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杭州苏轼行走行前讲座&时文讨论
-
这一次我们进行了杭州行前讲座。首先,第一个部分我们讨论了一下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一个是石压蛤蟆,一个是树梢挂蛇,在四大行书当中,苏轼的寒食帖也有涂改。他的涂改比较文雅,只用四个点,他的特点是笔随心动。书法作品中有一股文气。我们还讨论了苏轼在杭州的的事,他去杭州的原因是与新党政见不和,皇帝采用这种让不和的官员去一个其他的地方为官,他最大的政绩就是水利,因为他当时相信水的源头就是他的故乡四川,他让当时已经走向衰败的西湖,走向了复兴,西湖由海水倒灌而形成,而他就改造西湖,以工代政,又创造了三潭印月的西湖美景,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了苏轼对于杭州的不一样的情感,我本来认为在刚刚上任时,苏轼就对杭州满怀憧憬,实际上他是慢慢的被杭州的文化所治愈的。
这次的时文讨论,我们讨论了姜萍事件,在我们慢慢的梳理了这件事情,起因脉络以后,我们发现主要错误不在于姜萍和他的老师,而在于阿里的大肆宣扬和当地媒体的宣扬,就导致这件事情成为了一个悲剧。我们还把目光聚焦在了他最后休学的问题上,讨论了他在经过这件事情以后的人生走向。 -
反馈
昨晚的讲座非常详尽地讲述了这次行走的思考全过程。从苏轼的书法字迹的横竖画比较开始,通过苏轼自己作品之间和与他人作品之间的书法字迹的比较。从形如“石压蛤蟆”的字体中体味出苏轼当时写字的苦闷心情,也可以理解到发音与字迹上的同步,使视听结合起来,那一份思想与情感的流动就跃然纸上了。
再通过苏轼两次在杭州任官的经历进行比较,他的政绩、他的措施、他和西湖的万千联系。
他和西湖的结缘也就开始于到杭州做官,建设水利工程的那一次经历。自此,苏轼生命中又增添了一条水的支流。
很高兴我和苏轼一样,对于水有一种执念,有一种钟情。苏轼的生命也就在相通相连的水系当中延续下去,幻化成雨、湖、溪流…而时文讨论中,我关注了一下对于职业教育的评论。大家现在渐渐打破了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选择问题上还是有所怀疑。
-
时文反馈:
这次聊到了姜萍的考试作弊事件,田老师带着我们分析了这件事件背后的焦点以及原因。首先有同学说到了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是很多人对姜萍对“女同学学不好数学”和“中专生学习不好”打破的一种不可置信。然后又对此进行攻击,由此又引申出了这些人的“质疑”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其实我认为质疑的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但“质疑”的时候难免会夹杂上自我的情感,而根据心理学“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样子越来越多的人被原来那个人的情感同化。网暴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一开始那个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嫉妒之类的…… -
时文反馈:
这次对姜萍的时文讨论,大多结论都是在我预测范围内的,不过有几点我觉得还是可以梳理一下。一是对于姜萍这件事还没出结果时的猜测舆论,我本觉得这样的舆论存在是正常且需要的,每个人的不同看法都是可以表达出来,只不过别人接收到的或许会有偏差,同时也不要对他人的表达视为太重。但从这次讨论才明白,“人有怀疑是可以的,但对于是否要发到网上让别人得知是要着重考虑的,你的言论是否会影响或攻击到他人是要思考的”我觉得这一点比我刚开始的看法更加为妙,即可以发表思考自身的观点,又同时要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做到了“文明上网”考虑他人的境界。
对于事件本身作弊这一点,我本来觉得是错误的,而且不是小错误,主要因为作弊对于检测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对别人也不公平,同时作弊在一些国家是十分看重的,再加上这次比赛的阿里巴巴国际形大企业,因此我觉得姜萍所受到的结局是应该的。但从这次讨论上得知,这次事件可能不仅是姜萍需要负责。媒体对于姜萍的采访使她的虚荣心更加重,事件本身就是媒体制造出来的新闻,使这件事闹大,从而让姜萍成为了一个“社会符号”,而不是“姜萍”。总而言之,作弊这事是本质上的错误,但事件内部所承担的后果和原因,是十分可惜的
讲座反馈:
关于苏轼杭州的经历我本只是有所耳闻,也并没有怎么细读,甚至觉得去杭州做官并没有什么弊处。其实也不算全坏,外任虽然不能去管理京官的政治,但还是拥有了一片好管控的土地,这样的管理可以使自己发展政治的时效很快展现,虽然是一种变形的“贬谪”,但对于有想法的官员还是很有好处的。就像苏轼,他二次到杭州后帮助百姓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最有利的莫过于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了,他修建了西湖,后西湖也成为了世界景观遗产,可谓这一功绩是十分巨大的了 -
这次时文讨论讨论的是姜萍的事件,本来一个普通人在一场大型比赛中作弊并获得了12名,并不是什么会吸引许多人关注的事,可是就像一个同学说的一样,姜萍她的buff叠满了。既是中专学生,又是女生。这就导致在他获得12名以后,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公关团队的关注,所以对他进行了采访。可能一开始她的虚荣心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经过采访以后,她的虚荣心加重了,从而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事件。
这次行前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沈阳老师讲的苏轼的书法作品,其中主要讲了苏轼的《寒食贴》,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非常规整,可以看出来苏轼明显的在压制着他被贬黄州的伤心之情,第二部分就写的非常不规则,也体现出来了苏轼正在释放自己的情绪,并且帖子中被拉长的几个字也体现出了他的伤心之情。整个帖子也体现了苏轼“石压蛤蟆”的这个特点。 -
讲座反馈:这次讲座让我比较惊喜的部分,其实是前面一小段是沈阳老师所介绍的苏轼的书法的部分。苏轼是宋四家之一,我也曾临摹过米芾的多个字帖,两者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大相径庭。老师将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来说,上半篇比较紧凑端正,几个竖画拉长的字也让结构显得疏密有致。到后半篇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强的情感起伏,也很好的体现在了他的字里面(黄庭坚总结的很精辟啊..)我很少那么仔细的去观察一篇文字结合他的背景来了解他的作者,感觉像在破案一样()。
时文反馈:这次时文讨论了姜萍的事件,这件事也过去了很久了,也发酵了很久。从事情开始到现在众说纷纭,我也从各个地方听说了很多的想法。但是今天的讨论给我不一样的思路。首先是预习问题的第1条询问了我们舆论议论的焦点,在结合材料,原本我写的是对于“天才少女”的营销,但在课上老师讲解了劳东燕教授的公开发言,其实是对于女生学不好,数学起点不高的中专生不配拥有大梦想等等刻板印象的..可以说是期待。更进一步,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载体,一个代表,她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群体。课上也有说到关于虚荣心的问题,其实课上我也一直在想假如没有虚荣心,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会怎样呢?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学校、媒体各个平台上面大肆宣扬,这真的是姜萍想要的吗,或者说,假如她不想这样又能如何呢?必定是比原先质疑更加激烈的抨击。所以这件事情中没有谁一身轻松,姜萍和他的老师必定有错,但是在互联网上随意对他人指指点点,发表引流言论的人也不可脱身。 -
1214苏轼杭州行走行前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聚焦于杭州和苏轼来进行。比如说什么是名胜,我之前也想,搞一些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他们这些形式中承载的东西只要在不就好了吗。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哲学的同一性问题,新的建筑或者古迹多大程度上延续了旧的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其实它的延续是在与精神层面的,人们只要记得的这个故事,那他就在继续,就像烧毁了那么多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巴黎圣母院一样…倘若一座寺庙真的毁掉了,那就算只是立碑也会有无数人来寻觅曾经存在的踪迹。
肉身和木石或许一样都有一个被损坏被腐蚀的期限,而于我们,其实记得就足够了。
这是一种文化氛围的标志和载体,是为了触景而生起的千千万万的情 -
时文讨论:关于姜萍的一系列事件,我认为她是挺可怜的,因为这个新闻本身就是有有关的新闻和公关团队制造出,并且这个比赛规则也是存在漏洞,毕竟开卷考试,谁能保证人与人呢?并且在一开始也许姜萍这个作弊行为是存在一定的害怕的,但随着媒体对她的采访和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会产生很大的虚荣心,由此造成这样的结果。
讲座反馈:这一次讲座前欣赏了苏轼的书法,可以说他写书法的时候很克制,尽量不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到写书法,并且他图该错误的时候也很有趣,不是拿笔把这个字涂掉,而是在这个字边上用四个小点来表示去掉这个字。他也很为民着想,他在杭州任职的时候,他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杭州靠近海,所以会带来咸水和泥沙,困扰百姓的生活,二是因为他对于水有一种想到故乡的感情,他一想到水就会联系到自己的故乡 -
在姜萍的故事被大肆宣传后,我并未再关注后续。通过这次讨论才得知她现已休学的消息,还是挺震惊的,毕竟当时央妈都报道了她的故事。如果阿里巴巴在采访她之前更详细地确认她是否作弊,她大概就不会遭遇这样的事情了。可既然她确实是作弊了,在接受采访前她不会感到害怕吗?她可能没想那么多,低估了互联网的威力,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没想到网友会到处找茬。天降横财后,还是安静行事吧。
通过万老师的讲解,我也感受到,“水”确实贯穿于苏轼的许多诗歌中。自己画了也看了同学们画的苏轼一生的轨迹图,我才意识到,其实苏轼大半辈子过得并不顺利,很多时候都在y轴负半轴徘徊,从书法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对于自己情感的克制和压抑。 -
风景名胜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词汇。不同于那些“国家公园”与“风景区”,其不仅仅是风景,更有着文人的精神融入。对比国外,同样也有着不少与人的精神相关联的景物,比如伦敦塔,最近重修完毕的巴黎圣母院,然而这些景物中又与自然相关的,实在很难举出例子,这或许就是西方整体文化的原因了。但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与自然的联系却相当紧密:诗、书、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自然密切关联着。这种文化的联系为现在的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已经难以理解古人的那种文化。不光是赏游的游客,文化保护的缺失,一些本来意义非凡的景区申遗的失败,都折射出从上到下的社会都有着这种审美的缺失。纵使那些“西湖”申遗成功了,这种现状恐怕也难以改变
-
这次的时文讨论是关于姜萍的事迹。其实在讨论数学符号写错能否支持姜萍造假的言论的过程中我始终不是很能理解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绝大多数或者所有信息来源都来源于互联网的人,因为质疑而发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算是学者们作保持态度,也不应该成为我们闭嘴的缘由。再者来说,姜萍事迹的传播有着如此明显的媒体推波助澜、乃至中央的痕迹,我们所探讨的,更多的只是从姜萍事迹出发的更深一层的东西吧。
而后半断的苏轼讲座,倒是帮我搞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书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跟着字帖临摹,细细品味书写者在写这段文字时的心路历程,或喜或悲,既是加深对其理解的过程,也是陶艳自己情操的过程。 -
12.14 时文讨论反馈:
本次讲座首先进行的是“姜萍事件”的时文讨论,核心的一点就是“期待”。
首先讲到“何为期待?”田老师告诉我们,所谓“期待”就是因为某种东西缺失而产生的,而在这个实践中,大家对于姜萍“期待”就是一种渴望在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中专女生身上发生奇迹。但事实上,是她的老师帮助完成了这一初试,而姜萍本人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也并没有做出诚实的回应,这就源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的“虚荣心”。
其次,有上述的一系列思考做铺垫,讲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是足够的吗?”这个问题。教育是同时具备基础性和预备性的,而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人生”和“职业”,如何选择——对自己的“期待”才是决定的关键。12.14 行前讲座反馈
这次行前讲座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点是由沈阳学姐带给我们的关于苏轼书法作品的一个分析讲解。
此前,我对于唐代名家的书法作品了解甚多,却没有任何一次能够想到苏轼的字竟也是一大亮点。以«寒食帖»为例,他随机性的笔触就代表着苏轼当时的心情变化,也影射着个人的思想及风格。通过几笔明显被拉长的竖画以及修改时的努力克制,能感受到情感蕴含之深厚,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苏轼的状态才能与他更好地共情。
很有趣的一个地方就是苏轼与好友黄庭坚相互打趣说对方的字像“树梢挂蛇”和“石压蛤蟆”,实在是忍不住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