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
时文反馈——平庸之恶
这次时文讨论,田老师提出的“平庸之恶”、“obsession”这些概念我之前都有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与事件结合起来分析。
各地高校封校期间发生事件的一个共性是:基层管理者执行上级任务,上级执行更上级的任务,而任务本身在下达时,只要求结果。
我发现,当这样的链条足够长,以至于每一个环节的人没法窥视它的全貌的时候,他们就都觉得自己是很无辜的、自己是不用承担责任的。杨子墨给我们分享了二战时纳粹军官的故事,引出下一个问题——基层管理者为什么像那个军官一样,不肯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呢?我一开始认为,这样的人是浅薄、麻木的,他们是不太会思考的,他们对事物没有判断。但后来,在田老师的引导下,我发现他们不是不愿意这样做:其一,严苛的规则也限制住他们自己,其二:或许真的有一种神圣感在呢?他们正在履行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也没有办法再去责怪他们,或许只能追溯到一个无力的源头——官僚体系的最高点。讲座反馈——大江东去
本次感触最深的两个点在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谈《和子由渑池怀旧》之前,我先看了看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所交代的背景——弟故地重游、却沧海桑田、念浮萍之身……于是乎,托遗响于悲风。
可苏轼,一开始也说“飞鸿踏雪”的虚无,停笔时又成“往日崎岖还记”——路上人困,蹇驴嘶——人生无常,亦安之若素。过去零零碎碎的、或好或坏的记忆铺陈在走过的路上。这与前文一下子形成了反差,也与存在主义意外的切合,所谓存在即意义正在于此?不禁想起世俗无意义、个人有意义的格里高尔。这还引发我的深思:生命的价值在于何处?或许正在于走向注定的结局的那条路上,我们所做的事——而结局因此展现不同的意义。
在樊老师刚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的ppt翻出来之后,我就开始感到激动——没法再详细描述心情,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半年前亲身在鹳雀楼看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两年前在岳阳楼看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也抱着同样的心情吧。这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共振。回想起我曾去过的三苏祠,苏轼墓前,不正是《江城子》里所说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吗?真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一颗歪斜短小的松树横在土堆旁,而苏东坡墓的方向,每晚会正好有一轮明月升起。
永远是说不尽的苏子啊,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时就感慨他是一个多么标准的全才,多么经典的文人形象,他已然成为了文化符号——其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不死。 -
很遗憾因病没能来参加讲座,苏轼的一生真的可谓是跌宕起伏,从科举考试开始到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以及接二连三的贬谪。苏轼的人生真的非常辛苦,但他却表现出了不凡的心态。
在“乌台诗案”的之后,苏轼经历让他几乎奔溃。但在他的诗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他并没有屈服于困境,即使在简陋的驿站中,他也保持着乐观和豁达。他带领家人一起努力克服生活的困难,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主持人采访马斯克问中国是否会出现下一个马斯克,马斯克的回答让人深思:他认为创新来源于对以往经验的质疑,如果在教育体系中不鼓励你这么做,那么这会妨碍创新。我看到有同学写了平庸之恶。查了资料发现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我目前接受的教育确实如此,我们几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老师的安排。现在的语文答题也是套路化,背诵作文直接去套。几乎丧失了自己去思考,长久的安排下来,每个同学也越来越麻木。我想这些一线管理者和我们是一样的,只要听命令办事,力求不犯错,这就是社会的答卷。
-
在现在的社会中,单一的价值观遍布了各行各业各种人群。从孩童,到学生,到逐渐开始工作,很多人都深受同一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上次的时文当中,我们发现了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原因与可能影响,而这些影响具象化到每个人上,就产生了这次时文的各种事件。服从、功利,导致的就是盲目的从众,盲目的遵守,没有真正的价值与目标,而最终滑落为无希望中的发泄、逆反与虚无中的慢性死亡。当人真的去自我探索,自我质问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又真正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这种的探索,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基本等同于对自我的怀疑与打破。大家基本都是同样的价值观,都受着这种价值观的熏陶,这种自我的质问与探索自然是无从谈起。而文学,人文的世界,就可以打破这种价值观。一开始当万老师问大家:“如果你在郑州,你会去参与夜骑吗“时,我是举手的,因为我确实喜欢在大晚上骑车,而且我也受这种应试的环境、氛围所扰,也需要去发泄,但仔细一想,我自己喜欢在夜晚骑车就是因为夜里宁静与自由,是这种古代许多士人也会去追寻的环境。但在这个喧闹的骑行队伍中,我受着人群的裹挟,谈不上多自由,也根本不清净。所以现在再让我举手,我就不会再抬起来。
苏轼一生当中,有过犹疑,也有改变,但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纵观他的一生,他不变的地方十分的多,比如他的乐观、不虚无,比如他的为民着想,与民同乐,甚至到后来完全深入民间,又比如他的率直和对情感的珍视。即使在黄州,苏轼一生的最低谷,他受着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打击,他还是在其中找到了慰藉:“自爱铿然曳杖声“,他也还是在为民着想,成立了救儿会。而那首与苏辙的怀旧诗中,多少人都只是停留于飞鸿踏雪,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随机、偶然的,也就如那飞鸿一般,不再去记住那些脚印,将自己的人生放在眼前的这一刻,但苏轼却记住了那天与苏辙一同人困马乏的赶路的样子。这既呼应了怀旧的题,站在苏辙的角度来想,更是会为这种夹杂着两人情谊的回忆而动容;在我们看来,又是感到这种记忆的力量,是如此的可贵,跨过了时间,将情感、生命,永久的保留下来。苏轼的人生,在大多数不那么去了解他的人看来,其实就就是似飞鸿踏雪般,在历史中,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几个印记,但人们记住了这些印记,记住了他栽下的荔枝树,记下了他居住的雪堂,记住了他的诗篇,也记住了他的精神,苏轼这个人。这种记忆,让苏轼,留在了世界上。正如樊老师在眉山欣赏为苏轼举办的音乐节时所想的,”苏东坡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也就是记忆的力量。
另外,记忆也能保存那些历史。当我们有了记忆,那些恶行,恶施才不会轻轻而悄悄地踏过我们身边,但当这些记忆逐渐被抹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记忆的这一作用?知道那句话:“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人不少,却有多少人会想到如孔子一般为我们的这个时代写下自己的《春秋》?
-
1.本次没有能来参加讲座,没有能了解到老师所谓的平庸之恶。但是在看完同学们的反馈后,我其实对于这次夜骑以及后续的封校事件有了一种看法,应激性反应创伤。这件事情可能最根本的起因在于当代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他们既不能从工作上得到存在感,也不能从平常的学习中得到存在感,也没有办法自我去寻找一个解脱的路径,比如说寻找爱好(比如彩虹室内合唱团,还有其他的民间乐团,或者一些骑行团都是非常好的一些组织)(我原本也以为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干劲的一群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只是少部分,包括我的声乐老师这一类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激情去生活的,但是也有很多一部分,就真的是每天在宿舍里要么学习,要么打游戏。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而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生活的平庸,依赖于网络,并且从群体中获取存在感,成了他们的执念。因此,有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就会引起巨量的跟风(当然,错误的引导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一是引导时间错误,二是引导人群也错误,可能是当地的政府比较希望大学生能找到存在感和激情吧)于是就有了开封夜骑。但是日均十万的人流量是道路负担不起的,所以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就是封校。当然,这件事情的影响也持续了很久,导致后面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封校这个制度也一直在实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的来说就是内心空虚,如果没有目标和热爱的话,那确实闲的慌)
-
讲座反馈:
在讲座的开始,我们先对叶嘉莹先生进行的缅怀,她十分伟大,她对诗歌的情感,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探索,他用一生对古诗进行了深刻的钻研。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苏轼展开讨论,他是一位贯通艺术和人文的伟大诗人,他的早年生活是率真执着的,但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去坠入了不断被贬的这个漩涡,在这段时期,他写下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在一开始预习时,我只读出了他对过往的怀念和一种无奈之感,但最后一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运用了一句反问句,人生难道就因为一些挫折就没有意义了?人生的价值在于“经历”,之后的人生无法预测,但我们还是要努力的走下去。这就是为什么苏轼的诗能“言志”时文讨论反馈:
在讨论的开始,万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夜骑和宿舍中的一线管理,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关联?经过我们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我们发现“夜骑”是大学生对压力的一种释放,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游行”,反而更能反映出大学生的迷茫而无助的状态。我认为关于一线管理在危急时刻做出了决定,更反映了他们对负责的一种认识,责任不仅仅是对于他人的,更是对于自己的,在他们做出决定的同时,有没有对自己的言行而负责呢? -
时文讨论反馈
其实在这次的讲座前,我就已经听完老师讲过大学生夜骑的这个事情,我们当时讨论的问题是这件事情到底反映出了什么。我们有很多同学提出是一种忙碌的行为等等…樊老师也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这是一场“青春风暴”是一种朝气的表现,而且所谓夜骑,也就是在夜晚骑车,本意并没有打扰市民的打算。这次在讲坛,我们也拓宽了思路,提到了对压力的释放和大学生与社会存在感等等的关联。对于现在封禁“监狱式”管理一刀切的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社会形势,也希望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变。
苏轼(上)讲座反馈
关于苏轼的讲座前,樊老师先为我们讲了叶嘉莹女士并对她的逝世默哀。叶嘉莹女士借鉴西学与中国的诗歌所结合讲出了诗歌真正的情感与关于人性生命的根本。至于樊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关于苏轼,他其实一直是我国民众心中不朽的历史人物,种种调查也显示它是最受国民欢迎的诗人之一,苏轼留在一代代人们心中。苏轼的人生跌宕起伏折坎坷,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也一直在改变。它能在苦难中寻求一份乐观豁达的“道心”、闲适自得的心境,也不使人意外他能创立豪放词派了。 -
我们先进行了时文讨论,最初预习的时候确实会简单的认为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但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的。接着万老师让我们思考了如果我是两个材料的当事人,我会怎么选择,从中我们慢慢找到了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当事人都存在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夜骑的一部分原因是跟风;一线管理者在面对突发的情况时,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很难做到独立思考,于是最划算的方法就是遵从规则。了解这点后我们重新将视角投射到更大的角度——社会怎么了?从出生起,总会有人尝试告诉你,你应该在这么做,原因是大家都在这么做,再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人往往无法自我独立,也没有负责意识,因此在面对一些紧急情况和挫折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只能将魔爪伸向其他人,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我自己来说其实也很有感触,到目前为止有很想学习的专业,但是父母往往因为这条路会有些难走,相比更多人会走的路,缺少规划的方向而劝阻我。于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未来我始终迷茫。所以我深感在这个追求唯一答案的社会,坚持本心做选择真的是一件困难又让我敬仰的事情。
然后是有关苏轼的讲座,深入他的诗歌后深感其之才气。不管现实怎么样,还是不禁对苏轼思念亡妻之作所深深打动。同时我又不禁猜测这是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第一次梦到她。我觉得同学所理解的画面很有意境美,恍惚间我在镜子里看到你,好像每个平常的早晨,你正梳妆打扮着。你顿了顿,抬眸看向我,我忽的发觉自己已变得苍老,也许你的眼泪还是认出了我。 -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苏轼。在讲座中给我带来感触最深的是苏轼的两首诗,一首写给弟弟,一首写给妻子。
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大半部分皆在写人生的虚无与偶然,不可衡量,却在最后点出“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这一看似平常实则饱含哲思的诗句。他告诫子由,即使面对失败的人生,也不能因此陷入虚无。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一时得失,而在于记忆中的“崎岖道路”,在于生命中经历的一切,和脚下这条需要继续向前走的路。
而《江城子》则更加感人。多年后再次梦到去世的妻子,是一个平淡的早晨,深埋于记忆中的人忽然活生生坐在那里梳妆打扮,他们在镜子中对视,铜镜中映出两人虚幻而又模糊的脸。苏轼担心妻子认不出饱经风霜后的自己,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点明妻子还是认出了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理解,包容他。苏轼提笔写下自己的妻子,他发现了日常生活中平淡的相处,同样能带来数不尽的感动,而非像自古以来的其他文人那般,反而对萍水相逢的记忆更加深刻。 -
时文讨论反馈:
起初我并没发现大学生夜骑开封之事与学校宿舍制度、最近的一些恶性事件的关联。现在想来,这届大学生,甚至未成年的我们,会不会变成社会中的那一类麻木、对生命无敬畏的人?
现在觉得愚昧、不懂变通的管理员,也许我们以后也会成为。一方面,规则是红线,不容挑战;一方面,紧急情况,不容迟疑。在常规与紧急情况之间、坚守规则与不坚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大江东去:苏轼(上)反馈:
苏轼,苏东坡,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我小学到现在一直练的就是苏东坡的字,这可惜那时只是觉得苏东坡的字写得好,却没研究过他写的词所包含的意义。
正巧,最近又开始临摹苏东坡写的《黄州寒食帖》。这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刚开始写的一幅帖。翻开字帖,这幅帖中的字与《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那样清秀工整的字不同,时重时轻,潦草放荡,还写错两字,漏写一字。结合东坡他的悲惨经历,他当时苦闷、短暂落寞、痛楚之情,透过这小小的字帖,跨越了千载时空,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十年生死两茫茫”,我觉得这句话既是苏轼对亡妻所言,也是我与苏轼的羁绊。生死两隔,千年岁月,但东坡之诗词不灭,东坡精神永存。 -
这次时文讨论中,老师引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两种社会事件。一开始我看到了人们被压抑良久之下集中的、疯狂的爆发与情绪宣泄,而子宴看到的是,在这种疯狂行为背后的,人们的迷茫与无措。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情绪以及派遣方式的迷茫。我们很难下定义,说,这样社会事件就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这些事件思考到最后,似乎都落到“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这样一个极其宏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个体的力量很难影响到什么。但是这个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如果我们自己努力关心社会,学会为自己负责,勇于打破不合理的规定,与他人建立链接,努力做些什么打破沉默螺旋……那也许,会有改善吧。
这次讲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
一开始读到这首诗我并没有很深的感触。诗的前三句写世事变迁无常,最后回顾往昔,好像是一个很“老套”的套路。但是当我们细细体会,诗的最后一句写的是“人困马(驴)乏”这样一个并不愉快的场面,这是在苏轼与苏辙为了实现理想,去往京城路上的一个场景。它不愉快,但是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些,它便有了意义,尽管我们的理想不一定能实现,但是这样一段同行的深刻回忆加深了我们之间的羁绊,加深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让我们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面对人生的偶然性的时候,不走向虚无。
另外我们在提到《超然台记》时,提到苏轼“与民同乐”的思想。在了解到王安石变法的种种问题,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之后,我更体会到在“与民争利”的背景下,实践“与民同乐”是多么的重要与可贵。 -
本次的时文讨论关注到的“大学生夜骑”我其实一开始并不觉得它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缩影。这件事的本质是大学生通过夜骑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体现青春的活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提到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是年轻人过度的跟风和缺乏创意感,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再到“特种兵一日游” 。模版化的旅游攻略和vlog引领了一时的潮流,但又迅速被另一个流行的风向标所替代,这就是快餐式娱乐所带来的后果,太多的事情有了捷径而缺乏了创意或是思考,但这些大学生真正想要什么的,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很感谢讲坛多年的培养让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所有的选择,但理解或认识自己是人生永恒的课题,我希望未来可以有能力给自己满意的解答。
关于这次的讲座内容,其实是在讲坛听的第二轮苏轼(很奇妙……)。我试图找寻自己当年听苏轼时留下的印象(也翻了反馈和笔记),太具体的内容早已不记得,但对他诗词的很罕见地产生了共鸣,以及感同身受的理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特别喜欢同学回答中提到对这句诗的理解“经历了10年之后,哪怕已经经历沧桑,互相都认不出对方,但真挚的爱让他们惟有泪千行”,梦里的所有场景都是虚无缥缈的,但真切的感情是历经千年,依旧能被我们现代人所领悟的。
-
如果我能选择和一位诗人作朋友,那我将选择苏轼。我意识到他之所以从古至今都如此受欢迎,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他有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哪怕被四处贬谪,仍然在哪里都认真地爱着百姓,也受到他们的爱戴。他一直很认真地生活着,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仅在结尾提到了他们之前一同赶路的经历,却成了苏轼一生的精神写照,就算生活再无依无靠,不变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感受和亲人的陪伴。
今天涉及到的有关大学生的事件,我认为也反映了一种上层管理者的恐慌。他们把大学生“圈养”起来,不允许他们做出这个年纪普遍的自由行为,甚至连基本需求也不满足,因为“规定”。或许是有人既需要大学生的那种冒险精神,年轻人的活力来帮助他们完成很多事QQ,又将他们过度保护,生怕他们翅膀硬了做出所谓危险举动。就如同一位同学提到的“人之间的纽带联系慢慢淡化”,如果只是漠不关心地将这些事件定义为某些大学生的冲动行为,那的确是十分不近人情的表现。
-
本次讲座开头进行了集体对叶嘉莹先生的缅怀与默哀。看到视频中叶先生说的“我的根在中国,我一定要回到中国。”那眼中的坚定不移让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樊老师也讲述了他与叶嘉莹先生的“擦肩而过”,当樊老师说到自己当时并没有对文学产生那么大的兴趣,导致终是没能见到叶嘉莹先生,我感受到了樊老师心中生发出的惋惜与遗憾。同时,我也为自己之前并没有了解过叶先生多少而歉疚,也为当代学生普遍沉浸在应试的囚笼中无法抽身、无法自拔而感到悲哀,这是一件多么无意义的事,却也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有幸能在讲坛这个大家庭,能有机会触及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之根留存的余温,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领悟“诗”是文学之“明珠”、是人所体现的最本质的东西。
本次讲座主讲的是关于苏轼的一生。
再一次直观地见到了说不尽的苏子。苏轼在如此诸多的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他的足迹似乎步步是名胜,他留存于后世的书法、画作、诗词、散文、美食、茶饮等等,无一不是为世人所称颂。
不曾想那时的苏轼在官场上却是处处不如意。我们书院目前在进行第二次共同阅读林语堂撰写的«苏东坡传»,仅仅只看到了他人生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他与大他16岁的王安石在变法时的纷争不断,可惜当朝皇帝却是偏向王安石所行的新法,这也使得苏轼这一皇帝亲自批的“三等”才子不得不开启他漫长人生的贬谪之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在我的脑海中,古代词人所描写人的大多为歌舞的妓女、萍水相逢的红颜知己亦或是自己的妾,几乎没有人会特别提到自己的妻子,或许就是因为天天在一起,太平淡、太寻常,所以缺少了那么一份热切的情感需要去表露。而这首词偏偏写的就是苏轼的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妻子已逝10年,自然是不会每天都挂念着,却常常会想起;“尘满面,鬓如霜。”是苏轼这10年来以饱经沧桑,容颜老去;“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是虚幻的,镜中也是虚幻的,而两人都是透过镜子看到对方,看到的也是虚幻的,梦中那虚幻的场景虽然平淡,却又那么真实、温馨,仿佛妻子又回到了苏轼的身旁,此时的他们相顾无言,泪水里面却饱含着无限的包容、理解和爱!这是多么似真似幻的境界,仿佛他们夫妻二人置身于虚幻之中,仅有两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情感纵使10年两相隔,依然相互连接着。这样超脱生死的爱情令人艳羡,也令我泪目,是这样一个女子从侧面造就了这样一个世人眼里无所不能的苏东坡!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女子!
苏轼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一生是行读的一生,追着他的足迹,让我们不断坚定行读的意义。 -
时文讨论:
本次时文讨论是我的一个自我突破,能够在短短半个多小时时间内发言三次是我前所未有的。
一开始看这两则事件时是极度气愤的,似乎已经说不出来到底为何如此之愤怒。可是在跟着老师分析事件的时候怒气却一点一点消减、褪去了。
就第二则事件,从三个方面来讲:学生被剥夺了自由与责任,是一种被环境默认“我没有能力承担后果”的消极感受;校方则是会觉得管理更轻松,结果却不然——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更像是生活在监狱,而促使校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因为他们对于事实的夸大以及对想象中的事态发展进行的过激判断,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对结果没有准确的把握;而一线管理者本来能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看上去已经丧失人性的方式来处理材料中的三个应急事件,他们的潜意识告诉他们——“我在服从命令。”这样就属于一种“平庸之恶”。
或许这则事件在每个人那里有不同的看法,事件本身也具有多面性。但老师希望我们不要去怪这些人,在失业率大大提高的背景下,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弹性,更别说对别人留出足够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