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
时文讨论反馈
其实在这次的讲座前,我就已经听完老师讲过大学生夜骑的这个事情,我们当时讨论的问题是这件事情到底反映出了什么。我们有很多同学提出是一种忙碌的行为等等…樊老师也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这是一场“青春风暴”是一种朝气的表现,而且所谓夜骑,也就是在夜晚骑车,本意并没有打扰市民的打算。这次在讲坛,我们也拓宽了思路,提到了对压力的释放和大学生与社会存在感等等的关联。对于现在封禁“监狱式”管理一刀切的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社会形势,也希望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变。
苏轼(上)讲座反馈
关于苏轼的讲座前,樊老师先为我们讲了叶嘉莹女士并对她的逝世默哀。叶嘉莹女士借鉴西学与中国的诗歌所结合讲出了诗歌真正的情感与关于人性生命的根本。至于樊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关于苏轼,他其实一直是我国民众心中不朽的历史人物,种种调查也显示它是最受国民欢迎的诗人之一,苏轼留在一代代人们心中。苏轼的人生跌宕起伏折坎坷,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也一直在改变。它能在苦难中寻求一份乐观豁达的“道心”、闲适自得的心境,也不使人意外他能创立豪放词派了。 -
我们先进行了时文讨论,最初预习的时候确实会简单的认为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但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的。接着万老师让我们思考了如果我是两个材料的当事人,我会怎么选择,从中我们慢慢找到了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当事人都存在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夜骑的一部分原因是跟风;一线管理者在面对突发的情况时,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很难做到独立思考,于是最划算的方法就是遵从规则。了解这点后我们重新将视角投射到更大的角度——社会怎么了?从出生起,总会有人尝试告诉你,你应该在这么做,原因是大家都在这么做,再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人往往无法自我独立,也没有负责意识,因此在面对一些紧急情况和挫折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只能将魔爪伸向其他人,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我自己来说其实也很有感触,到目前为止有很想学习的专业,但是父母往往因为这条路会有些难走,相比更多人会走的路,缺少规划的方向而劝阻我。于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未来我始终迷茫。所以我深感在这个追求唯一答案的社会,坚持本心做选择真的是一件困难又让我敬仰的事情。
然后是有关苏轼的讲座,深入他的诗歌后深感其之才气。不管现实怎么样,还是不禁对苏轼思念亡妻之作所深深打动。同时我又不禁猜测这是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第一次梦到她。我觉得同学所理解的画面很有意境美,恍惚间我在镜子里看到你,好像每个平常的早晨,你正梳妆打扮着。你顿了顿,抬眸看向我,我忽的发觉自己已变得苍老,也许你的眼泪还是认出了我。 -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苏轼。在讲座中给我带来感触最深的是苏轼的两首诗,一首写给弟弟,一首写给妻子。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大半部分皆在写人生的虚无与偶然,不可衡量,却在最后点出“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这一看似平常实则饱含哲思的诗句。他告诫子由,即使面对失败的人生,也不能因此陷入虚无。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一时得失,而在于记忆中的“崎岖道路”,在于生命中经历的一切,和脚下这条需要继续向前走的路。
而《江城子》则更加感人。多年后再次梦到去世的妻子,是一个平淡的早晨,深埋于记忆中的人忽然活生生坐在那里梳妆打扮,他们在镜子中对视,铜镜中映出两人虚幻而又模糊的脸。苏轼担心妻子认不出饱经风霜后的自己,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点明妻子还是认出了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理解,包容他。苏轼提笔写下自己的妻子,他发现了日常生活中平淡的相处,同样能带来数不尽的感动,而非像自古以来的其他文人那般,反而对萍水相逢的记忆更加深刻。 -
时文讨论反馈:
起初我并没发现大学生夜骑开封之事与学校宿舍制度、最近的一些恶性事件的关联。现在想来,这届大学生,甚至未成年的我们,会不会变成社会中的那一类麻木、对生命无敬畏的人?
现在觉得愚昧、不懂变通的管理员,也许我们以后也会成为。一方面,规则是红线,不容挑战;一方面,紧急情况,不容迟疑。在常规与紧急情况之间、坚守规则与不坚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大江东去:苏轼(上)反馈:
苏轼,苏东坡,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我小学到现在一直练的就是苏东坡的字,这可惜那时只是觉得苏东坡的字写得好,却没研究过他写的词所包含的意义。
正巧,最近又开始临摹苏东坡写的《黄州寒食帖》。这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刚开始写的一幅帖。翻开字帖,这幅帖中的字与《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那样清秀工整的字不同,时重时轻,潦草放荡,还写错两字,漏写一字。结合东坡他的悲惨经历,他当时苦闷、短暂落寞、痛楚之情,透过这小小的字帖,跨越了千载时空,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十年生死两茫茫”,我觉得这句话既是苏轼对亡妻所言,也是我与苏轼的羁绊。生死两隔,千年岁月,但东坡之诗词不灭,东坡精神永存。 -
这次时文讨论中,老师引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两种社会事件。一开始我看到了人们被压抑良久之下集中的、疯狂的爆发与情绪宣泄,而子宴看到的是,在这种疯狂行为背后的,人们的迷茫与无措。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情绪以及派遣方式的迷茫。我们很难下定义,说,这样社会事件就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这些事件思考到最后,似乎都落到“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这样一个极其宏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个体的力量很难影响到什么。但是这个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如果我们自己努力关心社会,学会为自己负责,勇于打破不合理的规定,与他人建立链接,努力做些什么打破沉默螺旋……那也许,会有改善吧。
这次讲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
一开始读到这首诗我并没有很深的感触。诗的前三句写世事变迁无常,最后回顾往昔,好像是一个很“老套”的套路。但是当我们细细体会,诗的最后一句写的是“人困马(驴)乏”这样一个并不愉快的场面,这是在苏轼与苏辙为了实现理想,去往京城路上的一个场景。它不愉快,但是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些,它便有了意义,尽管我们的理想不一定能实现,但是这样一段同行的深刻回忆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羁绊,加深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让我们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面对人生的偶然性的时候,不走向虚无。
另外我们在提到《超然台记》时,提到苏轼“与民同乐”的思想。在了解到王安石变法的种种问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之后,我更体会到在“与民争利”的背景下,实践“与民同乐”是多么的重要与可贵。 -
本次的时文讨论关注到的“大学生夜骑”我其实一开始并不觉得它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缩影。这件事的本质是大学生通过夜骑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体现青春的活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提到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是年轻人过度的跟风和缺乏创意感,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再到“特种兵一日游” 。模版化的旅游攻略和vlog引领了一时的潮流,但又迅速被另一个流行的风向标所替代,这就是快餐式娱乐所带来的后果,太多的事情有了捷径而缺乏了创意或是思考,但这些大学生真正想要什么的,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很感谢讲坛多年的培养让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所有的选择,但理解或认识自己是人生永恒的课题,我希望未来可以有能力给自己满意的解答。
关于这次的讲座内容,其实是在讲坛听的第二轮苏轼(很奇妙……)。我试图找寻自己当年听苏轼时留下的印象(也翻了反馈和笔记),太具体的内容早已不记得,但对他诗词的很罕见地产生了共鸣,以及感同身受的理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特别喜欢同学回答中提到对这句诗的理解“经历了10年之后,哪怕已经经历沧桑,互相都认不出对方,但真挚的爱让他们惟有泪千行”,梦里的所有场景都是虚无缥缈的,但真切的感情是历经千年,依旧能被我们现代人所领悟的。
-
如果我能选择和一位诗人作朋友,那我将选择苏轼。我意识到他之所以从古至今都如此受欢迎,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他有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哪怕被四处贬谪,仍然在哪里都认真地爱着百姓,也受到他们的爱戴。他一直很认真地生活着,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仅在结尾提到了他们之前一同赶路的经历,却成了苏轼一生的精神写照,就算生活再无依无靠,不变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感受和亲人的陪伴。
今天涉及到的有关大学生的事件,我认为也反映了一种上层管理者的恐慌。他们把大学生“圈养”起来,不允许他们做出这个年纪普遍的自由行为,甚至连基本需求也不满足,因为“规定”。或许是有人既需要大学生的那种冒险精神,年轻人的活力来帮助他们完成很多事QQ,又将他们过度保护,生怕他们翅膀硬了做出所谓危险举动。就如同一位同学提到的“人之间的纽带联系慢慢淡化”,如果只是漠不关心地将这些事件定义为某些大学生的冲动行为,那的确是十分不近人情的表现。
-
本次讲座开头进行了集体对叶嘉莹先生的缅怀与默哀。看到视频中叶先生说的“我的根在中国,我一定要回到中国。”那眼中的坚定不移让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樊老师也讲述了他与叶嘉莹先生的“擦肩而过”,当樊老师说到自己当时并没有对文学产生那么大的兴趣,导致终是没能见到叶嘉莹先生,我感受到了樊老师心中生发出的惋惜与遗憾。同时,我也为自己之前并没有了解过叶先生多少而歉疚,也为当代学生普遍沉浸在应试的囚笼中无法抽身、无法自拔而感到悲哀,这是一件多么无意义的事,却也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有幸能在讲坛这个大家庭,能有机会触及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之根留存的余温,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领悟“诗”是文学之“明珠”、是人所体现的最本质的东西。
本次讲座主讲的是关于苏轼的一生。
再一次直观地见到了说不尽的苏子。苏轼在如此诸多的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他的足迹似乎步步是名胜,他留存于后世的书法、画作、诗词、散文、美食、茶饮等等,无一不是为世人所称颂。
不曾想那时的苏轼在官场上却是处处不如意。我们书院目前在进行第二次共同阅读林语堂撰写的«苏东坡传»,仅仅只看到了他人生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他与大他16岁的王安石在变法时的纷争不断,可惜当朝皇帝却是偏向王安石所行的新法,这也使得苏轼这一皇帝亲自批的“三等”才子不得不开启他漫长人生的贬谪之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在我的脑海中,古代词人所描写人的大多为歌舞的妓女、萍水相逢的红颜知己亦或是自己的妾,几乎没有人会特别提到自己的妻子,或许就是因为天天在一起,太平淡、太寻常,所以缺少了那么一份热切的情感需要去表露。而这首词偏偏写的就是苏轼的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妻子已逝10年,自然是不会每天都挂念着,却常常会想起;“尘满面,鬓如霜。”是苏轼这10年来以饱经沧桑,容颜老去;“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是虚幻的,镜中也是虚幻的,而两人都是透过镜子看到对方,看到的也是虚幻的,梦中那虚幻的场景虽然平淡,却又那么真实、温馨,仿佛妻子又回到了苏轼的身旁,此时的他们相顾无言,泪水里面却饱含着无限的包容、理解和爱!这是多么似真似幻的境界,仿佛他们夫妻二人置身于虚幻之中,仅有两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情感纵使10年两相隔,依然相互连接着。这样超脱生死的爱情令人艳羡,也令我泪目,是这样一个女子从侧面造就了这样一个世人眼里无所不能的苏东坡!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女子!
苏轼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一生是行读的一生,追着他的足迹,让我们不断坚定行读的意义。 -
时文讨论:
本次时文讨论是我的一个自我突破,能够在短短半个多小时时间内发言三次是我前所未有的。
一开始看这两则事件时是极度气愤的,似乎已经说不出来到底为何如此之愤怒。可是在跟着老师分析事件的时候怒气却一点一点消减、褪去了。
就第二则事件,从三个方面来讲:学生被剥夺了自由与责任,是一种被环境默认“我没有能力承担后果”的消极感受;校方则是会觉得管理更轻松,结果却不然——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更像是生活在监狱,而促使校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因为他们对于事实的夸大以及对想象中的事态发展进行的过激判断,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对结果没有准确的把握;而一线管理者本来能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看上去已经丧失人性的方式来处理材料中的三个应急事件,他们的潜意识告诉他们——“我在服从命令。”这样就属于一种“平庸之恶”。
或许这则事件在每个人那里有不同的看法,事件本身也具有多面性。但老师希望我们不要去怪这些人,在失业率大大提高的背景下,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弹性,更别说对别人留出足够的空间了。 -
时文反馈:
从材料本身来看,万老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次时文会选这两则材料,材料之中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是因果闭环的,首先因为封校管制,所以学生们想要自由前去夜骑,而又因为夜骑,学校封闭的就更死,学生就更想要一个发泄的“自由的”口,学校从而管的更严厉…
这次讨论主要围绕从众心理来看,在两则材料中都有这样的从众角色,分别是夜骑者和一线管理者,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较成熟的独立思考方式。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和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因他人的所作所为而影响到自己,而这样的依靠也同时肯定是错误的。
讲座反馈:
苏轼的生平使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古迹,而这些古迹也更好的让我们后人去了解前人的所作所为。可樊老师提到“如果没有苏轼这样一位到处游走的名人,那这些古迹是否就不会被人铭记被人保留?”我觉得一些没有游玩性的古迹就很可能是的,这些古迹留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苏轼在几千年前或许身处在此,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文人的话,或许这些古迹也不会被人重视了。
在我读《苏东坡传》时,我并没有按照书本全文的内容来读,而是跳着读的,这就导致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一概不知。在读书讨论时狄老师问到“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或许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因为我仅读了其中几章,就以为苏轼被贬是十分悠闲自在的。但听了这次讲座后却发现,苏轼当时几乎是在绝望的边界,他仅剩的就是那一个房子和一些田地,并且还要和一家子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虽然被流放了,但还要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里的事物来养家糊口,这就肯定不会是清闲的心情了。 -
讲座前我们共同缅怀了叶嘉莹女士,内容又恰好是苏轼。我想起来去年读书小组读她的学生黄晓丹写的《诗人十四个》里说,谁不喜欢苏轼呢?——这确实是我在此之前对他的印象。这次讲座毫无疑问是对印象的深化与拓宽。
上一次读《江城子》已经是小学了,那时候根本读不懂,像背口诀一样把它全背下来之后就完了。这次讲座时再读,终于明白了“不思量,自难忘”中隐藏着的无尽情感。梦中的妻子正对镜梳妆,正如他们曾经共度的每一天一样。即使不会特地想起,但或许哪天低头恰巧看见那面镜子反射出的阳光,点点滴滴的回忆便会涌上心头。
《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写“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尽管人生看似像飞鸿踏雪一样缥缈,我们却还在不断走下去。这有点让我想起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我们通过行动与抉择塑造自己的本质。虽然生命充满偶然与不确定因素,但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走着,并留下了脚印,用选择与行为面对虚无与随机的未来。
苏轼一直在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选择的原则。面对王安石把民众当成资源使用的法令,他坚定地表达反对。我们总对他被贬后的乐观连连称赞,而我觉得这种对原则与道德的坚守才是苏轼最值得喜爱的一点。 -
首先我们讨论了时文,大学生夜骑的问题,一开始,政府对这一行为是保持支持的态度的,而到后期,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控制不住了的时候,政府才开始对大学生开始管控。后面两个跟规矩有关的问题,我认为这些墨守成规的人也不是有意的,因为他如果犯了什么事,他的工作就没了,饭碗也就保不住了。但我们还是要学会灵活的变通,遇到那些生死攸关的大事,纵然面对自己的事业,也要做出对的事情。接下去我们几年了以叶佳英先生,他的一生默默无闻,就算是采访他也不全部接收,就连他死得消息,也是在他死后才传出的。最后我们讲了苏轼,讲了苏轼从乌台事案之前到乌台事案的经过。苏轼的心态一直很好,他也对当时的朝廷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所以才导致他一直遭受贬谪,虽然他还是没有放弃希望。
-
苏轼(上)反馈:
这次讲座,樊老师带我们梳理了苏轼的前半生。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苏轼不只是一个人生不顺屡遭贬谪的豁达“美食家”而已,而是一个贯通诗词、书画的人。从这次讲座我总结出来了,苏轼的韧劲、豪放和潇洒是他性格底色。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他从飞鸿留的爪印里他看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是他的思考没有止步于这种无力感和虚无感。他在最后写道:“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他转而说我们该因为人生的这种虚无感而更把握经历的困境中的感觉。这个想法让我很被触动。时文反馈:
这次万老师带我们讨论了夜骑事件和许多与应急状况管理相关的事件。万老师引导我们,让我们在这几件事件间建立联系,我们就逐渐发现这些事件背后都有个“一根筋”的一线管理者。我们接下来讨论到大学和公司越来越“高中化管理”和不懂得变通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也许,正是这样的管理方式让被教育出来的学生们变得不懂变通。再联系到之前时文讨论中提到的价值观单一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现在急需一些新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