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苏轼(下) & 读书小组
-
这次讲座继续延续上次讲座对于苏轼生平的介绍,对于我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是前后赤壁赋的对比。其实在此之前我也对后赤壁赋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是听樊老师讲解也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苏轼的后半生经过种种的政治失意,事实好像总是打他一巴掌再给他一个甜枣。六次的贬谪,假如发生在其他人的身上会怎样呢?就以我而言,我一定会崩溃埋怨,好像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报以怨气和不满。可反观苏轼呢,他在后赤壁中写道,他爬到一个没有人能到达的高处,空旷幽静,神秘。他的一生长啸或许不仅仅是对生活的宣泄,更是与自然的沟通,对未知的探索。这是他对待生活的方式,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方式。可能我的语言无法表达出对他澄澈心灵的感触,但我们总能透过苏轼的语言中窥探到他那超脱于世俗之外的超然。
-
在本次的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后赤壁赋两首词。
从 《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起这三首词其实对应了苏东坡的三个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生如梦,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就能看出诗人对自己坎坷的人生的感慨之情,即使自己渴望能为国效力,但却怀才不遇,只能遭受贬谪。人生如梦,更是感受到了作者的无奈和愤懑。
到了前赤壁赋时,他以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即享受梦境。其中他和客人的问答是很有意思的,客人说月亮一直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它是在消长之中,而人生也是这样的。世间没有永远的永恒,所有的一切包括功名利禄,世间万物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人也是一样,而人又是如此的渺小,相较于宏大的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就连这宏大的宇宙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是在不断的消逝的,那我们又何必去在意这功名利禄呢,去在意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就呢?反正这都会隐没在这茫茫的人生长河之中,我们又何必去追求他呢?我认为这个客人代表着以前的苏东坡,因为水调歌头中曾提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规律,是无法去被改变的。她所印证着也就是世间万物都是在此消彼长之间的,世上没有真正的永恒。但现在的苏东坡却回答说他们既有变的一面,也有永恒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瞬间变化,而忽略了他们的永恒,毕竟瞬间即是永恒。人生相比与宇宙确实是渺小的,但他同时也是和宇宙一样庞大的,我们应该将无穷的天地拿来为吾生所享用。她从另一种角度论证了生命中的永恒,此时的他已经超越了表象而深入了生命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东西。也可以说他已从自我的安慰走向了更加阔达的境界,这也符合他野性的人生态度,他确实是在自然中寻求新的归宿。
如果说在前赤壁赋里,我们只能听到他和客人之间有关于这个人生道理的对话,那后赤壁赋中,则是将它所讲述的这个道理进行了亲身的实践。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达到了第三层境界,人生若无。在词的最后他写到自己梦见一个道士,后来又变成白鹤飞走了。这很像庄周梦蝶的故事,究竟是庄周还是梦蝶,究竟是道士还是仙鹤,苏东坡自己应该也分不清。但他清楚,这两者都是一个虚像罢了。现实也是一样,人生确实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都是一场虚无。这是我能从中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既然梦醒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又何必去在意这个,结果呢,重要的则是去享受这个梦境,去享受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毕竟这些才能组成真正的人生。这是我想起在苏东坡上的时候曾提到的那首骑马的诗,其实苏东坡应该早已有此觉悟,但是到了这时他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道理。此时他的已经是达到了更高层的境界,或者说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回答了自己最初所提出的疑问。
-
常说苏轼的人生就和横断山脉一样,一重又一重,大起又大落,辅佐5朝皇帝,从仁宗到徽宗,他的心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一开始那个一腔热血想要报国的人在见证了官场上的蝇营狗苟后,他的诗歌逐渐从豪情壮志转向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在仁宗朝,年轻的苏轼满怀激情,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便展现了他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那时的他,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苏轼的仕途也遭遇了波折。在神宗朝,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朽名篇。在《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刻思考;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流露出他对历史沧桑、英雄迟暮的无限感慨。
到了哲宗朝,苏轼虽一度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又被贬至更远的地方。这一时期的他,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亲近,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体现了他对事物多角度观察、深刻理解的智慧。同时,他也通过《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自己豁达超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徽宗朝时,苏轼已步入晚年,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起伏,他的心境愈发平和与淡然。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便是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但始终保持高洁情操的生动写照。此时的苏轼,已不再是那个初入仕途、满腔热血的青年,而是一位历经沧桑、智慧圆融的长者,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
我们这次上课的内容是接着上节课没讲完的内容上的,我们先理清了这一段时间的时间线,:1081年神宗不停苏轼的劝告,5路进攻西夏;1082年苏轼再次被贬谪,他已经十分的穷困,他迫不得已建造出了东坡雪堂,已有了他的谥号东坡居士。同时,神宗的五路大军也以失败而告终。接下去我们又讲了几首诗。其中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女王城和诗》和《前赤壁赋》。女王成和诗中,野老,三杯酽,体现出了苏轼的诙谐幽默。而人间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也写出了苏轼让家人们不要牵挂他,就算没有痕迹,也不要对我担心。这首诗写出了比乐观,豁达更高一层的境界,达到了他的心灵的自由。接下去就是前赤壁赋,在这篇文章里,苏轼看到了人的渺小,在最后,他放下了精神上的重担。我也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月亮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变的是月亮的实质,它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接下去我们又学了后来在苏轼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像哲宗的爷爷奶奶,重用苏轼;后来哲宗即位后,有把这些就当的人给贬谪到了更加遥远的地方,这里就有可以体现出苏轼的颠沛流离。当然在贬谪的途中,苏轼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至少他也缔造出了苏门六学士。这就是我的讲座反馈。
-
周五的语文课讲《复活》,老师说,人身处困境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脱困。
苏东坡,被问起时,常会被许多人以“超脱”“乐观”“词人”等几词概括。
仅以“超脱”一词而言,苏东坡的超脱又何止仅仅是那一词所能言。
在黄州困境
他的超脱,有“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由年轻时乐观的态度到如今自由的心灵的超越,在苦痛间,以自然而然的“有信寻春”融入人生。
他的超脱,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由面对变换沧桑的悲凉到可以与之一起达到超脱、闲适的境界,在无尽的山水明月中以有尽的生命寻到永恒精神的价值而共存,此为“吾与子之所共适”
他的超脱,有“小舟自此逝,江海寄余生”,有“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他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他超越了自己原本那处于困境之中的“生”,而注入了新的生命
东坡对于超脱的认识,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也不是生来便超然之人,他的前半生也忙碌于功名,转变自《赤壁赋》起,这也正是他身处黄州困境之时,在自然中,他放空了自己,抛去了“我执”,这时才真正纯净地接受了万物的一切,达到了超然和融入。(看得出苏轼对于超脱的认识也是螺旋上升的)
这样的超脱是苏东坡选择的脱困方式,也正是如此他才在黄州实现了精神的突围和大超越,这样的超越又何能仅仅以“超脱”一词概括。
林语堂写苏轼的黄州生活,道“黄州也迕是狭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当然这也只有苏轼如此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炙爱的人方能悟得。
这样的精神超越自然也带来了苏轼晚年终于能北渡时写出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更是人格上一个大写的“人”。也正是这份“人”带他穿越千年精神仍存。
-
讲坛反馈
这次讲座主要讲述了苏苏东坡的后半生生活。
苏东坡的后半生生活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在晚年时原本可以在他所热爱的江南安度晚年却被朝廷多次调离。最后竟直接发配到海南。但或许也是这样曲折的经历,造就了苏东坡后半生的作品。
在讲座中,有两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后赤壁赋》中描述苏轼爬山并在树顶长啸的场景。这个行为背后蕴含的情感让我深思。他为何要长啸?是对命运的不甘、是对孤独的表达,还是对悲伤的宣泄?这种行为虽然我只是想象,但已经能感受到一种释放压力和烦恼的快感。它让我思考,也许在面对生活的重压时,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就像苏轼那样,通过长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赤壁赋》。初次阅读时,我确实感到有些抽象难懂,尤其是那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当时我并未完全理解其深意,但随着讲座的深入,我开始领悟到苏轼想要表达的是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恒常变化。他通过对比水和月的无常与恒常,让我们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又是宇宙恒常的一部分。这种哲学思考让我对苏轼的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和宇宙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 -
本次讲座将上一次剩余的«前赤壁赋»等内容结合本次内容一同了解。
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后赤壁赋»中的那段看上去有些可怕的描写。
在我的印象里,自己一直都是更喜欢«前赤壁赋»阐述的那些“生命永恒”的哲理的,记住的也是那些经典的哲思。我向来对«后赤壁赋»是没什么好感的,或许就是因为它描写的是一种类似于非人间的虚无而神秘的境界。
然而现在却不然,在听樊老师讲«后赤壁赋»这一段的时候却并无任何恐惧之感了,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感受盖过了恐惧。苏轼选择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那条路无比的幽深而黑暗,但他毅然前往,越过重重障碍最终在树的制高点俯瞰长江——“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些随行的二客不能够做到的,这是仅苏轼一人能体会到的。
这让我想到人生中面对未知的一种态度。或许苏轼在走上条路之前也会有恐惧、有迷茫,但他却选择坚定向前、迎难而上,最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又何尝不能像苏轼那样呢?面临困境时便一定有办法能够突围,而那一条路往往是未知的,但只要能克服恐惧、坚持心中所想,就能够达到目的地。这是人生必然的过程,看上去可怕,但其中有能够吸引你的空幽境界,而这些是别人体会不到的——这是你人生独特的经历,是你生命的历程。 -
这次讲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前后赤壁赋的解读。
一开始我并不是非常理解苏轼情感转折变化的原因,对于他的“中心思想”也并未有深刻体会。秋吟联系前后的诗歌,提出苏轼在游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不断流逝,感到无尽的“变化”,这带来一种愁苦。但是他并未陷入这样的愁苦中,而是又看到了不变的那一面,并且最终落足于“当下”,深刻地体会当下,活在当下,这是他动人的地方。在樊老师解读的过程中,樊老师着重描绘了苏轼登高,爬树,长啸的这个片段,并点出这样一种危险的,独行的,但是却一直吸引着人前往探究的“神秘的东西”。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因此我们与苏轼有所共鸣。在解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简单的“乐观豁达”苏轼不一样的苏轼,他更加立体、深刻。 -
此前的我总以自己的想法来揣测苏轼,想他被贬谪这么多次,诗词却都很洒脱乐观,生活看上去也并不烦恼,但内心一定也有几分难过忧郁和壮志难酬的吧!但当我了解到他在对朝中政治制度不满时主动外放至杭州时,我很震惊。在当时这么一个无数人挤破头皮都想进京做官的时代,苏轼就这样主动离开了,这种内核的强大以及完全独立自由的思想都是绝无仅有的。不受重用的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抱负在京城中无法实现,不同于辛弃疾的一生对朝廷收复北方抱有期待和决心,他并没有留恋,也不再继续等待机会,直接离开了。苏轼和辛弃疾在某些方面很类似,但也大有不同,他们的人生态度都洒脱旷达,但苏词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看透世俗、人生,对一切不再有热血的冲动,而是持续的平静;而辛弃疾的词充斥着家国,少不了的是对意气风发时光的追忆和随时待命上战场的热血澎湃。苏轼平静无波澜的人生态度贯穿了整个后半生,他选择独自去被流放的海南也让我记忆深刻。同样的,在我的认知中,年老后儿女的陪伴是很幸福的事,但他却拒绝了儿女对陪他去海南的提议。孤身前去破败荒凉的海南的旅程更像是有去无回,他依然带着强大的内核踏上了路程。这其中的内心通透和洒脱令人敬佩,也体现了苏轼在享受生活、乐观积极之外的,更加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