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行走作文
-
拐弯处
拐弯处,是路转弯的地方,也是人转变的地方。
冬日的周末,我前往松江方塔园,跟随樊老师进行松江方塔园行走。这次行走的主题是“与古为新”,围绕着冯纪忠先生和中国古园林的保护。
行走开始前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方塔园的地理环境,以及在古代与县城内各个功能性场所的关系。在大门口,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的故事。在冯先生最初建造这座园的大门时,采取了两片大屋顶分斜错落的形制,更有新意。但是一些人由此攻击他,说他在园林门口修建了“道士帽”,应该拆除重修,还有人说这个建筑极其脆弱,承受不住风雨。没有多少人理解冯先生与古为新的理念,也没有人愿意理解。人们都只想着利用他们,得到自身利益。
进入大门,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中间是一块巨石和一口古井。原本平直的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在巨石前,我们站定,围着古井做讨论。而我却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建立奇怪的道士帽?这时正好听到老师说,前方的路逐渐下降,接着就是开阔的平地。我向前望去,只见石板路通入几颗大树,树后就是高塔。我脑中闪过一丝灵感:大门之外就是云间第一楼,古时是县衙。为了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座园林的设计是否下了大功夫?
我保留了这个问题继续行走。行走结束之后,我到对面的云间第一楼眺望方塔。我惊奇的发现,塔楼出现在了道士帽上:虽然只冒出了一个塔尖,但如果登楼,可能可以在屋檐上看到与之无缝衔接的方塔!回家之后,我在网上进行查证,终于找到了一张航拍照片,照片上,云间楼、道士帽、巨石和方塔在一条直线上,高度也呈阶梯状逐步上升。这就证明,冯先生在设计上留了一手,加强了方塔园与周边的联系。这是多么神奇的!在拐弯处的思考使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件事使我更加理解了冯先生的与古为新的理念,也发现了一个园林造景的新思路、新世界。这不禁让我惊叹,园林多么神奇啊,就像立体拼图一般,又有着几何图形的规整之美。但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自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认识到了这种方法的正确使用,是多么有意义的。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自主探究全新的领域,延续人文学习到生活中的每一地。(本文原为我交给樊老师的校内命题作文,原题《拐弯处》,经过了修改后发在这里)
-
这次行走作文的主题是关于园林的,很遗憾因为时间安排没能参加这次的行走,我比较熟悉的园林就是豫园了参观了三穗堂,乐寿堂等景点,记得自己刚来讲坛还参加了豫园的行走,去了樊老师,万总带我们领略了豫园的自然之美,了解了陈从周先生的事迹。
园林是人们模仿自然打造出的第二个自然世界,也是文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寄托载体,但是行走中讲的很多关于园林的基本知识也忘了很多,通过这次行前讲座万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许多关于塔的知识。
还记得在豫园行走的时候,我们二三十个人挤在鱼乐榭中听樊老师讲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往湖中看,湖面波光粼粼,阳光照下来,闪着亮光,整个画面泛着暖光,非常美丽。最后我们在鱼乐榭一起朗读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记得上次豫园的行走的时候,每个书院还要派同学来介绍一个豫园中的景色,然后我们书院让我来介绍,我记得我当时介绍的是一棵被裁剪得特别整齐的灌木,介绍它的原因是因为园林应该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而不是像西方那种修剪非常整齐,园林不等同于园艺,园林模仿的是山水世界,应该让其自然生长。
非常怀念之前的行走,很可惜现在因为学业,时间的冲突没能参加许多行走。也希望之后有时间还能参加下次的行走。 -
十一月底,樊老师和万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松江方塔园。这次的主题是与古为新,冯纪忠把各种时期的中国建筑都放到松江方塔园中,并且也用到了现代的材料。松江方塔园是宋代的园林,在解放时被毁的差不多了。园林的规划以方塔为主体,保存了明代的大型砖雕照壁、宋代望仙桥、宅院石头、明代的楠木厅、清代的天妃宫,并且保留了原有的一大片竹林。建成了一个自然,空旷,幽静的园林。松江方塔园设计的另一个目标是公园。从水上花花绿绿的游乐船和草坪上的游人可以看出达到了这个目标。相反,观赏园林的人倒是少很多。
我们在北门集合,街对面便是云间第一楼。松江方塔本来和它是在一条线上的,但樊老师说可惜的是在中间建了科技馆,把方塔完全挡住了。接着,樊老师讲起了冯纪忠的故事,他在文革时期被迫害,被别人带上道士帽,亲人们大部分都自杀了,但因为他有信念他活下来了。下面到了入口。入口实际上是个类似亭子的建筑。从园子里面看亭子很像个道士帽,可能他在设计的时候想到了这一点。走入栈道,我们来到了一块大石头。樊老师站在石头旁对着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讲到,这块石头起到了让园林变得神秘,让人们想探索下去的作用。到了方塔,老师让我们测量塔高。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它实际上是朝一面倾斜的。樊老师解释道,通过《松江竹枝词》的“近海浮屠三十六”能看出这里离东海很近,风大,容易把它吹斜,于是宋代工匠建塔基时让塔向一面倾斜。从这也可见宋人对建筑的了解有多深。接着,穿过草坪,我们来到了很久的两个石桥,通过望仙桥可以推断出来我们前面走过的是迎仙桥。最后,我们来到了竹做的棚子,用了黑色来连接每根竹子,整体给人带来了休闲轻松美好的感觉。
-
这次我选择去了醉白池。醉白池历经300余年,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由于现在已经扩建为公园,其中也不少有现代人的改造,但醉白池比较少有古今融合的元素,更多的是古今分开,这一点就比较可惜。但是可以看到最完整的古迹,那也是不错的。
我随着园林内铺设好的小路,先是走到了一条小河的旁边。石板路旁长满了青苔,也躺着许多各色的落叶,阳光承载着橙黄色的希望,冬天的醉白池不是萧条,是温暖。靠近河流的那一侧,岩石的堆叠旁坐落着倚树而栖的假山。还没走到近旁,就听到了一种不来自河流的叮咚泉声。想走到旁边去查看,但那股从假山后流出来的水流也有点突兀了,想绕到另一边去看水流的来源,却意外地看到那个水管巧妙地藏在了假山山体之中,完全看不到。可能这也是对于参观者的一种尊重吧。
再从假山侧边望向河流对岸,凭栏处,横过来一树,像是一座小桥,“桥上”还点缀着点点枝叶,绿色黄色交错,树干挡下的那一片影子又刚好造就了河流明暗交错的美景。平和又宁静的园林当中渐渐有了人气,孩子的欢笑,行人的谈论,这些给了园林更多的生命力。就像那横斜过来的树,像是设计师的小巧思,给园林增加了一份俏皮。
当我走到河对岸,看见了标识牌,这棵树叫龙柏。此时太阳已经挪过了极度,云也走过了几里,光影变换,明明确确地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也让我联想到了园林中那“不断流淌的精神”。
园林中更有意思的还需走到深处去发掘。很多屋子外都会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面积很小,通常只种着一棵树。穿过形状新奇的门,走进去没两步,再转身瞧看,发现还站在门口。在里面小小踱步,又复望,真有一种“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感觉。
走到有些累了,偶然遇见了一个舫式的屋子。那是一个小船,在湖面上静静停着,凭栏小憩,伸手便可摘到水中的荷。
园林总是身心安置之所,时间总是消磨的很快。确实,自然万物是一个放松身心,又利于自我思考的地方,最近生活实在太乱,园林或许是个好去处。 -
这次我们进行的是松江方塔园的行走,首先在门口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对面的松江二中的大门,真的很震撼,也很羡慕那些学生,感觉古建筑就是有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的威严,有一种深邃感觉。进入大门眼前并不是,直通到方塔,甚至看不见方塔的影子,一些植物树木,石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就像樊老师讲的一样曲径通幽处,随着方塔的影子渐渐显露出来,我们所走的路的海拔也往下降了,就像是我们从现实穿越到了历史的深处,感觉这个过度的设计非常棒,我们终于能看到方塔的全貌了,这个方塔不像其他的塔一样,那么宏伟,反而给人一种精巧的感觉,不过站在他的脚下还是觉得很高的,我们用了各种方法去测量他的高度,大家的方法千奇百怪,不过大部分都比较准确。后来走到远处就可以明显地看得出他是斜的,我所认为的原因是因为上海靠海,风从东南边吹过来,这样一些正好可以抵抗掉一些。后来我们走到了迎仙桥上,此地空余迎仙桥,想彼此时迎仙桥是孤独的,没有人观望,没有人欣赏,甚至从他身上经过的人也少了,虽然是上海极文保,但是懂得他的人却不多,幸运的是我们有了樊老师,他带领我们成为了这批为数不多的欣赏者,后来读到了松江竹枝词,对于怎如方塔最玲珑我也是非常有共鸣,近海二字也是体现了其偏远,最后到达的是何陋轩,对于这个建筑节点涂黑我是有疑惑的,感觉这样好像影响了其美观,胡爸爸用专业的视角跟我们讲述了原因,是因为需要做一个视线强调竹竹之间的关系点线面的关系,还问我我们讲述了园林的一些变化,从明清时期比较写真,到唐宋变得开阔自然舒朗起来。
现在想想对于冯纪忠先生的与古为新是很值得敬佩和敬仰的,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尊重古建筑的特点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伟大之作。 -
时隔4年,我终于再次去 到了豫园。犹记得上次去豫园还是在加入讲坛的第一次行走的时候。在豫园里,每经过一个地点,当年万老师所讲的场景都会或多或少的浮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过了九曲回廊 ,同学们围成畔池的样子。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回过头再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原来当初自己不懂的地方也能知道一点了。
来到豫园,首先要说的就是仰山堂,也是我这次一进园就直奔 的地方——为了看假山。细看假山,首先产生的印象就是“奇绝险怪”。站在堂的中间,跨过水池与峰峦错叠的假山对望,仿佛是真的山峰一般,让人敬往。水池中间还有着荷花 (。)和鲤鱼。两景观一上一下,结构分明而美丽,如处画中一般,也很难不让人感慨设计之精妙。
说起设计,就不得不提起园林中另一个很经典而重要的设计:廊桥。在游遍了豫园之后,我又对廊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总体来说,豫园的廊桥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让你走到园中任意一个地方,在景观上还能 分割水面。若是有一阵微风吹来,还会有一种于水面上行走的感觉。其中还夹杂有小轩,供人休息所用。
除此之外,让我感慨的就是那座戏亭了。当年潘允端为了避嫌,考上进士以后,从刑部调到了礼部再调到了工部,他的 父亲也因此辞职。他为了弥补自己的父亲,就打算修建一座园林,来实现自己“豫悦双亲 ”的愿望。可等到他父母去世了,豫园都还没正式建成。知道了这个故事之后,再来看里面的戏堂,感慨就颇深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潘允端的这份遗憾,也随着他所修建的建筑而被后人所知晓,文化的意义再次于这里显现。 -
先生,时代变了——方塔园行走作文
"先生,时代变了! 没有人理解你的!"
我相信这句话冯先生一定听到过。
园林,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上个学期,樊老师就带领我们前往内江公园行走过,后面又两次自行探访过园林。方塔园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不禁提出了疑惑。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樊老师这么选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想要探索的欲望盘旋在我的头上……
我们的集合地点是方塔园旁边的松江科技馆,对面是“云间第一楼”。这不会就是这次主题所说的“与古为新 ”吧?但是,“新”应该是在“古”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为何会有如此格格不入的建筑呢?
思域被樊老师的说话声拉回。“同学们,你们所看到的云间第一楼就是曾经的松江府。冯先生最初建造时,采用了与古为新的理念。但是由于大屋顶长得像“道士帽”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几乎没有人理解与古为新的理念,他们只是用着自己封建的思想,带着歧视的目光看待这座松江府。”
我眼前的松江科技馆,是现在的人们理解的"与古为新"。或许在他们眼中,要严格遵守上面的指令,将科技与文学相融合,所以设计出这样的"与古为新"吧! 时代变了,真是可悲啊!当我们理解错了一句话,一个词,一座建筑,一个人的思想,这个世界就变了个样啊!
我们走入方塔园,熙熙攘攘的人群拂过,迎着芬芳,我们走下了一阶又一阶的台阶。设计这么多台阶有啥用啊,怪累的!"我抱怨着,似乎是对方塔园现状感到惋惜,所以振作不起来。
走下一阶台阶,看到的是一簇簇的花朵,似乎像宋代兴起的文化;再走下一阶台阶,看到许多路过的人群,似乎像对文化保护漠不关心的领导;走到最下面,看到的是屹立着的方塔,看似雄伟,实则冷清。我仔细看着眼前的景象,恍惚了:记得来时路上充满期望,却觉得这大晴天十分黑暗,风也很大。冯先生经历如此悲惨,他不伤心? 他不难过吗?或许沉默是一种无法与人诉说的失望,却体现在了建筑中,让我们得以看见。幸好啊,还有一群愿意探索其奥秘的青少年。那就由我们来肩负起这个传承的使命吧!
如果冯先生还活在世上,我一定会对他说:"先生,时代变了!您不再备受诟病,您的作品有很多人理解,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的!" -
很遗憾没有时间去方塔园参加行走,在此我回忆了暑假初次去到苏州园林时的体验。或许感触十分浅显,也没有专业导游的带领,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走马观花的体验。我去到的园林是沧浪亭,恰逢是宋代所建,在讲座上樊老师也曾提到过他的历史。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一份宋韵还残留于心间。
印象最深的便是复廊,蜿蜒景致展现在眼前,午后的阳光透过漏窗,树影摇摆。透过漏窗看,每一处景致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景好似相互隔开,却又共同作用成一副美景。登上假山,俯视水池,波光荡漾。在移步换景之中,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我不禁感受到建造园林者之智慧,园林似有无数的秘密等待慧眼的人们去挖掘。
同时我也参观了其中的内部设施,家具清新淡雅,富有气质。宋韵强调与艺术审美,日常生活相关。在其中我们往往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的生活化,实在不失为“人间清旷之乐”
说来惭愧的是,在没有做好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对园林的思考也不深入,同时行走过的园林也太少 太少。因此我也没有发现沧浪亭特别的独到之处,现在唯一还能再心中回味的,也只有那一份宋韵,穿越过千年,走进我的心中。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现今烦躁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片天地能够使我放松心灵,实是人间仙境。 -
在之前的宝山寺行走中,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像宝山寺这样用纯粹的古代技艺重现古人的气韵更好,还是以现代的工艺重现古代的韵味好。我参与了这次行走,所以确实从宝山寺中感受到了其以仿唐的纯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唐风,但对后一个却颇为疑惑:以现代的工艺钢筋混凝土这些的材料能表现出古人的韵味?虽然当时也有同学举了例子,但毕竟只是小建筑,更何况没有亲眼见过。然而来到了方塔园,却着实是见到了“现代的古风”。
来到大园的门口,首先见到的是园子的大门。乍一看,颇似中国古代的斗拱,远看似是木结构建筑,里面似是有梁柱支撑着整个大门,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古建筑颇为相似,然而到了近处,才发觉是一堆钢管钢架,只是颜色、形状、建筑的布局都与那些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十分相像罢了。才到门口,冯纪忠就给我们展现了自己与古为新的精妙建筑手法。
进入园林内部,冯纪忠设计的精巧逐渐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没走几步远,一块巨石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走到后面,一口清代城隍庙的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但为了一口井在这里竖起石块,有必要吗?“我想着,但樊老师并不这么想。“这一块巨石在这里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也造成了路线的一个弯折,恰恰也给我们带来了园林的幽深感。”沿着甬道向前走去,不觉感觉周围树木开始由繁密变得逐渐稀疏起来,人也在不断向下,似是在这种两边遮蔽,相当封闭的环境中,在影视中的那种时空穿越之地,深入着、下沉着,一步一步进入到幽邃的历史之中。突然道路来到了尽头,而树木也“恰好”消失殆尽,前方忽然变得疏朗了起来,一片空地上,一座方塔霎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词:“豁然开朗”,大致说的也就是这种场面了。这种设计的精巧,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种甬道却又完全不是传统园林的那种入口,而有点像是现代公园的入口。
到了最后,我们前去了整个园林中的大成之作:何陋轩。亭子下方是一块小空地,用弧形的石墙作为遮掩与装饰,然而这堵墙上却又开出许多小孔,也许阳光照过之时,这块空地也会散发着金色的辉光。而亭子整体则如我们看到的大门类似,好似也是用榫卯构成,但进到内部,却看到了无数浅色的竹管相互堆叠交错,深色装点的节点,使得竹管都似一条条单独的线一样。亭子的顶部则是呈弧形,由茅草铺满。整个亭子依着河水,以一种现代投射了古代的那种令人向往的精神。
然而整个园林中的却并非全都如冯纪忠那般令人感到美好。水中那极为现代而无美感的游船,对园中一些文物保护的缺失,迫于城市过度拆迁而迁来的风韵不合的建筑。这些也都存在于园中。冯纪忠本人在建园时所受的攻击与指责,就如同这些事物一样,伴随在他建园的美好之中。然而冯纪忠本人却是以自己的诙谐来应对:有人指责他的大门无法承受大风,他就加了两根梁柱,几年后把上层拆了,形成了悬柱,更加给予了大门美感。在这个园林中,即使有着这些不和谐,我们还是能够深深感受到冯纪忠独立的“意”,与宋的精神共鸣着,在园林中流动着 -
翻开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过往与当下的交融。方塔园,站在这“曲径幽深处”,从现代的喧嚣中,踏上那条小道,窥见一段被岁月雕琢的往昔。
沿着蜿蜒的小径,阶梯一层层降低。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数林,叫人看不清方塔的身影。这条路有什么意义呢?望着脚下的石板路,我心中的疑惑郁结。视角一点点降低,青树掩映之下,方塔逐渐显露其庄严的身姿。樊老师突然立足:“同学们,这层层阶梯象征的什么?”好似听见了我的心声,樊老师微笑着开口。或许大家也同我一样疑惑,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樊老师眼神一凛,望向方塔,又回首我们踏足过的石板路。“这是一条通向历史的路,我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我顺着他的眼神望去,所言不假。在这寻常可见的细节中,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匿于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之中,等待着我们去细心发掘。
来到“何陋轩”,老师要求每个书院发表一下感想。对于一个同学的发言我也狠狠共情。站在何陋轩的门口,正午,阳光正好。弯弯绕绕的长廊有一道曲线的白墙挡住了视线,墙上有着形状不一的镂空,身边是一株红枫,深秋为他染上了新装,深深浅浅的橙色点缀,即使是枯垂的枝叶也构成了独特的美感。时有一缕阳光洒落叶间,在地面绘出星光点点。一如庭院设计的本意,有不少老年人在此处打牌,畅聊天南地北,家长里短,一派温馨的气氛。我也不由得想,假使冯纪忠老先生还在,他也会欣慰地笑着看着这片他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土地吧…
古老的土地上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可能。让我们以更加敬畏和审慎的态度,去守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在城市里的哪个角落,或许只是一汪清泉,或许只是一片落叶,只要你触摸到了历史的那条缝隙,你也能感受人文的精神。
就让我用樊老师那句话来结尾吧:“踏上这层层向下的土地,走进历史,探寻那历史的深处。” -
近期学业繁忙,实在没有时间参观园林。好在今年寒假,我随父母前往常熟旅游时,有幸参观了燕园——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也庆幸我留下了许多照片与视频,在帮助我回忆之余,让我再次细细回味。
犹记那天细雨连绵,时断时续,我和家人碰巧没有带伞,本想着早些回酒店休息,母亲却执意拉着我们去参观燕园。如今想来十分感谢她当初做出的决定和执着,这一丝细雨为整个行走增添了数不尽的韵味。
燕园入口处略显萧条,走进一看更是如此,除了零星几位带着小孩前来参观的游客还未来得及离去,便没有旁人了,或许很少有人拥有与我们家一样淋雨参观的“雅致”吧。
在整座园林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座名为“七十二石猴”的假山,栩栩如生,几个孩子穿梭其中,玩着捉迷藏。人工喷泉挥洒着晶莹的水花,动静相衬,在假山之中却丝毫不显突兀。沿着假山攀登而上,就能看到一座亭子立于最高处。亭子四周或墨绿或青葱交相呼应,典雅与生机并存,乌檐朱壁隐藏其中,明灭可见,无不体现着古典园林的美。从假山较大的洞口望向对面,点点淡黄便映衬着出现,此时假山凹凸不平的表面仿佛大自然的画框,其中更显设计者的巧思。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燕园之名出自《诗经》中的一句“或燕燕居息”,意为居住休息之所。其中的这座假山出于戈裕良先生之手,正是后任园主蒋因培回到故乡后,将他请来造园的。戈裕良将花果山,剑门等元素融为一体,塑造出了好一幅美景。而在他去世后,燕园假山更是成为绝唱。
古人的审美与诗意融合,共同造就了“燕园十六景”。徘徊于其中,嗅着分外古朴的空气,我也不禁被历史的韵味所感染,为时光的流逝所感慨。 -
松江方塔始建于北宋期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是宋代建筑,形态结构上因袭了唐代砖塔的风格。其现存的城隍庙影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1978年,上海市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造一个历史文物公园,即方塔园。由同济大学冯纪忠先生负责总体规划。
冯先生提出“与古为(二声)新”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市在尊重和保护古代遗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方塔园以宋方塔为中心,融合了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建筑,通过肩带设计手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园林风格。这里的与古为新体现在设计的多个方面:- 尊重历史与自然:方塔园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规划设计时,对场地内现存的植物和地形加以保护,场地内原有的地形、河流走势、竹林、古树等在设计之初便得到重点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展现原貌。
- 空间组织与轴线:方塔园的空间布局和轴线设计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传达了冯纪忠先生的“意”:宋代的“精神”在流动,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即“意动空间”。
- 传统技术材料的传承与超越:方塔园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木构、石结构、砖结构等技术,又大胆尝试了钢结构、钢木结构、竹结构等多种材料,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方塔园在继承中国古代造园手法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例如,公园围墙的设计经过多种变形处理,保持其经典风格的同时,增强了公园内外的视觉交流。
-
豫园风貌自明代就开始盛行,踏入园林的第一感觉就是扑面而来的江南古典园林之遗风。
江南古典园林之所以居于江南,那就免不了有许多水的元素构成,仰山堂和假山的中间便是一片水池,水池承载着江南古典园林许多的记忆与文化,豫园的园林主景便是由人文的楼、堂和水池假山构成的。水石相应的景色奠定了自然的气息,若是踏入桥上,环顾四周被假山和水池包围便会感到十分畅快自然。说到其中现代和古代的融合,我就想到仰山堂附近的景色,那里可以很好地感受到人文和景色交融的特色。
“山水相依”是其设计理念,但完整的园林也不能全部分都充斥着水和假山,这样有些过于片面,其人文内涵也十分浓厚。例如长廊上许多的诗句正表明了文人墨客历来此处的经历。绮藻堂也是充斥着文化智慧的地点,堂檐下有百个“寿”字,称为百寿图,同样体现了建造时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以及内涵。
人文建筑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部分,像是萃秀堂,藏匿于假山之中,环境典雅富有人文气息却不失自然的风光,在这里仍能看到许多绿植。点春堂中你同样可以看到许多现代产物的影子,像是画作,文玩以及牌匾上的文字,都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和人文气息。
体会豫园其实同其他江南古典园林不同,不同处在于它的新颖之中又不脱离传统,创新中不脱离文化脉络。但同时他也是紧紧扣住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的,独特的园林艺术和风格也让它成为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之一。 -
很遗憾,这次没能参加松江方塔寺的行走。好在我在暑期去过南京,参观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它就设在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里面。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其中古典园林的五大要素包括筑山、理水、植物、建筑和书画它都一一包括。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是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精巧,有高低起伏,沉沉叠叠的假山,有亭台楼阁,有好几处水池,有各种花草树木,一步一景,很有意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园中静妙堂前的南假山。园中的假山可以登上去 ,一路造出高低起伏,迂回曲折,一路攀登时而登高看到园中一片水池和稍远处绿植环绕的静妙堂,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会又往下行走进入洞中,有种了很幽深的感觉,一会又迂回在山石之间,有种人在山中不知南北西东的迷失,在一转身往下一看,竟在石头的空隙之处看到下面是有些泛绿的水面,几条红的,白的,黄的,黑的锦鲤在悠哉悠哉的游着,顺着水声有发现了有个瀑布不停的流入水池,有山有水,有动有静。假山前有一形状近似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边有两棵明代种植的树木,假山,树木,亭台倒映在水中,有虚有实,显得园子很大。
感觉在这小小的假山林里有着丰富的移步换景和心情体验,真是感叹古代的园林真是构思巧妙,富有人文色彩,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
尊敬的松江区政府您好!
我们是樊阳人文公益讲坛西文书院小组的同学。
非常感谢你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方塔园日常维护工作的支持。不过在参观方塔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方塔园的展示介绍有所不足,无法让大家有效地了解相关历史建筑的底蕴,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现状有所改善。
首先,游船部分的船只风格过于现代,与四周的风景格格不入,略显突兀,在不影响游客的体验的情况下,,可以把现在的船只改成更加复古一些的风格,即保留了娱乐的功能,也让整体风格更加和谐,符合冯纪忠先生“与古为新”的造园理念。
其次,在古建筑旁加入更多的展示牌,向大家介绍方塔、照壁、天后宫等不同建筑,让方塔园在作为大家休闲之地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同时,可以在方塔园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例如辨别方塔园中的建筑分属于哪些朝代?根据这些建筑的造型思考,它们从哪里彰显了宋的精神,以及冯纪忠先生的造园理念,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一张纸上后交到一个固定的点位,将一些较好的回答挑选出来后展示,创造互动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参与,推动文化传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改善现状与文化传播提供帮助。
致此
敬礼! -
十一月作文
本来想和同学一起去内江公园进行探索,不巧碰上它内部装修,于是只好前往附近的叶家花园。
这里曾经是私人园林,建于民国,如今被包含在一家肺科医院里。从医院的正门进入,可以看到一张地图,尽管上面没有清晰的标识,但可以辨认出这片园林由被水包围的三个岛组成,相互之间被桥连接。经过查找,我们得知这是叫“一池三山”的造景模式。
沿着小路进入园内,走过第一座桥就登上了第一个岛。岛上有用石块堆砌成的假山,也有一座同样颜色的石洞。或许是出于模仿自然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提供几处从高处观景的平台。只不过新建的石桌、石椅等现代设施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声控灯突兀地出现在用植物做隔景的路边或假山上,破坏了原本的观景视角,让这里比起园林看上去更像个现代睦邻公园。
又走过一座桥,我们上了第二座岛。沿着石路走进一座观景亭,几支枯败的荷花恰巧汇集在视线范围内,想必如果在夏天来一定很好看。现在正是秋天,水面除了它们和几片落叶别无他物。而正灿烂着的银杏树之类,正从已经落光叶子的枝干之间伸出。这么想,设计师一定是考虑过什么季节有什么可观赏的景物,经过用心排列后才如此安排这些树木植物的。
在第三座岛上,我们看见了一座在高处的亭子,名叫“四恭亭”,取自儒家思想中的四种品德。从庭下望去,可以从叶隙间望见阳光下的邻水平台。两个观景处相互呼应,让人想起传统园林设计中的“对景”。这里还有一座白色洋房,现在已经用作陈列医院院史。洋房大门前的立柱有着巴洛克风格。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座具有西洋元素的亭子。它是一座八角亭,但顶上却采用西式的彩色玻璃镶嵌作为装饰。
沿着弯弯绕绕的石路,我们又一次回到了来时的入口,顺着原路返回。这时我们注意到,这座园林并不像很多园林那样用白墙等结构将园林分割为多个区域,只用了水、桥和路作为分隔。
这座园林汇集了中国传统风格,西洋元素以及现代元素。尽管有些地方元素结合,有些突兀尴尬,但这次探索之旅确实给了我更多对于园林的想象。如何将中式、西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内江公园漫步随记
白色围墙中间,有个圆形的镂空造型,用砖块砌成的圆形拱券上,“内江公园”四个字很是显眼。走进公园,穿过几个相似的拱券,一段不长的走廊出现在眼前。沿着走廊一直走,尽头处是一座亭子。走进亭子,我很快就看到了樊老师、万总还有其他讲坛同学。
亭子的顶是木质的,带着一种古朴的质感;石柱很敦实,透着岁月沉淀的味道;水泥做的座椅,则显得比较普通,这就是这座亭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往前看,是我们来时走过的游廊。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这亭子与游廊,存在着哪些共性特征呢?”樊老师抛出问题,眼神中带着一丝引导与期许。
我目光扫过游廊边的红木座椅,灵感闪现,率先回应道:“这两处皆可供游人稍作停歇,舒缓身心。”
“很正确。那其他同学,是否还能挖掘出别的共通点呢?”樊老师点头肯定,继而鼓励众人继续探索。
这时,一位同学试探着说道:“从观景视野的角度看,它们似乎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非常敏锐。”樊老师赞许道,“那再深入一步,大家可察觉到亭子、游廊与普通住宅建筑在结构上最为突出的差异是什么?”
“是墙!”众人异口同声,仿佛在思维的碰撞中达成了共识。
“没错,正是墙壁的有无。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范围,能让我们毫无阻碍地将园林中的美景尽收眼底。既然如此,接下来就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园林景致的欣赏之中吧。”樊老师微笑着发出号召。
起身走进游廊,我用手摸了摸之前就注意到的红木座椅,背后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嫩绿的浮萍在水面悠然漂浮,那灵动的姿态仿佛在绘制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我轻轻抚摸着红木靠背那优雅的弧线,心底不禁对这园林的精妙设计暗生钦佩。
“现在,我们开启一个有趣的小任务,各自在这内江公园中探寻那别具韵味的‘小八景’吧。”樊老师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好呀!”大家齐声响应,纷纷取出手机,如同寻宝者一般,在这小巧玲珑却又充满魅力的园林里,仔细寻觅那些隐藏在角落的迷人风景。
没多久,我的手机相册里就存满了这里的景色。随便翻看,有湖水里房屋的倒影,恰似梦幻中的镜像世界;湖边有个小亭子,屋顶青苔斑驳,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忘寒居前,瓦片精心拼就的图案独具匠心,散发着古朴的艺术气息;游廊后面的小竹林里,冒出了一支鲜嫩的笋芽,那蓬勃的生命力让人眼前一亮;小溪边那块布满青苔的怪石,形状怪异离奇,宛如大自然随性创作的雕塑作品;还有一棵金黄的银杏树,在一片翠绿的环绕中闪耀着独树一帜的光彩……
这座小小的公园,虽然规模不大,却似一座隐匿着无尽魅力与惊喜的宝藏园林,满园的美景与盎然的春意如涓涓细流,悄然流淌进每一位到访者的心间,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
记千岛湖龙山岛
上岛,几乎就是在山间行走了,环山而设的步道很像是台湾的规划。
上岛后很长的几十级台阶,便可见到一侧延伸入湖的长廊,尽头则是可以观赏处,只是长廊中段四顾既无装饰也无移步换景的玩味处。
踏过石墀几个,便进了环岛的道上,在一边幸而可以看到湖景,远处才可看见淡青绿色的岛屿浮静水,也算是“孤屿媚中川”了。目光驻在湖上良久,脚下的路不觉间便向内倾移了些,至于草木茂盛、枝干交错,空间更悠长而深邃了些,常再走数十步路,又豁然开朗看得水波粼粼,俯视像瓦片的接处,眺望则不见先前的岛屿,只有不知道是哪处游客的行船。
路急转上下不多,在走几百步便进了一方庭院,大概是在山中的缘故,是从一个斜口进去,来的正好,满地黄叶,有人慢慢挪动扫帚,怕是也不想破坏这儿吧。沿着已经荒废的第一间屋走,廊外一边是门紧闭的屋子,另一侧是尽卧伏在地上的黄叶,有意无意引人伤秋……
现代性,或者像是为公众开放的一点是另一侧屋子门前大都是关于新安画派的介绍……再过一扇门,上题徽港寻踪,碑以样有力的字更装饰了景色。向前便是一座向湖中伸出的小亭。两边都是被遮住的花木,向前看依旧是光掠湖面。可喜的是正有一块碑在其上,上面印象里是海瑞的功绩……
再向前,便豁然开朗成了平地,再往前便是古钟和海瑞祠了,几乎只是纯粹的人迹……海瑞祠前是拓下来序次排列的海瑞笔记,再往前是色泽交错雕砌的海瑞祠,正门之大颜色之混杂是在北京也少见的……进门则是四周海瑞功绩的壁画和雕塑了。
无论是从海瑞祠门前走出还是走入,路上都必经喧嚣的各色店铺,所幸设在宽阔些的地方,不然狭小的空间就成了混乱而丑陋的了。
园林,园囿,以四方的水来困住一方景色,人和自然在穿梭和交织中本身变成了园林之美。 -
(本来是想重温内江公园的,可惜内江公园所有与园林相关的部分都在修缮中,因此只能回忆2022年的内江公园行走)
刚到公园入口,那白墙之中的圆洞便吸引了我的目光,透着一股浓浓的园林韵味。穿过圆洞,再走过一段小院,我们才算是真正迈进了内江公园的大门。
沿着一条光线有些昏暗的走廊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尽头的亭子处。这亭子采光极佳,从那略显昏暗的走廊一路走来,突然步入这明亮的亭子,心中竟涌起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奇妙感受,我不禁感叹这园林设计的精巧。亭子正对着一条游廊,我们便结伴沿着游廊继续游览。游廊两旁设有木制座椅,坐在此处,正好可以将公园的中心湖景尽收眼底。樊老师招呼我、小殷还有另一位女生坐下,我们靠在栏杆上,望向不远处的建筑,水中绿萍漂浮,小鱼若隐若现地穿梭其中,好一幅惬意的画面。这时,樊老师笑着问道:“你们猜猜看,这个座椅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看着这座椅建在水边,栏杆的弧形好似水中涟漪,心里琢磨着会不会和 “湖” 有关呢?见同学们都不吭声,樊老师又提示道:“你们看她们靠在这里的样子,怎么形容呢?” 片刻后,樊老师揭晓答案:“这叫美人靠呀!” 原来如此。樊老师接着讲解说,在古代,少女们常常会倚靠在这样的座椅上,对着湖中的倒影,感叹自己又逝去一年的青春岁月,这典故也为这座椅的名字添了一抹淡淡的哀伤。
走过游廊,我们来到了湖边。湖的边缘十分规整,河岸是由整齐的长方形石块砌成的。中式园林向来追求自然之美,这般规整的人造元素出现在这里,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或许这也是这公园美中不足、有待改进之处吧。
随后,我们继续在园林中探索,大家分散开来,去寻找公园里的 “八景”。忘寒居门前地上那独特的鹅卵石图案、门洞后的那片小树林、花窗后若隐若现的园林景致、小巧的瀑布、小土丘上郁郁葱葱的竹林…… 每一处景色都别具韵味。
作为现代新造的内江公园,在自然风韵的设计呈现上虽不及传统的苏式园林,但也实现了其作为城市中“第二自然”的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