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
-
《苏东坡传》第一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第1章、第7章和第8章
预习问题:
1.林语堂在第1章中是如何评价苏东坡的?他的那一点评价和你读书前对苏东坡的认识很不一样?
2.王安石变法采取了哪些新政策?如果理解,请你选择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如果不理解,请你指出不理解的部分。
3.苏轼作为反对派,在这段时期内做了哪些事?你认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苏东坡传》第二次(论坛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11章和12章
预习问题:在这两章中选取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ta与苏东坡的关系,从他们的相处中你可以看到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苏东坡传》第三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15章和19章
预习问题:
1.实践作业二选一:(1)根据书中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黄州农场的平面图。(2)选择书中所提到的某一道菜品下厨尝试,成品拍照。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苏东坡传》第五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第25章和第27章
预习问题:
1.相比黄州,流放岭南和海南岛后,苏东坡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书中他的“为人为事”加以阐释。
2.对比这段时期他的“为人为事”与黄州和杭州(第二次在杭州)有怎样的差异,据此你认识到了怎样的不一样的苏东坡? -
《苏东坡传》第三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15章和19章
预习问题:
1.实践作业二选一:(1)根据书中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黄州农场的平面图。(2)选择书中所提到的某一道菜品下厨尝试,成品拍照。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我读到书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苏东坡竟然曾经认为陶渊明是自己的前世。但是我认为东坡和陶渊明不一样的地方是,陶渊明完全回归于自然,就是一位大自然的隐者,只是暂时来人间居住而已。而苏东坡还是与世俗有关的人,他只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沉醉于清淡的生活,可内心也关心着当地百姓,从《与朱鄂州书》这篇文章里就可以看出来。 -
1.实践作业二选一:(1)根据书中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黄州农场的平面图。(2)选择书中所提到的某一道菜品下厨尝试,成品拍照。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林语堂说: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就随之腐烂了。黄州时期的苏轼,开始深入参悟佛、道。正巧近两天在学校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此时的苏轼正是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抱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心情开始于东坡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甚至可以说经历了这个人生转折点的苏轼才能成就真正的的“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渐渐感受到了自然的意趣,从而也可以料到苏东坡所追求的真正心灵上的安宁。 -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答:这次阅读后我发现苏东坡可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就事论事且善于交际的人。苏东坡在第十九章中他每隔一夜,他就睡在宫中。但是不论在宫中还是家中,他总是在黎明的时候起床,然后梳头一百次,穿上官衣官靴,然后再躺下小睡。就事论事我觉得也体现在第十九章结尾部分苏轼找王安石讨论佛法。及时之前两个人在政治上吵得不可开交但事情过去之后他们还能坐在一起讨论佛法,只会有时提起之前的事。善于交际这个特点就更加明显了。在读了十几章的苏东坡传后我发现他几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好几个朋友。我觉得这也体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
@董奕祯 在 《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 中说:
《苏东坡传》第三次(讨论)
阅读范围:精读15章和19章
预习问题:
1.实践作业二选一:(1)根据书中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黄州农场的平面图。(2)选择书中所提到的某一道菜品下厨尝试,成品拍照。
我画了黄州农场平面图,图片在书院群里。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业说说你的创作过程让你对苏东坡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苏轼即使历经波折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成为农夫后,他筑水坝,造鱼池,还会从邻居处移树苗,从老家托人找菜种,会因为打的水井出了水,种的菜冒出了芽,而变得高兴,完全没有被生活所打倒。 -
《苏东坡传》第三次反馈
绘制苏轼的黄州农场时、包括尝试品味苏轼所做的菜品时,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被贬黄州,明明还是官员,却过着如同农民一样的生活、会为了蔬菜发芽而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会虚心向他人请教种菜的方法。讨论时有好几个同学谈到了课内的《记承天寺夜游》。其实苏轼并不是苦中作乐,他自嘲为“闲人”,在黄州担任的也是一个没有实际职责的小官——他只是太闲了,才会去种田务农。不过这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闲”,那是一种从纷繁复杂的政事中脱离出来的“闲”。先前,他忙于与王安石一派人争执,忙于发现新政的不足,无法理解其中的“青苗法”一类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之前确实也有与民同乐同悲之情,却还是无法实际接触到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在黄州的“闲”,才让他真正有办法去接触这种最底层的生活。当然,也有助于他在这之后更好的理解新政、处理政事。
-
苏轼在黄州的时期,是他的低谷期。首先他需要应对的,是经济上的窘迫。虽然有仰慕者前来帮助,但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养活一家人还是很困难的。书中虽然主要是表现苏轼在这种境况下的超然,但也暗含了许多他的窘迫,比如他的一些诗句(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又比如他发明的菜,像东坡汤,书中直率地指出“这根本是给穷人吃的”。为了生计,他还要长时间在田中劳作。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应对的是心境的转变。之前几十年,他都是以一个传统儒生的方式生活,以一个传统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参与政治、讽刺当朝也都是有这种传统儒家的人生志向影响在,但乌台诗案之后,他发现在这些变法派当政的情况下,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使得自己牵扯进权力斗争的漩涡,还会牵连亲朋,却唯独不会对政局产生什么改变。这种事情倒也并不完全会使苏轼放弃此种理想,但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他必须放下这些政治上的远大理想了。
而苏轼是怎样应对这两种困苦的呢?对于窘迫的生活,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超然,无论是在闲时前去对岸的樊口喝酒、自己修筑鱼池、远景亭、水坝,还是他自己用简易的方法创作的一道道菜肴,乃至后来遨游黄州赤壁,他都尽量在困苦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士人的超然与自得;而对于那些抱负,他也没有放弃,只是更加贴合到百姓的生活。拜命运所赐,他与陶渊明、杜甫这些前人一样,切身的体会到这些百姓的生活,也开始真正走进到了他们的生活。苏轼也因此理解了百姓,用自己为官的表面身份与知名文学家的影响力,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为他们做出种种的贡献。
在离开黄州之后,苏轼已经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层次,既是前半生在政治上踌躇满志的青年政客,又是后来更为人所熟悉的那个远离政治,与民共生同乐,怀有超然之心的地方士人,或许已经是达到了文人精神状态的一个顶点。但我们看苏东坡或者说是讲坛讲过的大多文人,却总是单看着后一种状态,而对他们超然、潇洒之外的困苦、他们走向真超脱与洒脱之前的种种政治抱负与理想,常常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