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行走作文
-
阳光明媚的11月24日,我们跟随讲坛来到方塔园开展这次的主题“与古为新”。而站在北门入口,樊老师就引导我们观察门口的一个牌坊是否是冯先生的设计?大部分人都说不是,确实如此,和真正的北门入口的风格大相径庭。入院后我们首先看到一块大石头,拦住主干道,有些四合院的味道,会让游人不能马上一睹古塔的风采,更让人更加心生期待。
从整个园内古迹保护的角度来看,迁建异地的方式确实存在风险。譬如迁建过程中可能会对古迹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它的价值。此外,古迹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迁建后可能会使得整个历史有一种割裂感,使古迹失去原有的内涵。
在园中,冯纪忠先生在设计之初就着力体现“宋的精神”,而迁建的明清建筑虽然与宋代风格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园林中并不显得突兀,照壁在方塔的前面显得熠熠生辉,和后面的方塔似乎并不让人感觉突兀,在冯先生的巧妙设计中反而与整个园林的景观和氛围相协调。冯先生与古为新的设计也不得不使人叹服,我们走上草坪,看着游人与方塔融为一体的景色,也不得不佩服整个园林绿化的设计。
从我们行走的整个过程中来看,现代人对于这个园子的了解似乎并不多,当天我们一行人参观古塔和但更多的人是选择去游乐园玩耍和在草坪上野餐划船,对这个方塔园的了解自己很少,大家都只是“路过”方塔园,甚至最后的何陋轩也变成了一处打牌胜地。我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在园区里。很多孩子和家长完全没有去了解古塔和整个方塔园设计的兴趣。而方塔似乎就变成了一处远处的风景,仅此而已。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去介绍每一处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有一些互动的小游戏,也可以让家长们更好的带着孩子们来了解历史和文化。 -
这次行走中万老师和樊老师提到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古”和“新”,由此也衍生出来很多词语“存古映今”“与古为新”“古为今用”,在行走的过程中这些词语也会不时出现。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于“主语”,到底是“今/新”作为主导还是“古”作为主导,在当时重建方塔园的时候便由此便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冯纪忠先生与陈从周先生为代表的与古派,另一派则是以文革时期的“为新”派为主体的现代分子,主张抛弃古代的一切事物,一味地追求现代化。
两派的观点在方塔园的设计与重建过程中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冯纪忠先生深信文化是有根的,历史是城市的记忆。他们认为,方塔园不仅是上海的一处风景名胜,更是承载着松江乃至江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贵遗产。因此,在重建过程中,他们坚持“存古映今”的理念,力求在保留古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元素,使古与今在园中和谐共生,让游人能在漫步间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对话。冯纪忠先生强调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精心布局,让新建的建筑与原有的古井,古照壁相得益彰。
而与之相对的“为新”派,则主张彻底打破传统的束缚,认为只有彻底摆脱古代元素,才能展现新时代的风貌。他们倾向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强调形式上的新颖与功能上的便捷,认为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文革那个特殊时期,“为新”思想一度占据了上风,导致了一些古建筑被拆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憾。甚至冯纪忠先生设计的屋顶也被指责为“道士帽”,在文革时期被批斗可想而知冯纪忠先生辛苦设计的,甚至将它当做“孩子”看的冯纪忠先生在看到自己孩子被贬低的一无是处时会有多么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极端的“为新”观念并不可取。文化的发展不应该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否定之上,而应该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因此,方塔园的重建,成为了一次文化救赎的实践,它不仅保存了古代建筑的风貌,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灵感,成为了“古”与“新”和谐共存的典范。方塔园最终能够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模样,是两种思想不断交锋、融合的结果。冯纪忠先生思想的可行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方塔园内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如今的方塔园,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一个关于“古”与“新”和谐共存的故事。“古”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根脉,“新”则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古与新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方塔园的重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尊重古建筑的原貌,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元素。相反,恰当的现代元素融入,可以让古建筑焕发新的活力。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宝山寺行走时的辩论课题“是否应该用现代方式修复古建筑”虽然一个是修复,一个是构建风景,但我想,新与古的关系,在此刻也是相同的……
无论是修复还是新建,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创造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空间。 -
古典园林欣赏
很遗憾没有参加方塔园的行走,为弥补遗憾我去了豫园,这个具备具备传统文化且在细节中处处透露着细节之美的园林。
豫园作为上海五大园林之首,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中透露出一种雅致婉约的江南园林是那么独具秀美和令人难以释怀。进入大门时周围青砖绿瓦白墙,难以想象这竟是明朝时期建造的私人园林建筑,兼怀宋元古建筑的遗风,豫园几经战火摧残也曾作为小刀会议的地点,距今有450多年的历史了。
园中有各种假山池沼,空间布局主要围绕一个湖泊,湖中有各种的锦鲤红白相间(而且很肥)湖上有类似九曲桥的桥可以在在桥上欣赏到整个园林的风景,令我比较震惊的是,豫园的一个小的角落随手拍的照片,都是副画般的秀美。园林中有小刀会起义的遗址指挥地,“城市山林”是江泽民曾提下的字,抬头看向蓝天上海中心大厦屹立蓝天白云之下。
园中有也各种类似于白墙,但是在墙上有“翠芳“的字样,看待一个亭子,亭角翘起,我仿佛看到欧阳修当年在永州时同游人做乐,园中的道路铺上了石头,石阶,亭子,奇树怪石,神奇秀丽间展现出宋代的文化的端庄典雅,记得有一个孩子问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为什么历史这么悠久?但是它里面的文物却没有损坏反而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展示它的光辉与他的古典美学。他的母亲告诉他“这是因为在抗战结束后,国家投入资金对这里进行维护,有的今天这让我们瞩目的盛况啊!”或许只有国家的富强才能保障文物的留存,只有国家的富强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能够相对安逸和富足。
想到这儿我开始思索着历史的变迁虽然没有摧毁这个园子虽然如今物是人非但是只要我们常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就一定能够真正的读懂故园林 -
这次行走樊老师和万老师主要围绕的题就是与古为新,而站在它对立面的就是古为今用。这两个词看似大差不差,但其意思却相差甚远。与古为新讲究的是结合古代元素创造出新的建筑,而古为今用则讲究的是所有古代的东西,都是为现在做铺垫。
在方塔园门口,樊老师就让我们注意一进去的那道牌坊,那道牌坊上贴满了核心主义价值观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标语,他让我们猜这个是不是冯纪忠先生亲自创作的,大家的回答显而易见,不是。随后樊老师让我们注意到方塔园门口的那个门,这部门看起来虽然很现代化,上面插了许多金属柱子,但却让我们感觉有一种独特的古朴沧桑感,这显然就是冯纪忠先生的杰作了。然而这样的杰作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却被许多人批评,他们有些认为这个门像一顶道士帽,有些人认为这个门太危险,台风一来就倒,可这些就是无稽之谈,都是受了当时“左”的影响。冯纪忠先生在当时的这种思想氛围下,建造这个方塔园,可见它的压力之大。
其实逛完整个方塔园以后,我觉得里面最著名的建筑物是何陋轩,他完美体现了冯纪忠先生与古为新的想法。何陋轩身处方塔园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旁边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他的主体是由竹子构成。屋顶是仿造中国古代的歇山顶制造而成,其上还覆盖了许多层的茅草。可是细看何陋轩,却觉得它又有一种现代建筑的韵味。
最后我觉得我把这种不同时期的建筑放在一起保护的方式其实并不是不好,冯纪忠先生就完美的把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融入到了一个园子里。这么富有韵味的园子,却被现在的人只是简简单单的当成一个野餐划船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得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把人文发扬光大,让大家都体会到方塔园里蕴含着的韵味。 -
这次的行走去了松江方塔,,在课前,老师在附近的松江科技园,给我们讲方塔园的来历。当年建造方塔有许多的困难。1,当时的松江十分的破败,可以说是几乎荒废了,因为当时日军侵华,从金山登陆,进攻松江,吴克仁将军带领守军防守了3天,最后全体将士牺牲。所以当时的松江环境很差。2,在建造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反对,因为当时刚刚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人们都还普遍认为古都是封建,不好,所以在建造的时候匿名信就像雪花一样多。
在参观的时候,樊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中国的建筑美学一般是讲究对称,但冯纪忠先生所建造的方塔园,去完全没有讲究对称,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1,像中轴对称的建筑,一般适用于大型建筑群。2,不完全对称,并且有弯弯曲曲可以更加体现出曲径通幽的感觉。3,可以让人们感觉到自己在深入到历史当中。这样从时空和地理位置都在走进历史,可以感到更有韵味。
老师在课前预习提到的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古建筑聚集在一起的保护方式是否合理?我认为这种保护方式不太合理,把各种时代的不同性质的古建筑聚集在一起,会增加保护的难度,而且会消耗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这种保护方式也是迫不得已,在当时大量古建筑都面临着拆迁的问题,所以冯纪忠先生才把一些古建筑聚集起来保护。在保护这些文物的时候,我认为可以增加宣传,让社会上的人们关注这个园林,进而保护园林。可以制造无烟园林,禁止人在其中抽烟,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园林。
在经过一座桥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座桥叫做望仙桥,曾经在这里的应该还有一座与他相对应的迎仙桥,而且曾经在这松江片区中,是有很多很多座桥的,樊老师感慨万千,告诉我们这座桥有一种“此地空余望仙桥”的感觉,原来的迎仙桥已经不在了,而剩下的望仙桥仅仅是市级保护单位,但那重建的方塔却是国家级保护单位。
期待下一次的行动。 -
何为君子?
针对“园林”一词,樊老师已经带领我们杨初的学生实践探究很长一段时间了,那为什么樊老师还要选取松江方塔园进行实地行走呢?方塔园和其他园林比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一连串的问题不停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虽已入冬,但阳光依旧十分和煦,在街角的建筑上打出一片片温暖的光影,仿佛将时光凝固在每个瞬间,我们漫步来到集合地点:位于松江方塔园旁的松江科技馆。樊老师向我们讲述着对面“云间第一楼”的历史:“这曾经是松江府,冯纪忠先生在建造方塔园时,也考虑到了和此楼的“借景”,他在废墟中舍生建造了松江方塔园,顶着巨大的压力,运用了与当时潮流相反的建造方式‘与古为新’,而如今建造了这座科技馆,并没有考虑云间第一楼和方塔园的联系,而只是运用到了‘古为今用’的方式……”是啊,“与古为新”和“古为今用”虽然都含有古代和现代的元素,但后者只是单纯的将古代的文化遗产,来凸显现代的科技,并没有真正的将两者做到真正好的结合,但这也正是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实在是可悲啊!
沿着一条小路向前走去,登上几层台阶,映入眼帘的是方塔园的入口,上方一个偌大的屋顶笼罩着,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前后两层屋顶并不相连,反而在中间增加了空隙,这样会不会导致坍塌呢?“这也是当时民众的心理,因此他们非常反对这次方塔园的建造,冯纪忠先生也很聪明,他用了亲自实践的方法在屋顶中多加了一个柱子,不仅是证实了屋顶不会坍塌这个事实,也向群众表明了他会坚持造园的心意和决心!”这时,一缕暖阳透过云层温柔地洒下,犹如天空的柔情,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份希望和诗意。
进入园区后,脚下的路越来越低,随着一层层台阶的下降,方塔近在咫尺,这座方塔端庄修长,在巍峨中却又不失玲珑之美,我不由得又联想到了《云间志》中的记录,虽然作者并没有提到这座塔,但这更说明了佛教刚刚出现,类似的建筑很多。“非以为观美也,其瑕为观美哉!”,方塔的这种美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内在,是君子的游息之所,君子就是要做到平静下来,从而实现自己的心志。
“文革”期间,冯纪忠先生作为“头号反动权威”,被批斗,但他没有选择自杀,因为他说:“我是有信念的人。”他就代表了“舒广其视瞻,清宁其心志”的君子,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心志,也用生命传承了中华传统,留住了华夏之根,更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君子”一词。 -
11月行走作文:
本次行走我们前往了松江方塔园,我们集合的地方在松江二中的对面,在车上,妈妈就指着这个校门,当时觉得这也太气派了吧,在樊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校门是“云间第一楼”。
向方塔园的北门走去,樊老师又让我们回忆起了上次宝山寺行走的一个问题:需不需要让古建筑得到复原,要以当时的建筑技术吗?虽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毕竟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能让世人更好的感受到古人的想法,但是材料的缺失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缺失好像都不再允许让过去的技术得到木刻。
坐在方塔园门口的树前,望着冯纪忠设计的方塔园的大门的顶,他强调“与古为新”,但是樊老师告诉我们,当时有很多人反对他,反对他作用钢管来设计这个顶,但真正欣赏时,好像钢管并不是特别明显,外观像木制的,也许他的与古为新的思想在还没进园就体现了出来。
一直向前走去,台阶一级一级的往下,好像带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走进了古人的世界,走进了古人的内心,走进了冯纪忠的内心。映入眼帘的便是方塔了,但这座塔好像有点特别,他是歪的,也许是因为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摧残吧。樊老师让我们运用暑假行走汇报时同学们汇报的方法来测量塔的高度。我和小伙伴牵着手一起丈量这片土地,一开始,我算出来只有7米,这一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又重新探究。运用三角比的知识不断运算,得出了较为接近的数字。离开方塔,在他的前方是照壁,在行走前,我们绘制了自己设置的园林的路线,但是我把照壁放在了离塔较远的地方,行走时才知道它算中轴线建筑。
一路向前,我们来到方塔的后方,这里有一条河,可以让大家划船,这里也出现了一些欢声笑语声。虽然船的造型和方塔并不能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也许就是这样的特别,让我们和古往今来的圣贤进行一次隔空的对话。
最后,我们来到了何陋轩,那儿已经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地方,但他是20世纪世界遗产,他的结构十分特别,密密麻麻的结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却又不失美观,也许这就是冯纪忠所倡导的“与古为新”的观点吧。 -
行走作文
11月24日,我们在松江科技馆集合,开始了这次的行走。 这次行走刚开始的时候,周围环境给我的印象就是“矛盾”。云间第一楼是一个学校的一扇校门;松江塔园的隔壁是松江科技馆,塔园大门上比较靠上的部分是匾额,下面就是塑料板,上面印着一些十分商业化的标语…… 后面,我们进入了松江方塔园,这里的景象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塔园以其历史悠久的方塔而闻名,这座塔建于宋代,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松江的兴衰变迁。
我们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逐渐沿着历史的足迹向下走去。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精致的园林小品。方塔园内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小径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方塔下,我们驻足仰望,塔身的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塔内,我们沿着狭窄的楼梯盘旋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回音上。到达塔顶,放眼望去,整个松江的景色尽收眼底,现代建筑与古建筑交相辉映,让人不禁感叹时代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随着我们的行走,我们来到了园中的何陋轩。这个名字取自于“何陋之有”的典故,意在表达即使简陋,也自有其独特之处。周围的石墙也让我理解了行前材料中陈从周先生提及的“景色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这次行走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松江的历史与文化,但是这么多文物放在一起让我感到有点突兀。就是感觉没有把整个园林串通。 -
拐弯处
拐弯处,是路转弯的地方,也是人转变的地方。
冬日的周末,我前往松江方塔园,跟随樊老师进行松江方塔园行走。这次行走的主题是“与古为新”,围绕着冯纪忠先生和中国古园林的保护。
行走开始前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方塔园的地理环境,以及在古代与县城内各个功能性场所的关系。在大门口,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的故事。在冯先生最初建造这座园的大门时,采取了两片大屋顶分斜错落的形制,更有新意。但是一些人由此攻击他,说他在园林门口修建了“道士帽”,应该拆除重修,还有人说这个建筑极其脆弱,承受不住风雨。没有多少人理解冯先生与古为新的理念,也没有人愿意理解。人们都只想着利用他们,得到自身利益。
进入大门,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中间是一块巨石和一口古井。原本平直的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在巨石前,我们站定,围着古井做讨论。而我却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建立奇怪的道士帽?这时正好听到老师说,前方的路逐渐下降,接着就是开阔的平地。我向前望去,只见石板路通入几颗大树,树后就是高塔。我脑中闪过一丝灵感:大门之外就是云间第一楼,古时是县衙。为了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这座园林的设计是否下了大功夫?
我保留了这个问题继续行走。行走结束之后,我到对面的云间第一楼眺望方塔。我惊奇的发现,塔楼出现在了道士帽上:虽然只冒出了一个塔尖,但如果登楼,可能可以在屋檐上看到与之无缝衔接的方塔!回家之后,我在网上进行查证,终于找到了一张航拍照片,照片上,云间楼、道士帽、巨石和方塔在一条直线上,高度也呈阶梯状逐步上升。这就证明,冯先生在设计上留了一手,加强了方塔园与周边的联系。这是多么神奇的!在拐弯处的思考使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件事使我更加理解了冯先生的与古为新的理念,也发现了一个园林造景的新思路、新世界。这不禁让我惊叹,园林多么神奇啊,就像立体拼图一般,又有着几何图形的规整之美。但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自己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认识到了这种方法的正确使用,是多么有意义的。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自主探究全新的领域,延续人文学习到生活中的每一地。(本文原为我交给樊老师的校内命题作文,原题《拐弯处》,经过了修改后发在这里)
-
这次行走作文的主题是关于园林的,很遗憾因为时间安排没能参加这次的行走,我比较熟悉的园林就是豫园了参观了三穗堂,乐寿堂等景点,记得自己刚来讲坛还参加了豫园的行走,去了樊老师,万总带我们领略了豫园的自然之美,了解了陈从周先生的事迹。
园林是人们模仿自然打造出的第二个自然世界,也是文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寄托载体,但是行走中讲的很多关于园林的基本知识也忘了很多,通过这次行前讲座万老师带我们回顾了许多关于塔的知识。
还记得在豫园行走的时候,我们二三十个人挤在鱼乐榭中听樊老师讲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往湖中看,湖面波光粼粼,阳光照下来,闪着亮光,整个画面泛着暖光,非常美丽。最后我们在鱼乐榭一起朗读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记得上次豫园的行走的时候,每个书院还要派同学来介绍一个豫园中的景色,然后我们书院让我来介绍,我记得我当时介绍的是一棵被裁剪得特别整齐的灌木,介绍它的原因是因为园林应该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而不是像西方那种修剪非常整齐,园林不等同于园艺,园林模仿的是山水世界,应该让其自然生长。
非常怀念之前的行走,很可惜现在因为学业,时间的冲突没能参加许多行走。也希望之后有时间还能参加下次的行走。 -
十一月底,樊老师和万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松江方塔园。这次的主题是与古为新,冯纪忠把各种时期的中国建筑都放到松江方塔园中,并且也用到了现代的材料。松江方塔园是宋代的园林,在解放时被毁的差不多了。园林的规划以方塔为主体,保存了明代的大型砖雕照壁、宋代望仙桥、宅院石头、明代的楠木厅、清代的天妃宫,并且保留了原有的一大片竹林。建成了一个自然,空旷,幽静的园林。松江方塔园设计的另一个目标是公园。从水上花花绿绿的游乐船和草坪上的游人可以看出达到了这个目标。相反,观赏园林的人倒是少很多。
我们在北门集合,街对面便是云间第一楼。松江方塔本来和它是在一条线上的,但樊老师说可惜的是在中间建了科技馆,把方塔完全挡住了。接着,樊老师讲起了冯纪忠的故事,他在文革时期被迫害,被别人带上道士帽,亲人们大部分都自杀了,但因为他有信念他活下来了。下面到了入口。入口实际上是个类似亭子的建筑。从园子里面看亭子很像个道士帽,可能他在设计的时候想到了这一点。走入栈道,我们来到了一块大石头。樊老师站在石头旁对着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讲到,这块石头起到了让园林变得神秘,让人们想探索下去的作用。到了方塔,老师让我们测量塔高。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它实际上是朝一面倾斜的。樊老师解释道,通过《松江竹枝词》的“近海浮屠三十六”能看出这里离东海很近,风大,容易把它吹斜,于是宋代工匠建塔基时让塔向一面倾斜。从这也可见宋人对建筑的了解有多深。接着,穿过草坪,我们来到了很久的两个石桥,通过望仙桥可以推断出来我们前面走过的是迎仙桥。最后,我们来到了竹做的棚子,用了黑色来连接每根竹子,整体给人带来了休闲轻松美好的感觉。
-
这次我选择去了醉白池。醉白池历经300余年,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由于现在已经扩建为公园,其中也不少有现代人的改造,但醉白池比较少有古今融合的元素,更多的是古今分开,这一点就比较可惜。但是可以看到最完整的古迹,那也是不错的。
我随着园林内铺设好的小路,先是走到了一条小河的旁边。石板路旁长满了青苔,也躺着许多各色的落叶,阳光承载着橙黄色的希望,冬天的醉白池不是萧条,是温暖。靠近河流的那一侧,岩石的堆叠旁坐落着倚树而栖的假山。还没走到近旁,就听到了一种不来自河流的叮咚泉声。想走到旁边去查看,但那股从假山后流出来的水流也有点突兀了,想绕到另一边去看水流的来源,却意外地看到那个水管巧妙地藏在了假山山体之中,完全看不到。可能这也是对于参观者的一种尊重吧。
再从假山侧边望向河流对岸,凭栏处,横过来一树,像是一座小桥,“桥上”还点缀着点点枝叶,绿色黄色交错,树干挡下的那一片影子又刚好造就了河流明暗交错的美景。平和又宁静的园林当中渐渐有了人气,孩子的欢笑,行人的谈论,这些给了园林更多的生命力。就像那横斜过来的树,像是设计师的小巧思,给园林增加了一份俏皮。
当我走到河对岸,看见了标识牌,这棵树叫龙柏。此时太阳已经挪过了极度,云也走过了几里,光影变换,明明确确地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也让我联想到了园林中那“不断流淌的精神”。
园林中更有意思的还需走到深处去发掘。很多屋子外都会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面积很小,通常只种着一棵树。穿过形状新奇的门,走进去没两步,再转身瞧看,发现还站在门口。在里面小小踱步,又复望,真有一种“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感觉。
走到有些累了,偶然遇见了一个舫式的屋子。那是一个小船,在湖面上静静停着,凭栏小憩,伸手便可摘到水中的荷。
园林总是身心安置之所,时间总是消磨的很快。确实,自然万物是一个放松身心,又利于自我思考的地方,最近生活实在太乱,园林或许是个好去处。 -
这次我们进行的是松江方塔园的行走,首先在门口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对面的松江二中的大门,真的很震撼,也很羡慕那些学生,感觉古建筑就是有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的威严,有一种深邃感觉。进入大门眼前并不是,直通到方塔,甚至看不见方塔的影子,一些植物树木,石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就像樊老师讲的一样曲径通幽处,随着方塔的影子渐渐显露出来,我们所走的路的海拔也往下降了,就像是我们从现实穿越到了历史的深处,感觉这个过度的设计非常棒,我们终于能看到方塔的全貌了,这个方塔不像其他的塔一样,那么宏伟,反而给人一种精巧的感觉,不过站在他的脚下还是觉得很高的,我们用了各种方法去测量他的高度,大家的方法千奇百怪,不过大部分都比较准确。后来走到远处就可以明显地看得出他是斜的,我所认为的原因是因为上海靠海,风从东南边吹过来,这样一些正好可以抵抗掉一些。后来我们走到了迎仙桥上,此地空余迎仙桥,想彼此时迎仙桥是孤独的,没有人观望,没有人欣赏,甚至从他身上经过的人也少了,虽然是上海极文保,但是懂得他的人却不多,幸运的是我们有了樊老师,他带领我们成为了这批为数不多的欣赏者,后来读到了松江竹枝词,对于怎如方塔最玲珑我也是非常有共鸣,近海二字也是体现了其偏远,最后到达的是何陋轩,对于这个建筑节点涂黑我是有疑惑的,感觉这样好像影响了其美观,胡爸爸用专业的视角跟我们讲述了原因,是因为需要做一个视线强调竹竹之间的关系点线面的关系,还问我我们讲述了园林的一些变化,从明清时期比较写真,到唐宋变得开阔自然舒朗起来。
现在想想对于冯纪忠先生的与古为新是很值得敬佩和敬仰的,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尊重古建筑的特点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伟大之作。 -
时隔4年,我终于再次去 到了豫园。犹记得上次去豫园还是在加入讲坛的第一次行走的时候。在豫园里,每经过一个地点,当年万老师所讲的场景都会或多或少的浮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过了九曲回廊 ,同学们围成畔池的样子。经过了四年的学习,回过头再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原来当初自己不懂的地方也能知道一点了。
来到豫园,首先要说的就是仰山堂,也是我这次一进园就直奔 的地方——为了看假山。细看假山,首先产生的印象就是“奇绝险怪”。站在堂的中间,跨过水池与峰峦错叠的假山对望,仿佛是真的山峰一般,让人敬往。水池中间还有着荷花 (。)和鲤鱼。两景观一上一下,结构分明而美丽,如处画中一般,也很难不让人感慨设计之精妙。
说起设计,就不得不提起园林中另一个很经典而重要的设计:廊桥。在游遍了豫园之后,我又对廊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总体来说,豫园的廊桥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让你走到园中任意一个地方,在景观上还能 分割水面。若是有一阵微风吹来,还会有一种于水面上行走的感觉。其中还夹杂有小轩,供人休息所用。
除此之外,让我感慨的就是那座戏亭了。当年潘允端为了避嫌,考上进士以后,从刑部调到了礼部再调到了工部,他的 父亲也因此辞职。他为了弥补自己的父亲,就打算修建一座园林,来实现自己“豫悦双亲 ”的愿望。可等到他父母去世了,豫园都还没正式建成。知道了这个故事之后,再来看里面的戏堂,感慨就颇深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潘允端的这份遗憾,也随着他所修建的建筑而被后人所知晓,文化的意义再次于这里显现。 -
先生,时代变了——方塔园行走作文
"先生,时代变了! 没有人理解你的!"
我相信这句话冯先生一定听到过。
园林,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上个学期,樊老师就带领我们前往内江公园行走过,后面又两次自行探访过园林。方塔园究竟有何不同呢?我不禁提出了疑惑。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樊老师这么选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想要探索的欲望盘旋在我的头上……
我们的集合地点是方塔园旁边的松江科技馆,对面是“云间第一楼”。这不会就是这次主题所说的“与古为新 ”吧?但是,“新”应该是在“古”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为何会有如此格格不入的建筑呢?
思域被樊老师的说话声拉回。“同学们,你们所看到的云间第一楼就是曾经的松江府。冯先生最初建造时,采用了与古为新的理念。但是由于大屋顶长得像“道士帽”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几乎没有人理解与古为新的理念,他们只是用着自己封建的思想,带着歧视的目光看待这座松江府。”
我眼前的松江科技馆,是现在的人们理解的"与古为新"。或许在他们眼中,要严格遵守上面的指令,将科技与文学相融合,所以设计出这样的"与古为新"吧! 时代变了,真是可悲啊!当我们理解错了一句话,一个词,一座建筑,一个人的思想,这个世界就变了个样啊!
我们走入方塔园,熙熙攘攘的人群拂过,迎着芬芳,我们走下了一阶又一阶的台阶。设计这么多台阶有啥用啊,怪累的!"我抱怨着,似乎是对方塔园现状感到惋惜,所以振作不起来。
走下一阶台阶,看到的是一簇簇的花朵,似乎像宋代兴起的文化;再走下一阶台阶,看到许多路过的人群,似乎像对文化保护漠不关心的领导;走到最下面,看到的是屹立着的方塔,看似雄伟,实则冷清。我仔细看着眼前的景象,恍惚了:记得来时路上充满期望,却觉得这大晴天十分黑暗,风也很大。冯先生经历如此悲惨,他不伤心? 他不难过吗?或许沉默是一种无法与人诉说的失望,却体现在了建筑中,让我们得以看见。幸好啊,还有一群愿意探索其奥秘的青少年。那就由我们来肩负起这个传承的使命吧!
如果冯先生还活在世上,我一定会对他说:"先生,时代变了!您不再备受诟病,您的作品有很多人理解,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的!" -
很遗憾没有时间去方塔园参加行走,在此我回忆了暑假初次去到苏州园林时的体验。或许感触十分浅显,也没有专业导游的带领,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走马观花的体验。我去到的园林是沧浪亭,恰逢是宋代所建,在讲座上樊老师也曾提到过他的历史。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一份宋韵还残留于心间。
印象最深的便是复廊,蜿蜒景致展现在眼前,午后的阳光透过漏窗,树影摇摆。透过漏窗看,每一处景致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景好似相互隔开,却又共同作用成一副美景。登上假山,俯视水池,波光荡漾。在移步换景之中,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我不禁感受到建造园林者之智慧,园林似有无数的秘密等待慧眼的人们去挖掘。
同时我也参观了其中的内部设施,家具清新淡雅,富有气质。宋韵强调与艺术审美,日常生活相关。在其中我们往往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的生活化,实在不失为“人间清旷之乐”
说来惭愧的是,在没有做好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对园林的思考也不深入,同时行走过的园林也太少 太少。因此我也没有发现沧浪亭特别的独到之处,现在唯一还能再心中回味的,也只有那一份宋韵,穿越过千年,走进我的心中。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现今烦躁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片天地能够使我放松心灵,实是人间仙境。 -
在之前的宝山寺行走中,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像宝山寺这样用纯粹的古代技艺重现古人的气韵更好,还是以现代的工艺重现古代的韵味好。我参与了这次行走,所以确实从宝山寺中感受到了其以仿唐的纯榫卯结构搭建起来的唐风,但对后一个却颇为疑惑:以现代的工艺钢筋混凝土这些的材料能表现出古人的韵味?虽然当时也有同学举了例子,但毕竟只是小建筑,更何况没有亲眼见过。然而来到了方塔园,却着实是见到了“现代的古风”。
来到大园的门口,首先见到的是园子的大门。乍一看,颇似中国古代的斗拱,远看似是木结构建筑,里面似是有梁柱支撑着整个大门,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古建筑颇为相似,然而到了近处,才发觉是一堆钢管钢架,只是颜色、形状、建筑的布局都与那些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十分相像罢了。才到门口,冯纪忠就给我们展现了自己与古为新的精妙建筑手法。
进入园林内部,冯纪忠设计的精巧逐渐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没走几步远,一块巨石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走到后面,一口清代城隍庙的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但为了一口井在这里竖起石块,有必要吗?“我想着,但樊老师并不这么想。“这一块巨石在这里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也造成了路线的一个弯折,恰恰也给我们带来了园林的幽深感。”沿着甬道向前走去,不觉感觉周围树木开始由繁密变得逐渐稀疏起来,人也在不断向下,似是在这种两边遮蔽,相当封闭的环境中,在影视中的那种时空穿越之地,深入着、下沉着,一步一步进入到幽邃的历史之中。突然道路来到了尽头,而树木也“恰好”消失殆尽,前方忽然变得疏朗了起来,一片空地上,一座方塔霎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词:“豁然开朗”,大致说的也就是这种场面了。这种设计的精巧,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然而这种甬道却又完全不是传统园林的那种入口,而有点像是现代公园的入口。
到了最后,我们前去了整个园林中的大成之作:何陋轩。亭子下方是一块小空地,用弧形的石墙作为遮掩与装饰,然而这堵墙上却又开出许多小孔,也许阳光照过之时,这块空地也会散发着金色的辉光。而亭子整体则如我们看到的大门类似,好似也是用榫卯构成,但进到内部,却看到了无数浅色的竹管相互堆叠交错,深色装点的节点,使得竹管都似一条条单独的线一样。亭子的顶部则是呈弧形,由茅草铺满。整个亭子依着河水,以一种现代投射了古代的那种令人向往的精神。
然而整个园林中的却并非全都如冯纪忠那般令人感到美好。水中那极为现代而无美感的游船,对园中一些文物保护的缺失,迫于城市过度拆迁而迁来的风韵不合的建筑。这些也都存在于园中。冯纪忠本人在建园时所受的攻击与指责,就如同这些事物一样,伴随在他建园的美好之中。然而冯纪忠本人却是以自己的诙谐来应对:有人指责他的大门无法承受大风,他就加了两根梁柱,几年后把上层拆了,形成了悬柱,更加给予了大门美感。在这个园林中,即使有着这些不和谐,我们还是能够深深感受到冯纪忠独立的“意”,与宋的精神共鸣着,在园林中流动着 -
翻开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过往与当下的交融。方塔园,站在这“曲径幽深处”,从现代的喧嚣中,踏上那条小道,窥见一段被岁月雕琢的往昔。
沿着蜿蜒的小径,阶梯一层层降低。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数林,叫人看不清方塔的身影。这条路有什么意义呢?望着脚下的石板路,我心中的疑惑郁结。视角一点点降低,青树掩映之下,方塔逐渐显露其庄严的身姿。樊老师突然立足:“同学们,这层层阶梯象征的什么?”好似听见了我的心声,樊老师微笑着开口。或许大家也同我一样疑惑,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樊老师眼神一凛,望向方塔,又回首我们踏足过的石板路。“这是一条通向历史的路,我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我顺着他的眼神望去,所言不假。在这寻常可见的细节中,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它藏匿于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之中,等待着我们去细心发掘。
来到“何陋轩”,老师要求每个书院发表一下感想。对于一个同学的发言我也狠狠共情。站在何陋轩的门口,正午,阳光正好。弯弯绕绕的长廊有一道曲线的白墙挡住了视线,墙上有着形状不一的镂空,身边是一株红枫,深秋为他染上了新装,深深浅浅的橙色点缀,即使是枯垂的枝叶也构成了独特的美感。时有一缕阳光洒落叶间,在地面绘出星光点点。一如庭院设计的本意,有不少老年人在此处打牌,畅聊天南地北,家长里短,一派温馨的气氛。我也不由得想,假使冯纪忠老先生还在,他也会欣慰地笑着看着这片他倾注了所有心血的土地吧…
古老的土地上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可能。让我们以更加敬畏和审慎的态度,去守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在城市里的哪个角落,或许只是一汪清泉,或许只是一片落叶,只要你触摸到了历史的那条缝隙,你也能感受人文的精神。
就让我用樊老师那句话来结尾吧:“踏上这层层向下的土地,走进历史,探寻那历史的深处。” -
近期学业繁忙,实在没有时间参观园林。好在今年寒假,我随父母前往常熟旅游时,有幸参观了燕园——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也庆幸我留下了许多照片与视频,在帮助我回忆之余,让我再次细细回味。
犹记那天细雨连绵,时断时续,我和家人碰巧没有带伞,本想着早些回酒店休息,母亲却执意拉着我们去参观燕园。如今想来十分感谢她当初做出的决定和执着,这一丝细雨为整个行走增添了数不尽的韵味。
燕园入口处略显萧条,走进一看更是如此,除了零星几位带着小孩前来参观的游客还未来得及离去,便没有旁人了,或许很少有人拥有与我们家一样淋雨参观的“雅致”吧。
在整座园林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座名为“七十二石猴”的假山,栩栩如生,几个孩子穿梭其中,玩着捉迷藏。人工喷泉挥洒着晶莹的水花,动静相衬,在假山之中却丝毫不显突兀。沿着假山攀登而上,就能看到一座亭子立于最高处。亭子四周或墨绿或青葱交相呼应,典雅与生机并存,乌檐朱壁隐藏其中,明灭可见,无不体现着古典园林的美。从假山较大的洞口望向对面,点点淡黄便映衬着出现,此时假山凹凸不平的表面仿佛大自然的画框,其中更显设计者的巧思。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燕园之名出自《诗经》中的一句“或燕燕居息”,意为居住休息之所。其中的这座假山出于戈裕良先生之手,正是后任园主蒋因培回到故乡后,将他请来造园的。戈裕良将花果山,剑门等元素融为一体,塑造出了好一幅美景。而在他去世后,燕园假山更是成为绝唱。
古人的审美与诗意融合,共同造就了“燕园十六景”。徘徊于其中,嗅着分外古朴的空气,我也不禁被历史的韵味所感染,为时光的流逝所感慨。 -
松江方塔始建于北宋期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是宋代建筑,形态结构上因袭了唐代砖塔的风格。其现存的城隍庙影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1978年,上海市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造一个历史文物公园,即方塔园。由同济大学冯纪忠先生负责总体规划。
冯先生提出“与古为(二声)新”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市在尊重和保护古代遗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方塔园以宋方塔为中心,融合了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建筑,通过肩带设计手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园林风格。这里的与古为新体现在设计的多个方面:- 尊重历史与自然:方塔园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规划设计时,对场地内现存的植物和地形加以保护,场地内原有的地形、河流走势、竹林、古树等在设计之初便得到重点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展现原貌。
- 空间组织与轴线:方塔园的空间布局和轴线设计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传达了冯纪忠先生的“意”:宋代的“精神”在流动,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即“意动空间”。
- 传统技术材料的传承与超越:方塔园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木构、石结构、砖结构等技术,又大胆尝试了钢结构、钢木结构、竹结构等多种材料,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方塔园在继承中国古代造园手法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例如,公园围墙的设计经过多种变形处理,保持其经典风格的同时,增强了公园内外的视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