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
这次讲座主要围绕苏轼展开。随着对苏轼的了解增加,我愈发觉得他实在是太伟大了。从诗文到书画,从美食到古迹,几乎在那个时代能想到的方面,他都给人们留下了些什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苏东坡传》中好像没有引用此诗的后四句,可能因为前半首诗更加出名。课上提到,其实前面提到的面对生活的“偶然”态度并不是苏轼最想推崇的,这点我最初在阅读时并未体会到。相反,他告诉弟弟,同时也告诉我们后世的读者,抓住当下、铭记生活中看似琐碎的小事才是最重要的,这与前两次讲座提到的“不如怜取眼前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
-
讲座反馈:在讲座的一开始,我们先进行了时文讨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关于大学生夜骑开封的事件,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封校期间所产生的种种事件。我认为它们体现了青年人过度自由与过度限制青年人的缺点,青年人特别容易冲动,容易无脑跟风,大学生夜骑开封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大学生毕竟也是成年人了,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可是第二部分的1系列事件体现了学校过分限制了大学生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应该既给予人们一定的自由,把枪口抬高1cm,还要制定合适合理的制度。随后我们一起悼念了叶嘉莹先生,正是因为她不断的播撒人文的种子,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人文讲堂呀。最后樊老师跟我们讲了苏轼,他是一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连串的负面的事都在他身上发生过贬官,入狱,贬官,入狱,流放,不过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努力的撑起了一家人生活。
-
时文讨论:
讨论中将“夜骑开封”、“封校”和多件恶性伤人事件放在了一起,我起先觉得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极端,但是在层层深入的剖析之后发现了其中紧不可分关联。
这三件事,形成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闭环。
在我看来,它们的根源也许有一部分是出于当前中国应试化教育下品德教育、责任教育的极度缺失。人们过分重视分数、名次、成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好成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健康……试问:一个不珍惜、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如何知道去珍视别人的生命呢?(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是迫不得已,因此很可悲)也是同理,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规定”下的孩子,如何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大人呢?
而他们也并非生来如此,人的价值观在长期的压抑下越来越扭曲,逐渐丧失了“自主”。这样的过失不应当加于一个人身上。讲座反馈
起先在讲到王国维的话的时候,我是感到很惊喜的。之前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很喜欢苏轼,他对我而言是一个纯粹的乐天派,直到最近我个人真正身处低谷的时候,才发觉了苏轼身上的人格的可贵。他一生碌碌不得志、起起落落,但他却不曾沉沦于彻底的虚无和绝望,换句话说,他能够一次次把自己从绝境之中救起。一生所作的很多诗词,无论提笔之际多么消沉,末尾却依旧是以希望落笔。
《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就是一种虚无与存在的反差,颇有些加缪“存在主义”的意味了,将一个人漫长的一生细化到一个极小的片段里去,人在生命的片段中永远鲜活,在世间留下了“存在”的痕迹。
我在讲座的时候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这是一种不曾消亡的精神,一种极凝练的人格力量。以诗词为载体,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被一代代的人传承,过去、现在、未来……经久不散。 -
这一次我们进行了时文讨论和苏东坡的讨论。
这次的时文讨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围绕大学生夜骑开封与宿管的问题展开,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主要是由网络的发酵、高潮时期、以及最后阶段组成,而它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的政府太过于热情,为了大力拉动发展,广泛宣传让大学生来到开封,最后酿成了灾难。而宿管的问题则是中国社会架构的一个主要问题。宿管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人群,他们为了不丢掉工作,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管理行为,也就是超越人性的一种极端的规则控制欲。如果不当上宿管,那么他们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干了,在当时的处境下,应激的情况下,不得不这么做。
关于苏东坡的讨论,老师跟我们讲了苏东坡早年时期,我发现他是一个全才,从散文到诗词,再到书画,样样精通。老师先向我们系统性地讲了苏东坡早年到晚年的经历,从刚开始的中制科三等到王安石的对抗,让我真正看到了苏东坡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最让我感到触动深刻的是超然台记的的创作,他从杭州到山东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创作了水调歌头。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当时他去山东时还受到了皇帝的侮辱,最后他来到徐州做太守,为了治理洪水,在城门前站了好几天,后人用徐州黄楼来纪念他。我觉得苏东坡不管从能力还是品格上都是个让我敬佩的人。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落实到了实际上,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他留下的足迹。 -
这次时文讨论接触了很多我比较陌生的名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平庸之恶”。“平庸之恶”的表现感觉就像为了保全自身然后牺牲了他人的利益。那当我们面对这些有“平庸之恶”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呢?他们不通人情、不会变通固然是一个容易受人辱骂的点,但他们大部分又是底层人物,只想保住自己的温饱……那当我们处于那种境地的时候,“平庸之恶”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是对是错呢……
这次讲苏轼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他和他的妻子王弗。两个人一个诗文天赋拉满,一个情商拉满。两个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但就在王弗26岁时她逝世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后,即便苏轼尝试不再想起,却难以忘记。脑中平时最为温馨、平常的场景反而成了最感人的。那我们在度过这一个个平常的场景的时候,不也要好好珍惜么?苏轼的词是故事,也是人生的道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又是该自己编造一段曲折的剧情,还是仔细刻画出日常中的某些细节呢? -
我从时文讨论和讲座两个方面来写我的反馈
首先是有关于跟风和盲目之间的关系,我不是完全赞同上课时老师讲的:大学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才会在网上被迫跟风,这种观点太绝对了。我们不能认定每个大学生都会持有这样的心态,不可否认,他们其中确实有跟风的人,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毕竟她们已经成年了,无论如何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除去这个点,跟风是不是就一定等于盲目?人在从众中获得的安全感是真实的吗?我认为这个安全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既真实,因为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当个体顺应群体行为或观念时,从心理上会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这种被接纳感会让人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社会位置,不会被孤立。但它也可能是一种错觉。个体只是因为害怕与群体不同而选择从众,内心深处可能并不真正认同群体的行为。当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或者被推翻之后,这种安全感就会迅速崩塌。即使如此,我认为人类还是避免不了这种从众心理的,即使她们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者这种选择的成功率并不大,但是她们仍然会选择和大众做出相同的选择。这个点其实可以和接下来所提到的责任感相联系。讨论的后半段所提到的为什么人类宽容的自由在现在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她们害怕担责,害怕事情的结果超出自己的预测,从而选择一种偏激的行为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从众心理也可以用这个来解释。人们害怕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会导致自己无法估计的后果,所以选择和大多数人保持同样的选择,以此来欺骗自己。即使错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这种心理其实是符合人性的,但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尝试改变,去找到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和自由。
关于苏轼,课堂上讲的几篇文章我都很有感触。首先是《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他让我想到了课内所学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受,(甚至物也不是)他所呈现的就是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变化的现象,而这其中有蕴含了许多道理:首先是变化是永恒的,也就像前文所说的: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也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因此而陷入一种虚无之中。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目标,更多地是你不断接受这些变化带来的挑战,并适应解决这些变化的经历。那些经历会让瞬间的变化和偶然成为永恒的回忆和成长。
第二篇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轩窗,正梳妆”,就像课堂上所讲的,他有一种虚幻的美感,因为梦境和镜子的双重虚幻而给这首词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美感。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你日夜思念的爱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她背对着你,但你已经从镜中与她对视,那种欣喜和思念无以言表,最终唯有泪千行。而当你伸手去触碰她时,却将这个美好的梦境打破,化作一片虚无,睁眼,现实仍是一片凄凉。这种本就虚幻的情感在现实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动人,也更为珍贵。 -
这次的时文讨论以开封夜骑的事件引出了有关应急事件处理的话题。说起这几起事件之间的共性,我的反应只是在于人们体现在无脑跟风和遵守规则上的对独立思考的缺失,而忽略了当中的原因和底层逻辑:为什么人们会逐渐变成这样。其实我觉得其中有一个举例让我印象很深,就是很多犯罪者往往是经过了规则之后无门可告无路可走的处境之后才选择了犯罪。这让我联想到了之前去孟姜女祠的时候讲到的传说的起源。同样都是对规则和体制的无可奈何,这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也是我需要去探索的
有关苏轼的部分,我觉得上完了讲座再回头看他诗词中最感人的部分,是他对于情感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是他在诗中感人至极的描写,更是他对于最日常、最平淡的情感的描绘,是他在怀人之际任然对他弟弟的人生建议,是对于生命意义的强调。区别于上次所讲的晏殊的圆润,我认为还是苏轼的诗词情感更让我感动与沉迷 -
时文反馈:
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了夜骑的新闻和关于学生在校管理这样的事情。万总问了我们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是大学生,会不会也参加这样的夜骑活动?如果我们是宿管,会不会破规则放学生出去?在讨论完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的,我还是会参加夜骑活动。每个人都向往着一种自由,虽然流传着“青春没有售价”这样的流行语,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现实的一种写照,我们需要自由,其实不算自身原因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活动(但同时还是不能影响到交通管理)。如果我是宿管的话,我也会放事件中的学生出去,医护人员已经来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不可能会造假,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就算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但我仍然选择放行,毕竟也是救了一个学生的命,如果不救,后果可能不可想象。
讲座反馈: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苏轼,苏轼的身份有很多,这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很强,同时他的豪放在我们所学习过的诗歌中也是很能体现出来的。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从做官到外放到贬谪,就这样无限的循环,但他有开阔的胸襟。同时他和他的妻子二人之间是很有爱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虽然两人不说话,但好像心连心,都特别能理解对方,他们感情的真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平常的画面,相比其他的诗人来说,拥有了这一点我觉得会让人更加能有同感。 -
时文反馈——平庸之恶
这次时文讨论,田老师提出的“平庸之恶”、“obsession”这些概念我之前都有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与事件结合起来分析。
各地高校封校期间发生事件的一个共性是:基层管理者执行上级任务,上级执行更上级的任务,而任务本身在下达时,只要求结果。
我发现,当这样的链条足够长,以至于每一个环节的人没法窥视它的全貌的时候,他们就都觉得自己是很无辜的、自己是不用承担责任的。杨子墨给我们分享了二战时纳粹军官的故事,引出下一个问题——基层管理者为什么像那个军官一样,不肯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呢?我一开始认为,这样的人是浅薄、麻木的,他们是不太会思考的,他们对事物没有判断。但后来,在田老师的引导下,我发现他们不是不愿意这样做:其一,严苛的规则也限制住他们自己,其二:或许真的有一种神圣感在呢?他们正在履行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也没有办法再去责怪他们,或许只能追溯到一个无力的源头——官僚体系的最高点。讲座反馈——大江东去
本次感触最深的两个点在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谈《和子由渑池怀旧》之前,我先看了看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所交代的背景——弟故地重游、却沧海桑田、念浮萍之身……于是乎,托遗响于悲风。
可苏轼,一开始也说“飞鸿踏雪”的虚无,停笔时又成“往日崎岖还记”——路上人困,蹇驴嘶——人生无常,亦安之若素。过去零零碎碎的、或好或坏的记忆铺陈在走过的路上。这与前文一下子形成了反差,也与存在主义意外的切合,所谓存在即意义正在于此?不禁想起世俗无意义、个人有意义的格里高尔。这还引发我的深思:生命的价值在于何处?或许正在于走向注定的结局的那条路上,我们所做的事——而结局因此展现不同的意义。
在樊老师刚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的ppt翻出来之后,我就开始感到激动——没法再详细描述心情,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半年前亲身在鹳雀楼看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两年前在岳阳楼看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也抱着同样的心情吧。这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共振。回想起我曾去过的三苏祠,苏轼墓前,不正是《江城子》里所说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吗?真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一颗歪斜短小的松树横在土堆旁,而苏东坡墓的方向,每晚会正好有一轮明月升起。
永远是说不尽的苏子啊,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时就感慨他是一个多么标准的全才,多么经典的文人形象,他已然成为了文化符号——其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不死。 -
很遗憾因病没能来参加讲座,苏轼的一生真的可谓是跌宕起伏,从科举考试开始到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以及接二连三的贬谪。苏轼的人生真的非常辛苦,但他却表现出了不凡的心态。
在“乌台诗案”的之后,苏轼经历让他几乎奔溃。但在他的诗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他并没有屈服于困境,即使在简陋的驿站中,他也保持着乐观和豁达。他带领家人一起努力克服生活的困难,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是主持人采访马斯克问中国是否会出现下一个马斯克,马斯克的回答让人深思:他认为创新来源于对以往经验的质疑,如果在教育体系中不鼓励你这么做,那么这会妨碍创新。我看到有同学写了平庸之恶。查了资料发现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我目前接受的教育确实如此,我们几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老师的安排。现在的语文答题也是套路化,背诵作文直接去套。几乎丧失了自己去思考,长久的安排下来,每个同学也越来越麻木。我想这些一线管理者和我们是一样的,只要听命令办事,力求不犯错,这就是社会的答卷。
-
在现在的社会中,单一的价值观遍布了各行各业各种人群。从孩童,到学生,到逐渐开始工作,很多人都深受同一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上次的时文当中,我们发现了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原因与可能影响,而这些影响具象化到每个人上,就产生了这次时文的各种事件。服从、功利,导致的就是盲目的从众,盲目的遵守,没有真正的价值与目标,而最终滑落为无希望中的发泄、逆反与虚无中的慢性死亡。当人真的去自我探索,自我质问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又真正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这种的探索,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基本等同于对自我的怀疑与打破。大家基本都是同样的价值观,都受着这种价值观的熏陶,这种自我的质问与探索自然是无从谈起。而文学,人文的世界,就可以打破这种价值观。一开始当万老师问大家:“如果你在郑州,你会去参与夜骑吗“时,我是举手的,因为我确实喜欢在大晚上骑车,而且我也受这种应试的环境、氛围所扰,也需要去发泄,但仔细一想,我自己喜欢在夜晚骑车就是因为夜里宁静与自由,是这种古代许多士人也会去追寻的环境。但在这个喧闹的骑行队伍中,我受着人群的裹挟,谈不上多自由,也根本不清净。所以现在再让我举手,我就不会再抬起来。
苏轼一生当中,有过犹疑,也有改变,但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纵观他的一生,他不变的地方十分的多,比如他的乐观、不虚无,比如他的为民着想,与民同乐,甚至到后来完全深入民间,又比如他的率直和对情感的珍视。即使在黄州,苏轼一生的最低谷,他受着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打击,他还是在其中找到了慰藉:“自爱铿然曳杖声“,他也还是在为民着想,成立了救儿会。而那首与苏辙的怀旧诗中,多少人都只是停留于飞鸿踏雪,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随机、偶然的,也就如那飞鸿一般,不再去记住那些脚印,将自己的人生放在眼前的这一刻,但苏轼却记住了那天与苏辙一同人困马乏的赶路的样子。这既呼应了怀旧的题,站在苏辙的角度来想,更是会为这种夹杂着两人情谊的回忆而动容;在我们看来,又是感到这种记忆的力量,是如此的可贵,跨过了时间,将情感、生命,永久的保留下来。苏轼的人生,在大多数不那么去了解他的人看来,其实就就是似飞鸿踏雪般,在历史中,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几个印记,但人们记住了这些印记,记住了他栽下的荔枝树,记下了他居住的雪堂,记住了他的诗篇,也记住了他的精神,苏轼这个人。这种记忆,让苏轼,留在了世界上。正如樊老师在眉山欣赏为苏轼举办的音乐节时所想的,”苏东坡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也就是记忆的力量。
另外,记忆也能保存那些历史。当我们有了记忆,那些恶行,恶施才不会轻轻而悄悄地踏过我们身边,但当这些记忆逐渐被抹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记忆的这一作用?知道那句话:“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人不少,却有多少人会想到如孔子一般为我们的这个时代写下自己的《春秋》?
-
1.本次没有能来参加讲座,没有能了解到老师所谓的平庸之恶。但是在看完同学们的反馈后,我其实对于这次夜骑以及后续的封校事件有了一种看法,应激性反应创伤。这件事情可能最根本的起因在于当代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他们既不能从工作上得到存在感,也不能从平常的学习中得到存在感,也没有办法自我去寻找一个解脱的路径,比如说寻找爱好(比如彩虹室内合唱团,还有其他的民间乐团,或者一些骑行团都是非常好的一些组织)(我原本也以为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干劲的一群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只是少部分,包括我的声乐老师这一类大学生,其实是非常有激情去生活的,但是也有很多一部分,就真的是每天在宿舍里要么学习,要么打游戏。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而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生活的平庸,依赖于网络,并且从群体中获取存在感,成了他们的执念。因此,有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就会引起巨量的跟风(当然,错误的引导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一是引导时间错误,二是引导人群也错误,可能是当地的政府比较希望大学生能找到存在感和激情吧)于是就有了开封夜骑。但是日均十万的人流量是道路负担不起的,所以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就是封校。当然,这件事情的影响也持续了很久,导致后面很多时候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封校这个制度也一直在实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的来说就是内心空虚,如果没有目标和热爱的话,那确实闲的慌)
-
讲座反馈:
在讲座的开始,我们先对叶嘉莹先生进行的缅怀,她十分伟大,她对诗歌的情感,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探索,他用一生对古诗进行了深刻的钻研。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苏轼展开讨论,他是一位贯通艺术和人文的伟大诗人,他的早年生活是率真执着的,但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去坠入了不断被贬的这个漩涡,在这段时期,他写下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在一开始预习时,我只读出了他对过往的怀念和一种无奈之感,但最后一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运用了一句反问句,人生难道就因为一些挫折就没有意义了?人生的价值在于“经历”,之后的人生无法预测,但我们还是要努力的走下去。这就是为什么苏轼的诗能“言志”时文讨论反馈:
在讨论的开始,万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夜骑和宿舍中的一线管理,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关联?经过我们一系列的讨论之后,我们发现“夜骑”是大学生对压力的一种释放,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游行”,反而更能反映出大学生的迷茫而无助的状态。我认为关于一线管理在危急时刻做出了决定,更反映了他们对负责的一种认识,责任不仅仅是对于他人的,更是对于自己的,在他们做出决定的同时,有没有对自己的言行而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