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 & 读书小组
-
这次讲座是关于北宋诗文革新和欧阳修。短短三四十年的北宋时期却诞生了璀璨的诗文。我认为欧阳修在韩愈对文的推广的基础上,让文更加易懂一些,文风是简便易懂的。同时整个社会教育更加普及,所以也会更加推广文的传播。
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十分感人,其父亲死后六十年,欧阳修终于亲手将这篇刻在碑上。此时已经中年的欧阳修已功成名就,对朝廷他尽忠心,对百姓他呕心沥血,正如他父亲所说的那样“其心厚于仁者”。欧阳修真正做到了这点,此时,他无愧于他父母的教诲,实现了其父的志向。这是一种代际传承,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一种精神品质和祝愿就这样贯穿了三个人的人生轨迹,并且一直流传于后世。让我想到家训大概也有着类似的表现 -
讲座反馈
今天的讲座的主题是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通过古文观止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了北宋在其中占有53篇,这是我意识到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性,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急于改变晚唐和五代诗风“西昆体”便是这一现象所诞生的,其次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宋代重用文成武将无权五倍松弛,削弱地方藩镇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设观制度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科举举士,并且宋代理学家重道轻文,文官官僚制度成熟科举教育平民化政治开放性文章开始追求使用价值,儒家道统有了更好的实现途径,这体现了三统合一的社会精神道统正统和教统。性的基本理论有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艺载道注重对于文的作用。强调了对于文章对于道统的作用.欧阳修变身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文学史上取得多方面突出政绩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并且他写下了秋声赋等一系列文学著作,并且这也体现了与政治进程紧密相连,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特点 -
认识了解欧阳修几乎来自于《醉翁亭记》和将近五六年前的讲坛讲座。我们似乎一直低估了古文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北宋时期古文的精华停留在初高中课本上,留下的只有“全文背诵”的痕迹,以及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欧阳修的古文是精简但不失美感的,南北朝时期的骈文用瑰丽的辞藻堆叠除了清秀的自然,但只是表面上的美,欧阳修所描写的场景是有韵味的,在景色中揉入自己的想法,但使用的是最精简且易懂的文字。我在讲座的过程中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在文学方面有对“精简”“易懂”这方面的执着,古文运动中抛弃过往繁复的骈文,再到近现代使用白话文,简体字……“精简”是文学和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方式,用典过多,辞藻过分优美的文字在民间反而没有办法传播,但文章的精简无疑是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也有了实现抱负,读书的机会和可能。学习与教育也不再成为世家大族或官宦子弟的专属,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接受文化上的洗礼。这是那个时代的奇迹,也是北宋带给我们的辉煌。
-
欧阳修讲座反馈
本次讲座主要聚焦于一方面是西昆体转向宋诗、宋文的变化,同时这里的核心人物就是欧阳修。
其泷冈阡表感人至深,印象里一直都记得其父说“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直至后来其子在六十年后终于写下这样一篇祷文说明自己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由儿子来接替父亲的遗志似乎是被现代价值所抛弃的一轮,可是这本身是一种文化延续的方式,尽管多元化、个性等等愈发先进乃至于先锋的观念层出不穷,可是对于这些观念的根基不也有着诸如自由、人权等等基础观念所在吗。这些观念固然是在我们现代人身上存在的,可是多大程度上的彰显又成了另一个问题。比如孝,仅仅是一个义务性的事情,如果这样的美德或者行为逐渐被边缘化的话,许多根基性的思维和文化将会逐渐消失…… -
讲座反馈:
起初,读了《醉翁亭记》之后,我对欧阳修的印象一直是一个“爱游山玩水的有趣老头”。这次的讲座无疑打开了看见欧阳修的另一扇门。
勇气。他主持科考的时候提倡平实的文风,将那些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文章统统打回,使得后来者之中出了不少卓越的文人,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他对王安石变法有异议时索性不实施,这也需要一种极大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他在政治上的主见。
信念。《泷冈阡表》一文,是信念的传承。无论是欧阳修的父亲、母亲,还是欧阳修本人,心中都深深地相信着期待和希望的力量,并终其一生地践行着。讲座中还讲到了他的第三十五代传人还一个人默默的坚守着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好像这份信念已经融进了血脉。
记得在大明寺行走后,我写了“西处访堂,永恒的感慨——欧阳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阳修触及了“永恒”,他的勇气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文人,那种信念也被代代传承。 -
讲座反馈:
这则讲座是讲述北宋诗文与欧阳修的。讲座开头有提到《古文观止》以及其中诗人诗的分布,韩愈柳宗元北宋一类的诗居多,而北宋之所以诗多主要是因为北宋有诗文革新运动这一重要文化运动。革新运动里完善了科举制、教育平民化等等等,使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对于文学的探讨,所以人多了诗就也多了。
本次还说到了骈文与道对文,骈文我前几周刚刚学习认识到,是课内《与朱元思书》所运用的,没想到这次课也提到了,不过也不奇怪,因为诗文革新中也革了这个。
其次我在校内上课时就一直有些疑惑,为什么从古至今许多被人称赞认同的文章都是许多形容词叠加产生的,用樊老师的话就是说运用了许多华丽词藻的文风。我不明白为什么只要这种词用的多了,这个文章就会是好文章?是体现作者的字词积累多还是人们喜欢这种繁华的语句?我觉得写作只要在适当的衬托中表明所写的事就好了,不必大费周章打造出一种虚幻的高级感。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欧阳修就看透了这一点,在他当科举考官的时候,所有多次运用这些词藻的作文都一律不录取。我能感受到这一行为很大胆,人们对于好文学的定义在他这一律不通过。另一层也就是说,写作的通关质量大大提升了,也就自然有很多人感到愤怒了。不知现今仅有“标答”和“套文”的语文学科是否也会有一名合格的教育家来拯救这种统一思想……
(再夸一嘴,开放思想这一点樊老师就做到了,要不是他带领我们这些学生我都不会写出这些东西) -
20241110讲坛反馈
本次讲坛带领我们回到了北宋欧阳修的时代,体验欧阳修对文坛带来的巨大影响,北宋的文坛是繁盛的,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北宋的文坛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顶峰,在《古文观止》收录的222篇古文中,北宋的占到了51篇,古文的又一兴起,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呢?
在宋代的文坛曾兴起过一场诗文革新运动,这一场运动的兴起大约有着四大方面的原因,在政治和经济上,北宋是安定且繁荣的,文人们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量增加,征歌逐舞,在这样的背景下便诞生了音律谐美,词采精丽的“西昆体”,但是这样的词作由于多为高官贵人所作,所以大多缺乏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这样的弊病是与政治上财政入不敷出的弊病相一致的。
于此文风之下,革新便被需要,于是众多文人开始探寻文风的改变。仁宗时期,伴随着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提倡“敦喻词臣,兴复古道”,到了王安石变法便变为了“文贵致用”,这样的转变与政治的转变无不相关,文官制度的逐渐成熟带来了教育可以更普遍的惠及人民,加之以政治的开放性,使得文章不再只以辞藻华丽为审美价值,而是更提倡文章的实用价值,以简便的文字宣传理学,打破了“空虚”的时文风格,使得儒家道统有了更好的实现途径,也带来了诗文面貌的革新。
这样的革新有着几个基本点,范仲淹等开始发掘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以来发挥道统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这样的文化变革不断演变,到了欧阳修时期,这位文坛领袖主张“文以载道”,这一点与其他的文人主张相似,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欧阳修同样注重“文”的作用,提倡简朴平易的文风,使文章“其道知”“其言易明”。
例如在《沧浪亭记》中,苏舜卿用“磨戛”二字,这样通俗的语言使得文章贴近百姓,语言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比南朝时期的《三峡》等文更为的朗朗上口,更让人能记住。
那么欧阳修为何被历史所选择呢?如上文所言,欧阳修在强调“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阐明了“文”和“道”的作用,强调了“道”的决定性作用,将其和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联系起来,开始强调“文”的意义和价值,抛弃了韩愈之前所强调的“唯陈言之务去”,开始重视文的调和和包容性。
欧阳修一生在文坛的成就颇丰,他创作散文,展现了自己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同时他还开创了“笔记体”文章,也打破了原本格式,除却个人的成就,还提携了一批文人,让他们带领宋代的文章到达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