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
-
这次讲座讲了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我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将诗文革新这样一个文学运动,与北宋的政治背景结合起来的方式,让我对它的起因与影响又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对欧阳修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他不仅从理论上推动了诗文革新,而且用切身行动引领了风向。除了散文,他还在笔记体、赋、诗话等等体裁与题材上做出了创新。他做主考官时,坚持改变文风,即使受到“群聚嘲骂、拦马、祭文”等等极端的反抗也不为所动,最终开创了文学的盛世。这样的勇气值得敬佩。
而在读到欧阳修的《泷冈阡表》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文风。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从父母的教导到自己的成长,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之情流露在文字之间,代际的传承令人深深感动。面对这样一篇似乎观念很传统的文章,我也体会到了应以“温情的敬意”面对传统文化。 -
讲座中樊老师从古文观止入手,展示他家里两套古文观止的书。古文观止一共222篇,从唐代以来,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便是宋。宋代作为典型的重文轻武的时代,通过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促使了古文达到高峰。老师也讲述了古文现在非常艰难的处境,只是为了考试而生存,在现实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学习古文。而欧阳修就是一位古文大家,一生写了超过百万字的文章。预习作业中,以欧阳修为父亲修的一篇墓志铭作为材料,并且通过他母亲的叙述,讲述他父亲的一生,以及他父亲对于欧阳修的间接教导和家风传承,老师在讲到这里也提到了关于文化传承和代际传承的教育。又提到了结婚生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虽然说并不是必须要结婚生子,但是能够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期待着盼望着他们长大,也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欧阳修在最终能够达到父亲的要求,完成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的时候才修表,才最终为父亲立下丰碑。这种情感和等待让人感到动容。不过在后面的几篇文章中,樊老师也提到了古文中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古文的论证。朋党论,我章在现代人看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沈阳学姐告诉我们,要带入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因为作者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派系来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召集名士加入他的集团,也不足为奇了。
-
讲座反馈
欧阳修是一位很好的政治家,但是首先他有着作为一位文人的感性。他强调文以载道,道以反映民生,同时也重视文字在其中的大作用。在实用主义的背景下,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把文学融入日常理政中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和滁州百姓饮酒游乐,他很快乐,并不全是满意于自己作为太守治理有方,他真正体会到了百姓为何快乐,懂得如何让百姓快乐,在百姓游山玩水感到快乐时,自己的情绪似乎与他们相通了。就好像在《秋声赋》中欧阳修夜读,把窗外树叶响动的声音听作波涛汹涌,千军万马。他能沉下心来,摈弃前朝文学的奢靡之风,用心体会朴素真挚,由内心生发出的真情。这也像他的文字,读起来简练明快而又深刻。
我们还提到了他写父亲的文章。他的母亲认为欧阳修的父亲品德高尚,他的儿子也会是一个很好的人,因此她一辈子守寡,抚养欧阳修长大成人。后来他功成名就,思之又思终于写下这篇纪念父亲的文章。这是一种铭刻在中国人内心的,关于家族的羁绊。尽管欧阳修与父亲相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姓氏后承载的是一个家族共同的精神,很可惜现代年轻人对于代际传承的观念逐渐淡化了。 -
讲座反馈:这次的讲座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欧阳修,面对着众多不一样的声音去改变文章的题材,即便被人在府前放上祭文也并没有退缩,一直用着雷霆手段去改变当时晚唐华丽的文风。在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的时候是非常的赏识的,但结果却把苏轼认成了曾巩,将状元的位置换掉了,这让我为苏轼深深地惋惜。
欧阳修最后死后也没能在自己的故乡入葬我觉得是十分可惜的。但是他为了弥补这件事情将自己的父母都留在了故乡,并且听到樊老师说,当时他们行走的时候还遇到了欧阳修的第36代孙女正在守着欧阳修的父母的灵位,这是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跨越了这么多年却依然有人坚守在一个看似十分破落破败的乡村内,这种精神似乎已经跨越了祖孙之间的纽带,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
这次讲座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樊老师讲的《朋党论》。起初在做预习题目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这篇文章的逻辑有点不对劲,但是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头。
在这节讲座之后我才明白,这个不对劲的源头在于欧阳修没有定义“君子”、“小人”,也没有定义什么就是“追求利益”。这种辩证法让整篇文章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不过从这篇文章的受众和目的上来讲,它是非常成功的。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是上奏给宋仁宗的一篇奏章,为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很有胆识地向皇帝提出这一观点,又非常巧妙地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解释权交到了皇帝的手上,给自己留了足够的解释余地。由于这篇文章最终是交予皇上来定夺的,所以其中对于一些词语的定义模糊反倒是它的巧妙之处。
不过抛开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回到文章通篇的逻辑上,这让我联想到中国教育所缺失的逻辑学教育。我们从小就一直在被灌输知识,而从不质疑知识的权威性,就使得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是肤浅的,或者是缺乏逻辑性的。例如我们常听人说“物极必反”,那什么才是一件事的“极”,什么才是“反”,又会“反”多少呢,人们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其中的定义和程度。这样我们就又会陷入循环论证的陷阱。我觉得在读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作者的目的和受众,语言的艺术性,也应该推敲其中的逻辑,从而从各方面锻炼我们的思维。
-
欧阳修参与并主导的诗文革新,改变了原本沉靡的诗文面貌。他以一己之力以主考官的身份,将诗文的主旋律导向了《论语》中那种“文质彬彬”的样态,既反对浮华无实,又不放弃诗文的文学性。
讲座中,欧阳修不畏考生的抗议与抵制,进行改革,让我想到了美国的小罗斯福。都是社会整体都在认知上出现停滞与问题,而他们也都以一己之力,不畏反对,用自己的地位与威望,完成了革新。这种一人带动千万人的行为,实在令人敬佩。
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贡献的欧阳修,其人品也毋庸置疑。而这份人品,就是由他的母亲在抚养的过程中,将他他英年早逝的父亲的那份精神传承下去的结果,而他的母亲也坚信这种品质能够传递下去。樊老师有一番话让我十分动容,虽然这种品格的传袭,善恶必有报等很多事并没有很科学的依据,但这是我们必须要相信的。这无关科学,而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之前偶然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到现在许多人论证阿房宫并无法真正建成与存在。然而,存在还是不存在,都不影响阿房宫成为了中国历史与文学上的重要意象与象征,上述的这些道理也是如此,科学与道德、文化间,我宁愿选择道德与文化。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写的两篇文章。《泷冈阡表》讲的是欧阳修在晚年回忆父亲的事。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母亲一身守寡,就为了让欧阳修继承他父亲的血脉。有一句话然我记忆深刻:“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说之前没有足够的钱,现在有了,却怎么能跟以前比!我还意识到在欧阳修的时代,这些文章已经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体现出他诗文革兴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的另一篇文章是《朋党论》。这篇文章在当时很成功,但有一点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利”。我个人觉得欧阳修举的例子也不是特别清楚。商朝都是小人,结果这个国家灭亡了,并不能直接推出君子能不让一个国家灭亡。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我觉得照这个逻辑,大部分人都算是“小人”。真正没有私心,为了”道”而相聚的人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