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风雅颂行前讲座 & 读书小组
-
本次行前讲座可谓收获颇丰。
课前书院小组讨论时因为选择了一个金器而被推为书院发言代表之一,在随后的讲座中也第一次上台与所有讲坛的同学们分享自己选择的宋代文物,虽有些紧张却也荣幸备至。这次发言似乎也让我对“宋韵”的印象更加深刻了一些,忽然明白发言有利于自己更好地记忆。
讲座的开头万老师带领我们重温了“什么是好的反馈?”这一话题,几位在讲到的3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例子让我也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反馈,发现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以后也会渐渐地进行修正。
接下来连着的三大点占据了讲座的大部分时间,分别是:“塔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园林”以及“何为(第二声)宋韵、何为(第四声)宋韵”。在讲塔的时候,万老师搬出了中秋诗会上一段关于塔的历史的视频,后分别用几组图片来展现了塔的几种基本形式。又讲到园林的发展及组成结构等等。看完这一系列图片及视频,简直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我当时的状态,这些领域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是一片极为陌生的地域。希望能通过本次行前讲座和行走恶补一下吧……
最后谈到了一组很深奥的短句——“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园林艺术便是这样一种平民化、世俗化、文人化的自然精神,它所崇尚的“人在自然中”变很好得体现在冯纪忠所参与设计的松江方塔园中。
期待本次讲座的精彩后续! -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风雅宋”此主题展开讨论,万老师先带我们回顾了关于“塔”和“园林”的基本知识,先今的塔在不断的变高,是为了满足人们登高的需求。“园”字的造字法很独特,“园”字中包含了假山、水池和花草树木,这些景物都代表了园林是人为设置的第二自然,但为什么没有塔等亭台楼阁呢?为什么古人没有把它们放在第一位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园林是超功利的欣赏、享受和审美”,欣赏的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但却需要更注重细节。
宋瓷代表着优雅端庄,温润宁静和内敛,最关键的是,它慢慢地世俗化、生活化,和日常用品联系在一起,更强调与艺术、审美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内核就是“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 -
**虽有人作,宛若天开**
本次讲座让我感到新奇的一个点是古代文人对于园林构建的影响之大。万老师在课上提到,松江方塔园的建造理念来源于柳宗元的《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我在课后再次阅读了这篇文章,并结合了现代人的园林观念,发现这篇文章居然讲的挺专业,不是纯粹堆叠一些自然意象与抒情——和之前的宋词中“小园香径独徘徊”构成一些反差。比如,文中提到“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桧松杉楠之植,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这是具体的小景设施的安排。同时,柳宗元也提出了“旷”、“奥”的总体理念。这加深了我对于诗书画园同构的思考。生活与文学是互相影响着的,且程度远大于我所想象的。所以,所谓的“雅”,是文人创造出来的“气”;所谓的“文”,是天开之景孕育出来的“风”。
-
风雅颂讲座反馈:
在本次讲座中,我印象较深的是何为宋韵?这一个板块。比如在课堂上提到的宋韵的特点,它朴实无华、端庄优雅、内敛、温润平静、而且崇尚礼制。同时,我们还提到了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其实在课堂上,我就一直在想这两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关联?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子的表达,在相似的句子结构里,两个词的位置稍微换一换,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含义。
艺术的生活化可能展现的更多是人的精神追求,我想起之前做的一篇说明文里面提到的。为什么古代文化在现代又突然的走红,其实是因为人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需要寻求一定的精神力量,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古代文化则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我认为这两个点是可以互通的,就是之所以有生活的艺术化,是因为人们希望能在现实生活中去建造一个理想化的精神家园。(这个其实挺像古代园林的,只不过他们是物理上的去创建一个第二自然来满足自己超尘的乐趣,而将生活艺术化是偏重于思想上,当然也包括物质上的,去解放自己的精神)
第二个是将艺术的生活化,这个可能更偏重于物质上的。这让我联想到两个点,一个是之前提到的科举考试的平民化,其实艺术的生活化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把“艺术”这个听起来有些高贵、抽象的东西更加世俗化了。换种解释,就是让大家都可以去接触艺术,去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它不再是只有画家或者是工匠的作品的统称,而是百姓去抒发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一种方式。第二个点是《艺术的故事》中提到的艺术家的地位提高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了,可以去创作自己的艺术。用书中的话来说,他们不必再去考虑这些建筑的实用性,而是完全地去追寻所谓的美学和平衡。他可能跟前面我所讲解释的内容有些不一样,他不是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受众人群的转变 ,而是他创作的自由程度的转变,就是他不再只是为了某一项工作而去创作艺术,他将艺术融入了生活,使生活中一些小的东西也是具有艺术性的。
所以生活的艺术化,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向上的过程,是人们在繁杂的尘世中去向上追寻一个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的过程。而艺术的生活化则是向下的过程,它是将一门看似与百姓无关的,或者说看似有局限性的抽象概念,变得更为具象,更能被人们所运用。 -
这次的讲坛讲了有关宋的种种。其中万老师讲到了宋代文化对于我们现在的影响会那么大的原因,主要的市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两者共同的出现才让宋代的文化达到现在的影响力。当然,这一点对于诗词的囊括我认为还算比较少,对比现在,还是会发现在诗词上,宋代并没有如同文化,器物等方面在我们生活中出现那么多。其次是有关园林的部分。说来正巧,我第一次观赏园林正好是刚进入讲坛的那次豫园行走。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园林的精妙之处,只是看着一重重的小景,如同做任务般的寻找着万老师所提及的“景深”,豫园门口的桥,亭子的典故我也不知为何物。现在再回头看看,或许就能发现当中的奇异之处了。
-
在讲座前书院交流分享的环节,沈阳学姐提醒我们在分享时文的时候,要努力尝试使用结构化思维。这一下子点醒我如何改进我语无伦次,讲了很多但思维混乱,总是担心自己有没有缺漏的分享,也让我认识到真正将学到的内容运用起来是很不容易,需要多加练习的。
而在分享自己选择的,能代表“宋韵”的文物时,大家都能体会到这种很飘渺的“韵”,但是当沈阳学姐稍加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大家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沈阳学姐简要提点了一下如何学习、欣赏一件文物——首先我们要关注它的外形,出土的地点和精确的时代等客观信息,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艺术风格等更为深层的内容。这样学习方法的指导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行前讲座中,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带有“宋韵”的物品,引入了本次行走的主题。
在补充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的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城隍”。地方的城隍很多是为该地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人们敬重他们,感恩他们的功绩,于是将他们奉为城隍,进行祭拜。而上海有着“一城三城隍”的特殊之处,我却对上海的城隍一无所知,我深感惭愧。
而在了解宋韵的部分,“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这两个概括非常精确。我认为宋代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的了指导。也许我们不再会像宋人一样焚香、点茶、挂画、插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赋予庸俗的日常生活韵味。现在如此之多的文创产品,也是想要通过再创作的方式将这样典雅的意蕴融入现代生活中吧。 -
这次讲座,万老师带着我们从各种角度去体验“何为宋韵”,“何为宋韵”。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沉浸式”地体验一种美学。仔细一想我们身边还真是有很多宋代美学的影子,平时使用的许多仿古的物品也都很有宋韵。宋代正是在汉魏的灵气、唐代的大气、和清代的繁复之间因为理学的影响,开辟出了一条入世又艺术的典雅的审美。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欣赏园林的方法。万老师带着我们一步一步从布局到主景,去赏园。在讲到主景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园林里要用石头围着岸边呢?”有同学说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模拟自然的样子,我也是这么想的。随后,万老师又补充了一点:“如果是用水泥围成的岸边,那我们就听不到水流撞击石头凹陷处发出的声音了。”这拓宽了我原先对于观赏园林的想法,原来园林不只是用眼睛来看的,而是要用全身心来感受的。我之前去园林好像都跳过了对于布局和主景的欣赏,一下子就去揪着小景里的细节不放,希望能从中品出些什么东西来,却屡次错过真正感受这“人间仙境”的机会。再次引用一下课堂里提到的冯纪忠先生的的话:“超功利的欣赏、享受、审美是园林的内容。”
我先前虽然去过方塔园(甚至是去写生),但是并没有“欣赏、享受、审美”一番,所以我还是很好奇冯先生作为一位现代人,是如何在现代都市中将宋代审美中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与当代人对于园林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