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行走作文
-
时隔4年,我终于再次去 到了豫园。犹记得上次去豫园还是在加入讲坛的第一次行走的时候。在豫园里,每经过一个地点,当年万老师所讲的场景都会或多或少的浮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过了九曲回廊 ,同学们围成畔池的样子。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回过头再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原来当初自己不懂的地方也能知道一点了。
来到豫园,首先要说的就是仰山堂,也是我这次一进园就直奔 的地方——为了看假山。细看假山,首先产生的印象就是“奇绝险怪”。站在堂的中间,跨过水池与峰峦错叠的假山对望,仿佛是真的山峰一般,让人敬往。水池中间还有着荷花 (。)和鲤鱼。两景观一上一下,结构分明而美丽,如处画中一般,也很难不让人感慨设计之精妙。
说起设计,就不得不提起园林中另一个很经典而重要的设计:廊桥。在游遍了豫园之后,我又对廊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总体来说,豫园的廊桥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让你走到园中任意一个地方,在景观上还能 分割水面。若是有一阵微风吹来,还会有一种于水面上行走的感觉。其中还夹杂有小轩,供人休息所用。
除此之外,让我感慨的就是那座戏亭了。当年潘允端为了避嫌,考上进士以后,从刑部调到了礼部再调到了工部,他的 父亲也因此辞职。他为了弥补自己的父亲,就打算修建一座园林,来实现自己“豫悦双亲 ”的愿望。可等到他父母去世了,豫园都还没正式建成。知道了这个故事之后,再来看里面的戏堂,感慨就颇深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潘允端的这份遗憾,也随着他所修建的建筑而被后人所知晓,文化的意义再次于这里显现。 -
先生,时代变了——方塔园行走作文
"先生,时代变了! 没有人理解你的!"
我相信这句话冯先生一定听到过。
园林,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上个学期,樊老师就带领我们前往内江公园行走过,后面又两次自行探访过园林。方塔园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不禁提出了疑惑。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樊老师这么选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想要探索的欲望盘旋在我的头上……
我们的集合地点是方塔园旁边的松江科技馆,对面是“云间第一楼”。这不会就是这次主题所说的“与古为新 ”吧?但是,“新”应该是在“古”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为何会有如此格格不入的建筑呢?
思域被樊老师的说话声拉回。“同学们,你们所看到的云间第一楼就是曾经的松江府。冯先生最初建造时,采用了与古为新的理念。但是由于大屋顶长得像“道士帽”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几乎没有人理解与古为新的理念,他们只是用着自己封建的思想,带着歧视的目光看待这座松江府。”
我眼前的松江科技馆,是现在的人们理解的"与古为新"。或许在他们眼中,要严格遵守上面的指令,将科技与文学相融合,所以设计出这样的"与古为新"吧! 时代变了,真是可悲啊!当我们理解错了一句话,一个词,一座建筑,一个人的思想,这个世界就变了个样啊!
我们走入方塔园,熙熙攘攘的人群拂过,迎着芬芳,我们走下了一阶又一阶的台阶。设计这么多台阶有啥用啊,怪累的!"我抱怨着,似乎是对方塔园现状感到惋惜,所以振作不起来。
走下一阶台阶,看到的是一簇簇的花朵,似乎像宋代兴起的文化;再走下一阶台阶,看到许多路过的人群,似乎像对文化保护漠不关心的领导;走到最下面,看到的是屹立着的方塔,看似雄伟,实则冷清。我仔细看着眼前的景象,恍惚了:记得来时路上充满期望,却觉得这大晴天十分黑暗,风也很大。冯先生经历如此悲惨,他不伤心? 他不难过吗?或许沉默是一种无法与人诉说的失望,却体现在了建筑中,让我们得以看见。幸好啊,还有一群愿意探索其奥秘的青少年。那就由我们来肩负起这个传承的使命吧!
如果冯先生还活在世上,我一定会对他说:"先生,时代变了!您不再备受诟病,您的作品有很多人理解,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的!" -
很遗憾没有时间去方塔园参加行走,在此我回忆了暑假初次去到苏州园林时的体验。或许感触十分浅显,也没有专业导游的带领,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走马观花的体验。我去到的园林是沧浪亭,恰逢是宋代所建,在讲座上樊老师也曾提到过他的历史。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一份宋韵还残留于心间。
印象最深的便是复廊,蜿蜒景致展现在眼前,午后的阳光透过漏窗,树影摇摆。透过漏窗看,每一处景致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景好似相互隔开,却又共同作用成一副美景。登上假山,俯视水池,波光荡漾。在移步换景之中,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我不禁感受到建造园林者之智慧,园林似有无数的秘密等待慧眼的人们去挖掘。
同时我也参观了其中的内部设施,家具清新淡雅,富有气质。宋韵强调与艺术审美,日常生活相关。在其中我们往往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的生活化,实在不失为“人间清旷之乐”
说来惭愧的是,在没有做好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对园林的思考也不深入,同时行走过的园林也太少 太少。因此我也没有发现沧浪亭特别的独到之处,现在唯一还能再心中回味的,也只有那一份宋韵,穿越过千年,走进我的心中。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现今烦躁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片天地能够使我放松心灵,实是人间仙境。 -
在之前的宝山寺行走中,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像宝山寺这样用纯粹的古代技艺重现古人的气韵更好,还是以现代的工艺重现古代的韵味好。我参与了这次行走,所以确实从宝山寺中感受到了其以仿唐的纯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唐风,但对后一个却颇为疑惑:以现代的工艺钢筋混凝土这些的材料能表现出古人的韵味?虽然当时也有同学举了例子,但毕竟只是小建筑,更何况没有亲眼见过。然而来到了方塔园,却着实是见到了“现代的古风”。
来到大园的门口,首先见到的是园子的大门。乍一看,颇似中国古代的斗拱,远看似是木结构建筑,里面似是有梁柱支撑着整个大门,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古建筑颇为相似,然而到了近处,才发觉是一堆钢管钢架,只是颜色、形状、建筑的布局都与那些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十分相像罢了。才到门口,冯纪忠就给我们展现了自己与古为新的精妙建筑手法。
进入园林内部,冯纪忠设计的精巧逐渐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没走几步远,一块巨石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走到后面,一口清代城隍庙的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但为了一口井在这里竖起石块,有必要吗?“我想着,但樊老师并不这么想。“这一块巨石在这里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也造成了路线的一个弯折,恰恰也给我们带来了园林的幽深感。”沿着甬道向前走去,不觉感觉周围树木开始由繁密变得逐渐稀疏起来,人也在不断向下,似是在这种两边遮蔽,相当封闭的环境中,在影视中的那种时空穿越之地,深入着、下沉着,一步一步进入到幽邃的历史之中。突然道路来到了尽头,而树木也“恰好”消失殆尽,前方忽然变得疏朗了起来,一片空地上,一座方塔霎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词:“豁然开朗”,大致说的也就是这种场面了。这种设计的精巧,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种甬道却又完全不是传统园林的那种入口,而有点像是现代公园的入口。
到了最后,我们前去了整个园林中的大成之作:何陋轩。亭子下方是一块小空地,用弧形的石墙作为遮掩与装饰,然而这堵墙上却又开出许多小孔,也许阳光照过之时,这块空地也会散发着金色的辉光。而亭子整体则如我们看到的大门类似,好似也是用榫卯构成,但进到内部,却看到了无数浅色的竹管相互堆叠交错,深色装点的节点,使得竹管都似一条条单独的线一样。亭子的顶部则是呈弧形,由茅草铺满。整个亭子依着河水,以一种现代投射了古代的那种令人向往的精神。
然而整个园林中的却并非全都如冯纪忠那般令人感到美好。水中那极为现代而无美感的游船,对园中一些文物保护的缺失,迫于城市过度拆迁而迁来的风韵不合的建筑。这些也都存在于园中。冯纪忠本人在建园时所受的攻击与指责,就如同这些事物一样,伴随在他建园的美好之中。然而冯纪忠本人却是以自己的诙谐来应对:有人指责他的大门无法承受大风,他就加了两根梁柱,几年后把上层拆了,形成了悬柱,更加给予了大门美感。在这个园林中,即使有着这些不和谐,我们还是能够深深感受到冯纪忠独立的“意”,与宋的精神共鸣着,在园林中流动着 -
翻开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过往与当下的交融。方塔园,站在这“曲径幽深处”,从现代的喧嚣中,踏上那条小道,窥见一段被岁月雕琢的往昔。
沿着蜿蜒的小径,阶梯一层层降低。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数林,叫人看不清方塔的身影。这条路有什么意义呢?望着脚下的石板路,我心中的疑惑郁结。视角一点点降低,青树掩映之下,方塔逐渐显露其庄严的身姿。樊老师突然立足:“同学们,这层层阶梯象征的什么?”好似听见了我的心声,樊老师微笑着开口。或许大家也同我一样疑惑,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樊老师眼神一凛,望向方塔,又回首我们踏足过的石板路。“这是一条通向历史的路,我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我顺着他的眼神望去,所言不假。在这寻常可见的细节中,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匿于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之中,等待着我们去细心发掘。
来到“何陋轩”,老师要求每个书院发表一下感想。对于一个同学的发言我也狠狠共情。站在何陋轩的门口,正午,阳光正好。弯弯绕绕的长廊有一道曲线的白墙挡住了视线,墙上有着形状不一的镂空,身边是一株红枫,深秋为他染上了新装,深深浅浅的橙色点缀,即使是枯垂的枝叶也构成了独特的美感。时有一缕阳光洒落叶间,在地面绘出星光点点。一如庭院设计的本意,有不少老年人在此处打牌,畅聊天南地北,家长里短,一派温馨的气氛。我也不由得想,假使冯纪忠老先生还在,他也会欣慰地笑着看着这片他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土地吧…
古老的土地上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可能。让我们以更加敬畏和审慎的态度,去守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在城市里的哪个角落,或许只是一汪清泉,或许只是一片落叶,只要你触摸到了历史的那条缝隙,你也能感受人文的精神。
就让我用樊老师那句话来结尾吧:“踏上这层层向下的土地,走进历史,探寻那历史的深处。” -
近期学业繁忙,实在没有时间参观园林。好在今年寒假,我随父母前往常熟旅游时,有幸参观了燕园——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也庆幸我留下了许多照片与视频,在帮助我回忆之余,让我再次细细回味。
犹记那天细雨连绵,时断时续,我和家人碰巧没有带伞,本想着早些回酒店休息,母亲却执意拉着我们去参观燕园。如今想来十分感谢她当初做出的决定和执着,这一丝细雨为整个行走增添了数不尽的韵味。
燕园入口处略显萧条,走进一看更是如此,除了零星几位带着小孩前来参观的游客还未来得及离去,便没有旁人了,或许很少有人拥有与我们家一样淋雨参观的“雅致”吧。
在整座园林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座名为“七十二石猴”的假山,栩栩如生,几个孩子穿梭其中,玩着捉迷藏。人工喷泉挥洒着晶莹的水花,动静相衬,在假山之中却丝毫不显突兀。沿着假山攀登而上,就能看到一座亭子立于最高处。亭子四周或墨绿或青葱交相呼应,典雅与生机并存,乌檐朱壁隐藏其中,明灭可见,无不体现着古典园林的美。从假山较大的洞口望向对面,点点淡黄便映衬着出现,此时假山凹凸不平的表面仿佛大自然的画框,其中更显设计者的巧思。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燕园之名出自《诗经》中的一句“或燕燕居息”,意为居住休息之所。其中的这座假山出于戈裕良先生之手,正是后任园主蒋因培回到故乡后,将他请来造园的。戈裕良将花果山,剑门等元素融为一体,塑造出了好一幅美景。而在他去世后,燕园假山更是成为绝唱。
古人的审美与诗意融合,共同造就了“燕园十六景”。徘徊于其中,嗅着分外古朴的空气,我也不禁被历史的韵味所感染,为时光的流逝所感慨。 -
松江方塔始建于北宋期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是宋代建筑,形态结构上因袭了唐代砖塔的风格。其现存的城隍庙影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1978年,上海市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造一个历史文物公园,即方塔园。由同济大学冯纪忠先生负责总体规划。
冯先生提出“与古为(二声)新”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市在尊重和保护古代遗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方塔园以宋方塔为中心,融合了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建筑,通过肩带设计手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园林风格。这里的与古为新体现在设计的多个方面:- 尊重历史与自然:方塔园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规划设计时,对场地内现存的植物和地形加以保护,场地内原有的地形、河流走势、竹林、古树等在设计之初便得到重点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展现原貌。
- 空间组织与轴线:方塔园的空间布局和轴线设计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传达了冯纪忠先生的“意”:宋代的“精神”在流动,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即“意动空间”。
- 传统技术材料的传承与超越:方塔园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木构、石结构、砖结构等技术,又大胆尝试了钢结构、钢木结构、竹结构等多种材料,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方塔园在继承中国古代造园手法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例如,公园围墙的设计经过多种变形处理,保持其经典风格的同时,增强了公园内外的视觉交流。
-
豫园风貌自明代就开始盛行,踏入园林的第一感觉就是扑面而来的江南古典园林之遗风。
江南古典园林之所以居于江南,那就免不了有许多水的元素构成,仰山堂和假山的中间便是一片水池,水池承载着江南古典园林许多的记忆与文化,豫园的园林主景便是由人文的楼、堂和水池假山构成的。水石相应的景色奠定了自然的气息,若是踏入桥上,环顾四周被假山和水池包围便会感到十分畅快自然。说到其中现代和古代的融合,我就想到仰山堂附近的景色,那里可以很好地感受到人文和景色交融的特色。
“山水相依”是其设计理念,但完整的园林也不能全部分都充斥着水和假山,这样有些过于片面,其人文内涵也十分浓厚。例如长廊上许多的诗句正表明了文人墨客历来此处的经历。绮藻堂也是充斥着文化智慧的地点,堂檐下有百个“寿”字,称为百寿图,同样体现了建造时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以及内涵。
人文建筑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部分,像是萃秀堂,藏匿于假山之中,环境典雅富有人文气息却不失自然的风光,在这里仍能看到许多绿植。点春堂中你同样可以看到许多现代产物的影子,像是画作,文玩以及牌匾上的文字,都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和人文气息。
体会豫园其实同其他江南古典园林不同,不同处在于它的新颖之中又不脱离传统,创新中不脱离文化脉络。但同时他也是紧紧扣住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的,独特的园林艺术和风格也让它成为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之一。 -
很遗憾,这次没能参加松江方塔寺的行走。好在我在暑期去过南京,参观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它就设在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里面。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其中古典园林的五大要素包括筑山、理水、植物、建筑和书画它都一一包括。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是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精巧,有高低起伏,沉沉叠叠的假山,有亭台楼阁,有好几处水池,有各种花草树木,一步一景,很有意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园中静妙堂前的南假山。园中的假山可以登上去 ,一路造出高低起伏,迂回曲折,一路攀登时而登高看到园中一片水池和稍远处绿植环绕的静妙堂,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会又往下行走进入洞中,有种了很幽深的感觉,一会又迂回在山石之间,有种人在山中不知南北西东的迷失,在一转身往下一看,竟在石头的空隙之处看到下面是有些泛绿的水面,几条红的,白的,黄的,黑的锦鲤在悠哉悠哉的游着,顺着水声有发现了有个瀑布不停的流入水池,有山有水,有动有静。假山前有一形状近似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边有两棵明代种植的树木,假山,树木,亭台倒映在水中,有虚有实,显得园子很大。
感觉在这小小的假山林里有着丰富的移步换景和心情体验,真是感叹古代的园林真是构思巧妙,富有人文色彩,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
尊敬的松江区政府您好!
我们是樊阳人文公益讲坛西文书院小组的同学。
非常感谢你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方塔园日常维护工作的支持。不过在参观方塔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方塔园的展示介绍有所不足,无法让大家有效地了解相关历史建筑的底蕴,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现状有所改善。
首先,游船部分的船只风格过于现代,与四周的风景格格不入,略显突兀,在不影响游客的体验的情况下,,可以把现在的船只改成更加复古一些的风格,即保留了娱乐的功能,也让整体风格更加和谐,符合冯纪忠先生“与古为新”的造园理念。
其次,在古建筑旁加入更多的展示牌,向大家介绍方塔、照壁、天后宫等不同建筑,让方塔园在作为大家休闲之地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同时,可以在方塔园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辨别方塔园中的建筑分属于哪些朝代?根据这些建筑的造型思考,它们从哪里彰显了宋的精神,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一张纸上后交到一个固定的点位,将一些较好的回答挑选出来后展示,创造互动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参与,推动文化传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改善现状与文化传播提供帮助。
致此
敬礼! -
十一月作文
本来想和同学一起去内江公园进行探索,不巧碰上它内部装修,于是只好前往附近的叶家花园。
这里曾经是私人园林,建于民国,如今被包含在一家肺科医院里。从医院的正门进入,可以看到一张地图,尽管上面没有清晰的标识,但可以辨认出这片园林由被水包围的三个岛组成,相互之间被桥连接。经过查找,我们得知这是叫“一池三山”的造景模式。
沿着小路进入园内,走过第一座桥就登上了第一个岛。岛上有用石块堆砌成的假山,也有一座同样颜色的石洞。或许是出于模仿自然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提供几处从高处观景的平台。只不过新建的石桌、石椅等现代设施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声控灯突兀地出现在用植物做隔景的路边或假山上,破坏了原本的观景视角,让这里比起园林看上去更像个现代睦邻公园。
又走过一座桥,我们上了第二座岛。沿着石路走进一座观景亭,几支枯败的荷花恰巧汇集在视线范围内,想必如果在夏天来一定很好看。现在正是秋天,水面除了它们和几片落叶别无他物。而正灿烂着的银杏树之类,正从已经落光叶子的枝干之间伸出。这么想,设计师一定是考虑过什么季节有什么可观赏的景物,经过用心排列后才如此安排这些树木植物的。
在第三座岛上,我们看见了一座在高处的亭子,名叫“四恭亭”,取自儒家思想中的四种品德。从庭下望去,可以从叶隙间望见阳光下的邻水平台。两个观景处相互呼应,让人想起传统园林设计中的“对景”。这里还有一座白色洋房,现在已经用作陈列医院院史。洋房大门前的立柱有着巴洛克风格。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座具有西洋元素的亭子。它是一座八角亭,但顶上却采用西式的彩色玻璃镶嵌作为装饰。
沿着弯弯绕绕的石路,我们又一次回到了来时的入口,顺着原路返回。这时我们注意到,这座园林并不像很多园林那样用白墙等结构将园林分割为多个区域,只用了水、桥和路作为分隔。
这座园林汇集了中国传统风格,西洋元素以及现代元素。尽管有些地方元素结合,有些突兀尴尬,但这次探索之旅确实给了我更多对于园林的想象。如何将中式、西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内江公园漫步随记
白色围墙中间,有个圆形的镂空造型,用砖块砌成的圆形拱券上,“内江公园”四个字很是显眼。走进公园,穿过几个相似的拱券,一段不长的走廊出现在眼前。沿着走廊一直走,尽头处是一座亭子。走进亭子,我很快就看到了樊老师、万总还有其他讲坛同学。
亭子的顶是木质的,带着一种古朴的质感;石柱很敦实,透着岁月沉淀的味道;水泥做的座椅,则显得比较普通,这就是这座亭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往前看,是我们来时走过的游廊。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这亭子与游廊,存在着哪些共性特征呢?”樊老师抛出问题,眼神中带着一丝引导与期许。
我目光扫过游廊边的红木座椅,灵感闪现,率先回应道:“这两处皆可供游人稍作停歇,舒缓身心。”
“很正确。那其他同学,是否还能挖掘出别的共通点呢?”樊老师点头肯定,继而鼓励众人继续探索。
这时,一位同学试探着说道:“从观景视野的角度看,它们似乎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非常敏锐。”樊老师赞许道,“那再深入一步,大家可察觉到亭子、游廊与普通住宅建筑在结构上最为突出的差异是什么?”
“是墙!”众人异口同声,仿佛在思维的碰撞中达成了共识。
“没错,正是墙壁的有无。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范围,能让我们毫无阻碍地将园林中的美景尽收眼底。既然如此,接下来就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园林景致的欣赏之中吧。”樊老师微笑着发出号召。
起身走进游廊,我用手摸了摸之前就注意到的红木座椅,背后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嫩绿的浮萍在水面悠然漂浮,那灵动的姿态仿佛在绘制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我轻轻抚摸着红木靠背那优雅的弧线,心底不禁对这园林的精妙设计暗生钦佩。
“现在,我们开启一个有趣的小任务,各自在这内江公园中探寻那别具韵味的‘小八景’吧。”樊老师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好呀!”大家齐声响应,纷纷取出手机,如同寻宝者一般,在这小巧玲珑却又充满魅力的园林里,仔细寻觅那些隐藏在角落的迷人风景。
没多久,我的手机相册里就存满了这里的景色。随便翻看,有湖水里房屋的倒影,恰似梦幻中的镜像世界;湖边有个小亭子,屋顶青苔斑驳,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忘寒居前,瓦片精心拼就的图案独具匠心,散发着古朴的艺术气息;游廊后面的小竹林里,冒出了一支鲜嫩的笋芽,那蓬勃的生命力让人眼前一亮;小溪边那块布满青苔的怪石,形状怪异离奇,宛如大自然随性创作的雕塑作品;还有一棵金黄的银杏树,在一片翠绿的环绕中闪耀着独树一帜的光彩……
这座小小的公园,虽然规模不大,却似一座隐匿着无尽魅力与惊喜的宝藏园林,满园的美景与盎然的春意如涓涓细流,悄然流淌进每一位到访者的心间,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
记千岛湖龙山岛
上岛,几乎就是在山间行走了,环山而设的步道很像是台湾的规划。
上岛后很长的几十级台阶,便可见到一侧延伸入湖的长廊,尽头则是可以观赏处,只是长廊中段四顾既无装饰也无移步换景的玩味处。
踏过石墀几个,便进了环岛的道上,在一边幸而可以看到湖景,远处才可看见淡青绿色的岛屿浮静水,也算是“孤屿媚中川”了。目光驻在湖上良久,脚下的路不觉间便向内倾移了些,至于草木茂盛、枝干交错,空间更悠长而深邃了些,常再走数十步路,又豁然开朗看得水波粼粼,俯视像瓦片的接处,眺望则不见先前的岛屿,只有不知道是哪处游客的行船。
路急转上下不多,在走几百步便进了一方庭院,大概是在山中的缘故,是从一个斜口进去,来的正好,满地黄叶,有人慢慢挪动扫帚,怕是也不想破坏这儿吧。沿着已经荒废的第一间屋走,廊外一边是门紧闭的屋子,另一侧是尽卧伏在地上的黄叶,有意无意引人伤秋……
现代性,或者像是为公众开放的一点是另一侧屋子门前大都是关于新安画派的介绍……再过一扇门,上题徽港寻踪,碑以样有力的字更装饰了景色。向前便是一座向湖中伸出的小亭。两边都是被遮住的花木,向前看依旧是光掠湖面。可喜的是正有一块碑在其上,上面印象里是海瑞的功绩……
再向前,便豁然开朗成了平地,再往前便是古钟和海瑞祠了,几乎只是纯粹的人迹……海瑞祠前是拓下来序次排列的海瑞笔记,再往前是色泽交错雕砌的海瑞祠,正门之大颜色之混杂是在北京也少见的……进门则是四周海瑞功绩的壁画和雕塑了。
无论是从海瑞祠门前走出还是走入,路上都必经喧嚣的各色店铺,所幸设在宽阔些的地方,不然狭小的空间就成了混乱而丑陋的了。
园林,园囿,以四方的水来困住一方景色,人和自然在穿梭和交织中本身变成了园林之美。 -
(本来是想重温内江公园的,可惜内江公园所有与园林相关的部分都在修缮中,因此只能回忆2022年的内江公园行走)
刚到公园入口,那白墙之中的圆洞便吸引了我的目光,透着一股浓浓的园林韵味。穿过圆洞,再走过一段小院,我们才算是真正迈进了内江公园的大门。
沿着一条光线有些昏暗的走廊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尽头的亭子处。这亭子采光极佳,从那略显昏暗的走廊一路走来,突然步入这明亮的亭子,心中竟涌起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奇妙感受,我不禁感叹这园林设计的精巧。亭子正对着一条游廊,我们便结伴沿着游廊继续游览。游廊两旁设有木制座椅,坐在此处,正好可以将公园的中心湖景尽收眼底。樊老师招呼我、小殷还有另一位女生坐下,我们靠在栏杆上,望向不远处的建筑,水中绿萍漂浮,小鱼若隐若现地穿梭其中,好一幅惬意的画面。这时,樊老师笑着问道:“你们猜猜看,这个座椅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看着这座椅建在水边,栏杆的弧形好似水中涟漪,心里琢磨着会不会和 “湖” 有关呢?见同学们都不吭声,樊老师又提示道:“你们看她们靠在这里的样子,怎么形容呢?” 片刻后,樊老师揭晓答案:“这叫美人靠呀!” 原来如此。樊老师接着讲解说,在古代,少女们常常会倚靠在这样的座椅上,对着湖中的倒影,感叹自己又逝去一年的青春岁月,这典故也为这座椅的名字添了一抹淡淡的哀伤。
走过游廊,我们来到了湖边。湖的边缘十分规整,河岸是由整齐的长方形石块砌成的。中式园林向来追求自然之美,这般规整的人造元素出现在这里,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或许这也是这公园美中不足、有待改进之处吧。
随后,我们继续在园林中探索,大家分散开来,去寻找公园里的 “八景”。忘寒居门前地上那独特的鹅卵石图案、门洞后的那片小树林、花窗后若隐若现的园林景致、小巧的瀑布、小土丘上郁郁葱葱的竹林…… 每一处景色都别具韵味。
作为现代新造的内江公园,在自然风韵的设计呈现上虽不及传统的苏式园林,但也实现了其作为城市中“第二自然”的功能了。 -
(11月行走没有能够参加,后面又请两周的假,这是补上的行走作文,谢谢)
本次的行走我去了上海的古猗园。
古猗园初建于明朝,算得上是比较有历史的园林了。后来的人也对它不断进行整修,至今的风景和韵味依旧保存的很好。
走进古猗园,右拐进门,是一个小卖部,小卖部里有一位五十多的大婶,我在买东西的间隙和她聊了几句。她说,古猗园的游人还是很多的,夏天人很多,而冬季比较冷,人就会少些。古猗园的文创也很有意思。最近的文创棒冰是古猗园门口的一只歪着头的石狮子,这些文创产品一直在更新迭代,这点倒是让我感到很惊喜。原本以为园林在现代已经在渐渐没落了,却没想到古猗园能“起死回生”。
我想,在当今这样一个极速的、失掉了耐心的时代当中,古代文化的精华不得不和现代的潮流结合,之前去景德镇发现陶瓷艺术是这样,现在的园林也是这样……
去古猗园的时候是下午,又因为是冬季,所以三四点就能看见夕阳西下的景象。我们临湖一路走,两旁的树上的叶子依旧是深绿色的。然而,当走到了正对落日的鸳鸯湖的尽头,周遭的树上的叶子便都晚是秋的深红了。深红的树叶,暗棕的枯叶,金黄的落叶……构成了另一幅斜阳的图景,隔着一潭湖泊,遥遥相对。
于是写了“初行湖中不觉意,抬眼忽见霜叶红。万古幻化无形里,唯有,斜阳枯鳞遥相映。”
随后又一路走,期间遇到了很多猫猫,它们并不怕人,园林本就是属于它们的。
之后,我误打误撞来到了一座院子里,走进屋子,里面有一幅字,讲的是我国园林用石料的历史和文化韵味。作者是“陽孫遜”,但是我并没有找到关于他/她的任何信息,不过内容却与讲座中所给的文献有异曲同工之妙。里屋里放了不少石料,大多以动物的意象来取名。走出院子,我又想起先前看见了落叶与夕阳,不禁再次感慨这种精巧的构思与完美的设计。
那时天色渐晚,空中只剩下云霞,我们打算打道回府,然而找不到出去的路,于是朝着落日的方向一路走,走到了园林的另一个尽头,然而很绝望的发现我们绕了一大圈,离出口还有好长的路。那时天已经暗下来了,内心不免有些焦急,转头一看发现背后有两棵树,再看发现它们被矮石栏围住,想想觉得奇怪,蹲下来一看,不得了!这是一棵四百七十年的古盘槐。内心的焦躁一下子就被打消了,我万分相信,我们是被指引来这里的,既然如此,也必定能找到出去的路。
果不其然,漫无目的的走了几分钟后,我们找到了出口。
这次古猗园之行收获了不少意外之喜,感慨这座园林的神秘,即使是人为,却依旧存有自然的神韵,让人肃然起敬。自然所能带给人的,在冥冥之中,已经不言而喻。 -
方塔园行走作文
首先,我想先谈谈“与古为新”和“古为今用”的区别,与古为新强调我们以古文化为基础实现突破与创造,达到古今融合新境界。而古为今用则是从古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益部分,更注重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起初我认为这两点没什么区别,但在这次行走之后,我对这两者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顺着甬道向前,我低着头,数着脚下凹凸不平的石块。他们不像是特意被摆放在这里的,更像是自然契合而成的。与其他园林不同,在踏入这个园林时,映入眼帘的不是开阔的大路,不是由入口像外散开的一条条支路,而是一条曲折的,向远处不断延伸的蜿蜒小道。我想起最初的门棚,樊老师说这呈学术帽的样子,最开始我不能把这两样物品联想到一起,但现在仔细一想,最顶部的瓦片高高翘起,两边的瓦片略微像内倾斜,不就是把游客“装”入了这个内凹的学术帽里面吗?我记得老师曾提到过,园林的建造是秉持着“旷”和“奥”相结合的理念,很显然,从门棚到甬道,是奥。踏在石块上,感受历史在现代留下的痕迹,向前的过程不止是走向园林深处的过程,更是走向历史深处的过程。这是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幻,游人的思绪在不断变得狭窄的小道上逐渐凝聚在某一个点,但这个点似乎蒙上了一层薄纱,无论怎样我都无法看清,但我知道,这个点里凝聚了太多太多,有古人的智慧,有自然的神迹,有现代的创新和融合。为了探清所谓的真相,我只好不断加快速度,朝那个点走去。一路上,枝叶交互错杂,虚掩在眼前,却将“点”完全遮掩住,随着越来越强烈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我的脚下,我抬眼,却被眼前的“真相”完全怔住了:密集的树叶围成一个圆,像是一个相框,把高大的方塔顶映在了这张永恒的相片上,任何人看到那场面的一瞬间,恐怕都会折服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我不禁感叹,瞬间即是永恒。再向前,整个方塔园便呈现在眼前。我的心中涌出一句诗:“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最开始黯淡的墨绿,逐渐过渡到明亮的黄绿,最后绿色完全消逝,开阔的广场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我似乎理解了诗人在古文中所提到的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的情感。我曾看到一句话:“旷”的景色能给人以豪迈奔放、悠然遐想的感触。“奥”的景色给人以深邃奥秘、变化莫测的感觉。旷”与“奥”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统一对立面,没有旷也就无所谓奥,没有奥也就无所谓旷,两者不可缺一。确实,这与柳宗元所说的一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这是与古为新在园林中的呈现。
跟随老师继续向前,走到方塔底。在这,其实我有一个很神奇的发现:古建筑似乎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形态。这句话可能有点抽象,就以方塔为例。抬头望这座塔,他很高耸,且塔身在底部时最宽大,到最高处时已经成尖顶。他出檐深远,像是鸟翘起的翅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势,让人感觉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而塔身最中间的部分宽度相近,就比如把一个个矩形物体垒在一起,让人有一种很稳定的感觉。最底部的梁插入地基,更是固定了结构。木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好,能抵御自然灾害,使建筑以及其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向上和向下的两股力相互抵消,最终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我认为这和中华文化属性中的稳定性相关,中国人的处世原则讲究温和谦让,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温和、稳定、谦虚内守的追求被视为人生最高智慧。对于稳定、安静、谦虚等状态的追求在中国思想以及哲学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这个特性在之后的何陋轩中也有体现。除了名字之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建筑者把毛竹刷成白色,却把节点刷成黑色。在行走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设计,像是快递盒上缠绕的黑色胶带,真成“陋室”了。但在听了讲解和看了资料之后,我似乎有些理解了:黑色是向下沉的,而白色是向上浮的,黑色节点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被隐去,这使整个建筑就像飘在空中,(准确来说不是漂,更像是悬浮,即静止在自己原本的位置上)不再那么沉重压抑。压低的屋檐模糊了水潭的边界,使人的视野在水平方向上被延伸,然后随着潺潺的溪水不断向前,然后流向湖心。就像是历史与文明在时间的年轮中不断延续发展,顺着时间的脉络循环往复。
以上我提到的两个建筑都是与古为新的典型代表,设计者都以文化中“稳定”为基础,融入了现代文明,并将两者相融合,最终共同流向人类的文明的中心。与古为新是传承文化的过程,他是逐渐向上叠加,而非剔除和利用。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行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