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2024年秋季读书小组 第一轮(文史书院)
-
《苏东坡传》第三次反馈
绘制苏轼的黄州农场时、包括尝试品味苏轼所做的菜品时,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被贬黄州,明明还是官员,却过着如同农民一样的生活、会为了蔬菜发芽而像小孩子一样兴奋、会虚心向他人请教种菜的方法。讨论时有好几个同学谈到了课内的《记承天寺夜游》。其实苏轼并不是苦中作乐,他自嘲为“闲人”,在黄州担任的也是一个没有实际职责的小官——他只是太闲了,才会去种田务农。不过这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闲”,那是一种从纷繁复杂的政事中脱离出来的“闲”。先前,他忙于与王安石一派人争执,忙于发现新政的不足,无法理解其中的“青苗法”一类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之前确实也有与民同乐同悲之情,却还是无法实际接触到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在黄州的“闲”,才让他真正有办法去接触这种最底层的生活。当然,也有助于他在这之后更好的理解新政、处理政事。
-
苏轼在黄州的时期,是他的低谷期。首先他需要应对的,是经济上的窘迫。虽然有仰慕者前来帮助,但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养活一家人还是很困难的。书中虽然主要是表现苏轼在这种境况下的超然,但也暗含了许多他的窘迫,比如他的一些诗句(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又比如他发明的菜,像东坡汤,书中直率地指出“这根本是给穷人吃的”。为了生计,他还要长时间在田中劳作。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应对的是心境的转变。之前几十年,他都是以一个传统儒生的方式生活,以一个传统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参与政治、讽刺当朝也都是有这种传统儒家的人生志向影响在,但乌台诗案之后,他发现在这些变法派当政的情况下,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使得自己牵扯进权力斗争的漩涡,还会牵连亲朋,却唯独不会对政局产生什么改变。这种事情倒也并不完全会使苏轼放弃此种理想,但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他必须放下这些政治上的远大理想了。
而苏轼是怎样应对这两种困苦的呢?对于窘迫的生活,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超然,无论是在闲时前去对岸的樊口喝酒、自己修筑鱼池、远景亭、水坝,还是他自己用简易的方法创作的一道道菜肴,乃至后来遨游黄州赤壁,他都尽量在困苦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士人的超然与自得;而对于那些抱负,他也没有放弃,只是更加贴合到百姓的生活。拜命运所赐,他与陶渊明、杜甫这些前人一样,切身的体会到这些百姓的生活,也开始真正走进到了他们的生活。苏轼也因此理解了百姓,用自己为官的表面身份与知名文学家的影响力,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为他们做出种种的贡献。
在离开黄州之后,苏轼已经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层次,既是前半生在政治上踌躇满志的青年政客,又是后来更为人所熟悉的那个远离政治,与民共生同乐,怀有超然之心的地方士人,或许已经是达到了文人精神状态的一个顶点。但我们看苏东坡或者说是讲坛讲过的大多文人,却总是单看着后一种状态,而对他们超然、潇洒之外的困苦、他们走向真超脱与洒脱之前的种种政治抱负与理想,常常是忽略的。 -
第四次: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我觉得在京师做官更加讲究勾心斗角,苏东坡这种性格更有可能会受到当朝重臣的排挤或者打压。就比如之前变法时的王安石。在京师想要做一件事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并且苏东坡手上的权力就算是巅峰时期都没有说可以自己想干啥干啥不和别人商量。还有一个点我觉得是在京师为官的时候处理或者判断的事经常会是大事,可能会触及到很多方的利益。所以在京师为官对于苏东坡这种人来说是很难做出政绩的。
在外省为官我觉得就不一样了。在外省为官苏东坡手上权力会大一点,反对声音会少一点。所以他可以更好的施展拳脚。所以在外省为官能给国家做出的贡献更多一点。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杭州政绩大概有这几个:1、修建了首个公立医院“安乐坊”。 2、让运河地区保持清洁
3、开通新运河,使运河水深到八尺。 4、解决供水问题。
5、成功整理西湖并使其更加美观。
这次阅读后我只能感叹苏东坡还是太全面了。水利工程啥的都是手到擒来,并且十分了解百姓的需求,是一个顶好的官。 -
《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按稍微消极一点的想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担任地方官时,因为想要突出自己的政绩、被皇帝赏识、去京城做官,所以都努力为这个地方做出贡献、做出一切能让别人夸自己好的事情;而且地方相比京城,没有这么多官府内斗、政治意见之间的不合,因此也可以专心管理好自己所掌管的这个地方。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他的政绩有“公正”执法,重修建筑,优化医疗系统、用水系统、供水系统和防洪系统,修建苏堤,解决温饱问题等。我觉得他帮年轻人卖扇子、帮助太学生“欺诈”的事情很有意思,从这两件事件中可以看出,其实苏轼执法也没有包公这样公正廉洁,但是也不贪污腐败,而是在了解嫌疑人最基本的情况后,出于对民众的同情和不得罪原告与被告任意一方的角度,尽量帮助原告被告双方和解,也得到民众的认可和喜爱。 -
《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我认为是因为虽然在京师为官可以轻而易举的发达指令,看起来只要这个指令对国家有益,那么他就有贡献。但是这个指令下发到地方以后还得看他的实行程度,如果地方官不愿意做这件事,那么这个指令就办不成。反而如果在外地当地方官,管理这个地方很容易,下发的指令也很容易实行。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他在杭州修建西湖,稳定了谷价,还开展救济饥馑的工作,在饥荒即将到来前,曾多次上书奏表朝廷。从这件事里我可以看出来苏东坡是真的爱民如子。 -
《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因为就像文章里说的,苏东坡知道杭州地区的的确确有灾情,可是朝廷还是被个别的贪官污吏蒙蔽了,如果没有苏轼,在京师的官员定然不会对其他官员的报告感到怀疑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苏轼帮一个欠债的人画扇子卖钱抵债、帮学生运送路费、建立公办医院、优化输水管道、翻新老旧建筑、治理西湖、垒起苏堤、种菱角优化水质、并为饥荒做工作。这样一下就把苏轼与其他周围地区的官员的区别看出来了,苏轼是真正想为百姓做实事,从不敷衍朝廷,而且从他屡次上书也能看出他刚正的性格 -
《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我认为在外省为官的官员相较于通常处于在京师为官时更接近民众,不再是听他人言。既然如此他们的政策决策与实施就能更加直接地影响着地方的稳定发展,一针见血的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与问题,进行调整,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设等等,干实事更得民心。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水利建设:通过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有效解决了杭州的水患问题,保障了城市及周边农田的灌溉与排水。以菱角优化水质等等
- 农业发展:苏轼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做饥荒时的准备工作。苏轼勤政为民,致力于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一心要干造福百姓的实在事。
-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在京师为官可能需要担心政见与其他官员不合,或者与皇帝的想法相悖,不能放心地实行自己的政治措施。而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更能了解当地百姓具体的生活情况,也能针对相对更小的部分人做出更大的针对性贡献,解决实际问题。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实现公共卫生方案、解决运河和供水问题、整理西湖、救济饥馑。原先我对苏轼政绩的了解还停留在偏“文”的领域,比如发表政见,处理地方财政这些事务。在阅读这章后,我了解到他还做了一些属于“理”领域的事务,比如建立“医院”,研究水利工程,解决恶草。可见苏轼不仅仅是简单的“文人”,更是“全才”一样的人物。 -
《苏东坡传》第四次(读书作业)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京师宦官权利大,且百姓生活相对较为安定,苏东坡难以施展拳脚。在外省他得以处理很多事务,与百姓和谐相处。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帮还不上贷款的人在扇子上写诗作画,帮老书生解决假冒问题;为百姓修筑水管,为他们提供淡水资源保障;修缮西湖,使其变得使用又美观;存积粮食以防饥荒突然降临。
苏轼很有亲和力,处理政务思路很清晰,且处处为百姓着想,主动为他们解决问题。 -
阅读范围:精读第22章
预习问题:
1.你如何看待第22章开头的“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这句话?
我觉得一个人在京城做官时可能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很难做出一些真正对国家有贡献的事,但是一个人在外地做官时可能权力中心比较远,所以可能做出一些决定和政策比在京城时容易,也就更容易对国家做出贡献
2.这一章详细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请梳理,并谈谈从中你对苏轼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他修建了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谷价,修缮官舍,城门,城门楼。从这些事迹来看,我觉得苏轼非常关心百姓和下属,爱民如子,同时也比较关心朝廷,因为在申请救灾的粮食时,书中写道他害怕后来饥荒时花费比现在更多的金钱来赈灾。