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二轮 (文史书院)
-
阿楠老师的话引发我的思考,就是艺术家们的自由到底是不是因为无奈?前人的作品太出色了,后人可能就觉得自己创新不了,只能去追求那种所谓的自由。艺术创作的自由,难道真的就是没办法的办法吗?是不是前人的作品太完美了,后人觉得跟不上,就只能选了这条看着自由、实际上挺难走的路。
以前的时候,创作可能更简单直接一些,就像我们写命题作文比开放式题目容易把握,不容易跑题。但现在,艺术家们得自己去找创作的方向和灵感,因为时代的改变,他们不再被固定的主题限制了。搞一些看起来“丑陋”的、抽象的、天马行空的概念。他们不满意传统的美学,开始去找新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当时可能有人觉得他的画“丑”,但他其实是在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影响了很多人。艺术家们不是无奈,而是他们想要挑战传统,追求创新。他们不断探索,想在艺术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创作出能代表自己时代的作品,其实是对艺术的勇敢追求。 -
-
在大师的阴影下,南方的艺术家为了摆脱手法主义这种纯模仿,开始了各种“怪诞”的尝试。这些尝试产生的作品显然不再如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一样具有着人体自然的何和谐美,然而,艺术仅仅只是单纯追求和谐的狭隘美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这些作品不为时人所接受,但其仍然是有着自身独特意义。
当然,北方的危机就不仅限于艺术了,而在于宗教改革导致的艺术家的生计的问题。在这方面,北方尼德兰的艺术家选择走向门类画,对市场迎合,这似乎就与上次讨论中说到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自由有点背道而驰的意思了。但艺术家就一定要为一个艺术理念、艺术的理想而放弃艺术家现实的一面吗?我认为这也是不必要的,在这种门类画盛行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在迎合市场的情况下表达艺术家对艺术的一些追求,就如霍尔拜因在肖像画上不同于后来的艺术家,以一种更为忠实于人物,而不去故意展现自身技法的手段进行绘画,当然,这些追求的展现也是较为有限的。 -
这次的读书小组讨论,我觉得以课上“怪诞”这个词可以很好地总结。我这里所谓的怪诞不仅仅是指画面表现的怪诞或者是内容的怪诞,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怪诞”,或者说是一种异于常理的表达。在文艺复兴时期似乎一切都达到了顶峰:人体的结构,画面的分布,艺术手法的创作。然而这似乎给后人带来了一些问题,于是“艺术的危机”开始出现。刻上也着重讨论了丁托列托的“发现圣马可遗体”这幅作品,其实一看到这幅作品我就感到诡异,不明所以甚至是恐惧。图片上描绘了圣徒指着自己的遗体的场面,正如书中描写的这样:不调和的明暗对比和远近对比不和谐的姿势和动作就是给与读者“怪诞”“神秘”的原因。这是一种无法否认的创新,或许不被世人所理解。却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图255《向阿波罗献祭场面的风景》。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注意到用了两个相同的词语,一个是单数一个是复数,中文前一个单数解释为“视觉”,后一个复数解释为“视像”。我认为“视觉”是表层的,例如图255我们一眼看上去可以看到大树、牛羊、人和献祭场,远方可以看到桥、城市等风景,“视觉”只会让人们产生“这幅画描述了什么景象”的感觉;而“视像”是在“视觉”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会带给人们多种不同的感受。例如图255中,作者用了明亮的色调渲染天空,把树放得很大却把人缩的很小、标题中的“献祭场”也只在画面的一角上出现。这可以让人们明白自然之美,同时无限延伸的远方景色也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人们在献祭场上的行为也可以有多种猜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对于图画的理解,“视像”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丰富的、多样的。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图266《宫女》。前者用的是单数,应该比较倾向一第一眼的印象,这也符合我们生活中“视觉”的定义,比如“视觉盛宴”这个词语就是指一眼看上去非常震撼,而后者则是经过了较为仔细地观察,因此会使用复数。《宫女》这幅画一开始我的“视觉”告诉我也许这是一幅比较杂乱的画,因为人物的分布并不均匀,但结合后续的观察就可以发现画中的诸多细节,比如作者在远处墙上的镜子里表现出了国王和王后,这个技法似乎在之前的某一幅画里也有用到过,同时人物神态也很丰富,以及画面里的光线也是非常昏暗,让人联想到皇宫里的尔虞我诈和黑暗,总之,在多次观察后,作品总会有另外的一些地方被我们所探索和发现 -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的是252号作品,我觉得视觉指的是第一眼的东西,可能更多的是他的技法和艺术表现能力。而视像更多的是对艺术家对这幅作品的深刻理解,在这里也关乎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卡拉瓦乔的作品圣多马,其实是让很多虔诚的信徒感到大不敬的,但卡拉瓦乔他想要的是忠实地描绘自然,他不管当时的人认为美不美,他要的更多的是想让人更真实、更可感。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艺术的故事》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我选择251/圣母哀悼基督。这幅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平静的,耶稣身姿线条优美地瘫倒在圣母的他腿上,他的脸上没显露出什么痛苦,反而是像一个睡着了的孩子。圣母的面颊是红润的,她眼眸低垂,嘴角略微向下地哀叹,蓝色衣服抓人眼球。这幅画作中主要的光线都集中在耶稣身上和圣母的脸上,作者以这种方式激发观者的感情。死亡的痕迹仍然较容易地可以被发现,比如无力瘫软的右手和左脚被钉子钉出的大洞和发绿的脚。这幅作品的构图并不呆板。右下角的天使似乎是感到好奇和心疼,伸出手想要触摸。圣母身旁的天使托起耶稣的另一只手。耶稣身体下方还有一块纯白的布匹。画家通过视觉创造视像,观者同样通过视觉欣赏视像,譬如这幅画的功用是供礼拜者面对它沉思祷告。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视觉是视觉,而很多视觉的组合就成了图像。
在作品254(甚至阿卡迪亚亦有我在)中,尼古拉普森作为一个典型的反卡拉瓦乔的艺术家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似乎每个人都是平面的雕塑,哪怕神态也更倾向于雕塑中所偏好的不那么张扬,这样宁静的美感给人一种“旧”的感受。
同时正如标题所说,需要用视觉去观察细节才能组成整体,每个人物的表情、光线和布置更值得被思考。 -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第19章 视觉和视像 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阅读作业:
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鲁本斯的一张女孩的肖像画(图257,400)这张绘画比之前的许多绘画都更多的给了我一种灵动与活力,按书中的文字就是“似乎在呼吸,心也在跳动”。鲁本斯在画中对光线运用了极为细致的处理,大体上以中心打光较多,但在整个面部中,唇部与鼻部,左侧与右侧,以及一些很细致的地方,像唇中间的凹陷、整个鼻子上细小的凹凸等,这种种的地方,光线都经过精心的布置。尤其唇部的湿润感,十分的出彩,富有美感。
这一章的视觉与影像,就是在说这些对画面的更加复杂、精心的设计,而光线与色彩的运用也达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体自然美则在这些画家的笔下屈居次席。 -
第四次 读书作业
预习作业:
Q1:你如何理解本章的标题“视觉与视像”,英文原题为Vision and visions。请在本章中任意选择一位艺术家/艺术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请标注清晰作品名+序号,请不要和其他同学重复)
A1:我选择的是图250的波尔塔。在文中可以得知这座教堂是建立于宗教改革运动的,当时的教会追求新奇非凡的平面图,而从平面图到立体实物这一跨度我觉得就是对于“视觉与视像”的体现。在我的理解里视觉是人眼看到的东西,是比较大的一个范围,可能是虚体可能是实体;而视像明确是一个可感知到的实体,就比如这所被建立出来的“耶稣会教堂”,它最后的成果这个教堂就是人眼感知到的视像,而不是抽象的视觉。
不过题目中给到这两词的英文为“Vision and visions”,却是同一个词的单复数形式,那么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视像里包含视觉,和刚开始的推论是反着的,并且视觉是视觉的复数形式。而我去搜索“vision”跳出来的中文翻译却是“视力”,这三者直接又有何关系呢?是一词多义还是中文的翻译更加严谨?我英语也不是很好,不大清楚英语与中文的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