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苏轼(上)& 时文讨论
-
讲座反馈:
在讲座的开始我们先对叶嘉莹先生进行的缅怀,通过樊老手的讲述,才意识到这位先生是多么伟大的人!具特色的文学大家,他一生穷尽所学将自己对于古典文学的认识传播开来,明白了自己的文化。
在之后我们进入了讲座,名为大江东去:苏轼。以大江东去为名化用苏轼的诗,大江体现了他贯通的艺术通过讲座,我发现了苏轼的以上是那么的多舛,年轻时饱受重用,英姿飒爽,具有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但是在经历了父母的相继离世之后,和一些官场上的政治失利并且还遭遇了乌台诗案,我觉得这是他一生的至暗时刻虽然保存性命,但活着并没有那么快乐。实文讨论反馈
今天主要是围绕前一段的热点新闻,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展开,并且这件食材开端时还是有一个好的导向,但是在事件的高潮却引发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说造成当地的交通瘫痪等一系列连锁事件,这些事件无不体现出超过预期的特点。 -
在这次讲座中,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苏轼从一开始的科举考试到后来人生中的大事件——王安石变法到后来每次固定的三年一贬,而尽管前面的经历跌宕起伏,在看透世俗官场之后的那种所谓“圆融”的心态才是苏东坡人生最精彩的地方。黄州、徐州、杭州、密州这四个地区见证了苏轼的豪放,落魄和美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心境可谓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家人的负担一下子就将他打垮了,这一点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得到了体现,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即便居住在简陋的驿站中也并没有让他失去乐观旷达的心,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这样一个夜晚,同样的景,同样的人,不过那一次,只有苏轼和张怀民,即便外面的朝廷勾心斗角,我在这一亩三分地中,依旧能闲适自得……
-
时文讨论:今天讲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其实关于夜骑我也是有一些自身的体会的,去年我也跟着几十个同学在晚上八九点的时候骑车,当时我应该就是一时的冲动,被几个同学拉去的,所以看到这次事件我第一印象就是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盲目跟风,而不是真的自己有想去做这个事,而且这次活动还造成了这么大的交通堵塞,我觉得是非常不值的。后一个关于规则的讨论,老师说到了一个词叫“平庸之恶”,我比较感兴趣,回家查了一下,发现我最熟悉的一个例子就是指鹿为马,可以说,这些宿管的行为就像是那些大臣,明知真理,却总是口不对心
讲座反馈:苏轼的一生真是打击重重,丧妻、丧父、流放、贬官、入狱,这要是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或许他早自杀了,可他是苏轼,他即使经历了这么多也依然怀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这次一级会员讨论我们讨论的也还是关于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在说到材料二时,三件事万老师问我们对于这种因为“规则”而损害了人自己的利益如何看待。一开始,方萱沂同学提到了“规则是人制定的”,我便想到了法律上有一个名词叫“紧急避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事件3的火灾即使宿管为了让同学们出去破坏了闸机也不用负责,更何况只要打开闸机门就好了……规则是人制定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人制定的规则违背了初衷反而害人,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
这次讲座主要围绕苏轼展开。随着对苏轼的了解增加,我愈发觉得他实在是太伟大了。从诗文到书画,从美食到古迹,几乎在那个时代能想到的方面,他都给人们留下了些什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苏东坡传》中好像没有引用此诗的后四句,可能因为前半首诗更加出名。课上提到,其实前面提到的面对生活的“偶然”态度并不是苏轼最想推崇的,这点我最初在阅读时并未体会到。相反,他告诉弟弟,同时也告诉我们后世的读者,抓住当下、铭记生活中看似琐碎的小事才是最重要的,这与前两次讲座提到的“不如怜取眼前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
-
讲座反馈:在讲座的一开始,我们先进行了时文讨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关于大学生夜骑开封的事件,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封校期间所产生的种种事件。我认为它们体现了青年人过度自由与过度限制青年人的缺点,青年人特别容易冲动,容易无脑跟风,大学生夜骑开封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大学生毕竟也是成年人了,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可是第二部分的1系列事件体现了学校过分限制了大学生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应该既给予人们一定的自由,把枪口抬高1cm,还要制定合适合理的制度。随后我们一起悼念了叶嘉莹先生,正是因为她不断的播撒人文的种子,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人文讲堂呀。最后樊老师跟我们讲了苏轼,他是一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连串的负面的事都在他身上发生过贬官,入狱,贬官,入狱,流放,不过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努力的撑起了一家人生活。
-
时文讨论:
讨论中将“夜骑开封”、“封校”和多件恶性伤人事件放在了一起,我起先觉得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极端,但是在层层深入的剖析之后发现了其中紧不可分关联。
这三件事,形成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闭环。
在我看来,它们的根源也许有一部分是出于当前中国应试化教育下品德教育、责任教育的极度缺失。人们过分重视分数、名次、成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好成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健康……试问:一个不珍惜、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如何知道去珍视别人的生命呢?(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是迫不得已,因此很可悲)也是同理,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规定”下的孩子,如何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大人呢?
而他们也并非生来如此,人的价值观在长期的压抑下越来越扭曲,逐渐丧失了“自主”。这样的过失不应当加于一个人身上。讲座反馈
起先在讲到王国维的话的时候,我是感到很惊喜的。之前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很喜欢苏轼,他对我而言是一个纯粹的乐天派,直到最近我个人真正身处低谷的时候,才发觉了苏轼身上的人格的可贵。他一生碌碌不得志、起起落落,但他却不曾沉沦于彻底的虚无和绝望,换句话说,他能够一次次把自己从绝境之中救起。一生所作的很多诗词,无论提笔之际多么消沉,末尾却依旧是以希望落笔。
《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就是一种虚无与存在的反差,颇有些加缪“存在主义”的意味了,将一个人漫长的一生细化到一个极小的片段里去,人在生命的片段中永远鲜活,在世间留下了“存在”的痕迹。
我在讲座的时候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放在苏轼身上也很合适。这是一种不曾消亡的精神,一种极凝练的人格力量。以诗词为载体,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被一代代的人传承,过去、现在、未来……经久不散。 -
这一次我们进行了时文讨论和苏东坡的讨论。
这次的时文讨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围绕大学生夜骑开封与宿管的问题展开,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主要是由网络的发酵、高潮时期、以及最后阶段组成,而它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的政府太过于热情,为了大力拉动发展,广泛宣传让大学生来到开封,最后酿成了灾难。而宿管的问题则是中国社会架构的一个主要问题。宿管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人群,他们为了不丢掉工作,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管理行为,也就是超越人性的一种极端的规则控制欲。如果不当上宿管,那么他们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干了,在当时的处境下,应激的情况下,不得不这么做。
关于苏东坡的讨论,老师跟我们讲了苏东坡早年时期,我发现他是一个全才,从散文到诗词,再到书画,样样精通。老师先向我们系统性地讲了苏东坡早年到晚年的经历,从刚开始的中制科三等到王安石的对抗,让我真正看到了苏东坡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最让我感到触动深刻的是超然台记的的创作,他从杭州到山东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创作了水调歌头。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当时他去山东时还受到了皇帝的侮辱,最后他来到徐州做太守,为了治理洪水,在城门前站了好几天,后人用徐州黄楼来纪念他。我觉得苏东坡不管从能力还是品格上都是个让我敬佩的人。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落实到了实际上,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他留下的足迹。 -
这次时文讨论接触了很多我比较陌生的名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平庸之恶”。“平庸之恶”的表现感觉就像为了保全自身然后牺牲了他人的利益。那当我们面对这些有“平庸之恶”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呢?他们不通人情、不会变通固然是一个容易受人辱骂的点,但他们大部分又是底层人物,只想保住自己的温饱……那当我们处于那种境地的时候,“平庸之恶”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是对是错呢……
这次讲苏轼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他和他的妻子王弗。两个人一个诗文天赋拉满,一个情商拉满。两个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但就在王弗26岁时她逝世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后,即便苏轼尝试不再想起,却难以忘记。脑中平时最为温馨、平常的场景反而成了最感人的。那我们在度过这一个个平常的场景的时候,不也要好好珍惜么?苏轼的词是故事,也是人生的道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又是该自己编造一段曲折的剧情,还是仔细刻画出日常中的某些细节呢? -
我从时文讨论和讲座两个方面来写我的反馈
首先是有关于跟风和盲目之间的关系,我不是完全赞同上课时老师讲的:大学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才会在网上被迫跟风,这种观点太绝对了。我们不能认定每个大学生都会持有这样的心态,不可否认,他们其中确实有跟风的人,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毕竟她们已经成年了,无论如何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除去这个点,跟风是不是就一定等于盲目?人在从众中获得的安全感是真实的吗?我认为这个安全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既真实,因为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当个体顺应群体行为或观念时,从心理上会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这种被接纳感会让人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社会位置,不会被孤立。但它也可能是一种错觉。个体只是因为害怕与群体不同而选择从众,内心深处可能并不真正认同群体的行为。当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或者被推翻之后,这种安全感就会迅速崩塌。即使如此,我认为人类还是避免不了这种从众心理的,即使她们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者这种选择的成功率并不大,但是她们仍然会选择和大众做出相同的选择。这个点其实可以和接下来所提到的责任感相联系。讨论的后半段所提到的为什么人类宽容的自由在现在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她们害怕担责,害怕事情的结果超出自己的预测,从而选择一种偏激的行为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从众心理也可以用这个来解释。人们害怕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会导致自己无法估计的后果,所以选择和大多数人保持同样的选择,以此来欺骗自己。即使错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这种心理其实是符合人性的,但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尝试改变,去找到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和自由。
关于苏轼,课堂上讲的几篇文章我都很有感触。首先是《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他让我想到了课内所学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受,(甚至物也不是)他所呈现的就是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变化的现象,而这其中有蕴含了许多道理:首先是变化是永恒的,也就像前文所说的: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也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因此而陷入一种虚无之中。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目标,更多地是你不断接受这些变化带来的挑战,并适应解决这些变化的经历。那些经历会让瞬间的变化和偶然成为永恒的回忆和成长。
第二篇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轩窗,正梳妆”,就像课堂上所讲的,他有一种虚幻的美感,因为梦境和镜子的双重虚幻而给这首词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美感。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你日夜思念的爱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她背对着你,但你已经从镜中与她对视,那种欣喜和思念无以言表,最终唯有泪千行。而当你伸手去触碰她时,却将这个美好的梦境打破,化作一片虚无,睁眼,现实仍是一片凄凉。这种本就虚幻的情感在现实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动人,也更为珍贵。 -
这次的时文讨论以开封夜骑的事件引出了有关应急事件处理的话题。说起这几起事件之间的共性,我的反应只是在于人们体现在无脑跟风和遵守规则上的对独立思考的缺失,而忽略了当中的原因和底层逻辑:为什么人们会逐渐变成这样。其实我觉得其中有一个举例让我印象很深,就是很多犯罪者往往是经过了规则之后无门可告无路可走的处境之后才选择了犯罪。这让我联想到了之前去孟姜女祠的时候讲到的传说的起源。同样都是对规则和体制的无可奈何,这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也是我需要去探索的
有关苏轼的部分,我觉得上完了讲座再回头看他诗词中最感人的部分,是他对于情感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是他在诗中感人至极的描写,更是他对于最日常、最平淡的情感的描绘,是他在怀人之际任然对他弟弟的人生建议,是对于生命意义的强调。区别于上次所讲的晏殊的圆润,我认为还是苏轼的诗词情感更让我感动与沉迷 -
时文反馈:
这次我们主要讨论了夜骑的新闻和关于学生在校管理这样的事情。万总问了我们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是大学生,会不会也参加这样的夜骑活动?如果我们是宿管,会不会破规则放学生出去?在讨论完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的,我还是会参加夜骑活动。每个人都向往着一种自由,虽然流传着“青春没有售价”这样的流行语,但我觉得这句话就是现实的一种写照,我们需要自由,其实不算自身原因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活动(但同时还是不能影响到交通管理)。如果我是宿管的话,我也会放事件中的学生出去,医护人员已经来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不可能会造假,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就算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但我仍然选择放行,毕竟也是救了一个学生的命,如果不救,后果可能不可想象。
讲座反馈: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苏轼,苏轼的身份有很多,这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很强,同时他的豪放在我们所学习过的诗歌中也是很能体现出来的。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从做官到外放到贬谪,就这样无限的循环,但他有开阔的胸襟。同时他和他的妻子二人之间是很有爱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虽然两人不说话,但好像心连心,都特别能理解对方,他们感情的真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平常的画面,相比其他的诗人来说,拥有了这一点我觉得会让人更加能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