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
讲座反馈:
起初,读了《醉翁亭记》之后,我对欧阳修的印象一直是一个“爱游山玩水的有趣老头”。这次的讲座无疑打开了看见欧阳修的另一扇门。
勇气。他主持科考的时候提倡平实的文风,将那些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文章统统打回,使得后来者之中出了不少卓越的文人,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他对王安石变法有异议时索性不实施,这也需要一种极大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他在政治上的主见。
信念。《泷冈阡表》一文,是信念的传承。无论是欧阳修的父亲、母亲,还是欧阳修本人,心中都深深地相信着期待和希望的力量,并终其一生地践行着。讲座中还讲到了他的第三十五代传人还一个人默默的坚守着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好像这份信念已经融进了血脉。
记得在大明寺行走后,我写了“西处访堂,永恒的感慨——欧阳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阳修触及了“永恒”,他的勇气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文人,那种信念也被代代传承。 -
讲座反馈:
这则讲座是讲述北宋诗文与欧阳修的。讲座开头有提到《古文观止》以及其中诗人诗的分布,韩愈柳宗元北宋一类的诗居多,而北宋之所以诗多主要是因为北宋有诗文革新运动这一重要文化运动。革新运动里完善了科举制、教育平民化等等等,使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对于文学的探讨,所以人多了诗就也多了。
本次还说到了骈文与道对文,骈文我前几周刚刚学习认识到,是课内《与朱元思书》所运用的,没想到这次课也提到了,不过也不奇怪,因为诗文革新中也革了这个。
其次我在校内上课时就一直有些疑惑,为什么从古至今许多被人称赞认同的文章都是许多形容词叠加产生的,用樊老师的话就是说运用了许多华丽词藻的文风。我不明白为什么只要这种词用的多了,这个文章就会是好文章?是体现作者的字词积累多还是人们喜欢这种繁华的语句?我觉得写作只要在适当的衬托中表明所写的事就好了,不必大费周章打造出一种虚幻的高级感。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欧阳修就看透了这一点,在他当科举考官的时候,所有多次运用这些词藻的作文都一律不录取。我能感受到这一行为很大胆,人们对于好文学的定义在他这一律不通过。另一层也就是说,写作的通关质量大大提升了,也就自然有很多人感到愤怒了。不知现今仅有“标答”和“套文”的语文学科是否也会有一名合格的教育家来拯救这种统一思想……
(再夸一嘴,开放思想这一点樊老师就做到了,要不是他带领我们这些学生我都不会写出这些东西) -
20241110讲坛反馈
本次讲坛带领我们回到了北宋欧阳修的时代,体验欧阳修对文坛带来的巨大影响,北宋的文坛是繁盛的,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北宋的文坛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顶峰,在《古文观止》收录的222篇古文中,北宋的占到了51篇,古文的又一兴起,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呢?
在宋代的文坛曾兴起过一场诗文革新运动,这一场运动的兴起大约有着四大方面的原因,在政治和经济上,北宋是安定且繁荣的,文人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量增加,征歌逐舞,在这样的背景下便诞生了音律谐美,词采精丽的“西昆体”,但是这样的词作由于多为高官贵人所作,所以大多缺乏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这样的弊病是与政治上财政入不敷出的弊病相一致的。
于此文风之下,革新便被需要,于是众多文人开始探寻文风的改变。仁宗时期,伴随着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提倡“敦喻词臣,兴复古道”,到了王安石变法便变为了“文贵致用”,这样的转变与政治的转变无不相关,文官制度的逐渐成熟带来了教育可以更普遍的惠及人民,加之以政治的开放性,使得文章不再只以辞藻华丽为审美价值,而是更提倡文章的实用价值,以简便的文字宣传理学,打破了“空虚”的时文风格,使得儒家道统有了更好的实现途径,也带来了诗文面貌的革新。
这样的革新有着几个基本点,范仲淹等开始发掘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以来发挥道统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这样的文化变革不断演变,到了欧阳修时期,这位文坛领袖主张“文以载道”,这一点与其他的文人主张相似,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欧阳修同样注重“文”的作用,提倡简朴平易的文风,使文章“其道知”“其言易明”。
例如在《沧浪亭记》中,苏舜卿用“磨戛”二字,这样通俗的语言使得文章贴近百姓,语言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比南朝时期的《三峡》等文更为的朗朗上口,更让人能记住。
那么欧阳修为何被历史所选择呢?如上文所言,欧阳修在强调“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阐明了“文”和“道”的作用,强调了“道”的决定性作用,将其和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联系起来,开始强调“文”的意义和价值,抛弃了韩愈之前所强调的“唯陈言之务去”,开始重视文的调和和包容性。
欧阳修一生在文坛的成就颇丰,他创作散文,展现了自己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同时他还开创了“笔记体”文章,也打破了原本格式,除却个人的成就,还提携了一批文人,让他们带领宋代的文章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
本次讲坛讲的主题为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题中的“文”即指中国古代散文。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对北宋诗文革新的繁盛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那样的背景下生活着的欧阳修进行了探究。
首先,樊老师拿出了一叠书籍,并向我们引入了«古文观止»一书,其收录的222篇古文中,北宋的文篇占了51篇,而欧阳修的散文就占到了北宋部分的13篇。这也证明了北宋文坛能成为又一顶峰,欧阳修也贡献了一大部分力量。
北宋文坛曾掀起过一场“诗文革新运动”,正如“古文运动”一样,“诗文革新运动”也使当时的文坛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北宋初年,文化繁盛,征歌载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家诞生了一种善用典故、音律谐美、辞藻精丽、多为酬唱之作的“西昆体”,而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反对“西昆”华丽的辞藻,“西昆”之弊也与宋最大的政治病——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相呼应。
仁宗时期庆历新政,范仲淹倡导“敦喻词臣,兴复古道”的理念,王安石变法时期则引申至“文贵致用”的理念。到了欧阳修执政时期,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简朴平易的问风,强调文章要写得“其言易明”。在这里樊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与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请他们分别记叙这个场景,而三个下属的记叙都太过繁琐,欧阳修最后总结为“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这个小故事更加凸显了他强调文章要写得简明扼要。
接下来我们结合«泷冈阡表»探究了“历史为什么选择欧阳修?”这一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诵读感受到了代际传承、文明传承和官民一体的美好境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欧阳修以“记录+思考”的方式写下了普通老百姓的心态,在他的文章中,由母亲回忆父亲的过程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普通妇女对独子的“言传身教”。这便是«泷冈阡表»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最后,我们对于«朋党论»中欧阳修对民族历史的温情敬意进行了简略的讲解。
本次讲坛是我又一次与«古文观止»和欧阳修进行深切交谈。在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古文观止»这册神奇的“中国古代散文集”时,令我最着迷的就是欧公的文章,我从三年级开始背诵«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经典著作,虽然当时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思没有那么深的理解,但仍然被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感染。这也使我渐渐变成了一个热爱古文的女孩,慢慢地就对所有的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导致我在古文方面一直很有自信。时隔5年之久,在讲坛再一次近距离接触并研读欧公的散文,忽然觉得自己又有不同于前的体会,这或许就是在人文思想和浓厚氛围熏陶下生发出来的“新我”所能感悟的。 -
**温情的敬意?理性的审视?**
本次讲座主要补充了我在宋朝政治与诗文革新基本知识方面的漏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樊老师告诉我们要报着一份“温情的敬意”去看古人的文章,这与我正常的认知相悖——合理就是合理,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我从初中才开始了解古人的议论文并读一些名家的策论: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等等,以及课内学到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发现在课堂当中都对他们持绝对的褒扬态度,做题时的答案也往往都是“论证严密,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但仔细推敲下来却发现,很多人(尤其孟子)都只注重雄辩,都只注重语言的气势,而在这种气势下掩盖的是并不完备的、甚至错误的逻辑体系,甚至有车轱辘话来回说之嫌。
而在本节课当中提到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朋党论》也是如此。课后再一次看了万老师的思维导图,更觉得欧阳修的论证就是以结果论小人和君子,在关键的利弊定义上是有问题的。所以是否我们现在对于古人策论的评价,也像《朋党论》一样,是以结果定好坏的呢?我们是否会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擅长,在历史上很成功、很正面,从而下意识的以为他在任何方面都值得学习呢?是否我们现在看待一个人、一件事,都只根据他社会性质上的、才能上的优劣,而并不关注其本身呢?这种“想当然”的思维定势是很可怕的,但如果没有本次讲座,我也只是那个会回答“本文论证严谨,文气斐然”的学生,我会潜意识去默认这件事情,然后再靠自己的逻辑去说服他是对的,给自己洗脑。另外一点是,我们是否会承认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比较缺少严密的逻辑体系呢?
而就在我心中大发内省的时候,樊老师提出了我们要抱有温情的敬意去看这篇文章,看类似的文章。前面提到的问题是:我们似乎并不是特别关注矛盾点本身。但现在,这个问题好像在情感中消失了。我们又被引导去关注文章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开始发现,它的提出是很勇敢的、很有创造性的、很跨时代的。
这导致了我现在对于这样的文章的情感很矛盾。很多人去判断一件事情,他们虽然首先会关注逻辑本身的正误,但最后主导的却还是自己的情感,在这种情感涉及到民族、文化、国家时更强烈。我觉得这个点很有意思,像一种“双重思想”,这个思想也很容易被利用。
因此我认为,温情的敬意可以被保留,但理性的审视更为重要,尤其在文章本就需要被理性的看待的情况下。此外,我发现自己缺少质疑的勇气,名人效应已在心中扎根,我很少去想“为什么”、“凭什么”,而一开始就去分析“怎么样”、“怎么做”了,我只是一个“执行者”,而从未反思决定的正确性。 -
(上一个发的格式好像坏了,这个是重新发的) 这次讲座的反馈,我想从两个词谈起。一个是信念,一个是礼记传承。其实这两个点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去涉及到的一个主题,但是要说真正的理解,我觉得是没有的。在这次讲座之前我还和朋友提起过,明明不了解也没有去实践这个词,却在作文里表达了一堆虚伪的想法。而且也正像老师提到的,语文考场作文的时间很短,大多数人包括我就选择直接套一篇题材类似的作文。然后情感都是很虚伪的,写出来的文字都是莫名其妙的。我觉得学校的作文完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套一篇作文,(有的时候我在自己套考场作文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写的很离谱)(以上想法纯属个人,不针对任何人)
关于传承,我记得比较深刻的是在讲关于生育计划,樊老师提到说再过七年很可能会有很多中学倒闭,因为学生的人数在大幅的下降,人们都不愿意去生育,也不愿意去结婚。其实这个点在网络上还是很火的,像之前我经常的,看到新闻里提到说韩国的一些幼儿园已经倒闭了,生育率大幅下减。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新的观念的崛起,或者说人们更注重于自己的生活,想要打破传统的一套规则。其实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生育是自己的想法。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是一种能体现自己和时代相容的想法。但上了今天的讲座之后,我也有一点点意识到,其实它代表的不只是你个人的选择,他更可以说是个人的义务,是个人对于社会,对于文化的贡献。它不只是老一派人比较封建和现代人看来很有束缚感的选择。(以上所说只针对那篇文章,仅仅是个人突然有的一点小想法,不代表任何观点,也不针对任何人)
基于以上两点我再总的来说一下关于古典。的确古人的一些精神品质和他们的行为想法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的,但是他不应该是硬塞给我们,或者说只是单纯的这是通过题目就来判断你对于古文的态度。把他当做一种兴趣,对于社会的帮助应该会更大。 -
这节课欧阳修的《朋党论》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预习问题中指出的“是否有问题”这个问题最初对我困扰颇深,一是因为我对所谓“朋党”没有一个确切的,或是说一个实质性的概念。在我的理解里,朋党就是一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凑在一起的伙伴,而欧阳修则把它分成了清楚的两类:因利益而走在一起的小人“朋党”;因志趣相投,注重道义,忠信,名节,有共同观点的人所组成的朋党则是 君子的朋党。课上老师也提到了万老师的看法:何为“利“?何为”道“?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听到这里我也豁然开朗,或许人们对朋友的解释千人千面,欧阳修也自有他的一番说辞,我们也无法因此而否定他为文学史上作出的伟大贡献。
-
-
这次讲座讲了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我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将诗文革新这样一个文学运动,与北宋的政治背景结合起来的方式,让我对它的起因与影响又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也对欧阳修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他不仅从理论上推动了诗文革新,而且用切身行动引领了风向。除了散文,他还在笔记体、赋、诗话等等体裁与题材上做出了创新。他做主考官时,坚持改变文风,即使受到“群聚嘲骂、拦马、祭文”等等极端的反抗也不为所动,最终开创了文学的盛世。这样的勇气值得敬佩。
而在读到欧阳修的《泷冈阡表》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文风。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从父母的教导到自己的成长,对父母的敬重与怀念之情流露在文字之间,代际的传承令人深深感动。面对这样一篇似乎观念很传统的文章,我也体会到了应以“温情的敬意”面对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