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
本次讲坛讲的主题为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题中的“文”即指中国古代散文。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对北宋诗文革新的繁盛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那样的背景下生活着的欧阳修进行了探究。
首先,樊老师拿出了一叠书籍,并向我们引入了«古文观止»一书,其收录的222篇古文中,北宋的文篇占了51篇,而欧阳修的散文就占到了北宋部分的13篇。这也证明了北宋文坛能成为又一顶峰,欧阳修也贡献了一大部分力量。
北宋文坛曾掀起过一场“诗文革新运动”,正如“古文运动”一样,“诗文革新运动”也使当时的文坛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北宋初年,文化繁盛,征歌载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家诞生了一种善用典故、音律谐美、辞藻精丽、多为酬唱之作的“西昆体”,而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反对“西昆”华丽的辞藻,“西昆”之弊也与宋最大的政治病——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相呼应。
仁宗时期庆历新政,范仲淹倡导“敦喻词臣,兴复古道”的理念,王安石变法时期则引申至“文贵致用”的理念。到了欧阳修执政时期,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简朴平易的问风,强调文章要写得“其言易明”。在这里樊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与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请他们分别记叙这个场景,而三个下属的记叙都太过繁琐,欧阳修最后总结为“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这个小故事更加凸显了他强调文章要写得简明扼要。
接下来我们结合«泷冈阡表»探究了“历史为什么选择欧阳修?”这一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诵读感受到了代际传承、文明传承和官民一体的美好境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欧阳修以“记录+思考”的方式写下了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在他的文章中,由母亲回忆父亲的过程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普通妇女对独子的“言传身教”。这便是«泷冈阡表»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最后,我们对于«朋党论»中欧阳修对民族历史的温情敬意进行了简略的讲解。
本次讲坛是我又一次与«古文观止»和欧阳修进行深切交谈。在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古文观止»这册神奇的“中国古代散文集”时,令我最着迷的就是欧公的文章,我从三年级开始背诵«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经典著作,虽然当时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思没有那么深的理解,但仍然被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感染。这也使我渐渐变成了一个热爱古文的女孩,慢慢地就对所有的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导致我在古文方面一直很有自信。时隔5年之久,在讲坛再一次近距离接触并研读欧公的散文,忽然觉得自己又有不同于前的体会,这或许就是在人文思想和浓厚氛围熏陶下生发出来的“新我”所能感悟的。 -
**温情的敬意?理性的审视?**
本次讲座主要补充了我在宋朝政治与诗文革新基本知识方面的漏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樊老师告诉我们要报着一份“温情的敬意”去看古人的文章,这与我正常的认知相悖——合理就是合理,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我从初中才开始了解古人的议论文并读一些名家的策论: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等等,以及课内学到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发现在课堂当中都对他们持绝对的褒扬态度,做题时的答案也往往都是“论证严密,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但仔细推敲下来却发现,很多人(尤其孟子)都只注重雄辩,都只注重语言的气势,而在这种气势下掩盖的是并不完备的、甚至错误的逻辑体系,甚至有车轱辘话来回说之嫌。
而在本节课当中提到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朋党论》也是如此。课后再一次看了万老师的思维导图,更觉得欧阳修的论证就是以结果论小人和君子,在关键的利弊定义上是有问题的。所以是否我们现在对于古人策论的评价,也像《朋党论》一样,是以结果定好坏的呢?我们是否会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擅长,在历史上很成功、很正面,从而下意识的以为他在任何方面都值得学习呢?是否我们现在看待一个人、一件事,都只根据他社会性质上的、才能上的优劣,而并不关注其本身呢?这种“想当然”的思维定势是很可怕的,但如果没有本次讲座,我也只是那个会回答“本文论证严谨,文气斐然”的学生,我会潜意识去默认这件事情,然后再靠自己的逻辑去说服他是对的,给自己洗脑。另外一点是,我们是否会承认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比较缺少严密的逻辑体系呢?
而就在我心中大发内省的时候,樊老师提出了我们要抱有温情的敬意去看这篇文章,看类似的文章。前面提到的问题是:我们似乎并不是特别关注矛盾点本身。但现在,这个问题好像在情感中消失了。我们又被引导去关注文章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开始发现,它的提出是很勇敢的、很有创造性的、很跨时代的。
这导致了我现在对于这样的文章的情感很矛盾。很多人去判断一件事情,他们虽然首先会关注逻辑本身的正误,但最后主导的却还是自己的情感,在这种情感涉及到民族、文化、国家时更强烈。我觉得这个点很有意思,像一种“双重思想”,这个思想也很容易被利用。
因此我认为,温情的敬意可以被保留,但理性的审视更为重要,尤其在文章本就需要被理性的看待的情况下。此外,我发现自己缺少质疑的勇气,名人效应已在心中扎根,我很少去想“为什么”、“凭什么”,而一开始就去分析“怎么样”、“怎么做”了,我只是一个“执行者”,而从未反思决定的正确性。 -
(上一个发的格式好像坏了,这个是重新发的) 这次讲座的反馈,我想从两个词谈起。一个是信念,一个是礼记传承。其实这两个点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去涉及到的一个主题,但是要说真正的理解,我觉得是没有的。在这次讲座之前我还和朋友提起过,明明不了解也没有去实践这个词,却在作文里表达了一堆虚伪的想法。而且也正像老师提到的,语文考场作文的时间很短,大多数人包括我就选择直接套一篇题材类似的作文。然后情感都是很虚伪的,写出来的文字都是莫名其妙的。我觉得学校的作文完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套一篇作文,(有的时候我在自己套考场作文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写的很离谱)(以上想法纯属个人,不针对任何人)
关于传承,我记得比较深刻的是在讲关于生育计划,樊老师提到说再过七年很可能会有很多中学倒闭,因为学生的人数在大幅的下降,人们都不愿意去生育,也不愿意去结婚。其实这个点在网络上还是很火的,像之前我经常的,看到新闻里提到说韩国的一些幼儿园已经倒闭了,生育率大幅下减。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新的观念的崛起,或者说人们更注重于自己的生活,想要打破传统的一套规则。其实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生育是自己的想法。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是一种能体现自己和时代相容的想法。但上了今天的讲座之后,我也有一点点意识到,其实它代表的不只是你个人的选择,他更可以说是个人的义务,是个人对于社会,对于文化的贡献。它不只是老一派人比较封建和现代人看来很有束缚感的选择。(以上所说只针对那篇文章,仅仅是个人突然有的一点小想法,不代表任何观点,也不针对任何人)
基于以上两点我再总的来说一下关于古典。的确古人的一些精神品质和他们的行为想法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的,但是他不应该是硬塞给我们,或者说只是单纯的这是通过题目就来判断你对于古文的态度。把他当做一种兴趣,对于社会的帮助应该会更大。 -
这节课欧阳修的《朋党论》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预习问题中指出的“是否有问题”这个问题最初对我困扰颇深,一是因为我对所谓“朋党”没有一个确切的,或是说一个实质性的概念。在我的理解里,朋党就是一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凑在一起的伙伴,而欧阳修则把它分成了清楚的两类:因利益而走在一起的小人“朋党”;因志趣相投,注重道义,忠信,名节,有共同观点的人所组成的朋党则是 君子的朋党。课上老师也提到了万老师的看法:何为“利“?何为”道“?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听到这里我也豁然开朗,或许人们对朋友的解释千人千面,欧阳修也自有他的一番说辞,我们也无法因此而否定他为文学史上作出的伟大贡献。
-
-
这次讲座讲了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我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将诗文革新这样一个文学运动,与北宋的政治背景结合起来的方式,让我对它的起因与影响又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对欧阳修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他不仅从理论上推动了诗文革新,而且用切身行动引领了风向。除了散文,他还在笔记体、赋、诗话等等体裁与题材上做出了创新。他做主考官时,坚持改变文风,即使受到“群聚嘲骂、拦马、祭文”等等极端的反抗也不为所动,最终开创了文学的盛世。这样的勇气值得敬佩。
而在读到欧阳修的《泷冈阡表》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文风。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从父母的教导到自己的成长,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之情流露在文字之间,代际的传承令人深深感动。面对这样一篇似乎观念很传统的文章,我也体会到了应以“温情的敬意”面对传统文化。 -
讲座中樊老师从古文观止入手,展示他家里两套古文观止的书。古文观止一共222篇,从唐代以来,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便是宋。宋代作为典型的重文轻武的时代,通过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促使了古文达到高峰。老师也讲述了古文现在非常艰难的处境,只是为了考试而生存,在现实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学习古文。而欧阳修就是一位古文大家,一生写了超过百万字的文章。预习作业中,以欧阳修为父亲修的一篇墓志铭作为材料,并且通过他母亲的叙述,讲述他父亲的一生,以及他父亲对于欧阳修的间接教导和家风传承,老师在讲到这里也提到了关于文化传承和代际传承的教育。又提到了结婚生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虽然说并不是必须要结婚生子,但是能够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期待着盼望着他们长大,也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欧阳修在最终能够达到父亲的要求,完成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的时候才修表,才最终为父亲立下丰碑。这种情感和等待让人感到动容。不过在后面的几篇文章中,樊老师也提到了古文中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古文的论证。朋党论,我章在现代人看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沈阳学姐告诉我们,要带入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因为作者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派系来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召集名士加入他的集团,也不足为奇了。
-
讲座反馈
欧阳修是一位很好的政治家,但是首先他有着作为一位文人的感性。他强调文以载道,道以反映民生,同时也重视文字在其中的大作用。在实用主义的背景下,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把文学融入日常理政中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和滁州百姓饮酒游乐,他很快乐,并不全是满意于自己作为太守治理有方,他真正体会到了百姓为何快乐,懂得如何让百姓快乐,在百姓游山玩水感到快乐时,自己的情绪似乎与他们相通了。就好像在《秋声赋》中欧阳修夜读,把窗外树叶响动的声音听作波涛汹涌,千军万马。他能沉下心来,摈弃前朝文学的奢靡之风,用心体会朴素真挚,由内心生发出的真情。这也像他的文字,读起来简练明快而又深刻。
我们还提到了他写父亲的文章。他的母亲认为欧阳修的父亲品德高尚,他的儿子也会是一个很好的人,因此她一辈子守寡,抚养欧阳修长大成人。后来他功成名就,思之又思终于写下这篇纪念父亲的文章。这是一种铭刻在中国人内心的,关于家族的羁绊。尽管欧阳修与父亲相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姓氏后承载的是一个家族共同的精神,很可惜现代年轻人对于代际传承的观念逐渐淡化了。 -
讲座反馈:这次的讲座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欧阳修,面对着众多不一样的声音去改变文章的题材,即便被人在府前放上祭文也并没有退缩,一直用着雷霆手段去改变当时晚唐华丽的文风。在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的时候是非常的赏识的,但结果却把苏轼认成了曾巩,将状元的位置换掉了,这让我为苏轼深深地惋惜。
欧阳修最后死后也没能在自己的故乡入葬我觉得是十分可惜的。但是他为了弥补这件事情将自己的父母都留在了故乡,并且听到樊老师说,当时他们行走的时候还遇到了欧阳修的第36代孙女正在守着欧阳修的父母的灵位,这是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跨越了这么多年却依然有人坚守在一个看似十分破落破败的乡村内,这种精神似乎已经跨越了祖孙之间的纽带,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
这次讲座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樊老师讲的《朋党论》。起初在做预习题目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这篇文章的逻辑有点不对劲,但是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头。
在这节讲座之后我才明白,这个不对劲的源头在于欧阳修没有定义“君子”、“小人”,也没有定义什么就是“追求利益”。这种辩证法让整篇文章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不过从这篇文章的受众和目的上来讲,它是非常成功的。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是上奏给宋仁宗的一篇奏章,为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很有胆识地向皇帝提出这一观点,又非常巧妙地将什么是“君子”,什么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解释权交到了皇帝的手上,给自己留了足够的解释余地。由于这篇文章最终是交予皇上来定夺的,所以其中对于一些词语的定义模糊反倒是它的巧妙之处。
不过抛开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回到文章通篇的逻辑上,这让我联想到中国教育所缺失的逻辑学教育。我们从小就一直在被灌输知识,而从不质疑知识的权威性,就使得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是肤浅的,或者是缺乏逻辑性的。例如我们常听人说“物极必反”,那什么才是一件事的“极”,什么才是“反”,又会“反”多少呢,人们往往不会告诉我们其中的定义和程度。这样我们就又会陷入循环论证的陷阱。我觉得在读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作者的目的和受众,语言的艺术性,也应该推敲其中的逻辑,从而从各方面锻炼我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