试所以完全没有办法监控是否和人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很好奇,到底为什么最后会发现她作弊了,这让人很难不怀疑这里有媒体炒作营销的成分。作弊的行为当然是错误的,是需要抵制的,但是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并不是罪大恶极的,完全没有到达要被退学的程度,我并不理解这样的处罚方式。这样糟糕的经历恐怕会使她完全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讲座反馈:今天继续讲苏轼。第一个部分很有意思,是对比苏轼和其他书法名家的书法。苏轼的字体飘逸潇洒,看他的字便可以了解他写字时的心境,真正的和古人对话,这很有意思。我一向觉得苏轼是一个很旷达的人,但是从他的字迹上,从他的词作里,我都渐渐地感受到了他的隐忍,看到了不一样的苏轼。 -
本次讲座让我惊讶的一个地方在于对于苏轼毛笔字的分析。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是豪放的、粗旷的、直接的,觉得他是可以毫不吝啬的传情达意的人,既然满肚子不合时宜,那必须得一吐为快才对。
但沈阳老师带我们分析他的长竖、扁横、涂改之后,我才发现其对于情感的克制:
竖带来停顿,是他刻意为之又是无意流露的节奏与感情——让我想起了温飞卿的词,虽然全是语码与联想轴的激发,但差异只在细微之处啊!能丝丝缕缕中读出词人本身的思想,这才是我们品读的意义,或许也是他们对于一份理解的渴望呢?因为他们“不敢”表明深意,而去刻意的陌生化……
横是“石压蛤蟆”,是大大的断续,是愤然的落笔,是无可奈何……很丑、很粗,但感受到苏轼的一种“无法收笔”。
而涂改,只是四个小点,他努力平静的告诉你:“这几个字,我不要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被控制的情感,他愿人推敲,愿人解读,却又怕被人听见一种隐秘,是吗?
……或许最可爱之处,也在于他带着这份包袱吧——他的书法,能是传情的“文”的同时,也能成为“字帖”——更有机会被同好拆解——求得一份千年之后的知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